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价值引领 凸显数学本位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tein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理性推进,一线教师在实践反思中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中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简洁、朴实、智慧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在扎实、有效上下工夫。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在引领学生探索知识、丰富心灵、提升思维含量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创境激思,引领数学思考
  教学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材料和背景信息。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具体的现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应用”时,创设让学生设计和建造水立方内游泳池与跳水池的情境,让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明确所需数据后,与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当学生交流解题策略、互动评价后,教师又提出新问题:“暑假期间,为了考虑同学们的安全,准备把游泳池的水放掉1875平方米,那身高多少的同学直接下游泳池比较安全?”这样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也不断地激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二、活动促思,引领数学建构
  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循模式而进行效仿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不断地运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自我发现和建构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数学化的最终结果是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自己对数学概念和问题情境的理解。
  1.从实物到算式的数学化过程
  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有效数学化的主要途径。如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通过分桃子,学生观察发现,7个桃子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剩下来不够再分的桃子数就是“余数”,盘子里试着放桃子的过程就是“试商”。在这里,从实物到算式是“形式化”的过程,从算式运算返回到实物解释是“寻找意义”的过程。数学化是穿行于实物与算式之间的形式化过渡。当教师问:“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法小?”学生答道:“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就是分剩的桃子数比盘子数多,那么每个盘子至少还可以再分到一个桃子。”“儿童的智慧在自己的指尖上”,学生在动手操作体验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对数学的理解,从而有效完成“数学化”的过程。
  2.从问题解决到数学建构
  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抽象、一种模型,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合作建构者的角色,把握时机,通过对话和互动性的活动引领学生解决“自我组织”的问题,启发他们的创造性,关注他们多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尤其重视数学的逻辑演绎结构,使数学化向纵深发展。如教学“搭配中的学问”时,以2件上衣和3件下装的搭配为切入点,让学生或有序或无序地进行多种上衣和下装的实物搭配后,教师要求学生比一比谁的方法又对又快又清楚。在逐渐有序地交流搭配方案的过程中,学生想到用图形或符号代替实物,再次体会了搭配的过程和策略。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引领学生亲历观察、验证、应用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从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一种更有力度、充满张力的数学思维,进行再创造和有效构建。
  三、反思内化,感悟数学思想
  “反思、内化与提升”是学生思维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因,也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对数学而言,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发生过程。因此,必须把握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的契机,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看到知识负载的方法、蕴涵的思想,那么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就是鲜活的、可迁移的,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得到质的飞跃。如学习分数应用题时,充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启发学生画出线段图,通过分析线段图理清其数量关系;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后,让学生想办法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领悟和应用“化归”数学思想。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数学自身的价值,凸显数学本位,给数学化多些支撑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引领学生真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主动解决现实问题,感悟数学文化的独特内涵,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绽放理性之美。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案例 “十几减9”的教学片断。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兔过生日,一共邀请了15位客人,现在已经来了9位,还有多少位客人没有来?  2.列出算式后,学生独立解答。  3.展示学生不同的算法。  生1:我是用小棒摆出来的,先摆15根小棒,再拿掉9根小棒,还剩下6根小棒,所以还有6位客人没有来。  生2:我是数出来的,10、11、12、13、14、15,还有6位客人没有来。  生3:15-10
王敏勤在《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文中指出:“和谐教学倡导整体建构,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也把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本着先整体后部分、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整体感知,理解教材,直奔主题。”和谐教学强调引导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强调对教材基本结构的整体把握,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强调问题解决方法与规律的获得。整体建构和谐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
数学学习是学生不断发现规律、触摸事物本质的探索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心意相通、共生共长、层层递进的过程,还是学生感受简约、享受思维的审美过程。我努力追求着这样的数学课堂——充盈着浓郁的数学味,涌动着智慧的火花,充满着激情和快乐。  然而,这样的数学课堂一定是既有深度又不失温度的,有深度就会充盈着数学味;有深度一定充满思维的流光溢彩,一定涌动着智慧;有深度必定是师生双方潜能的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
积累并分析教学案例,是了解新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独立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交流”流程的一课一反思式的课例研究活动,这次是由一位还有两年就要退休的老教师执教,课堂上只有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些教具、一些学具,没用多媒体设备,却把数学活动目标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交流中引发思考  课后,我与这位老教师进行反思性交谈,有两句话引发了我的思考。  我问:你怎么会想到这样设计的?  吕老师:多年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徐老师执教“烙饼问题”一课,以其扎实的教学功底、富有创意的设计与极富魅力的教风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生动地诠释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教育内涵。下面,我对这节课中的一些教学片断进行简要的分析与反思,与大家共赏。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在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那么如何将这些稍纵即逝、非预期性的“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甚至转化成课堂教学的亮点呢?  一、“将信将疑”→“顺水推舟”  在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四种长度的小棒,分别是10cm、6cm、5cm、4cm,让学生从中
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一项重要能力。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受到学生的兴趣、情感、注意力、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采取大量机械、重复练习的方法,使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从而使计算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在数学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培养。  一、培养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无论课堂还是作业,学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可能是我们再三强调的,有的可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面对学生暴露的错误,我们是否认识到这些可能会成为教学资源呢?如我教学“圆环的面积”时,课堂上就有这样的一个小插曲。  教学片断:  学校要在直径10米的圆形花坛外铺一条水泥路,水泥路的宽为1米,水泥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我行间巡视。学生们都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所谓数感,就是对数的意义和数与数之间关系的一种敏锐的感悟和驾驭能力。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作探究性的思考。  一、通过生活体验培养数感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这说明数感的培养离不开现实的生活。在教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无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一直孜孜以求,探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一、以趣激情,以情蕴新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却忽略了数学的生活特性,只顾纸上谈兵,造成学生听课如同嚼蜡。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善于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