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培养。这与以前的体育教学大纲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认真研究新课程,领悟其内涵,就能更好的把握快乐教育的尺度,使我们体育课的教学与学习更加完美,人性化。
关键词:体育新课程标准;运动技能;运动乐趣;快乐体育
从1956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算起,至今我国已经制定颁布六部体育教学大纲,在内容和结构上经历了全国统一的单一课程结构,到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结构这一改革过程。在最新议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颁布《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新体育课程标准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制定的。所以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正确领悟其内涵,有助于通过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新课程理念更加强调过程性,主体性和“健康第一”的思想。
体育课程理念越来越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新标准提出“健康 第一”指导思想。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到关注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新标准在教学中更重视学生的学,尊重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重视个人知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二、新课程的重心由强调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发展为重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过程,方法等。
新标准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这对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明确了在体育的教与学中,学生和老师的地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在教学中“经历了什么”,“体验了什么”,“感受了什么”等表现为主,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上。
三、新课程结构以目标达成为主。
体育新课程在内容上的制定上,突破了学科中心主义,以五个学习领域目标达成为主,改变了以知识技能为主的结构取向、注重以知识技能、能力和价值观等多头并重的综合价值趋向,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四、新课程评价更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注重过程性评价和个体的自我评价。
新课程评价标准由以往总结性评价为主转变为由过程性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要求,并依据学生自身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式,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均能达到课程目标,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快乐体育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众所周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仍有些争论,有的人甚至以为快乐体育就是不学技术动作,只要学生玩得高兴,愉快就行,笔者认为此观点远远偏离了改革的初衷,有必要来阐明快乐体育与运动技能掌握之间的关系。
1.在体育教学中既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一些有用的运动技能,又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享受运动学习和体育锻炼乐趣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目标,也是体育教学的较高境界,而有的人认为运动技能的学习和体验运动乐趣二者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这只是一种借口,一种教学无能的借口;有的人认为快乐体育就是让学生尽情地去玩,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因为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应从娃娃做起,在学生不断对体育技能的学习和运用中发现苗子,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而一味地谈快乐体育势必埋没一些体育人才,所以我们要很好地把握运动技能学习和享受运动乐趣之间的关系。
2.从辨证的角度来说,技能的掌握和乐趣的享受是相辅相承的。首先,乐趣的享受是技能掌握的动力。因为兴趣可以为人的活动提供动力,它是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在体育教学中,兴趣确实对认知和技能形成的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从事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时,无论是苦、是甜,都能从中享受到无限的快乐。所以,如果在技能的传授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产生浓厚的兴趣,必然有助于技能的掌握,反过来,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更大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享受运动乐趣是体育的内在因素,是体育的魅力和生命,是体育人的追求。它本身就是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目标,也是人能一生从事锻炼的动力和精神源泉。因此,掌握好运动技能和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乐趣,是我们体育人追求的更高目标。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发现,掌握运动技能和体验运动快乐有时很难做到统一。因为,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确有趣味性很强或学生容易体验乐趣的内容,但也有一些趣味性不强,甚至枯燥无味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材的把握上下一番功夫。
⑴把趣味性和教学意义都强的教材,当作教学的重点,并通过教材的加工和教法的运用充分发挥教材内在的趣味性,以此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⑵对必须要教的那些“教学意义强但趣味性差”的教学内容要发掘其内在的乐趣因素,通过情节化,游戏化,竞赛化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⑶对教学差但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作为调节教学的辅助内容来使用是非常合适的。如准备活动、放松活动。
⑷对“趣味性教学意义均差”的内容,我们可以回避,最多只能出现在“介绍课”中。
3.从教与学的最高境界来说,老师教得好、学生玩得好,是我们所追求的永恒目标,在教学手段上,有一类是有利于掌握技能的方法。如:练习法,念动法等;有一类则是有利于调动学生体验运动快乐的教学法,如游戏法、比赛法等。如果能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把教学搞得既生动活泼又充满实效。实际上,运动技能学习与体验运动乐趣,从根本上讲是不矛盾的,但从具体的实践过程来看,有时是有所矛盾,有时有所侧重的,有时是一个依附另一个的,有时是要有所突出和强调的。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要防止将其完全对立起来的认识,更不能像有些人理解那样,让学生体验乐趣,就是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让学生尽情去玩,不学任何运动技能,这是对“快乐体育”的误解。
学习运动技能和体验运动乐趣,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应把它们对立起来,也不能过多地侧重某一方面,而应该是从运动技能的掌握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乐趣的体验促使运动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快乐体育”说到底最多也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或一种教学模式,属于施教的形式范畴,这种施教的形式应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相互适应。实际上,学生的兴趣既受教学方式的影响,也受教学内容的影响,当教学方式创设的精神与教学内容能完全结合、相得益彰时,便能够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兴趣,从而实现新课标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体育教学》2002 第一期 第7页8页9页11页13页14页15页16页
[2]《体育教学》2002 第二期 第22页
[3]《体育教学》2002 第三期 第47页
[4]《体育教学》2002 第四期 第21页
[5]《中国学校体育>2003第五期 第8页
关键词:体育新课程标准;运动技能;运动乐趣;快乐体育
从1956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算起,至今我国已经制定颁布六部体育教学大纲,在内容和结构上经历了全国统一的单一课程结构,到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结构这一改革过程。在最新议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颁布《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新体育课程标准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制定的。所以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正确领悟其内涵,有助于通过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新课程理念更加强调过程性,主体性和“健康第一”的思想。
体育课程理念越来越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新标准提出“健康 第一”指导思想。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到关注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新标准在教学中更重视学生的学,尊重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重视个人知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二、新课程的重心由强调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发展为重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过程,方法等。
新标准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这对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明确了在体育的教与学中,学生和老师的地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在教学中“经历了什么”,“体验了什么”,“感受了什么”等表现为主,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上。
三、新课程结构以目标达成为主。
体育新课程在内容上的制定上,突破了学科中心主义,以五个学习领域目标达成为主,改变了以知识技能为主的结构取向、注重以知识技能、能力和价值观等多头并重的综合价值趋向,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四、新课程评价更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注重过程性评价和个体的自我评价。
新课程评价标准由以往总结性评价为主转变为由过程性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要求,并依据学生自身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式,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均能达到课程目标,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快乐体育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众所周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仍有些争论,有的人甚至以为快乐体育就是不学技术动作,只要学生玩得高兴,愉快就行,笔者认为此观点远远偏离了改革的初衷,有必要来阐明快乐体育与运动技能掌握之间的关系。
1.在体育教学中既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一些有用的运动技能,又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享受运动学习和体育锻炼乐趣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目标,也是体育教学的较高境界,而有的人认为运动技能的学习和体验运动乐趣二者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这只是一种借口,一种教学无能的借口;有的人认为快乐体育就是让学生尽情地去玩,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因为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应从娃娃做起,在学生不断对体育技能的学习和运用中发现苗子,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而一味地谈快乐体育势必埋没一些体育人才,所以我们要很好地把握运动技能学习和享受运动乐趣之间的关系。
2.从辨证的角度来说,技能的掌握和乐趣的享受是相辅相承的。首先,乐趣的享受是技能掌握的动力。因为兴趣可以为人的活动提供动力,它是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在体育教学中,兴趣确实对认知和技能形成的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从事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时,无论是苦、是甜,都能从中享受到无限的快乐。所以,如果在技能的传授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产生浓厚的兴趣,必然有助于技能的掌握,反过来,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更大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享受运动乐趣是体育的内在因素,是体育的魅力和生命,是体育人的追求。它本身就是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目标,也是人能一生从事锻炼的动力和精神源泉。因此,掌握好运动技能和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乐趣,是我们体育人追求的更高目标。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发现,掌握运动技能和体验运动快乐有时很难做到统一。因为,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确有趣味性很强或学生容易体验乐趣的内容,但也有一些趣味性不强,甚至枯燥无味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材的把握上下一番功夫。
⑴把趣味性和教学意义都强的教材,当作教学的重点,并通过教材的加工和教法的运用充分发挥教材内在的趣味性,以此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⑵对必须要教的那些“教学意义强但趣味性差”的教学内容要发掘其内在的乐趣因素,通过情节化,游戏化,竞赛化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⑶对教学差但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作为调节教学的辅助内容来使用是非常合适的。如准备活动、放松活动。
⑷对“趣味性教学意义均差”的内容,我们可以回避,最多只能出现在“介绍课”中。
3.从教与学的最高境界来说,老师教得好、学生玩得好,是我们所追求的永恒目标,在教学手段上,有一类是有利于掌握技能的方法。如:练习法,念动法等;有一类则是有利于调动学生体验运动快乐的教学法,如游戏法、比赛法等。如果能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把教学搞得既生动活泼又充满实效。实际上,运动技能学习与体验运动乐趣,从根本上讲是不矛盾的,但从具体的实践过程来看,有时是有所矛盾,有时有所侧重的,有时是一个依附另一个的,有时是要有所突出和强调的。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要防止将其完全对立起来的认识,更不能像有些人理解那样,让学生体验乐趣,就是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让学生尽情去玩,不学任何运动技能,这是对“快乐体育”的误解。
学习运动技能和体验运动乐趣,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应把它们对立起来,也不能过多地侧重某一方面,而应该是从运动技能的掌握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乐趣的体验促使运动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快乐体育”说到底最多也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或一种教学模式,属于施教的形式范畴,这种施教的形式应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相互适应。实际上,学生的兴趣既受教学方式的影响,也受教学内容的影响,当教学方式创设的精神与教学内容能完全结合、相得益彰时,便能够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兴趣,从而实现新课标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体育教学》2002 第一期 第7页8页9页11页13页14页15页16页
[2]《体育教学》2002 第二期 第22页
[3]《体育教学》2002 第三期 第47页
[4]《体育教学》2002 第四期 第21页
[5]《中国学校体育>2003第五期 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