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若想促进五年一贯制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就需准确把握现阶段五年一贯制院校德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主要特点,深入了解和掌握五年一贯制院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创建高实践性和高实效性的德育教学模式,积极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以此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德育教育;教学模式
一、五年一贯制阶段学生的思想特点
多数五年一贯制阶段学生的中考成绩都不是很理想,而且其生活阅历有限,社会经验不足,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极易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干预和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下三方面:1.从生源层面来说。五年一贯制阶段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当然,也不排除各方面条件均衡的优秀学生。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意识淡薄,学习兴趣偏低。2.从价值观层面来说。五年一贯制阶段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与抗压能力较差,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往往容易自暴自弃,甚至是采取极端处理方式。3.从思想觉悟层面来说。五年一贯制阶段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较为浅薄,极易受到现实社会的干扰。在处理事物时,往往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无视集体利益与道德。
二、引起五年一贯制阶段学生思想变化的影响因素
1.传统因素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
进入校园,往往会让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产生思想孤独感或者自我放任感。通常来说,大学生脱离熟悉的生活圈,进入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群,自然而然的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相反,部分学生反而会因为脱离家长的束缚,产生一种自我放任感。初中时期紧锣密鼓的学习氛围与现阶段轻松愉悦的生活氛围形成鲜明对比,极易导致学生产生迷茫感。而进入职校后,课程减少,压力骤减,学生像泄了气的气球,失去前进的目标,随波逐流,对未来茫然无措。
2.新时代各因素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意识形态的深化交流,极大的削弱了大众的主流思想意识。作为思想最为活跃且敏感的社会群体,其思维模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与价值取向不可避免的受到干扰。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对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在潜移默化间增强了公众的自主意识,但也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与崇拜主义等不良思想的萌发提供了“温床”。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爆炸式增长,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加重了社会运作压力。
三、提高五年一贯制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质量的具体策略
1.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目标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立足国家和社会需要,阐述了大专德育教育目标中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及要求,并以此为前提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但是教师将目标分解为多个部分,更加关注能否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忽视了教学目标是否具有丰富的层次,是否可分阶段完成,是否具有导向性。对此,在教育教学阶段,教師应全面考量学生的基本需要和实际需求,经过全面的分析和思考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2.积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前期准备
加大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与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想培养道德水平较高的学生,首要前提是强化教职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调查。通常来说,大专阶段学生的年龄多在18岁到23岁之间,处于该年龄段的学生的思想与教职人员存在极大的差距。也可以指定专业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班主任或辅导员都可以独立完成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然而,对于极个别思想偏激、价值观扭曲的学生来说,常规谈话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激化学生矛盾心理。为此,选择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疏导工作至关重要。
3.保留与调整传统德育教育工作措施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德育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监督下,让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感悟真理,坚守信仰。或者也可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齐心协力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例如,聘请校外辅导员、律师、警察等普及法律。全面开展助学工作,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贷款等方式,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另一方面,为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提供求学机会。另外,建立家校沟通桥梁。在沟通过程中,深入掌握学生的成长环境与性格特点,以便开展个体化德育教育工作。教师需向家长如实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尽可能的避免学生因脱离家长监管,出现行为不规范问题,加强德育教育工作落实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各高等职业院校需要顺应素质教育体制变革趋势,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教育模式,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在学校、家长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综合水平,以期促进当代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德育教育;教学模式
一、五年一贯制阶段学生的思想特点
多数五年一贯制阶段学生的中考成绩都不是很理想,而且其生活阅历有限,社会经验不足,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极易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干预和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下三方面:1.从生源层面来说。五年一贯制阶段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当然,也不排除各方面条件均衡的优秀学生。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意识淡薄,学习兴趣偏低。2.从价值观层面来说。五年一贯制阶段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与抗压能力较差,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往往容易自暴自弃,甚至是采取极端处理方式。3.从思想觉悟层面来说。五年一贯制阶段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较为浅薄,极易受到现实社会的干扰。在处理事物时,往往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无视集体利益与道德。
二、引起五年一贯制阶段学生思想变化的影响因素
1.传统因素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
进入校园,往往会让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产生思想孤独感或者自我放任感。通常来说,大学生脱离熟悉的生活圈,进入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群,自然而然的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相反,部分学生反而会因为脱离家长的束缚,产生一种自我放任感。初中时期紧锣密鼓的学习氛围与现阶段轻松愉悦的生活氛围形成鲜明对比,极易导致学生产生迷茫感。而进入职校后,课程减少,压力骤减,学生像泄了气的气球,失去前进的目标,随波逐流,对未来茫然无措。
2.新时代各因素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意识形态的深化交流,极大的削弱了大众的主流思想意识。作为思想最为活跃且敏感的社会群体,其思维模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与价值取向不可避免的受到干扰。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对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在潜移默化间增强了公众的自主意识,但也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与崇拜主义等不良思想的萌发提供了“温床”。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爆炸式增长,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加重了社会运作压力。
三、提高五年一贯制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质量的具体策略
1.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目标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立足国家和社会需要,阐述了大专德育教育目标中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及要求,并以此为前提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但是教师将目标分解为多个部分,更加关注能否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忽视了教学目标是否具有丰富的层次,是否可分阶段完成,是否具有导向性。对此,在教育教学阶段,教師应全面考量学生的基本需要和实际需求,经过全面的分析和思考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2.积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前期准备
加大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与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想培养道德水平较高的学生,首要前提是强化教职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调查。通常来说,大专阶段学生的年龄多在18岁到23岁之间,处于该年龄段的学生的思想与教职人员存在极大的差距。也可以指定专业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班主任或辅导员都可以独立完成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然而,对于极个别思想偏激、价值观扭曲的学生来说,常规谈话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激化学生矛盾心理。为此,选择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疏导工作至关重要。
3.保留与调整传统德育教育工作措施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德育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监督下,让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感悟真理,坚守信仰。或者也可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齐心协力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例如,聘请校外辅导员、律师、警察等普及法律。全面开展助学工作,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贷款等方式,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另一方面,为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提供求学机会。另外,建立家校沟通桥梁。在沟通过程中,深入掌握学生的成长环境与性格特点,以便开展个体化德育教育工作。教师需向家长如实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尽可能的避免学生因脱离家长监管,出现行为不规范问题,加强德育教育工作落实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各高等职业院校需要顺应素质教育体制变革趋势,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教育模式,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在学校、家长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综合水平,以期促进当代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