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无意间看到恬恬妈妈在群里更新的qq签名:“感谢老师,感谢魔尺,帮助女儿拥有了自信!”在短短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这位妈妈发自内心的喜悦,接收到了她的由衷谢意。
恬恬是个各方面能力发展均衡的孩子,但是在集体中,她过于安静、胆小、不喜欢和人交流,缺乏积极参与和主动体验的能力。提到她,我只会自然而然地将她和“乖巧”这个词连为一体。一直以来,我们和恬恬的家长达成共识,希望通过多方面的促进和引导,使其能主动地参与到集体中来,向老师和小伙伴们敞开心扉,可是收效甚微。
开学后不久,园里新购置了一批桌面操作游戏材料,其中有一种叫魔尺。在这之前,我没有见过更没有玩过这种玩具。但是,浏览了一下说明和图示后,我感觉这是一种益智类的玩具,类似于魔方,想一下子玩出花样来,对孩子来说也许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想:先放到益智角里,等有时间了和老师们坐下来好好地研究后,再带领孩子们玩吧。
看到了游戏角里新添的魔尺,孩子们一下子围拢到我的身边,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老师,这是什么?”“我知道,这是魔尺,我哥哥就有。”“我爸爸也给我买了,他会变恐龙!”“我哥哥也会——”哦,看来孩子们并不陌生。“对!这是魔尺,想玩吗?”“想——”孩子们一人拿一个魔尺摆弄起来。我在旁边仔细观察:有的孩子动作生涩而谨慎,转转、停停、再转,这是初次接触魔尺的正常表现;有的左转右转,上掰下掰,手法熟练,这是接触过魔尺的孩子。但最终,谁也没有一个完整而具体的作品呈现出来。
十几分钟过去了,孩子们依然摆弄得不亦乐乎。一转眼,我突然看见恬恬停止了手里的动作,用一只手握着魔尺,不,魔尺已经在她的手里成形为一个哑铃或一个电话听筒模样。我惊喜地看着她,她也回头看着我。由于我的注视,恬恬的小脸渐渐红了,露出一丝浅浅的怯怯的笑,大大的眼睛羞涩地眨着。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我直觉应该立刻给这个原本有点内向的孩子一个肯定、一个平台。我带着大大的笑容,赞赏地说:“恬恬,你变出了什么?教教老师和小朋友们吧!”小朋友们也羡慕不已:“恬恬,我们不会,你快教我们呀!”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恬恬走到了小朋友面前,带领着大家把“电话”操作了一遍。从开始到结束,她没有说一个字,小脸红红的,小手有点发抖,我还注意到在示范结束回座位时,她甚至长吁了一口气。可我知道,我的行动是正确的,我以一只无形的手牵着恬恬走出了勇敢的第一步、成功的第一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在幼儿园里,孩子的个别差异是非常显著的,有聪明、灵巧的孩子,有调皮、大胆的孩子,更有许多平常很容易被忽视的孩子。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孩子有着共同的特点:不闯祸,不哭闹,安安静静,甚至有时你会感觉他们在幼儿园和没在一样。但往往这些孩子的内心更敏感、情感变化更微妙、需要更迫切。曾记得,因为我无意间的一句话:“噢——你今天真漂亮!”一个小女孩连着把一条裙子穿了好几天也不愿换下来;因为我的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拥抱,妈妈说孩子睡梦里都在笑:“老师抱我了!”虽然说孩子小,对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认识,可他们对快乐的体验是清晰的,对关爱的要求是无限的。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集体中的反应包括言语反馈和非言语反馈两种,其动作、表情、眼神以及其他情绪行为反应均属于非言语反馈的范畴。培养自己对孩子言语反馈、特别是非言语反馈信号的敏感性,并不断提高识别各种信号意义的能力,是为人师者极为重要的教育素质。面对所有的孩子,老师要有一双慧眼,更要有一颗慧心,仔细观察和识别孩子的非言语反馈信号,揣摩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要。既关注孩子在各学习领域中知识技能的获得,也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个性特点、情感体验的发展。
以一个“旁观者清”的心态,我关注到了恬恬第一次的巧手变“电话”。于是,请她在集体面前示范,让恬恬真真实实地感受到在集体中我很重要,大家需要我,大家喜欢我。在恬恬演示结束后,我趁热打铁:“今天,恬恬的小手真巧,做了大家的小老师呢!希望下次再教教我们哦!”及时地赏识教育使孩子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什么做得好,还可以怎么做。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机会中,恬恬真切感受到了被认同感和成功感,孩子的闪光点被放大,孩子身上的能力被展示出来,孩子相信了“我能行”!自信心是一个孩子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只有自信,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只有自信,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只有自信,才能敢于迎接挑战。面对内向、不自信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找回自信。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魔尺成了班里的小朋友们最喜欢探索的玩具。而且,大家经过讨论后达成共识,谁完成了一个新作品,谁探索出了一个新创意,都要陈列在展示柜上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几天下来,我留意到一个现象,恬恬竟然每天都会推出一个新作品:小狗、仙鹤、乌龟、兔子……自由游戏时间里,她会一直守在自己完成的作品身边,小声地向每一个来参观的伙伴介绍作品的名称,热情、温柔、手把手地教小伙伴,在她的脸上我看到了从没有过的自信、快乐的笑容!在指导他人的过程中,恬恬既加深与巩固了已有的知识技能,也提升了自信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验到了帮助别人才能获得的快乐,一举多得!
没想到的是,在短短的时间里,在魔尺的作用下,恬恬竟有了如此巨大的转变,魔尺对恬恬的影响力也从幼儿园衍生到了家里。原来,从那天起,恬恬每天回家都会缠着哥哥学一个魔尺的花样,第二天,再到教室里展示和教授给小伙伴和老师。这是孩子个体的积极建构——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自我发展。一次成功的体验满足了孩子自我实现的需要,产生了良好的情绪体验,因成功而酿造的自信心又对其新成绩的取得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强化,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进而不断取得成功,成功会激励孩子获得更大更多的成功。
面对恬恬妈妈的的惊喜和感谢,我想说,其实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但不得不提的是——魔尺的功劳,它同样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惊喜、启示、反思。教育在面向全体的同时一定要关注个体,最容易被忽视的恰恰是最需要给予关注和机会的。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时时问问自己:关注了好的孩子,关注了差的孩子,不声不响的孩子你关注了吗?在魔尺事件中,我庆幸我做了一个有心人,我的关注就像一架送孩子登高的梯子,我的鼓励更像一只拉着孩子向前跑的手,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是的,坚持下去,孩子的成长会更精彩!
恬恬是个各方面能力发展均衡的孩子,但是在集体中,她过于安静、胆小、不喜欢和人交流,缺乏积极参与和主动体验的能力。提到她,我只会自然而然地将她和“乖巧”这个词连为一体。一直以来,我们和恬恬的家长达成共识,希望通过多方面的促进和引导,使其能主动地参与到集体中来,向老师和小伙伴们敞开心扉,可是收效甚微。
开学后不久,园里新购置了一批桌面操作游戏材料,其中有一种叫魔尺。在这之前,我没有见过更没有玩过这种玩具。但是,浏览了一下说明和图示后,我感觉这是一种益智类的玩具,类似于魔方,想一下子玩出花样来,对孩子来说也许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想:先放到益智角里,等有时间了和老师们坐下来好好地研究后,再带领孩子们玩吧。
看到了游戏角里新添的魔尺,孩子们一下子围拢到我的身边,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老师,这是什么?”“我知道,这是魔尺,我哥哥就有。”“我爸爸也给我买了,他会变恐龙!”“我哥哥也会——”哦,看来孩子们并不陌生。“对!这是魔尺,想玩吗?”“想——”孩子们一人拿一个魔尺摆弄起来。我在旁边仔细观察:有的孩子动作生涩而谨慎,转转、停停、再转,这是初次接触魔尺的正常表现;有的左转右转,上掰下掰,手法熟练,这是接触过魔尺的孩子。但最终,谁也没有一个完整而具体的作品呈现出来。
十几分钟过去了,孩子们依然摆弄得不亦乐乎。一转眼,我突然看见恬恬停止了手里的动作,用一只手握着魔尺,不,魔尺已经在她的手里成形为一个哑铃或一个电话听筒模样。我惊喜地看着她,她也回头看着我。由于我的注视,恬恬的小脸渐渐红了,露出一丝浅浅的怯怯的笑,大大的眼睛羞涩地眨着。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我直觉应该立刻给这个原本有点内向的孩子一个肯定、一个平台。我带着大大的笑容,赞赏地说:“恬恬,你变出了什么?教教老师和小朋友们吧!”小朋友们也羡慕不已:“恬恬,我们不会,你快教我们呀!”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恬恬走到了小朋友面前,带领着大家把“电话”操作了一遍。从开始到结束,她没有说一个字,小脸红红的,小手有点发抖,我还注意到在示范结束回座位时,她甚至长吁了一口气。可我知道,我的行动是正确的,我以一只无形的手牵着恬恬走出了勇敢的第一步、成功的第一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在幼儿园里,孩子的个别差异是非常显著的,有聪明、灵巧的孩子,有调皮、大胆的孩子,更有许多平常很容易被忽视的孩子。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孩子有着共同的特点:不闯祸,不哭闹,安安静静,甚至有时你会感觉他们在幼儿园和没在一样。但往往这些孩子的内心更敏感、情感变化更微妙、需要更迫切。曾记得,因为我无意间的一句话:“噢——你今天真漂亮!”一个小女孩连着把一条裙子穿了好几天也不愿换下来;因为我的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拥抱,妈妈说孩子睡梦里都在笑:“老师抱我了!”虽然说孩子小,对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认识,可他们对快乐的体验是清晰的,对关爱的要求是无限的。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集体中的反应包括言语反馈和非言语反馈两种,其动作、表情、眼神以及其他情绪行为反应均属于非言语反馈的范畴。培养自己对孩子言语反馈、特别是非言语反馈信号的敏感性,并不断提高识别各种信号意义的能力,是为人师者极为重要的教育素质。面对所有的孩子,老师要有一双慧眼,更要有一颗慧心,仔细观察和识别孩子的非言语反馈信号,揣摩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要。既关注孩子在各学习领域中知识技能的获得,也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个性特点、情感体验的发展。
以一个“旁观者清”的心态,我关注到了恬恬第一次的巧手变“电话”。于是,请她在集体面前示范,让恬恬真真实实地感受到在集体中我很重要,大家需要我,大家喜欢我。在恬恬演示结束后,我趁热打铁:“今天,恬恬的小手真巧,做了大家的小老师呢!希望下次再教教我们哦!”及时地赏识教育使孩子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什么做得好,还可以怎么做。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机会中,恬恬真切感受到了被认同感和成功感,孩子的闪光点被放大,孩子身上的能力被展示出来,孩子相信了“我能行”!自信心是一个孩子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只有自信,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只有自信,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只有自信,才能敢于迎接挑战。面对内向、不自信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找回自信。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魔尺成了班里的小朋友们最喜欢探索的玩具。而且,大家经过讨论后达成共识,谁完成了一个新作品,谁探索出了一个新创意,都要陈列在展示柜上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几天下来,我留意到一个现象,恬恬竟然每天都会推出一个新作品:小狗、仙鹤、乌龟、兔子……自由游戏时间里,她会一直守在自己完成的作品身边,小声地向每一个来参观的伙伴介绍作品的名称,热情、温柔、手把手地教小伙伴,在她的脸上我看到了从没有过的自信、快乐的笑容!在指导他人的过程中,恬恬既加深与巩固了已有的知识技能,也提升了自信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验到了帮助别人才能获得的快乐,一举多得!
没想到的是,在短短的时间里,在魔尺的作用下,恬恬竟有了如此巨大的转变,魔尺对恬恬的影响力也从幼儿园衍生到了家里。原来,从那天起,恬恬每天回家都会缠着哥哥学一个魔尺的花样,第二天,再到教室里展示和教授给小伙伴和老师。这是孩子个体的积极建构——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自我发展。一次成功的体验满足了孩子自我实现的需要,产生了良好的情绪体验,因成功而酿造的自信心又对其新成绩的取得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强化,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进而不断取得成功,成功会激励孩子获得更大更多的成功。
面对恬恬妈妈的的惊喜和感谢,我想说,其实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但不得不提的是——魔尺的功劳,它同样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惊喜、启示、反思。教育在面向全体的同时一定要关注个体,最容易被忽视的恰恰是最需要给予关注和机会的。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时时问问自己:关注了好的孩子,关注了差的孩子,不声不响的孩子你关注了吗?在魔尺事件中,我庆幸我做了一个有心人,我的关注就像一架送孩子登高的梯子,我的鼓励更像一只拉着孩子向前跑的手,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是的,坚持下去,孩子的成长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