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避免单纯传授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依据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学生心理特点;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数学课堂课程标准遵循中小学学生的学习规律和不同年龄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体现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要求教师避免单纯传授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依据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一、抓住学生“善疑”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
创新人才的产生,需要十分自由、宽松地探讨问题的环境。我们教师要鼓励大胆质疑,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哪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幼稚、无价值的,甚至是荒唐的,教师要耐心地倾听、认真解答,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即使他们的问题看起来荒诞可笑,或者远离现实,也值得表达、研讨,与人分享。然后再逐渐引导学生掌握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正确方法。因此我们在课堂上有时要故意留点疑问,布设陷井,让学生发现矛盾,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长此以往,学生对既有的学说和权威的、流行的解释,不是简单地接受与信奉,而是持批判和怀疑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才能另辟蹊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立新说。例如:函数概念中,强调A、B两集合是非空数集;而映射概念中,只说明A、B是两个集合,那么A、B是空集是否可以呢?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因为映射概念中没说A、B一定要非空集合;有的学生认为实际上不可以,若A、B是空集,则在集合A中找不到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也找不到唯一的一个元素与前面的元素相对应。
二、关注学生“爱动”的心理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及动手能力
中学生获得新知识常要借助具体的实际经验作为支柱,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动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素养。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出現了一种生气勃勃的动态课堂教学,通过计算机做数学实验已日渐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更加生动地投入课堂,“在做中学”,在数学体验中寻求发现,在数学活动中实现创新,可以让学生尝到发现的乐趣,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例如,可以利用计算机来探索函数y=x+ 的图象。
教师首先运用GSP设计函数y=x+的图象,甚至可以和学生一起来制作,改变a(a>0)的值,使图象动起来,图象的单调性有什么变化?当a=0时图象是什么?(变为直线)如果再使a的值为负数,图象又是什么样的,单调性又如何?通过此实验教学能让学生较生动地领略到动态变化过程,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使学生深刻认识此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特别是单调性、单调区间和函数的奇偶性),然后用单调函数的定义来证明。实践证明,使用GSP进行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探索式”的学习环境,一个培养创新意识的实践园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自我的奇思妙想的空间,使学生从学数学到做数学到玩数学,带来学习态度上的变化,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创造性学习,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利用学生“喜玩”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求知,玩中创新
玩是中学生的天性,玩也有出息。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知识的预见和选择,注重知识结构层次的调整,让学生在玩中求知,在玩中创新。例如:通过做一个摸棋子游戏来引出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这里有三个盒子,每个盒子里都装着二十个围棋子,它们除了颜色有黑、白之分外别无区别。我们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要求每位同学摸棋子一次,然后把棋子放回,下一个同学再摸,哪一个小组摸出的黑棋子次数最多,哪一组获胜。注意:第一,摸棋子之前把盒子里的棋子摇均匀;第二,摸棋子时不能看盒子里棋子的颜色;第三,摸棋子之后记住摸出棋子的颜色,并把棋子放回盒子。同学们摸棋子之前可以猜一下,你一定能摸到黑棋子吗?(实际上第一个盒子里全部是黑棋子,第二个盒子里全部是白棋子,第三个盒子里有黑棋子也有白棋子。)在此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随机现象,体会事件的可能性,同时也使课堂“动”了起来,使生动的教材变成了生动的课堂教学,从而把学生的自主探究落实到实实在在的数学活动当中。
只有充分理解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共性和特点。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运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探索、体验,去进行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活动,去发展自我。
参考文献
[1]赵国忠.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洪弋力.名师教学语言的魅力之光[J].四川教育, 2013,000(007):26-26.
[3]张晓华.名师课堂教学实践带给我们的思考[J].青年教师,2006(6):36-38.
关键词:学生心理特点;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数学课堂课程标准遵循中小学学生的学习规律和不同年龄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体现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要求教师避免单纯传授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依据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一、抓住学生“善疑”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
创新人才的产生,需要十分自由、宽松地探讨问题的环境。我们教师要鼓励大胆质疑,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哪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幼稚、无价值的,甚至是荒唐的,教师要耐心地倾听、认真解答,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即使他们的问题看起来荒诞可笑,或者远离现实,也值得表达、研讨,与人分享。然后再逐渐引导学生掌握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正确方法。因此我们在课堂上有时要故意留点疑问,布设陷井,让学生发现矛盾,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长此以往,学生对既有的学说和权威的、流行的解释,不是简单地接受与信奉,而是持批判和怀疑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才能另辟蹊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立新说。例如:函数概念中,强调A、B两集合是非空数集;而映射概念中,只说明A、B是两个集合,那么A、B是空集是否可以呢?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因为映射概念中没说A、B一定要非空集合;有的学生认为实际上不可以,若A、B是空集,则在集合A中找不到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也找不到唯一的一个元素与前面的元素相对应。
二、关注学生“爱动”的心理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及动手能力
中学生获得新知识常要借助具体的实际经验作为支柱,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动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素养。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出現了一种生气勃勃的动态课堂教学,通过计算机做数学实验已日渐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更加生动地投入课堂,“在做中学”,在数学体验中寻求发现,在数学活动中实现创新,可以让学生尝到发现的乐趣,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例如,可以利用计算机来探索函数y=x+ 的图象。
教师首先运用GSP设计函数y=x+的图象,甚至可以和学生一起来制作,改变a(a>0)的值,使图象动起来,图象的单调性有什么变化?当a=0时图象是什么?(变为直线)如果再使a的值为负数,图象又是什么样的,单调性又如何?通过此实验教学能让学生较生动地领略到动态变化过程,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使学生深刻认识此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特别是单调性、单调区间和函数的奇偶性),然后用单调函数的定义来证明。实践证明,使用GSP进行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探索式”的学习环境,一个培养创新意识的实践园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自我的奇思妙想的空间,使学生从学数学到做数学到玩数学,带来学习态度上的变化,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创造性学习,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利用学生“喜玩”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求知,玩中创新
玩是中学生的天性,玩也有出息。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知识的预见和选择,注重知识结构层次的调整,让学生在玩中求知,在玩中创新。例如:通过做一个摸棋子游戏来引出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这里有三个盒子,每个盒子里都装着二十个围棋子,它们除了颜色有黑、白之分外别无区别。我们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要求每位同学摸棋子一次,然后把棋子放回,下一个同学再摸,哪一个小组摸出的黑棋子次数最多,哪一组获胜。注意:第一,摸棋子之前把盒子里的棋子摇均匀;第二,摸棋子时不能看盒子里棋子的颜色;第三,摸棋子之后记住摸出棋子的颜色,并把棋子放回盒子。同学们摸棋子之前可以猜一下,你一定能摸到黑棋子吗?(实际上第一个盒子里全部是黑棋子,第二个盒子里全部是白棋子,第三个盒子里有黑棋子也有白棋子。)在此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随机现象,体会事件的可能性,同时也使课堂“动”了起来,使生动的教材变成了生动的课堂教学,从而把学生的自主探究落实到实实在在的数学活动当中。
只有充分理解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共性和特点。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运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探索、体验,去进行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活动,去发展自我。
参考文献
[1]赵国忠.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洪弋力.名师教学语言的魅力之光[J].四川教育, 2013,000(007):26-26.
[3]张晓华.名师课堂教学实践带给我们的思考[J].青年教师,2006(6):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