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给小学生上科学课,就必须抓住孩子的l心,试着让课堂更灵动,让孩子既保持强烈的探究欲望,又认真听清老师的每一句话。
关键词:科学课;教后谈;课堂灵动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60-001
在设计《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时,我努力从三年级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人手,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更灵动,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课前激趣
为了一上课就抓住孩子的注意,我特意设计了这一教学环节:上课前依次写了三个和本课有关的人物的名字,他们是班长孔译晗,魔术师刘谦,和本人的名字赵成水。目的是通过班长的名字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展示自己的观点,通过刘谦的名字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和变魔术有关,通过自己的名字引导学生要认真听清老师的要求。从学生的表现看,这些目的基本达到,学生在上课前就攒足了劲,—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二、改装了实验装置。让实验更有效便捷
在活动一“空气占据空问”中,教材引导学生用橡皮泥封住瓶口。但是在试教的过程中,效果极不理想,一是因为橡皮泥沾水后就变得粘糊糊的,影响学生的观察;二是因为使用橡皮泥后,两根吸管不能大范围地运动,这样的装置在三年级的孩子手中,三两下就失去了“生命力”。针对这一现象,我经过反复实验,最终发现在饮料瓶的瓶盖上直接钻眼,插入吸管,装置的密封性依然很好,从而让实验更有效便捷。
三、三个魔术贯穿整节课,牢牢抓住孩子的心
魔术一:暗设机关,让科学课更具神秘色彩
在“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特意在实验装置中设置了一个机关:在瓶子的上部钻了一个小小的孔。(这个小小的设计还是出自市教研室左兆军老师之手,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了老左老师关于这节课的“创意”我就铭记于心,在这里我特意用上了这个创意,效果真是非常好)我吹气时,把孔堵上,空气自然把水“挤”了出来,看着简单的一件事情,一个自告奋勇的孩子使出了自己所有的力气,也没有把水“吹”出来(因为他没有按住小孔)。这种反差所产生的轰动效果,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讲可想而知。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立刻被调动了起来,“为什么”这个词语,分明就写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带着一定要找到答案的决心,孩子们小组内积极开始了有效地探究。
魔术二:学生自己操作,“成功”和“失败”都是科学
杯子入水,杯底纸巾不湿实验,是一个典型的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这一实验是在上面的实验基础上展开的。实验由学生自己操作,能按要求进行实验的小组的纸巾都没有湿,学生可以由上一实验的经验总结出空气占据着杯子的空间。但是有一些小组由于操作不规范,纸巾湿了,孩子很沮丧。我反而觉得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一件好事。我鼓励这组孩子不要气馁,告诉他们可能会在自己的失误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现象。果然一个孩子表示发现了杯子中有气泡冒出。通过再现实验,所有孩子反而完善了自己观点:空气不从杯子中让出空间,水就进不去。看来实验不存在“成功”与“失败”之说,只要鼓励孩子认真观察,总会发现科学的身影。
魔术三:关注孩子的发现,不能为“结论”而教学
在“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这一环节中,学生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对注射器的活塞自动恢复原位更感兴趣,很多孩子第一个发现就是这个现象。对于和我们本课的联系不是太紧密的这一发现我该怎么处理呢?是回避还是直接面对,这是我仔细思考的一个问题。经过深入的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转化为是在“教科学”还是在“教结论”的选择上来。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发现,我们不能为“结论”而扼杀了孩子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最终我给学生简要解释了空气具有弹性这一现象,同时又引导学生将视线放在空间的变化上来。
四、不要束缚了孩子的思维
在“对空气占据空间变化的解释”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作出解释。这次解释,对学生来说是一次较大的挑战。教科书给孩子一定的提示,希望学生从空气粒子的角度来思考。这是物质概念的一次升华,让学生尝试着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前,就预料到孩子解释的情况可能有较大差异。在学生的作图纸上,我没有画上注射器的样子,因为我觉得那样会束缚孩子的思维发展。不管学生怎样想,只要能表现出组成空气的粒子的间距发生变化就可以了。孩子的想法表现在记录纸上,也让我们对孩子眼中的世界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针对自己的课堂实际,我经过认真思考,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如意的地方。
一、是“老师在讲科学”,还是“学生在学科学”
我的课堂有一个毛病,就是语言多而碎,总想自作聪明地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维。虽然我刻意改正,但是这节课中还能找到它的影子。学生在进行第一个“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后,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结论。这里应该由学生自主说明观察到的现象,并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而我在这里却一味地引导学生关注水面的下降,引导学生是“谁”占据了“谁”的空间。老师的思维过程占了主导,学生的思维权被剥夺,这是自己的 致命的错误。
二、实验装置的改装出现问题
实验装置改装后,实验的确是便捷了不少。但是在课堂上却出现了有些小组的吸管插不进去的现象。我当时也非常着急。幸亏自己还有几个备用的瓶盖。当时我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一一试过的装置,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起先我认为是学生操作不当,但我去帮忙的时候也没有完成装置。回到家后,我百思不得其解,干脆把所用的实验材料一股脑都倒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想通过排除法来找到答案。经过一一测试,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问题出在吸管上:我在钻眼时所使用吸管只有三包,都是同一个同学带来的,在试讲时用完了。这次上课的吸管是我又让学生帮忙带来的,吸管的粗细有差别。而我在上课前也没用新吸管试一试,这是一个科学老师不该有的粗心。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得失的自我思考,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努力创设更加灵动的课堂,追求不断地提升,使我的课堂教学能不断地进步。
关键词:科学课;教后谈;课堂灵动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60-001
在设计《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时,我努力从三年级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人手,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更灵动,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课前激趣
为了一上课就抓住孩子的注意,我特意设计了这一教学环节:上课前依次写了三个和本课有关的人物的名字,他们是班长孔译晗,魔术师刘谦,和本人的名字赵成水。目的是通过班长的名字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展示自己的观点,通过刘谦的名字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和变魔术有关,通过自己的名字引导学生要认真听清老师的要求。从学生的表现看,这些目的基本达到,学生在上课前就攒足了劲,—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二、改装了实验装置。让实验更有效便捷
在活动一“空气占据空问”中,教材引导学生用橡皮泥封住瓶口。但是在试教的过程中,效果极不理想,一是因为橡皮泥沾水后就变得粘糊糊的,影响学生的观察;二是因为使用橡皮泥后,两根吸管不能大范围地运动,这样的装置在三年级的孩子手中,三两下就失去了“生命力”。针对这一现象,我经过反复实验,最终发现在饮料瓶的瓶盖上直接钻眼,插入吸管,装置的密封性依然很好,从而让实验更有效便捷。
三、三个魔术贯穿整节课,牢牢抓住孩子的心
魔术一:暗设机关,让科学课更具神秘色彩
在“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特意在实验装置中设置了一个机关:在瓶子的上部钻了一个小小的孔。(这个小小的设计还是出自市教研室左兆军老师之手,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了老左老师关于这节课的“创意”我就铭记于心,在这里我特意用上了这个创意,效果真是非常好)我吹气时,把孔堵上,空气自然把水“挤”了出来,看着简单的一件事情,一个自告奋勇的孩子使出了自己所有的力气,也没有把水“吹”出来(因为他没有按住小孔)。这种反差所产生的轰动效果,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讲可想而知。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立刻被调动了起来,“为什么”这个词语,分明就写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带着一定要找到答案的决心,孩子们小组内积极开始了有效地探究。
魔术二:学生自己操作,“成功”和“失败”都是科学
杯子入水,杯底纸巾不湿实验,是一个典型的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这一实验是在上面的实验基础上展开的。实验由学生自己操作,能按要求进行实验的小组的纸巾都没有湿,学生可以由上一实验的经验总结出空气占据着杯子的空间。但是有一些小组由于操作不规范,纸巾湿了,孩子很沮丧。我反而觉得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一件好事。我鼓励这组孩子不要气馁,告诉他们可能会在自己的失误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现象。果然一个孩子表示发现了杯子中有气泡冒出。通过再现实验,所有孩子反而完善了自己观点:空气不从杯子中让出空间,水就进不去。看来实验不存在“成功”与“失败”之说,只要鼓励孩子认真观察,总会发现科学的身影。
魔术三:关注孩子的发现,不能为“结论”而教学
在“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这一环节中,学生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对注射器的活塞自动恢复原位更感兴趣,很多孩子第一个发现就是这个现象。对于和我们本课的联系不是太紧密的这一发现我该怎么处理呢?是回避还是直接面对,这是我仔细思考的一个问题。经过深入的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转化为是在“教科学”还是在“教结论”的选择上来。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发现,我们不能为“结论”而扼杀了孩子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最终我给学生简要解释了空气具有弹性这一现象,同时又引导学生将视线放在空间的变化上来。
四、不要束缚了孩子的思维
在“对空气占据空间变化的解释”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作出解释。这次解释,对学生来说是一次较大的挑战。教科书给孩子一定的提示,希望学生从空气粒子的角度来思考。这是物质概念的一次升华,让学生尝试着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前,就预料到孩子解释的情况可能有较大差异。在学生的作图纸上,我没有画上注射器的样子,因为我觉得那样会束缚孩子的思维发展。不管学生怎样想,只要能表现出组成空气的粒子的间距发生变化就可以了。孩子的想法表现在记录纸上,也让我们对孩子眼中的世界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针对自己的课堂实际,我经过认真思考,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如意的地方。
一、是“老师在讲科学”,还是“学生在学科学”
我的课堂有一个毛病,就是语言多而碎,总想自作聪明地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维。虽然我刻意改正,但是这节课中还能找到它的影子。学生在进行第一个“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后,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结论。这里应该由学生自主说明观察到的现象,并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而我在这里却一味地引导学生关注水面的下降,引导学生是“谁”占据了“谁”的空间。老师的思维过程占了主导,学生的思维权被剥夺,这是自己的 致命的错误。
二、实验装置的改装出现问题
实验装置改装后,实验的确是便捷了不少。但是在课堂上却出现了有些小组的吸管插不进去的现象。我当时也非常着急。幸亏自己还有几个备用的瓶盖。当时我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一一试过的装置,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起先我认为是学生操作不当,但我去帮忙的时候也没有完成装置。回到家后,我百思不得其解,干脆把所用的实验材料一股脑都倒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想通过排除法来找到答案。经过一一测试,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问题出在吸管上:我在钻眼时所使用吸管只有三包,都是同一个同学带来的,在试讲时用完了。这次上课的吸管是我又让学生帮忙带来的,吸管的粗细有差别。而我在上课前也没用新吸管试一试,这是一个科学老师不该有的粗心。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得失的自我思考,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努力创设更加灵动的课堂,追求不断地提升,使我的课堂教学能不断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