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远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现有34.6万人口,农业人口29.8万,其中贫困人口6.8万,人均仅有耕地0.43亩,农民收入47%来自外出务工。但于贫困户而言,由于素质较差,外出务工难进厂,大部分还休闲在家,故而依然贫困。为帮助他们脱贫,安远也曾实施转移培训,但由于经费不足,受到制约。2005年9月全省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会议之后,安远凭借专项资金,依托在该县的省级“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安远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简称职中),加大力度,扩大规模,在4个月时间内已成功举办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培训5期,培训学员395人,除个别要求自找工作外,其余学员已全部安置就业,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扶贫解困效果,深受广大群众好评。
安远的主要做法是紧扣三个环节,切实抓好落实。
一、摸清二头,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一是全面了解贫困户劳力的培训愿望。为此安远印制了“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培训摸底表”,召开了乡镇扶贫专干会专题部署调查登记工作。调查对象包括在家尚没外出务工的适龄劳力,已外出但工作不理想有意再学技术的人,目前在校无升学意向的初、高中应届毕业生;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希望学习的专业、对外出务工的报酬期望等多个方面。为保证调查登记准确,每个村都派去一名扶贫干部或基地老师去指导,召开户长会或上门人户进行调查登记,保证不漏对象,全面了解掌握。经调查安远有6800多农民想参加技术培训,想学的专业涉及18个种类。二是摸清劳务市场用工情况。为此,扶贫办和基地联合成立了调研组,分赴县工业园及广东、福建等劳动就业部门和用工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调查中安远特别留意对知识、技术要求不是大高,符合贫困劳力经短期培训就能上岗的职业,通过调查发现:电车、针织、缝纫、电工、焊接、电子元器件装配等职业用工缺口较大,对工人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根据翔实的贫困劳力意向及用工市场二头的情况,安远再认真分析研究,制订出一个包括电车、针织、电工、焊接、电脑、电器维修、电子设备维修等多个专业,训期1—6个月等长短不一,以职业实践教学为主,兼学生活常识,常用法律法规,全年举办培训20期27个班次的年度培训计划。这个计划比较科学合理,简单的电车、针织培训适于那些没念过书的中壮年妇女,电脑、电工、各类维修专业可吸引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回乡青年,因此具有比较充足的培训生源。同时满足了缺乏文化的贫困劳力——这批最需要帮扶的贫困群体的培训需求,使他们也能真切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也有利于贯彻扶贫到户和真正扶持贫困的扶贫原则。
二、做好动员,保证贫困劳力能及时参训
培训计划作好后;安远采用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与动员。一是下发了文件。安远将年度培训实施方案及几所比较方便该县学员参训的培训基地的有关资料印发到乡村,公布了有关咨询电话。二是印发了宣传通告。全县22个圩场,163个行政村都张贴了大张的通告。三是干部下乡巡回宣传。组成宣传队,带着展板和宣传彩页,在乡镇当圩之日摆开摊位拉开架势大力宣传,甚至到村人户动员。四是电视、广播等宣传工具宣传。在县有线电视台横条广告播放时间长达三个月。通过声势浩大的宣传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但动员中安远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可劝可宣不可强。有的乡村干部提出为保证生源分个任务下去,这个观点县扶贫办坚决反对,扶贫不能出钱买骂,生源要靠良好的声誉来吸引。
三、狠抓质量,以优秀成果求发展
为保证质量,安远同培训基地订立了《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培训协议书》,要求基地对学员培训后必须发证并安置就业方可作为合格学员,每期培训结束后,县扶贫办都要派出专门成立的验收小组进行认真的验收审核并填写“审核验收表”,验收人要签名以示负责,按验收结果进行清款。同时安远与基地一道严把教学、服务、安置三关,力争使每个学员高兴而来,满意而出。
为保证教学质量,基地一是派出老师进修提高。承担贫困劳力转移培训任务后,安远职中先后派人到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拓辅威实业公司等厂校跟班学习。二是请进名师教学。如请来广东志高空调工程师到校授课示范,传授真经,纠正学员的不规范动作。三是注重实践。授课以操作实验为主,并留出较长时间到工厂公司实习,既学技术,也进厂工作体验历练,为今后进厂务工打下良好基础。四是总结讲评教学效果并与老师收入挂钩。每期培训后都要组织讲评讨论,发现不足并及时纠正错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为改善参训学员的生活条件,基地努力改善学校住吃状况,引进社会资金提高服务水平,保证学员来了有住有吃。
为保证受训后学员就业率,安远一是与基地一起广揽用工订单。发动政府驻外办事处、考学员等搜寻信息,通过努力,目前基地已同广东志高空调、深圳信瑞电子有限公司、伟特手机厂、奕达电子公司等三十多家粤闽企业及县工业园签订了委托培训用工协议书,握有3000多名用工订单。二是拓展用工基地。基地在广东东莞、福建厦门设立了学员安置办事处,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学员安置后的情况,实时掌握沿海用工情况,进一步扩大安置能力。现在只要参训学员有要求基地就可全面保证就业,工资高的月可达千余元,低的亦不少于六百元。
安远的主要做法是紧扣三个环节,切实抓好落实。
一、摸清二头,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一是全面了解贫困户劳力的培训愿望。为此安远印制了“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培训摸底表”,召开了乡镇扶贫专干会专题部署调查登记工作。调查对象包括在家尚没外出务工的适龄劳力,已外出但工作不理想有意再学技术的人,目前在校无升学意向的初、高中应届毕业生;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希望学习的专业、对外出务工的报酬期望等多个方面。为保证调查登记准确,每个村都派去一名扶贫干部或基地老师去指导,召开户长会或上门人户进行调查登记,保证不漏对象,全面了解掌握。经调查安远有6800多农民想参加技术培训,想学的专业涉及18个种类。二是摸清劳务市场用工情况。为此,扶贫办和基地联合成立了调研组,分赴县工业园及广东、福建等劳动就业部门和用工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调查中安远特别留意对知识、技术要求不是大高,符合贫困劳力经短期培训就能上岗的职业,通过调查发现:电车、针织、缝纫、电工、焊接、电子元器件装配等职业用工缺口较大,对工人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根据翔实的贫困劳力意向及用工市场二头的情况,安远再认真分析研究,制订出一个包括电车、针织、电工、焊接、电脑、电器维修、电子设备维修等多个专业,训期1—6个月等长短不一,以职业实践教学为主,兼学生活常识,常用法律法规,全年举办培训20期27个班次的年度培训计划。这个计划比较科学合理,简单的电车、针织培训适于那些没念过书的中壮年妇女,电脑、电工、各类维修专业可吸引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回乡青年,因此具有比较充足的培训生源。同时满足了缺乏文化的贫困劳力——这批最需要帮扶的贫困群体的培训需求,使他们也能真切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也有利于贯彻扶贫到户和真正扶持贫困的扶贫原则。
二、做好动员,保证贫困劳力能及时参训
培训计划作好后;安远采用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与动员。一是下发了文件。安远将年度培训实施方案及几所比较方便该县学员参训的培训基地的有关资料印发到乡村,公布了有关咨询电话。二是印发了宣传通告。全县22个圩场,163个行政村都张贴了大张的通告。三是干部下乡巡回宣传。组成宣传队,带着展板和宣传彩页,在乡镇当圩之日摆开摊位拉开架势大力宣传,甚至到村人户动员。四是电视、广播等宣传工具宣传。在县有线电视台横条广告播放时间长达三个月。通过声势浩大的宣传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但动员中安远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可劝可宣不可强。有的乡村干部提出为保证生源分个任务下去,这个观点县扶贫办坚决反对,扶贫不能出钱买骂,生源要靠良好的声誉来吸引。
三、狠抓质量,以优秀成果求发展
为保证质量,安远同培训基地订立了《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培训协议书》,要求基地对学员培训后必须发证并安置就业方可作为合格学员,每期培训结束后,县扶贫办都要派出专门成立的验收小组进行认真的验收审核并填写“审核验收表”,验收人要签名以示负责,按验收结果进行清款。同时安远与基地一道严把教学、服务、安置三关,力争使每个学员高兴而来,满意而出。
为保证教学质量,基地一是派出老师进修提高。承担贫困劳力转移培训任务后,安远职中先后派人到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拓辅威实业公司等厂校跟班学习。二是请进名师教学。如请来广东志高空调工程师到校授课示范,传授真经,纠正学员的不规范动作。三是注重实践。授课以操作实验为主,并留出较长时间到工厂公司实习,既学技术,也进厂工作体验历练,为今后进厂务工打下良好基础。四是总结讲评教学效果并与老师收入挂钩。每期培训后都要组织讲评讨论,发现不足并及时纠正错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为改善参训学员的生活条件,基地努力改善学校住吃状况,引进社会资金提高服务水平,保证学员来了有住有吃。
为保证受训后学员就业率,安远一是与基地一起广揽用工订单。发动政府驻外办事处、考学员等搜寻信息,通过努力,目前基地已同广东志高空调、深圳信瑞电子有限公司、伟特手机厂、奕达电子公司等三十多家粤闽企业及县工业园签订了委托培训用工协议书,握有3000多名用工订单。二是拓展用工基地。基地在广东东莞、福建厦门设立了学员安置办事处,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学员安置后的情况,实时掌握沿海用工情况,进一步扩大安置能力。现在只要参训学员有要求基地就可全面保证就业,工资高的月可达千余元,低的亦不少于六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