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为讨论方向,结合了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有效措施,保障了课程质量的同时,实现了高职院校应用型、适应型以及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理念。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分析
习近平提出了就业对个人而言,是人生的开始,对国家而言,是最大的民生的言论,将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加之素质教育深化战略的不断推进,提出了高职院校全面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优化的明确方向,坚持以高级技能型、综合型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做好中小型企业选择员工的人才基地,实现良好的就业指导深度贯彻,以此启发、启迪学生在就业发展中占据先机,发挥自身价值,融入企业文化,为自身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同时,突出了高职院校的教育价值。
1.现阶段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建设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以及严谨性,课程主观部门多数都是通过思政教育教师或就业办成立的教研室,教研室负责人以及人员多数都是思政教师以及行政人员进行兼职,其定位过于形式化,缺少了专职机构、专职人员的同时,教师工作较为繁忙,无法保证指导课程有序开展。就业指导课程采用了模块式课程教学体系,氛围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创业教育、职业技能提升三大模块,通过模块内容的结合,整合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过程中,模块逻辑关系不清晰,模块教学内容较为混乱以及模块整合缺乏密切性、连接性,导致了在实际教学中无法进行有机整合[1]。
1.2教学队伍专业性较差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队伍师资来源较为庞杂,通过辅导员以及救援管理部门人员、行政人员以及专职教师组成的就业指导课堂体系,虽然教师人员对学生情况以及就业程序有清晰的认识,但无法对学生具体、细致展开针对性、动态性的就业指导,导致了专业化水平差异化,加之日常行政事务的繁忙,导致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缺乏一定的问题。此外,现阶段我国高校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师资整体结构单一化,企业工作经历、教学经验较少的情况少,多数以理论知识支撑整个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的同时,无法有效掌握职业环境以及现阶段社会企业用人的标准以及用人的需求,导致了就业指导课程过于空洞,缺乏专业性以及时效性。
1.3教学内容实践性较差
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态势日益严峻,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同时,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教学内容多数十一政策方针的讲解以及就业技巧的指导,过于注重理论性教学,弱化了职业素质培养、就业观念、价值取向引導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脱节,导致了毕业生就业质量严重下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多数采用以教师教授为主的理论式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案例通常都是教材案例,缺乏对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导致了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不重视[2-4]。
2.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原则
2.1就业心态
社会经济的高速变革,加之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强,使得就业问题以及生存压力成为了高职学生共同讨论的主流话题。就业工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日后的生活条件以及自身发展,在竞争压力巨大的社会经济下,如何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价值,遵循工匠精神理念,在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中寻找前进的方向,是现阶段就业指导教师应着重思考的方向。在快速的生活以及工作节奏下,应届毕业生刚进入社会,一时间难以适应生活节奏,造成了生活紧张不安的同时,出现了消极悲观的态度。据笔者不完整统计,应届毕业生都会存在就业方面的压力,没有过多的社会经验以及实际体验,学生对未来既充满了期待,同时对未来的生活存在茫然,这一点是现阶段刚步入社会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些因素的直接条件,就是学生内心没有做好充分的迎接准备,导致了在各种挑战、机遇到来的情况下,学生在心理状态上确实理性、客观的分析以及抉择。因此,如何在学生就业指导受教中渗透踏入社会碰壁后的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调适以及监控的就业心态,是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极力关注的重点问题。
2.2就业选择
现阶段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流向较为单一,大众化就业趋势的影响,使得学生逐渐趋向大众化方向偏移,较高级别的工作岗位对于人员的硬性要求逐渐提高,岗位需求整体呈现了下降的趋势,岗位有限,竞争激励。反之,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岗位需求越来越大,占据了整体就业的百分之六十[5-7]。高职毕业生对于工作的期望与向往过于美化、理想化,将目标放在国企、外企等大型企业上,导致了大众化就业岗位需求量大但无法满足,形成了人才流向不平衡、不合理的尴尬局面。让学生充分认识就业环境、就业形势,帮助学生面对现实,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自身能力选择就业岗位,克服就业前好高骛远的心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任务。
2.3综合素质
高职毕业生知识储备不足,综合素质存在差异化,导致了部分学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用人单位在选择员工的过程中,多数根据大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行评定,个人知识技能,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都是用人单位的考核标准,较比知识技能而言,多数高职毕业生掌握了专业的有关知识,认为自身可以在多家企业就任,形成了盲目、自大的心理,对于学生就业选择、就业发展造成影响的同时,不利于道德观念、职业道德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稳定性以及可塑性是一般工作岗位的需求,因此,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综合素质以及实践技能的提高也是较为关键的一部分。 3.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
3.1就业指导课程的设计
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将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氛围了36节课,涵盖了行业企业的调查,建立契机求职信的制作,面试的礼仪,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个人训练,期末模拟面试,实习招聘,往届毕业生情况调查,企业、校友讲座等模块活动。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可灵活、动态分配到更需要的模块中,每个模块的内容既独立,由形成了层层相扣的联系,进而实现服务于就业目的。其中行业企业调查课程教学,是课程的开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把握自身实习、毕业可去那些企业,对行业整体都明确的方向认知。如,通过自媒体、网络招聘平台以及三方实际调查,对我市电子商务公司今年走向有了统计,对企业营业额、市场活动范围等进行了充分的分析。通过数据的调查与分析,实现了让学生知道自身企业分布区域的同时,为自身未来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建立及求职信的制作,应着重突出建立的制作,在教师介绍完建简历中必须涉及的内容外,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制作个人简历。如,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简历电子简历。历教师应统一要求学生制作WPS pffice模板简历,学生制作结束后通过电子邮箱、微信以及QQ的方式发送,指导教师在阅读、审批后,结合设计要求以及个人表达问题,对其进行在线批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电子简历打印,通过评比、比较的方式,选出比较优秀的通过学生的学习、参考,提高了学生的简历制作能力[8]。这种实践性、理论性结合统一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台上得到了锻炼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工作、实习中可以制作优秀的简历,以此提高学生的入职机会。
3.2师资队伍的建设
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涉及因素较多,在强化学生就业选择的同时,牵涉到了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综合教学内容,存在了一定的严谨性、逻辑性、理论性以及实践性。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现代教学文化,具备宽阔的知识视野,对专业领域所涉及的知识有浅显的认知,对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现状有清晰的认知,以此保障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有效性。首先,对现阶段专业性不强的教师,提供学习、培训机会,搭建教师社会实践、对外的交流凭条,实现就业指导课程老师深入了解行业内容,对行业的发展有清晰的认知,强化教师的教学思维、事业,丰富教师教学经验、知识,为学生提供实在的指导。其次,强化校企合作,鼓励教师走进企业,也可邀请企业高层人员在就业指导课堂开展讲座,让校外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为学生展示丰富的指导内容,引导学生人个人准备职业、选择职业、获得职业以及转化角色有明显的认知。最后,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完善就业指导课堂制度,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引导教师在平台中积极交流,总结经验,努力将就业指导课程质量全面提高[9]。
3.3强化学生职业道德
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对学生就业以及选择,乃至后续的工作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和。首先,利用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为学生树立榜样,鼓励学生见贤思齐,提高自身职业精神,在职业性的情景中自我发现,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其次,优化就业指导教学方式,创新就业指导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出发,设置理论教学、实践课程,在良好的校企合作下,为学生提供更多职业实践空间。最后,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渗透以及实践培训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专业教学评价机制,结合现阶段教学突出环节进行分析,为就业指导课程质量以及引导学生客观、理想选择、面对未来发展做好保障。结合现代化社会中突出教学评价体系,如智能化、信息化等高效性、实施性技术,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学生的数据信息,以客观性的数据描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10]。
4.结 论
综上所述,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实现了毕业学生通过就业指导内容,强化学生就业认知度,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要、职能需求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切合实际实际规划,学习求知及其,以此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帮助学生在事业上取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池玉芬.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J].高教学刊,2020(25):190-192.
[2]鲁玉桃,崔彪.关于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N].湖南日报,2020-05-06(007).
[3]邓素霞.关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09):236-237.
[4]姚磊.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以天津市高职院校为例[J].考试周刊,2018(14):12-13.
[5]李颂梅.高职院校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5):169-170.
[6]赵红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導课程建设的路向探究——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7(03):69-70.
[7]陈吉生,张汉梅.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以广东省高职院校为例[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0(02):92-94.
[8]章丰慧.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6(22):143-144.
[9]杨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时代教育,2015(22):13.
[10]罗木华.高职图书馆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5,37(08):41-43.
作者简介:谢豫琳(1986.6-),女,四川崇州,汉,本科,讲师。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分析
习近平提出了就业对个人而言,是人生的开始,对国家而言,是最大的民生的言论,将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加之素质教育深化战略的不断推进,提出了高职院校全面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优化的明确方向,坚持以高级技能型、综合型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做好中小型企业选择员工的人才基地,实现良好的就业指导深度贯彻,以此启发、启迪学生在就业发展中占据先机,发挥自身价值,融入企业文化,为自身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同时,突出了高职院校的教育价值。
1.现阶段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建设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以及严谨性,课程主观部门多数都是通过思政教育教师或就业办成立的教研室,教研室负责人以及人员多数都是思政教师以及行政人员进行兼职,其定位过于形式化,缺少了专职机构、专职人员的同时,教师工作较为繁忙,无法保证指导课程有序开展。就业指导课程采用了模块式课程教学体系,氛围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创业教育、职业技能提升三大模块,通过模块内容的结合,整合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过程中,模块逻辑关系不清晰,模块教学内容较为混乱以及模块整合缺乏密切性、连接性,导致了在实际教学中无法进行有机整合[1]。
1.2教学队伍专业性较差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队伍师资来源较为庞杂,通过辅导员以及救援管理部门人员、行政人员以及专职教师组成的就业指导课堂体系,虽然教师人员对学生情况以及就业程序有清晰的认识,但无法对学生具体、细致展开针对性、动态性的就业指导,导致了专业化水平差异化,加之日常行政事务的繁忙,导致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缺乏一定的问题。此外,现阶段我国高校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师资整体结构单一化,企业工作经历、教学经验较少的情况少,多数以理论知识支撑整个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的同时,无法有效掌握职业环境以及现阶段社会企业用人的标准以及用人的需求,导致了就业指导课程过于空洞,缺乏专业性以及时效性。
1.3教学内容实践性较差
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态势日益严峻,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同时,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教学内容多数十一政策方针的讲解以及就业技巧的指导,过于注重理论性教学,弱化了职业素质培养、就业观念、价值取向引導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脱节,导致了毕业生就业质量严重下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多数采用以教师教授为主的理论式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案例通常都是教材案例,缺乏对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导致了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不重视[2-4]。
2.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原则
2.1就业心态
社会经济的高速变革,加之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强,使得就业问题以及生存压力成为了高职学生共同讨论的主流话题。就业工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日后的生活条件以及自身发展,在竞争压力巨大的社会经济下,如何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价值,遵循工匠精神理念,在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中寻找前进的方向,是现阶段就业指导教师应着重思考的方向。在快速的生活以及工作节奏下,应届毕业生刚进入社会,一时间难以适应生活节奏,造成了生活紧张不安的同时,出现了消极悲观的态度。据笔者不完整统计,应届毕业生都会存在就业方面的压力,没有过多的社会经验以及实际体验,学生对未来既充满了期待,同时对未来的生活存在茫然,这一点是现阶段刚步入社会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些因素的直接条件,就是学生内心没有做好充分的迎接准备,导致了在各种挑战、机遇到来的情况下,学生在心理状态上确实理性、客观的分析以及抉择。因此,如何在学生就业指导受教中渗透踏入社会碰壁后的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调适以及监控的就业心态,是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极力关注的重点问题。
2.2就业选择
现阶段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流向较为单一,大众化就业趋势的影响,使得学生逐渐趋向大众化方向偏移,较高级别的工作岗位对于人员的硬性要求逐渐提高,岗位需求整体呈现了下降的趋势,岗位有限,竞争激励。反之,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岗位需求越来越大,占据了整体就业的百分之六十[5-7]。高职毕业生对于工作的期望与向往过于美化、理想化,将目标放在国企、外企等大型企业上,导致了大众化就业岗位需求量大但无法满足,形成了人才流向不平衡、不合理的尴尬局面。让学生充分认识就业环境、就业形势,帮助学生面对现实,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自身能力选择就业岗位,克服就业前好高骛远的心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任务。
2.3综合素质
高职毕业生知识储备不足,综合素质存在差异化,导致了部分学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用人单位在选择员工的过程中,多数根据大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行评定,个人知识技能,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都是用人单位的考核标准,较比知识技能而言,多数高职毕业生掌握了专业的有关知识,认为自身可以在多家企业就任,形成了盲目、自大的心理,对于学生就业选择、就业发展造成影响的同时,不利于道德观念、职业道德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稳定性以及可塑性是一般工作岗位的需求,因此,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综合素质以及实践技能的提高也是较为关键的一部分。 3.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
3.1就业指导课程的设计
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将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氛围了36节课,涵盖了行业企业的调查,建立契机求职信的制作,面试的礼仪,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个人训练,期末模拟面试,实习招聘,往届毕业生情况调查,企业、校友讲座等模块活动。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可灵活、动态分配到更需要的模块中,每个模块的内容既独立,由形成了层层相扣的联系,进而实现服务于就业目的。其中行业企业调查课程教学,是课程的开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把握自身实习、毕业可去那些企业,对行业整体都明确的方向认知。如,通过自媒体、网络招聘平台以及三方实际调查,对我市电子商务公司今年走向有了统计,对企业营业额、市场活动范围等进行了充分的分析。通过数据的调查与分析,实现了让学生知道自身企业分布区域的同时,为自身未来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建立及求职信的制作,应着重突出建立的制作,在教师介绍完建简历中必须涉及的内容外,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制作个人简历。如,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简历电子简历。历教师应统一要求学生制作WPS pffice模板简历,学生制作结束后通过电子邮箱、微信以及QQ的方式发送,指导教师在阅读、审批后,结合设计要求以及个人表达问题,对其进行在线批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电子简历打印,通过评比、比较的方式,选出比较优秀的通过学生的学习、参考,提高了学生的简历制作能力[8]。这种实践性、理论性结合统一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台上得到了锻炼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工作、实习中可以制作优秀的简历,以此提高学生的入职机会。
3.2师资队伍的建设
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涉及因素较多,在强化学生就业选择的同时,牵涉到了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综合教学内容,存在了一定的严谨性、逻辑性、理论性以及实践性。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现代教学文化,具备宽阔的知识视野,对专业领域所涉及的知识有浅显的认知,对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现状有清晰的认知,以此保障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有效性。首先,对现阶段专业性不强的教师,提供学习、培训机会,搭建教师社会实践、对外的交流凭条,实现就业指导课程老师深入了解行业内容,对行业的发展有清晰的认知,强化教师的教学思维、事业,丰富教师教学经验、知识,为学生提供实在的指导。其次,强化校企合作,鼓励教师走进企业,也可邀请企业高层人员在就业指导课堂开展讲座,让校外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为学生展示丰富的指导内容,引导学生人个人准备职业、选择职业、获得职业以及转化角色有明显的认知。最后,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完善就业指导课堂制度,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引导教师在平台中积极交流,总结经验,努力将就业指导课程质量全面提高[9]。
3.3强化学生职业道德
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对学生就业以及选择,乃至后续的工作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和。首先,利用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为学生树立榜样,鼓励学生见贤思齐,提高自身职业精神,在职业性的情景中自我发现,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其次,优化就业指导教学方式,创新就业指导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出发,设置理论教学、实践课程,在良好的校企合作下,为学生提供更多职业实践空间。最后,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渗透以及实践培训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专业教学评价机制,结合现阶段教学突出环节进行分析,为就业指导课程质量以及引导学生客观、理想选择、面对未来发展做好保障。结合现代化社会中突出教学评价体系,如智能化、信息化等高效性、实施性技术,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学生的数据信息,以客观性的数据描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10]。
4.结 论
综上所述,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实现了毕业学生通过就业指导内容,强化学生就业认知度,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要、职能需求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切合实际实际规划,学习求知及其,以此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帮助学生在事业上取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池玉芬.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J].高教学刊,2020(25):190-192.
[2]鲁玉桃,崔彪.关于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N].湖南日报,2020-05-06(007).
[3]邓素霞.关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09):236-237.
[4]姚磊.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以天津市高职院校为例[J].考试周刊,2018(14):12-13.
[5]李颂梅.高职院校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5):169-170.
[6]赵红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導课程建设的路向探究——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7(03):69-70.
[7]陈吉生,张汉梅.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以广东省高职院校为例[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0(02):92-94.
[8]章丰慧.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6(22):143-144.
[9]杨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时代教育,2015(22):13.
[10]罗木华.高职图书馆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5,37(08):41-43.
作者简介:谢豫琳(1986.6-),女,四川崇州,汉,本科,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