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标与素质教育背景下,在现阶段的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还要在这个过程中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全方位得到发展,从而提高习作教学的效果。习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有效表达和沟通的重要媒介,是学生能够将自己真实情感表述传递的有效手段。习作是学生情感与思想密切联系的产物,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的主要途径。习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板块,不仅可以为学生后续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思考,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小学习作课程教学的优化,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情境、强调阅读积累,以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习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有效表达和沟通的重要媒介,是学生能够将自己真实情感表述传递的有效手段……”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学生开阔的创作环境,解放束缚学生的枷锁是习作教学的基础。习作是学生情感与思想密切联系的产物,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的主要途径。习作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生命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有人文关怀的一面,应赋予每个生命人文的意蕴”,同时“教育有超功利的一面,它旨在培养健全而富有个性的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真正意义的人,眷注生命个体的茁壮成长也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尺,尊重学生的个性也就意味着尊重学生的生命。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逻辑思维的开发锻炼,良好语言表达习惯的形成发展都依赖于学生书面习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和习作信心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
我国应试教育环境始终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教师日常教学中的重头戏往往出现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对于习作能力培养的系统训练略显欠缺,习作教学经常陷入套路化,机械化怪圈,教师归纳出几种可能出现的考题类型,学生反复刷文,教师量化修改,最终形成功利化的模式文,获得历练后的“保险分”。这种应试化的“套路文”大大抹杀了学生学习习作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同时让学生的文章失去了贴近生活真实感受的个性化表达,学生被动的成为应试的牺牲品。
套路模式猖獗横行,学生个性消磨殆尽,这是习作教学的遗憾,教师的习作教学命题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有意识,有目的,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训练内容要凸显现阶段小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习作内容的精挑细选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欲望以及积极性。
二、优化习作教学的主要途径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情境
巧妙地将习作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既能够唤起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能够引导他们将真情实感融入文章中,提升写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入一些生活元素,把学生的写作热情充分调动起来,促使他们写出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章。
例如,在教学《我的植物朋友》一课时,语文教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可以紧紧围绕“植物”这个主题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先选择一种植物,再在生活中进行寻找并观察,记录它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再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巧妙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如可以先创设一个游戏情境,让学生根据谜语来猜植物,以此来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自己所喜欢的牵牛花,通过呈现牵牛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花的形状、颜色以及枝茎叶的特点,目的是让他们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对植物进行观察;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再进行观察,并将整理好的内容写成文章。如此一来,学生写出来的文字将更有生命力,既体现了生活实际,又融合着真情实感,这对于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
(二)将语文习作与生活连接起来
在语文课程中,习作是尤为重要的。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喜欢写作,主要是因为学生并没有感受到写作的美好。因此,教师要运用全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讲授习作,将生活元素与习作教学进行整合,这样学生才会有饱满的写作热情,从全方面提升写作能力。实际生活是学生写作的背景,学生如果可以将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融入写作中,就会大幅度提高写作水平。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励学生根据时事,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时事的见解。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写出的文章也会充满活力。
比如,教师在讲解《只有一个地球》的文章时,可以根据当下的环境问题带领学生探究。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这部分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知识,问学生下面这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虽然美丽但却非常脆弱,你们都看到过哪些破壞环境的事件?”然后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在学生探讨的环节中,教师不断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听到一名学生说:“家附近的电子器材店将不用的电池丢掉垃圾桶中,并没有将电池进行回收。”经过学生探究后,教师组织学生写与环境破坏有关的文章,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将在生活中看到的事件融入文章中。教师运用这样的形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效果。
(三)教师个性化习作评价
针对学生习作内容的不同,教师要给予学生个性化的习作评价。这种评价是在尊重个性化差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新性再创作的评价。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评价,会让学生真切领悟到教师对其创作文章的肯定与激励,让每一位学生在评价中受到启发,进而改进完善自己的习作。教师的评价标准可以因单元训练主题的差异而定。遣词造句的精准,表情达意的真切都是灵活的评价标准。习作的文体不同,要求也会相应存在变化,如果是低年级简单的看图写话,只要学生把示图中的意思表达清楚,语句通顺,就适用于老师的鼓励性评价;写人的文章如果能运用人物描写清楚的写出人物的形象特点,个性特征就是一篇好文章;写景状物,能有层次的写出景物特点,特色,活灵活现也是一篇好文章;记事文章,将事情写具体,突出重点部分,详略得当,也不失为一篇佳作……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
教师的评价语气也要具有个性化特点。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师的习作评价是衡量教师评价用语是否有效的一把标尺。根据学生的年龄差异,心理差异,习作文章风格差异变化评价的语气,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乐于接受,另一方面让学生心服口服积极修正自己的文章。一条好的习作评语应该是字斟句酌的,让学生获得启发,得到心灵的共鸣。那种枯燥乏味,放到任何文章中都适用的评语不仅会引起学生的忽视,同时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赏心悦目的评语对一篇好习作的形成至关重要。
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习作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已然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正确认识习作教学创新开展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给予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实现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少芳.研究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157.
[2]阙朝乾.论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8(13):48-49.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习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有效表达和沟通的重要媒介,是学生能够将自己真实情感表述传递的有效手段……”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学生开阔的创作环境,解放束缚学生的枷锁是习作教学的基础。习作是学生情感与思想密切联系的产物,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的主要途径。习作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生命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有人文关怀的一面,应赋予每个生命人文的意蕴”,同时“教育有超功利的一面,它旨在培养健全而富有个性的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真正意义的人,眷注生命个体的茁壮成长也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尺,尊重学生的个性也就意味着尊重学生的生命。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逻辑思维的开发锻炼,良好语言表达习惯的形成发展都依赖于学生书面习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和习作信心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
我国应试教育环境始终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教师日常教学中的重头戏往往出现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对于习作能力培养的系统训练略显欠缺,习作教学经常陷入套路化,机械化怪圈,教师归纳出几种可能出现的考题类型,学生反复刷文,教师量化修改,最终形成功利化的模式文,获得历练后的“保险分”。这种应试化的“套路文”大大抹杀了学生学习习作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同时让学生的文章失去了贴近生活真实感受的个性化表达,学生被动的成为应试的牺牲品。
套路模式猖獗横行,学生个性消磨殆尽,这是习作教学的遗憾,教师的习作教学命题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有意识,有目的,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训练内容要凸显现阶段小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习作内容的精挑细选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欲望以及积极性。
二、优化习作教学的主要途径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情境
巧妙地将习作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既能够唤起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能够引导他们将真情实感融入文章中,提升写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入一些生活元素,把学生的写作热情充分调动起来,促使他们写出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章。
例如,在教学《我的植物朋友》一课时,语文教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可以紧紧围绕“植物”这个主题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先选择一种植物,再在生活中进行寻找并观察,记录它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再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巧妙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如可以先创设一个游戏情境,让学生根据谜语来猜植物,以此来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自己所喜欢的牵牛花,通过呈现牵牛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花的形状、颜色以及枝茎叶的特点,目的是让他们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对植物进行观察;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再进行观察,并将整理好的内容写成文章。如此一来,学生写出来的文字将更有生命力,既体现了生活实际,又融合着真情实感,这对于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
(二)将语文习作与生活连接起来
在语文课程中,习作是尤为重要的。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喜欢写作,主要是因为学生并没有感受到写作的美好。因此,教师要运用全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讲授习作,将生活元素与习作教学进行整合,这样学生才会有饱满的写作热情,从全方面提升写作能力。实际生活是学生写作的背景,学生如果可以将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融入写作中,就会大幅度提高写作水平。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励学生根据时事,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时事的见解。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写出的文章也会充满活力。
比如,教师在讲解《只有一个地球》的文章时,可以根据当下的环境问题带领学生探究。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这部分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知识,问学生下面这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虽然美丽但却非常脆弱,你们都看到过哪些破壞环境的事件?”然后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在学生探讨的环节中,教师不断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听到一名学生说:“家附近的电子器材店将不用的电池丢掉垃圾桶中,并没有将电池进行回收。”经过学生探究后,教师组织学生写与环境破坏有关的文章,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将在生活中看到的事件融入文章中。教师运用这样的形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效果。
(三)教师个性化习作评价
针对学生习作内容的不同,教师要给予学生个性化的习作评价。这种评价是在尊重个性化差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新性再创作的评价。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评价,会让学生真切领悟到教师对其创作文章的肯定与激励,让每一位学生在评价中受到启发,进而改进完善自己的习作。教师的评价标准可以因单元训练主题的差异而定。遣词造句的精准,表情达意的真切都是灵活的评价标准。习作的文体不同,要求也会相应存在变化,如果是低年级简单的看图写话,只要学生把示图中的意思表达清楚,语句通顺,就适用于老师的鼓励性评价;写人的文章如果能运用人物描写清楚的写出人物的形象特点,个性特征就是一篇好文章;写景状物,能有层次的写出景物特点,特色,活灵活现也是一篇好文章;记事文章,将事情写具体,突出重点部分,详略得当,也不失为一篇佳作……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
教师的评价语气也要具有个性化特点。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师的习作评价是衡量教师评价用语是否有效的一把标尺。根据学生的年龄差异,心理差异,习作文章风格差异变化评价的语气,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乐于接受,另一方面让学生心服口服积极修正自己的文章。一条好的习作评语应该是字斟句酌的,让学生获得启发,得到心灵的共鸣。那种枯燥乏味,放到任何文章中都适用的评语不仅会引起学生的忽视,同时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赏心悦目的评语对一篇好习作的形成至关重要。
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习作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已然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正确认识习作教学创新开展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给予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实现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少芳.研究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157.
[2]阙朝乾.论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8(1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