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而做出的科学判断,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经历了工业化初始阶段,经历了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发展过程。特别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工业和城市经济也获得了长足进步,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仅以北京市为例,2006年GDP达到78700.2亿元,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98.7%,财政收入达到1117.2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条件和经济实力。
然而,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较慢,推进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任务极为艰巨复杂,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新农村建设在当前国情背景下还面临着一些现实困难和制约,除需要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和多元投入,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其中,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后,植根于广大农村的乡镇企业,尤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乡镇企业是在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转换中,继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后,从传统单一的农业向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元化产业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变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的又一个伟大的创造。1984年前称之为“社队企业”,1984年3月,中央4号文件把“社队企业”正式更名为“乡镇企业”,同时指出,乡镇企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是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以工补农”’,“是国营企业的重要补充”。随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得到发展。
乡镇企业对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了农村非农产业的进程。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以单一的农业生产为主的大国,但并非农业强国。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经几十年的努力,但农业总体上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解决温饱之后的亿万农民,迫切希望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而农民所面对的现实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在现有的小生产方式的情况下,腰包不可能鼓起来。对此,广大农民体悟深切。
在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鼓舞下,应运而生的乡镇企业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特长,通过内引外联,请专家、聘能人,兴办加工、养殖、制造、建筑、出版印刷、纺织等企业,后来有的又发展旅游业、服务业、观光农业、能源农业等等。可以讲,除国家垄断的行业以外,乡镇企业涉及到了每个行业。
据中国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1978年,全国乡镇企业只有152.4万个,1987年达到1750万个,到2004年发展到2213万个。它与国营企业、城市集体企业一起,“三分天下有其一”。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江苏的华西村、北京的韩村河、天津的大邱庄、山西的大寨等等,企业对农村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令人赞叹。虽说明星村的发展有它独特的历史成因,不可复制,但它们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农村要发展,必须加快非农产业的进程。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闯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
■拓宽了农民就业的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差别。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民祖祖辈辈基本上是固守在本乡本土,从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活耕作。农村人口的刚性增加和土地的刚性减少,使农村的就业矛盾日益凸显,大中城市的民工潮现象,如实地反映了我国农村当前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农村转移出来的2,3亿劳动力,绝大多数在乡镇企业实现了就业。
从上面一组统计数字中,我们不难了解乡镇企业在二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就业矛盾,并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方面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变,甚至使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进而为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带动了小城镇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的定义,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由于历史、制度以及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相当缓慢,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1949年到1978年,全国城镇化率由10.6%上升到17.92%,30年间仅提升了7.3个百分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对劳动力计划配置的就业制度和劳动力转移等政策体制障碍的消除,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在各级政府的推动和市场的拉动作用下,农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非农产业异军突起,另一方面农业本身也开始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农民对优质种苗,种畜繁育、种养技术服务、仓储运输以及金融、房地产等多方面的需求迅速增长,但是,这些方面的需求无法通过农户自身来解决,必须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服务体系来支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小城镇发展的原动力和支撑点;而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并且依托区位、交通条件发展农副产品集散地,从而带来了人口、资金、基础设施等经济要素的相对聚集,促进了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工业小城镇和以各类商品生产销售及集散流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快速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给农村城镇化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使得我国城镇化水平以每年0.9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推进。小城镇初步形成了工业主导型、农工结合型、市场带动型、交通枢纽型、城郊型、旅游开发型和工矿服务型等多种类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43%。
■将工业文明,城市文明注入了农村,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道路。中国地域广袤,东西南北无论自然条件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乡镇企业生于本土,长于本土,谙熟当地的乡土人情、地理、自然条件,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为了谋求发展,在管理经营理念、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市场行情掌控等方面,努力 向国内国际同行学习,不断完备自身,使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了作用,促使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不断发生着质的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会在伟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日臻成熟。
当前,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9亿农民响应党的号召,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业反哺农业,城乡联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得这块古老的土地,到处充满了蓬勃的生机。成长壮大于改革开放年代的乡镇企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必须要努力把握时代的脉搏,通过调整,实现提升。我国的乡镇企业最初发展的主要动机和依据是“无工不富”。大部分企业产品起点低、技术含量低,经营管理粗放,“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布局分散。据统计,全国有92%的乡镇企业分布在行政村(包括自然村),只有7%分布在建制镇,1%分布在县城或以上城市。分散的布局制约了乡镇企业资源集聚和对外能量辐射功能的发挥;同时,意味着投入的分散以及资源和信息的分散利用,使各投资主体只能在自己的投资能力和资源限度内兴办企业。乡镇企业这种小规模、高分散度及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也只能使其在较低的层次上运转,不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经过若干年的快速发展,规模、实力已经比较强大,在此基础上,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通过走适度集中的道路,可以加快当地的城镇化进程,并使当地的产业结构也能得到相应的调整,进而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就使得第三产业“投资少、劳动密集”的优势能够进一步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各乡镇企业也会在兄弟企业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实现企业综合实力水平的不断提升。
■必须努力实现农村就业能力的进一步扩张。统计表明,工业新增加的8000万从业人员中,有75%在乡镇企业实现就业。截至2004年底,全国工业部门就业人数为1.5亿左右,在乡镇企业就业的达1.1亿,约占人数73%。
由于乡镇企业在总体上要比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城市民办企业的资本密集度低,低成本和强区域性的特点使其便于吸纳和安排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大的方便。有条件的乡镇企业通过向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集中,可以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一条新的渠道。据专家测算,乡镇企业建设在各种园区1万个,比分散布局就业能力扩张50%以上;小城镇发展到2万多个,安排就业就可以达到l亿人。此外,乡镇企业还可以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农民转移就业。截至2005年底,全国规模以上乡镇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6264个,吸纳农村劳动力达700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全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5100亿元,同比增长17%,高于全国乡镇企业工业增幅3.92%。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农村工业的主要行业和重要增长点,为推动农民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以服务农村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第三产业的乡镇企业,2005年实现增加值10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6%,已占到全部乡镇企业增加值的21.89%,占农村服务业增加值的80%以上,安排农民就业占到总安排就业人数的40%以上。
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和出口政策的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给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也为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空间。据测算,未来5年,乡镇企业每年增加值增长约为10%,按照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即可以安排20—25万人就业的标准计算,每年就可增加就业为200万人左右。同时,企业就业能力的扩张,也为企业人才的选育铺平了道路,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得到坚强的人才保障。
■必须努力承担起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伟大工程,它需要几代人不懈地为之奋斗。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这些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这些支持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的需求。解放后的前五十几年,由于国家的政策过度向城市和工业倾斜,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欠账较多。路、水、电、气、照明、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资金的匮乏成为当前一些地区新农村建设喊多干少的主要原因。彻底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改革后,拆除了税收的平台,此举使亿万农民得到了实惠,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但使乡村两级的财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推行中央到省、地、县布置下来的各项任务的功能相对弱化,为本地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日益明显。据报道,河南淇县西岗乡2004年由于按农业税减免3%征收,财政收入减少了112万元。当年乡的可支配财力为106万元,而维持各机关的正常开支就需要90万元。农村一眼井使用7~12年就要修,一条路用10年就得修一次,但乡财政拿不出37个行政村基础设施翻修的钱,更谈不上对各种公共产品的基本供给。
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动员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为这项伟大的工程出把力。党的好政策培育了乡镇企业,广大的农村和农民支撑着乡镇企业,回馈农村、报恩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添把柴、出把力,已成为乡镇企业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
乡镇企业可依据自身的条件,有的可为农村的硬件建设(如架桥、铺路、水利设施等)贡献力量,有的在软件建设上也可有所作为,如在提高农民素质上,除加强对本企业的农民工不断进行培训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参与对企业以外的农民培训,使这些农民掌握一两项实用的技术,使他们在外出就业的过程中,减少阻力,增加选择的机会,从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是主体,以亿万农民为主要成分的乡镇企业,所扮演的是生力军的角色,它的发展壮大,必将会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经历了工业化初始阶段,经历了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发展过程。特别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工业和城市经济也获得了长足进步,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仅以北京市为例,2006年GDP达到78700.2亿元,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98.7%,财政收入达到1117.2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条件和经济实力。
然而,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较慢,推进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任务极为艰巨复杂,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新农村建设在当前国情背景下还面临着一些现实困难和制约,除需要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和多元投入,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其中,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后,植根于广大农村的乡镇企业,尤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乡镇企业是在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转换中,继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后,从传统单一的农业向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元化产业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变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的又一个伟大的创造。1984年前称之为“社队企业”,1984年3月,中央4号文件把“社队企业”正式更名为“乡镇企业”,同时指出,乡镇企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是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以工补农”’,“是国营企业的重要补充”。随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得到发展。
乡镇企业对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了农村非农产业的进程。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以单一的农业生产为主的大国,但并非农业强国。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经几十年的努力,但农业总体上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解决温饱之后的亿万农民,迫切希望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而农民所面对的现实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在现有的小生产方式的情况下,腰包不可能鼓起来。对此,广大农民体悟深切。
在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鼓舞下,应运而生的乡镇企业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特长,通过内引外联,请专家、聘能人,兴办加工、养殖、制造、建筑、出版印刷、纺织等企业,后来有的又发展旅游业、服务业、观光农业、能源农业等等。可以讲,除国家垄断的行业以外,乡镇企业涉及到了每个行业。
据中国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1978年,全国乡镇企业只有152.4万个,1987年达到1750万个,到2004年发展到2213万个。它与国营企业、城市集体企业一起,“三分天下有其一”。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江苏的华西村、北京的韩村河、天津的大邱庄、山西的大寨等等,企业对农村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令人赞叹。虽说明星村的发展有它独特的历史成因,不可复制,但它们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农村要发展,必须加快非农产业的进程。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闯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
■拓宽了农民就业的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差别。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民祖祖辈辈基本上是固守在本乡本土,从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活耕作。农村人口的刚性增加和土地的刚性减少,使农村的就业矛盾日益凸显,大中城市的民工潮现象,如实地反映了我国农村当前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农村转移出来的2,3亿劳动力,绝大多数在乡镇企业实现了就业。
从上面一组统计数字中,我们不难了解乡镇企业在二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就业矛盾,并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方面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变,甚至使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进而为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带动了小城镇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的定义,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由于历史、制度以及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相当缓慢,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1949年到1978年,全国城镇化率由10.6%上升到17.92%,30年间仅提升了7.3个百分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对劳动力计划配置的就业制度和劳动力转移等政策体制障碍的消除,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在各级政府的推动和市场的拉动作用下,农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非农产业异军突起,另一方面农业本身也开始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农民对优质种苗,种畜繁育、种养技术服务、仓储运输以及金融、房地产等多方面的需求迅速增长,但是,这些方面的需求无法通过农户自身来解决,必须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服务体系来支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小城镇发展的原动力和支撑点;而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并且依托区位、交通条件发展农副产品集散地,从而带来了人口、资金、基础设施等经济要素的相对聚集,促进了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工业小城镇和以各类商品生产销售及集散流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快速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给农村城镇化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使得我国城镇化水平以每年0.9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推进。小城镇初步形成了工业主导型、农工结合型、市场带动型、交通枢纽型、城郊型、旅游开发型和工矿服务型等多种类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43%。
■将工业文明,城市文明注入了农村,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道路。中国地域广袤,东西南北无论自然条件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乡镇企业生于本土,长于本土,谙熟当地的乡土人情、地理、自然条件,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为了谋求发展,在管理经营理念、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市场行情掌控等方面,努力 向国内国际同行学习,不断完备自身,使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了作用,促使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不断发生着质的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会在伟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日臻成熟。
当前,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9亿农民响应党的号召,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业反哺农业,城乡联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得这块古老的土地,到处充满了蓬勃的生机。成长壮大于改革开放年代的乡镇企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必须要努力把握时代的脉搏,通过调整,实现提升。我国的乡镇企业最初发展的主要动机和依据是“无工不富”。大部分企业产品起点低、技术含量低,经营管理粗放,“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布局分散。据统计,全国有92%的乡镇企业分布在行政村(包括自然村),只有7%分布在建制镇,1%分布在县城或以上城市。分散的布局制约了乡镇企业资源集聚和对外能量辐射功能的发挥;同时,意味着投入的分散以及资源和信息的分散利用,使各投资主体只能在自己的投资能力和资源限度内兴办企业。乡镇企业这种小规模、高分散度及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也只能使其在较低的层次上运转,不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经过若干年的快速发展,规模、实力已经比较强大,在此基础上,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通过走适度集中的道路,可以加快当地的城镇化进程,并使当地的产业结构也能得到相应的调整,进而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就使得第三产业“投资少、劳动密集”的优势能够进一步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各乡镇企业也会在兄弟企业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实现企业综合实力水平的不断提升。
■必须努力实现农村就业能力的进一步扩张。统计表明,工业新增加的8000万从业人员中,有75%在乡镇企业实现就业。截至2004年底,全国工业部门就业人数为1.5亿左右,在乡镇企业就业的达1.1亿,约占人数73%。
由于乡镇企业在总体上要比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城市民办企业的资本密集度低,低成本和强区域性的特点使其便于吸纳和安排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大的方便。有条件的乡镇企业通过向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集中,可以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一条新的渠道。据专家测算,乡镇企业建设在各种园区1万个,比分散布局就业能力扩张50%以上;小城镇发展到2万多个,安排就业就可以达到l亿人。此外,乡镇企业还可以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农民转移就业。截至2005年底,全国规模以上乡镇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6264个,吸纳农村劳动力达700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全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5100亿元,同比增长17%,高于全国乡镇企业工业增幅3.92%。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农村工业的主要行业和重要增长点,为推动农民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以服务农村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第三产业的乡镇企业,2005年实现增加值10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6%,已占到全部乡镇企业增加值的21.89%,占农村服务业增加值的80%以上,安排农民就业占到总安排就业人数的40%以上。
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和出口政策的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给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也为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空间。据测算,未来5年,乡镇企业每年增加值增长约为10%,按照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即可以安排20—25万人就业的标准计算,每年就可增加就业为200万人左右。同时,企业就业能力的扩张,也为企业人才的选育铺平了道路,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得到坚强的人才保障。
■必须努力承担起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伟大工程,它需要几代人不懈地为之奋斗。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这些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这些支持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的需求。解放后的前五十几年,由于国家的政策过度向城市和工业倾斜,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欠账较多。路、水、电、气、照明、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资金的匮乏成为当前一些地区新农村建设喊多干少的主要原因。彻底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改革后,拆除了税收的平台,此举使亿万农民得到了实惠,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但使乡村两级的财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推行中央到省、地、县布置下来的各项任务的功能相对弱化,为本地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日益明显。据报道,河南淇县西岗乡2004年由于按农业税减免3%征收,财政收入减少了112万元。当年乡的可支配财力为106万元,而维持各机关的正常开支就需要90万元。农村一眼井使用7~12年就要修,一条路用10年就得修一次,但乡财政拿不出37个行政村基础设施翻修的钱,更谈不上对各种公共产品的基本供给。
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动员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为这项伟大的工程出把力。党的好政策培育了乡镇企业,广大的农村和农民支撑着乡镇企业,回馈农村、报恩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添把柴、出把力,已成为乡镇企业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
乡镇企业可依据自身的条件,有的可为农村的硬件建设(如架桥、铺路、水利设施等)贡献力量,有的在软件建设上也可有所作为,如在提高农民素质上,除加强对本企业的农民工不断进行培训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参与对企业以外的农民培训,使这些农民掌握一两项实用的技术,使他们在外出就业的过程中,减少阻力,增加选择的机会,从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是主体,以亿万农民为主要成分的乡镇企业,所扮演的是生力军的角色,它的发展壮大,必将会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