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理性推进,一线教师在实践反思中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中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简洁、朴实、智慧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在扎实、有效上下工夫。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在引领学生探索知识、丰富心灵、提升思维含量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创境激思,引领数学思考
教学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材料和背景信息。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具体的现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应用”时,创设让学生设计和建造水立方内游泳池与跳水池的情境,让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明确所需数据后,与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当学生交流解题策略、互动评价后,教师又提出新问题:“暑假期间,为了考虑同学们的安全,准备把游泳池的水放掉1875平方米,那身高多少的同学直接下游泳池比较安全?”这样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也不断地激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二、活动促思,引领数学建构
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循模式而进行效仿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不断地运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自我发现和建构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数学化的最终结果是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自己对数学概念和问题情境的理解。
1.从实物到算式的数学化过程
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有效数学化的主要途径。如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通过分桃子,学生观察发现,7个桃子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剩下来不够再分的桃子数就是“余数”,盘子里试着放桃子的过程就是“试商”。在这里,从实物到算式是“形式化”的过程,从算式运算返回到实物解释是“寻找意义”的过程。数学化是穿行于实物与算式之间的形式化过渡。当教师问:“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法小?”学生答道:“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就是分剩的桃子数比盘子数多,那么每个盘子至少还可以再分到一个桃子。”“儿童的智慧在自己的指尖上”,学生在动手操作体验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对数学的理解,从而有效完成“数学化”的过程。
2.从问题解决到数学建构
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抽象、一种模型,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合作建构者的角色,把握时机,通过对话和互动性的活动引领学生解决“自我组织”的问题,启发他们的创造性,关注他们多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尤其重视数学的逻辑演绎结构,使数学化向纵深发展。如教学“搭配中的学问”时,以2件上衣和3件下装的搭配为切入点,让学生或有序或无序地进行多种上衣和下装的实物搭配后,教师要求学生比一比谁的方法又对又快又清楚。在逐渐有序地交流搭配方案的过程中,学生想到用图形或符号代替实物,再次体会了搭配的过程和策略。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引领学生亲历观察、验证、应用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从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一种更有力度、充满张力的数学思维,进行再创造和有效构建。
三、反思内化,感悟数学思想
“反思、内化与提升”是学生思维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因,也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对数学而言,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发生过程。因此,必须把握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的契机,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看到知识负载的方法、蕴涵的思想,那么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就是鲜活的、可迁移的,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得到质的飞跃。如学习分数应用题时,充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启发学生画出线段图,通过分析线段图理清其数量关系;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后,让学生想办法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领悟和应用“化归”数学思想。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数学自身的价值,凸显数学本位,给数学化多些支撑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引领学生真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主动解决现实问题,感悟数学文化的独特内涵,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绽放理性之美。
(责编 杜 华)
一、创境激思,引领数学思考
教学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材料和背景信息。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具体的现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应用”时,创设让学生设计和建造水立方内游泳池与跳水池的情境,让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明确所需数据后,与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当学生交流解题策略、互动评价后,教师又提出新问题:“暑假期间,为了考虑同学们的安全,准备把游泳池的水放掉1875平方米,那身高多少的同学直接下游泳池比较安全?”这样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也不断地激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二、活动促思,引领数学建构
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循模式而进行效仿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不断地运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自我发现和建构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数学化的最终结果是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自己对数学概念和问题情境的理解。
1.从实物到算式的数学化过程
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有效数学化的主要途径。如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通过分桃子,学生观察发现,7个桃子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剩下来不够再分的桃子数就是“余数”,盘子里试着放桃子的过程就是“试商”。在这里,从实物到算式是“形式化”的过程,从算式运算返回到实物解释是“寻找意义”的过程。数学化是穿行于实物与算式之间的形式化过渡。当教师问:“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法小?”学生答道:“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就是分剩的桃子数比盘子数多,那么每个盘子至少还可以再分到一个桃子。”“儿童的智慧在自己的指尖上”,学生在动手操作体验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对数学的理解,从而有效完成“数学化”的过程。
2.从问题解决到数学建构
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抽象、一种模型,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合作建构者的角色,把握时机,通过对话和互动性的活动引领学生解决“自我组织”的问题,启发他们的创造性,关注他们多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尤其重视数学的逻辑演绎结构,使数学化向纵深发展。如教学“搭配中的学问”时,以2件上衣和3件下装的搭配为切入点,让学生或有序或无序地进行多种上衣和下装的实物搭配后,教师要求学生比一比谁的方法又对又快又清楚。在逐渐有序地交流搭配方案的过程中,学生想到用图形或符号代替实物,再次体会了搭配的过程和策略。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引领学生亲历观察、验证、应用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从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一种更有力度、充满张力的数学思维,进行再创造和有效构建。
三、反思内化,感悟数学思想
“反思、内化与提升”是学生思维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因,也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对数学而言,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发生过程。因此,必须把握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的契机,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看到知识负载的方法、蕴涵的思想,那么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就是鲜活的、可迁移的,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得到质的飞跃。如学习分数应用题时,充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启发学生画出线段图,通过分析线段图理清其数量关系;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后,让学生想办法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领悟和应用“化归”数学思想。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数学自身的价值,凸显数学本位,给数学化多些支撑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引领学生真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主动解决现实问题,感悟数学文化的独特内涵,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绽放理性之美。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