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虽然大学生社会实践受到了高度重视,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着明显的误区,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理顺管理体制、加大社会实践教学投入、突出社会实践教学地位、加强督导、增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是走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误区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误区;对策
实践问题始终是教育的核心议题之一,尤其是教育作为专门化的部门从家庭中分离出来后,人们就一直在探讨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等问题。虽然人们深知实践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性,国家也一再强调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但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教学实际上长期得不到重视。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困境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由于其强调了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锻炼能力,符合大学生增加知识、提高能力、适应社会的愿望,从而很快成为全国高校普遍推广的教学活动,同时,由于其在就业方面显示出的巨大意义,也受到广大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逐步推广,大学生对实际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日益理性看待,大学生社会实践逐渐陷入困境。
1.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逐渐降低
有调查发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愿望表现出一种“U”型曲线,大一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愿非常强烈,到大二则迅速降低,而大三最低。虽然到大四实践意愿又重新上升,达到最高,但这是因为他们面临着就业压力,他们更愿意按自己的意愿和就业期望自主进行实践。
2.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出现大量的敷衍和弄虚作假现象
虽然大学生社会实践被纳入教学计划,计算学分应该说是一大进步。但是,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与学生就业愿望的脱节等原因,造成学生现实功利心理膨胀,为完成任务、拿到学分而对实践要求加以敷衍甚至弄虚作假。
3.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面临找接收单位难的困境
一是学校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有限且实践内容比较狭窄,只适合少数学生;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短期性以及前面提到的部分学生对实践的敷衍现象,很多单位不愿意接收大学生实习。由于大学生自身资源有限,普遍存在着找实习单位难的问题。
4.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
各高校对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都没有计入工作量,也没有将指导实践的要求纳入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等范畴。由于高校管理中已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大多数教师不愿在教学及教学研究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而对于业余的没有任何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实践指导,则更不愿花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5.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资金不足
目前,各高校经费普遍紧张,大幅度削减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在学校经费支出中的比例而将实践开支转嫁给学生是非常普遍的做法,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得到学校社会实践经费的资助。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与活动中存在的误区
大学生社会实践之所以出现困境,这与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定位关系密切。
1.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是思想教育,人为割裂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的联系。
一种典型的看法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针对高等教育在体制上存在封闭性、保守性的弊端以及学生由于缺乏对社会的了解而形成的价值观念混乱、价值标准模糊等情况,为了补充思想教育理论课程的不足,实现高等教育的德育目标而提出来的,因此简单地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是思想修养课程。其典型做法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由团委主管,在管理体制上造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实。虽然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最好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脱离工作实际的道德说教和单纯为追求思想教育而设置的社会实践在思想教育上的低效率甚至负效应已经日益明显,我国在小学、中学一直开设思想修养课程并要求学生在生产劳动、社会服务上进行思想道德训练,将思想道德教育凌驾于实际知识的掌握之上,这种没有依附的道德训练犹如空中楼阁,得不到学生的真正认同。教育家杜威说:“不能有两套伦理学原则,一套为校园生活,另一套为校外生活。因为行为是一个,因此行为的原则也只是一个。”但是,这种校内与校外道德行为的反差在中小学生中表现得极为普遍,他们在校内和校外执行着不同的道德行为准则。割裂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的联系,片面强调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教育作用,必然造成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已经使得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采取两套行为准则,与自身专业与职业期望有关的社会实践他们比较注重,而对于单纯的“献爱心、做贡献”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则思想上反感、行动上敷衍甚至弄虚作假。
2.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是“政治任务”,追求形式而不追求质量。
自从1980年清华大学学生提出“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日益成为一项政治任务。1983年10月,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周的通知;1984年5月,团中央在辽宁召开首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倡导和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正式确定社会实践要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指导方针;1993年6月,团中央、全国学联以及中国青年报社等新闻单位和有关部委联合发起了“中国大学生百县乡科技文化服务工程”;1996年团中央向全国发出大中专学生开展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服务活动;2002年7月配合中央文明办等八部委下发的《关于开展科教、文体、卫生、法律“四进社区”活动的通知》,中央文明办团中央、全国学联发起大学生志愿者进人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村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加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5年2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配套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从这些活动和文件的发起、发行部门、活动和文件的主题及其具体内容来看,这些活动和文件基本上都突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教育功能和政治意义。因此,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政治任务的理解广泛地存在于学校、学生、以及社会各界。而对这种政治任务,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务虚”的看法,偏重形式,而对开展社会实践的具体效果尤其是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实际能力并没有进行精密策划。
3.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是一种宣传活动,组织精英式大学生社会实践。
大学生实践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的形象和社会声 誉,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更直接代表着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名目繁多的实践活动评比也对高校在组织大学生实践活动上的态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实践经费和指导力量投入不足情况下,加上实践单位实际利益驱动下对实习学生具有较高的能力要求,组织“精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学校的实力和学生素质,争取各类表彰、制造新闻效应,成为各高校的必然选择。这种实践模式,锻炼的是少数经过精挑细选的“精英”学生,忽视了能力相对有限、资源相对贫乏的广大普通学生的实践要求,事实上恰恰是这些学生的能力更需要实践活动的锤炼。另外,这种宣传活动由于追求的是新闻效应,学生很难深入,从而引起接收单位的反感,认为他们只是走走过场,不仅不会对他们的工作有所帮助,反而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秩序。同时,由于太多数学生在实际工作能力上的欠缺和使用经验不足的学生存在着工作上的风险,很多单位并不欢迎实践学生,大多数单位即使是由于政策要求、人情关系或者是自身人手不够等原因接受了实践学生,也是把学生安排在相对并不重要的岗位上,一两个月的假期社会实践并没触及到工作岗位的实质而就在应付杂务中度过,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4.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是业余活动,缺乏科学、系统的计划安排和切实的指导。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门特殊课程,是学校与社会两个课堂、教师与群众两类老师、书本与实践两种教材的有机结合。如今,社会实践纳入了课程化的轨道,但仍然未能摆脱其业余活动性质。虽然很多学校将社会实践纳入了学分体系,但是,在社会实践的理论与实际方法教育、社会实践的阶段性目标内容和具体要求、社会实践的具体指导实际监督和考评等方面都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这种现象的必然结果是,学生社会实践由于缺乏具体的要求、切实的指导而陷于盲目的境地。以社会调查为例,很多大学生进行过多次社会调查,但他们从来没有在社会调查方法上得到过真正的指导,不懂得社会统计原理,更多的学生根本不懂得如何进行科学的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尽管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探索活动,但它更应该是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训练的自然延伸,同样需要精密的设计,要同学生的专业学习、职业生涯设计联系起来,相对理论知识而言。社会实践更需要指导。由于大学生个体特长、能力和就业愿望各异,社会环境复杂,实践岗位繁多,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不同,进行个别化的、针对性强的指导是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最大的区别,这也是学校实践教育中一直面临的问题。是规模化的专门教育环境下亟待解决的难题。
5.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是学生假期的自主活动,缺乏管理和实际监督。
寒暑假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高峰时期,利用寒暑假进行实践锻炼也是所有高校的要求。然而,寒暑假社会实践的管理和监督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处于失控状态。寒暑假社会实践学生有着自主掌握的权力,但是并不是不需要管理和监督。学生的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态度、实习绩效在其自主的情况下存在着诸多变数,而且缺乏指导的实践也大多是盲目的和低效率的。另外,很多学生由于在社会实践的认识上存在偏差或者是自身能力和资源的限制,对于社会实践采取应付或弄虚作假的态度。对于实践接受单位而言,由于缺少与学校的沟通联系和社会上诚信制约机制的缺失,使得他们在各种关系力量的影响下成为学生社会实践虚假证明、虚假评语的共谋者。
6.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是专业教学和学习外的负担,不愿在实践上进行过多投入
从学校来说,大众式的实践教学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必然要投入更多,长期理论教学的传统使得他们认为,社会实践是一种正常教学活动外的工作,增加投入等于是增加负担;对于教师来讲,在强调科研不重教学尤其是不重视实践教学的高校制度环境下,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从学生来说,某些人认为,社会实践是专业学习外的一种思想教育形式,华而不实,在时间和资金上的支出都是得不偿失的。各方面对社会实践的“理性”思考使得社会实践沦为高校课业教学和学习外的“负担”,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切实提高。在国外,高校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期一般在2-3个月,而在我国,高校毕业生需要再经过较长的职业培训期或者工作适应期才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这是我们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三、走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困境的对策
1.理顺社会实践管理体制,突出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
应该说理论与实践是教学过程中两个并重的环节,但长期以来,社会实践由团委主管,教务部门很少或基本上不参与,这就从形式上否定了社会实践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而团委主管下的社会实践偏重于思想教育功能的事实,无疑也造成了德育教育与专业、职业教育的分离,不仅德育效果不佳,而且使得社会实践教育日益流于形式。把社会实践划归教务部门管理,纳入课程建设体系,制定专门的针对性强的与专业教学和职业训练相结合的社会实践计划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2.建立社会实践督导机制,全体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
实践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需要个别、具体的指导。无论是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习惯、就业愿望,还是学生的具体的实践计划、职业生涯设计、实践要求和环境以及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都是千差万别的。如果没有一对一的具体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只能靠自己摸索,其实践效果和未来的就业能力就得不到切实改善。建立社会实践督导机制。将社会实践指导工作纳入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并与工作绩效、薪酬、职称评定等挂钩,让全体教师对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个别化的指导,是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实际效果可采取的措施。另外,学校应该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建立大量的实习基地的同时,聘请大批校外社会实践督导,使学生社会实践得到更加切合实际的指导。
3.建立诚信制约机制,各方密切配合,增强社会实践实效。
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地点、态度、成效等需要得到真实反映,这不仅要求学生诚实守信,而且需要实践接受单位及其实践督导人员不仅认真指导,而且对学生实践能够真实客观评价。就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而言,绝大多数学生得到优秀的评语,虽然这与考评尺度没有统一标准有一定关系,但是缺乏诚信制约机制是其始作俑者。在这种情况下,甚至很多根本没有参加任何社会实践的学生也能得到优秀的“实践”成绩。建立社会实践诚信督导机制,各方密切配合,才能真正提高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
4.增加实践教学投入,走大众实践的道路。
参加社会实践,在进行专业学习和职业训练的同时进行思想道德素养的锤炼,是对全体大学生的要求。作为职业准备阶段的大学教育,绝对不能将实践置于从属地位,必须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行动上对社会实践加大投入,走大众实践的道路,真正确立实践教学在高校理论与实践教育中重要一极的地位。同时,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多方筹措资金,建立大学生实践基金,为长期的大众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彭 兰.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倾向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05.5.
[2]赵剑民.素质教育视野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J].青年探索.2004.1.
[3]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7页.
[4]梁亚民.刘正帅.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4.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误区;对策
实践问题始终是教育的核心议题之一,尤其是教育作为专门化的部门从家庭中分离出来后,人们就一直在探讨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等问题。虽然人们深知实践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性,国家也一再强调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但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教学实际上长期得不到重视。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困境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由于其强调了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锻炼能力,符合大学生增加知识、提高能力、适应社会的愿望,从而很快成为全国高校普遍推广的教学活动,同时,由于其在就业方面显示出的巨大意义,也受到广大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逐步推广,大学生对实际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日益理性看待,大学生社会实践逐渐陷入困境。
1.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逐渐降低
有调查发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愿望表现出一种“U”型曲线,大一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愿非常强烈,到大二则迅速降低,而大三最低。虽然到大四实践意愿又重新上升,达到最高,但这是因为他们面临着就业压力,他们更愿意按自己的意愿和就业期望自主进行实践。
2.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出现大量的敷衍和弄虚作假现象
虽然大学生社会实践被纳入教学计划,计算学分应该说是一大进步。但是,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与学生就业愿望的脱节等原因,造成学生现实功利心理膨胀,为完成任务、拿到学分而对实践要求加以敷衍甚至弄虚作假。
3.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面临找接收单位难的困境
一是学校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有限且实践内容比较狭窄,只适合少数学生;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短期性以及前面提到的部分学生对实践的敷衍现象,很多单位不愿意接收大学生实习。由于大学生自身资源有限,普遍存在着找实习单位难的问题。
4.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
各高校对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都没有计入工作量,也没有将指导实践的要求纳入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等范畴。由于高校管理中已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大多数教师不愿在教学及教学研究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而对于业余的没有任何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实践指导,则更不愿花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5.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资金不足
目前,各高校经费普遍紧张,大幅度削减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在学校经费支出中的比例而将实践开支转嫁给学生是非常普遍的做法,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得到学校社会实践经费的资助。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与活动中存在的误区
大学生社会实践之所以出现困境,这与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定位关系密切。
1.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是思想教育,人为割裂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的联系。
一种典型的看法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针对高等教育在体制上存在封闭性、保守性的弊端以及学生由于缺乏对社会的了解而形成的价值观念混乱、价值标准模糊等情况,为了补充思想教育理论课程的不足,实现高等教育的德育目标而提出来的,因此简单地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是思想修养课程。其典型做法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由团委主管,在管理体制上造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实。虽然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最好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脱离工作实际的道德说教和单纯为追求思想教育而设置的社会实践在思想教育上的低效率甚至负效应已经日益明显,我国在小学、中学一直开设思想修养课程并要求学生在生产劳动、社会服务上进行思想道德训练,将思想道德教育凌驾于实际知识的掌握之上,这种没有依附的道德训练犹如空中楼阁,得不到学生的真正认同。教育家杜威说:“不能有两套伦理学原则,一套为校园生活,另一套为校外生活。因为行为是一个,因此行为的原则也只是一个。”但是,这种校内与校外道德行为的反差在中小学生中表现得极为普遍,他们在校内和校外执行着不同的道德行为准则。割裂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的联系,片面强调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教育作用,必然造成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已经使得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采取两套行为准则,与自身专业与职业期望有关的社会实践他们比较注重,而对于单纯的“献爱心、做贡献”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则思想上反感、行动上敷衍甚至弄虚作假。
2.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是“政治任务”,追求形式而不追求质量。
自从1980年清华大学学生提出“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日益成为一项政治任务。1983年10月,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周的通知;1984年5月,团中央在辽宁召开首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倡导和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正式确定社会实践要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指导方针;1993年6月,团中央、全国学联以及中国青年报社等新闻单位和有关部委联合发起了“中国大学生百县乡科技文化服务工程”;1996年团中央向全国发出大中专学生开展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服务活动;2002年7月配合中央文明办等八部委下发的《关于开展科教、文体、卫生、法律“四进社区”活动的通知》,中央文明办团中央、全国学联发起大学生志愿者进人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村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加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5年2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配套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从这些活动和文件的发起、发行部门、活动和文件的主题及其具体内容来看,这些活动和文件基本上都突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教育功能和政治意义。因此,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政治任务的理解广泛地存在于学校、学生、以及社会各界。而对这种政治任务,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务虚”的看法,偏重形式,而对开展社会实践的具体效果尤其是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实际能力并没有进行精密策划。
3.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是一种宣传活动,组织精英式大学生社会实践。
大学生实践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的形象和社会声 誉,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更直接代表着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名目繁多的实践活动评比也对高校在组织大学生实践活动上的态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实践经费和指导力量投入不足情况下,加上实践单位实际利益驱动下对实习学生具有较高的能力要求,组织“精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学校的实力和学生素质,争取各类表彰、制造新闻效应,成为各高校的必然选择。这种实践模式,锻炼的是少数经过精挑细选的“精英”学生,忽视了能力相对有限、资源相对贫乏的广大普通学生的实践要求,事实上恰恰是这些学生的能力更需要实践活动的锤炼。另外,这种宣传活动由于追求的是新闻效应,学生很难深入,从而引起接收单位的反感,认为他们只是走走过场,不仅不会对他们的工作有所帮助,反而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秩序。同时,由于太多数学生在实际工作能力上的欠缺和使用经验不足的学生存在着工作上的风险,很多单位并不欢迎实践学生,大多数单位即使是由于政策要求、人情关系或者是自身人手不够等原因接受了实践学生,也是把学生安排在相对并不重要的岗位上,一两个月的假期社会实践并没触及到工作岗位的实质而就在应付杂务中度过,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4.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是业余活动,缺乏科学、系统的计划安排和切实的指导。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门特殊课程,是学校与社会两个课堂、教师与群众两类老师、书本与实践两种教材的有机结合。如今,社会实践纳入了课程化的轨道,但仍然未能摆脱其业余活动性质。虽然很多学校将社会实践纳入了学分体系,但是,在社会实践的理论与实际方法教育、社会实践的阶段性目标内容和具体要求、社会实践的具体指导实际监督和考评等方面都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这种现象的必然结果是,学生社会实践由于缺乏具体的要求、切实的指导而陷于盲目的境地。以社会调查为例,很多大学生进行过多次社会调查,但他们从来没有在社会调查方法上得到过真正的指导,不懂得社会统计原理,更多的学生根本不懂得如何进行科学的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尽管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探索活动,但它更应该是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训练的自然延伸,同样需要精密的设计,要同学生的专业学习、职业生涯设计联系起来,相对理论知识而言。社会实践更需要指导。由于大学生个体特长、能力和就业愿望各异,社会环境复杂,实践岗位繁多,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不同,进行个别化的、针对性强的指导是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最大的区别,这也是学校实践教育中一直面临的问题。是规模化的专门教育环境下亟待解决的难题。
5.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是学生假期的自主活动,缺乏管理和实际监督。
寒暑假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高峰时期,利用寒暑假进行实践锻炼也是所有高校的要求。然而,寒暑假社会实践的管理和监督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处于失控状态。寒暑假社会实践学生有着自主掌握的权力,但是并不是不需要管理和监督。学生的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态度、实习绩效在其自主的情况下存在着诸多变数,而且缺乏指导的实践也大多是盲目的和低效率的。另外,很多学生由于在社会实践的认识上存在偏差或者是自身能力和资源的限制,对于社会实践采取应付或弄虚作假的态度。对于实践接受单位而言,由于缺少与学校的沟通联系和社会上诚信制约机制的缺失,使得他们在各种关系力量的影响下成为学生社会实践虚假证明、虚假评语的共谋者。
6.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是专业教学和学习外的负担,不愿在实践上进行过多投入
从学校来说,大众式的实践教学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必然要投入更多,长期理论教学的传统使得他们认为,社会实践是一种正常教学活动外的工作,增加投入等于是增加负担;对于教师来讲,在强调科研不重教学尤其是不重视实践教学的高校制度环境下,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从学生来说,某些人认为,社会实践是专业学习外的一种思想教育形式,华而不实,在时间和资金上的支出都是得不偿失的。各方面对社会实践的“理性”思考使得社会实践沦为高校课业教学和学习外的“负担”,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切实提高。在国外,高校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期一般在2-3个月,而在我国,高校毕业生需要再经过较长的职业培训期或者工作适应期才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这是我们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三、走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困境的对策
1.理顺社会实践管理体制,突出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
应该说理论与实践是教学过程中两个并重的环节,但长期以来,社会实践由团委主管,教务部门很少或基本上不参与,这就从形式上否定了社会实践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而团委主管下的社会实践偏重于思想教育功能的事实,无疑也造成了德育教育与专业、职业教育的分离,不仅德育效果不佳,而且使得社会实践教育日益流于形式。把社会实践划归教务部门管理,纳入课程建设体系,制定专门的针对性强的与专业教学和职业训练相结合的社会实践计划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2.建立社会实践督导机制,全体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
实践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需要个别、具体的指导。无论是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习惯、就业愿望,还是学生的具体的实践计划、职业生涯设计、实践要求和环境以及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都是千差万别的。如果没有一对一的具体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只能靠自己摸索,其实践效果和未来的就业能力就得不到切实改善。建立社会实践督导机制。将社会实践指导工作纳入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并与工作绩效、薪酬、职称评定等挂钩,让全体教师对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个别化的指导,是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实际效果可采取的措施。另外,学校应该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建立大量的实习基地的同时,聘请大批校外社会实践督导,使学生社会实践得到更加切合实际的指导。
3.建立诚信制约机制,各方密切配合,增强社会实践实效。
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地点、态度、成效等需要得到真实反映,这不仅要求学生诚实守信,而且需要实践接受单位及其实践督导人员不仅认真指导,而且对学生实践能够真实客观评价。就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而言,绝大多数学生得到优秀的评语,虽然这与考评尺度没有统一标准有一定关系,但是缺乏诚信制约机制是其始作俑者。在这种情况下,甚至很多根本没有参加任何社会实践的学生也能得到优秀的“实践”成绩。建立社会实践诚信督导机制,各方密切配合,才能真正提高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
4.增加实践教学投入,走大众实践的道路。
参加社会实践,在进行专业学习和职业训练的同时进行思想道德素养的锤炼,是对全体大学生的要求。作为职业准备阶段的大学教育,绝对不能将实践置于从属地位,必须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行动上对社会实践加大投入,走大众实践的道路,真正确立实践教学在高校理论与实践教育中重要一极的地位。同时,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多方筹措资金,建立大学生实践基金,为长期的大众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彭 兰.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倾向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05.5.
[2]赵剑民.素质教育视野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J].青年探索.2004.1.
[3]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7页.
[4]梁亚民.刘正帅.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