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而进行改革。针对近年来教学实践与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一、引言
《国务院有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任务。课程改革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成为今后较长时期内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现实要求,是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这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改革无疑是吹来一股春风。因为作为IT类专业重要内容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现状令人不容乐观。
二、现状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与计算机相关的IT产业规模相当大,技术更新最快,对其他的产业具有高覆盖和高渗透的效应,所以他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对人才的要求的规格也高;其次,IT类专业学生在校生人数最多,专业规模突飞猛进,但职业学校的课程模式却相对滞后,使教育教学质量与迅猛发展的IT产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形成极大的反差,计算机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非常的突出,一些公司需求的人往往找不够,特别是计算机蓝领,他们不要求很高学历,但必须拥有特定方面的技能,而我们职业类学校所提供的毕业生往往不能够达到对方的要求。
三、对问题的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内外脱节的矛盾现象呢?其原因主要是校企脱节。作为公司,首先讲的是经济效益,公司里面的分工是比较明细的,某个职员只要能够胜任自己岗位上相关方面的工作,它就会得到继续留任的机会;而在中等职业学校,三年里面的学习所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从文化基础课到专业基础课到专业技能课,内容多、范围广,但往往却忽视了市场的需求,没有将市场需求量较大方面的课程拿出来重点开展,而只是注重了课程的层次性,从而导致了课程的罗列。
在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课占用的时间量相当大,而专业课程并不专(没有什么特色),主要是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只有少量实用技能类的专业课程。这明显与我们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相符合,与社会的需求不相符合。
四、针对以上的问题,我想谈一下针对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想法:
(一)以人为本,使课程更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的个体发展
我们设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好知识,掌握好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他们走上社会寻找一个合适的工作打基础。所以首先,要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他们具有什么样的认知水平,文化基础,心理状态。
对于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在填报职业类学校前,他们都有一个很美好的的想法,学好自己的专业,掌握一技之长,将来可以找个理想的工作。可是上了几个星期的课后发现,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很少看到,最多上一门或者二门专业基础课,其它的全部被文化课包围了,这些让他们倍感失望,所以许多学生进入职校没有多久,就对学习的丧失了兴趣,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待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作业不独立完成等等,最终的结果是导致许多学生,进入职校两三年时间,什么实用的技能也没有学好,就算学了,也因为时间关系,匆匆忙忙,学个一学期,实践几个星期,也是知道个大概,掌握个皮毛,真的去单位应聘,也是很少有人问津,或者是做的时间长不了,或者还得重新培训才能上岗,胜任本职工作。其次,切实地根据他们自身实际情况来考虑发展问题,为他们的就业考虑。所以在我们设置课程时应更多的考虑是否适合他们的认知能力,适合他们的文化基础,适合他们的就业。如文化课,是否可以考虑课时量少一些,一般设置以一周2节,并且,这些课程应以更灵活的授课模式出现,如活动、游戏、辩论等等,而不再是机械式地,教条式地听老师讲授。专业课程的设置更贴近社会的需求,公司企业的需要,所学技能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要明確培养目标定位,使人才培养具有特色
我们现在的计算机应用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参看专科,甚至本科的内容设置的,培养目标也是基本上按“通才”来培养的,这就致使人才特色不突出,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薄弱,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显得后劲不足,而学习文化课程又占用了大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却并未获得明显的提高。这样,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两方面都不能得到切实的加强,人才培养没有特色。反观社会的IT培训机构,其办学机制灵活,学习内容专一,学习目标明确,所以,培训效果也就比较显著。所以,我建议要在压缩文化课的同时,压缩一些与实用技能关系不大的一些专业理论课程,如计算机原理(可以在学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时一并学习),电工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英语(英语专业老师的不会教,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也看不懂)。
(三)以能为主,使学生真正成为技能型的人才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技能,培养能力。所以我们每一门课程的设置都要考虑培养学生什么的能力,而且这个能力是比较直观的,不要太抽象。如语文课中也可以开设一些书法,实是求事地讲,现在的许多学生只会用智能ABC了,字写得东倒西歪,快成蝌蚪文了,无论到哪里,能写一手好字的人都能令他人刮目相看,尤其是一些企业,本身的企业文化与宣传都需要会写字的人。再如写作,应试教育需要掌握的记叙文,议论文并不实用,不如写好一些应用文,我经常看到许多学生写的请假条,写的检查书,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
(四)要加强实习、实践课程,以它们作为主要载体
不同的能力需要不同的知识。最具职业教育价值的典型知识是工作过程知识,即“在工作过程中直接需要的(区别于学科系统知识)、常常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费舍尔)。这种知识,以技术实践知识为主体,而技术实践知识以职业实践任务为中心,以形成者完成职业任务而需要的技术实践能力为目标,从而有别于旨在发现、设计以及形成科学理解能力的工程性技术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在此,理论知识变为从属地位,从而突破了理论先于实践的思维方式所导致的倒立的课程模式。当然,以技术实现知识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忽视或排斥技术理论知识。以实践智慧为基础的技术实践活动,还需要根据实践能力发展的需要选择技术理论知识,但其功能是帮助理解实践知识,促进实践能力迁移,并通过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由“知其然”达到“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浅入深出”的效果。
从文化课,专业基础课程中压缩出来的时间来加强实践,实习的课时,如汉字录入,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网页制作等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动手的过程中去亲身体会问题,通过实习教师的指导,最终解决他们的问题—实际就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对于课程改革中课程设置的一些不太成熟想法,其实在课程改革这个大课题中,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决不是个别人,几篇文章所能解决的,这需要更多的老师、学生、教育专家,企业管理人员,企业技术人员等等来积极参与,来积极探讨,为我们的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成荣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基于IT类专业的研究 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赵志群 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S·拉塞克,G·维迪努 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一、引言
《国务院有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任务。课程改革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成为今后较长时期内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现实要求,是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这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改革无疑是吹来一股春风。因为作为IT类专业重要内容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现状令人不容乐观。
二、现状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与计算机相关的IT产业规模相当大,技术更新最快,对其他的产业具有高覆盖和高渗透的效应,所以他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对人才的要求的规格也高;其次,IT类专业学生在校生人数最多,专业规模突飞猛进,但职业学校的课程模式却相对滞后,使教育教学质量与迅猛发展的IT产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形成极大的反差,计算机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非常的突出,一些公司需求的人往往找不够,特别是计算机蓝领,他们不要求很高学历,但必须拥有特定方面的技能,而我们职业类学校所提供的毕业生往往不能够达到对方的要求。
三、对问题的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内外脱节的矛盾现象呢?其原因主要是校企脱节。作为公司,首先讲的是经济效益,公司里面的分工是比较明细的,某个职员只要能够胜任自己岗位上相关方面的工作,它就会得到继续留任的机会;而在中等职业学校,三年里面的学习所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从文化基础课到专业基础课到专业技能课,内容多、范围广,但往往却忽视了市场的需求,没有将市场需求量较大方面的课程拿出来重点开展,而只是注重了课程的层次性,从而导致了课程的罗列。
在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课占用的时间量相当大,而专业课程并不专(没有什么特色),主要是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只有少量实用技能类的专业课程。这明显与我们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相符合,与社会的需求不相符合。
四、针对以上的问题,我想谈一下针对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想法:
(一)以人为本,使课程更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的个体发展
我们设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好知识,掌握好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他们走上社会寻找一个合适的工作打基础。所以首先,要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他们具有什么样的认知水平,文化基础,心理状态。
对于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在填报职业类学校前,他们都有一个很美好的的想法,学好自己的专业,掌握一技之长,将来可以找个理想的工作。可是上了几个星期的课后发现,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很少看到,最多上一门或者二门专业基础课,其它的全部被文化课包围了,这些让他们倍感失望,所以许多学生进入职校没有多久,就对学习的丧失了兴趣,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待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作业不独立完成等等,最终的结果是导致许多学生,进入职校两三年时间,什么实用的技能也没有学好,就算学了,也因为时间关系,匆匆忙忙,学个一学期,实践几个星期,也是知道个大概,掌握个皮毛,真的去单位应聘,也是很少有人问津,或者是做的时间长不了,或者还得重新培训才能上岗,胜任本职工作。其次,切实地根据他们自身实际情况来考虑发展问题,为他们的就业考虑。所以在我们设置课程时应更多的考虑是否适合他们的认知能力,适合他们的文化基础,适合他们的就业。如文化课,是否可以考虑课时量少一些,一般设置以一周2节,并且,这些课程应以更灵活的授课模式出现,如活动、游戏、辩论等等,而不再是机械式地,教条式地听老师讲授。专业课程的设置更贴近社会的需求,公司企业的需要,所学技能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要明確培养目标定位,使人才培养具有特色
我们现在的计算机应用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参看专科,甚至本科的内容设置的,培养目标也是基本上按“通才”来培养的,这就致使人才特色不突出,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薄弱,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显得后劲不足,而学习文化课程又占用了大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却并未获得明显的提高。这样,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两方面都不能得到切实的加强,人才培养没有特色。反观社会的IT培训机构,其办学机制灵活,学习内容专一,学习目标明确,所以,培训效果也就比较显著。所以,我建议要在压缩文化课的同时,压缩一些与实用技能关系不大的一些专业理论课程,如计算机原理(可以在学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时一并学习),电工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英语(英语专业老师的不会教,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也看不懂)。
(三)以能为主,使学生真正成为技能型的人才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技能,培养能力。所以我们每一门课程的设置都要考虑培养学生什么的能力,而且这个能力是比较直观的,不要太抽象。如语文课中也可以开设一些书法,实是求事地讲,现在的许多学生只会用智能ABC了,字写得东倒西歪,快成蝌蚪文了,无论到哪里,能写一手好字的人都能令他人刮目相看,尤其是一些企业,本身的企业文化与宣传都需要会写字的人。再如写作,应试教育需要掌握的记叙文,议论文并不实用,不如写好一些应用文,我经常看到许多学生写的请假条,写的检查书,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
(四)要加强实习、实践课程,以它们作为主要载体
不同的能力需要不同的知识。最具职业教育价值的典型知识是工作过程知识,即“在工作过程中直接需要的(区别于学科系统知识)、常常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费舍尔)。这种知识,以技术实践知识为主体,而技术实践知识以职业实践任务为中心,以形成者完成职业任务而需要的技术实践能力为目标,从而有别于旨在发现、设计以及形成科学理解能力的工程性技术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在此,理论知识变为从属地位,从而突破了理论先于实践的思维方式所导致的倒立的课程模式。当然,以技术实现知识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忽视或排斥技术理论知识。以实践智慧为基础的技术实践活动,还需要根据实践能力发展的需要选择技术理论知识,但其功能是帮助理解实践知识,促进实践能力迁移,并通过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由“知其然”达到“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浅入深出”的效果。
从文化课,专业基础课程中压缩出来的时间来加强实践,实习的课时,如汉字录入,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网页制作等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动手的过程中去亲身体会问题,通过实习教师的指导,最终解决他们的问题—实际就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对于课程改革中课程设置的一些不太成熟想法,其实在课程改革这个大课题中,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决不是个别人,几篇文章所能解决的,这需要更多的老师、学生、教育专家,企业管理人员,企业技术人员等等来积极参与,来积极探讨,为我们的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成荣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基于IT类专业的研究 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赵志群 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S·拉塞克,G·维迪努 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