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C语言显得越来越重要。高等学校都相继开设了C语言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与对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教与学才能相长。
关键词 C语言 程序设计 教学 程序设计能力
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流行的一门程序设计语言,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已经成为一门必修的课程,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将对学生日后深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帮助。现在很多计算机语言都是在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C++ ,Java ,C# ,J#, perl等,可以说学好了C语言,是学习其它编程语言的基础,只要经过长期努力的学习,必有所获。笔者从事C语言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发现一些问题,也总结了一些经验。现就C语言课的教学方法,谈谈个人看法。
一、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
(一)基础教学法:
刚接触C语言的学生,一般都没有计算机语言的基础,对计算机语言的认识非常有限,很多基本概念都不知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基础的开始,循序渐进,慢慢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兴趣。C语言中有许多函数和关键词是和英语联系在一起的,碰见这些不会的英语单词学生不但不去找资料反而泄气不愿去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上课的时候我既是他们的C语言老师又是他们的英语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去教他们,解决了他们的痛苦问题他们也就很容易去接受了。例如:在教他们认识32个关键字、9种控制语句的过程中,我就很细心的把关键字和控制语句的中文意思写出来以加深对关键字的理解,通过案例和练习来掌握这些关键字和控制语句的用法,日久天长,枯燥无味的关键字和控制语句就变得容易接受并能熟练运用了。这为他们学习程序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一来他们不仅接受得快还掌握得很牢固,也增加了他们对本门课学习的自信心。
(二)案例教学法:
C语言中牵涉的概念多、规则多、使用灵活、容易出错,不少学生感到困难[1]。在教学中从最简单的例子入手进行概念解释与规则阐述,不断帮助学生认识C语言、学会C语言,在以后复习C语言的教学过程中也这样,使他们达到温故知新。例如:在讲转义字符的时候,学生搞不清楚普通字符与转义字符之间的区别,经常把它们混为一谈,最值得注意的是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转义字符,它们的形式分别是‘\ddd ’和‘ \xhh’,但许多学生在初学的时候就把他们当作普通字符去处理了,所以我在讲课的时候就教学生怎样去处理这一问题并举例深化。
例:求字符串“cd\x41\\56ef\105z”的长度是:
A)10 B)12 C)14 D)18
在本例中有普通字符和转义字符,分别是‘c’ 、‘d’、‘\x41’、‘\\’、‘5’、‘6’、‘c’、‘d’、‘\105’和‘z’。其中的‘\x41’是十六进制的转义字符,而‘\105’是八进制的转义字符。所以该题中的字符应该是10个。
(三)思想交流法:
由于学生在知识背景、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因此我决定在本门课的教学上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利用负反馈教学法原理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经常总结,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二、C语言程序设计的上机与指导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程,还要上机调试运行,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实践环节,包括编程和上机。衡量这门课学习的好坏,不是看“知不知道”,而是看“会不会干”。只有计算机能够执行并且结果合理的程序才是正确的程序,这就要上机调试。所以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编制程序和调试程序上。
在每周的上机课上,我总是把上机任务先用Word2003编写好,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想好每题的编程思路并编好程序,认真检查,反复思考。然后把编好的程序输入计算机,经过“编辑—编译—连接—运行”四个步骤,检查运行结果。当然学生的上机作业并不是很得心应手的,如语法错误、连接错误、运行错误、逻辑错误以及编程的算法问题,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输入数据时存在格式错误)等。在我看来,出现这些相关的问题与学生掌握语法不透、编程基本功差、缺乏编程训练等都是分不开的。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记一些典型程序,这对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我在指导学生实验时,让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探索的过程中不能独立完成时,我再及时给予指导。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独立调试程序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困难问题调试的信心,从而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学生也只有反复上机操作,才能对C语言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逐步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各自的素质参差不齐,英语和数学的功底薄弱,除了自己学习这门课外,还应与老师交流,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找到解决的办法。并加强课外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C 语言程序设计等级考试与课堂教学
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将C语言列入了考试范围,试题多为标准题(选择题、填空题)和上机编程及改错题。考试分为两部分,笔试为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范围涉及到计算机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方法,软件工程及数据库基础知识等和C语言程序的阅读,上机考试为90分钟,满分100分,涉及到C语言程序的阅读、编写以及调试程序的能力。其中,上机部分较难,平时要多练才行。上机部分包括填空、编程及改错,是对动手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的测试。只有通过平时增强调试程序能力的训练,不断积累调试方法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时不仅要教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编程方法、增强调试程序的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倡教改,这就要求教师思想敏锐,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还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敬业精神,注意本行业的发展动态,提高业务水平。要把本门课程教好,除了因材施教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找出比较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一种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赵克林,游袓元. C语言实例教程(第一版)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风霞.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4] 教育部考试中心.二级教程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 C语言 程序设计 教学 程序设计能力
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流行的一门程序设计语言,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已经成为一门必修的课程,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将对学生日后深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帮助。现在很多计算机语言都是在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C++ ,Java ,C# ,J#, perl等,可以说学好了C语言,是学习其它编程语言的基础,只要经过长期努力的学习,必有所获。笔者从事C语言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发现一些问题,也总结了一些经验。现就C语言课的教学方法,谈谈个人看法。
一、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
(一)基础教学法:
刚接触C语言的学生,一般都没有计算机语言的基础,对计算机语言的认识非常有限,很多基本概念都不知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基础的开始,循序渐进,慢慢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兴趣。C语言中有许多函数和关键词是和英语联系在一起的,碰见这些不会的英语单词学生不但不去找资料反而泄气不愿去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上课的时候我既是他们的C语言老师又是他们的英语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去教他们,解决了他们的痛苦问题他们也就很容易去接受了。例如:在教他们认识32个关键字、9种控制语句的过程中,我就很细心的把关键字和控制语句的中文意思写出来以加深对关键字的理解,通过案例和练习来掌握这些关键字和控制语句的用法,日久天长,枯燥无味的关键字和控制语句就变得容易接受并能熟练运用了。这为他们学习程序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一来他们不仅接受得快还掌握得很牢固,也增加了他们对本门课学习的自信心。
(二)案例教学法:
C语言中牵涉的概念多、规则多、使用灵活、容易出错,不少学生感到困难[1]。在教学中从最简单的例子入手进行概念解释与规则阐述,不断帮助学生认识C语言、学会C语言,在以后复习C语言的教学过程中也这样,使他们达到温故知新。例如:在讲转义字符的时候,学生搞不清楚普通字符与转义字符之间的区别,经常把它们混为一谈,最值得注意的是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转义字符,它们的形式分别是‘\ddd ’和‘ \xhh’,但许多学生在初学的时候就把他们当作普通字符去处理了,所以我在讲课的时候就教学生怎样去处理这一问题并举例深化。
例:求字符串“cd\x41\\56ef\105z”的长度是:
A)10 B)12 C)14 D)18
在本例中有普通字符和转义字符,分别是‘c’ 、‘d’、‘\x41’、‘\\’、‘5’、‘6’、‘c’、‘d’、‘\105’和‘z’。其中的‘\x41’是十六进制的转义字符,而‘\105’是八进制的转义字符。所以该题中的字符应该是10个。
(三)思想交流法:
由于学生在知识背景、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因此我决定在本门课的教学上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利用负反馈教学法原理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经常总结,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二、C语言程序设计的上机与指导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程,还要上机调试运行,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实践环节,包括编程和上机。衡量这门课学习的好坏,不是看“知不知道”,而是看“会不会干”。只有计算机能够执行并且结果合理的程序才是正确的程序,这就要上机调试。所以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编制程序和调试程序上。
在每周的上机课上,我总是把上机任务先用Word2003编写好,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想好每题的编程思路并编好程序,认真检查,反复思考。然后把编好的程序输入计算机,经过“编辑—编译—连接—运行”四个步骤,检查运行结果。当然学生的上机作业并不是很得心应手的,如语法错误、连接错误、运行错误、逻辑错误以及编程的算法问题,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输入数据时存在格式错误)等。在我看来,出现这些相关的问题与学生掌握语法不透、编程基本功差、缺乏编程训练等都是分不开的。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记一些典型程序,这对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我在指导学生实验时,让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探索的过程中不能独立完成时,我再及时给予指导。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独立调试程序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困难问题调试的信心,从而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学生也只有反复上机操作,才能对C语言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逐步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各自的素质参差不齐,英语和数学的功底薄弱,除了自己学习这门课外,还应与老师交流,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找到解决的办法。并加强课外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C 语言程序设计等级考试与课堂教学
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将C语言列入了考试范围,试题多为标准题(选择题、填空题)和上机编程及改错题。考试分为两部分,笔试为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范围涉及到计算机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方法,软件工程及数据库基础知识等和C语言程序的阅读,上机考试为90分钟,满分100分,涉及到C语言程序的阅读、编写以及调试程序的能力。其中,上机部分较难,平时要多练才行。上机部分包括填空、编程及改错,是对动手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的测试。只有通过平时增强调试程序能力的训练,不断积累调试方法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时不仅要教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编程方法、增强调试程序的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倡教改,这就要求教师思想敏锐,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还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敬业精神,注意本行业的发展动态,提高业务水平。要把本门课程教好,除了因材施教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找出比较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一种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赵克林,游袓元. C语言实例教程(第一版)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风霞.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4] 教育部考试中心.二级教程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