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学校的核心和灵魂,它将贯穿学校整个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在校即为师,教书须育人”,也就是说,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政教处和班主任的任务,而是要让学校的所有教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
一、强化德育意识:做高于“经师”的“人师”
一谈到德育,一些教师仿佛就认为只要上好思想品德课、搞好德育活动就足以了,即认为德育和智育可以分开独立地施行,把教学与德育看成是“两股道”。正是因为学科教师“心”中无“德育”,才导致了学科教学变成了单一完成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教学目标,根本没有达到“育人”的目的。所以我们要纠正教师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强化教师的德育意识。
可以说,德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而不是一部分人的专有权力。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力,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力放弃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德育使命意识,才可能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和找到德育工作的最大意义,才能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抓德育,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时时注意和发现对显性或隐性德育因素的挖掘,最终使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发挥渗透到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环节之中。否则,即使教学中有很好的德育因素,教师也会视而不见。
而为了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就要打破“人师”与“经师”的阻隔,实现“教育”与“教学”、“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这应该成为所有教师共同认可的教育使命。但是当前的情况却是“经师易遭,人师难逢”,这已成了我们教育事业所面临的一大现实难题。这主要是源于社会功利色彩的浓重和应试教育的压力导致了一些教师对育人理念的忽视或者在潜意识中形成了教授知识是硬任务,考试分数是硬指标,而育人则是难以评估的软任务的认识。因此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把眼睛盯在教学任务的完成,学习成绩的提高上面,一味地在学习上对学生施加压力,下功夫,而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等德育任务却不够关注甚至相当忽视。由此可见,要想真正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使每一位教师真实、专业地意识到自身的德育教师身份是最为关键的。即让每个教师都清醒地意识到:既然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当然也就没有不是德育教师的纯粹的教学人员(经师),即要求教师摈弃只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一般教书匠的意识,要不满足于做“经师”,而要做“人师”,即实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教学目标和德育目标的统一。
二、提高德育技能:教书育人本领的增强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并非从外面把德育因素强加到知识中去,而是知识本身就蕴含着德育的养料,而且它是知识的精髓,它有待于技艺高超的教师把它挖掘和提炼出来,让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德育的营养。也就是说,现有的学科教材当中有许多课文、内容的编写都遵循着学科教学当中要实施德育的原则,可是这一切都取决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当好一个德育意图的设计者、德育材料的提供者、学生品德形成的鼓励者、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也就是说,教师应按照学科教学的自身规律和学生的发展规律,将挖掘出来的德育内容运用和实施到教学当中,使教学达到知识和德育水乳交融的境界,实现教育的最高境界——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新人。所以是否在教学中贯彻德育,关键在于教师,即不仅取决于学校教师的德育观念,更取决于教师德育的理论功底和德育技能技巧的提高。教师是学科教学的主导者,更是德育工作的实践者,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学科德育能力、水平和艺术,或者经验不足,就将难以胜任教书育人这一神圣的工作。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具有高超的教育智慧,对德育要有敏锐的意识,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具备一定的育德本领,而且还要努力克服教育经验的不足,促进教育技能的提高。而这则需要教师进行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要有知识的储备,靠对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研修去获得良好与广泛的知识基础与有效的教育方法,研究和掌握教育对象品德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从而使教师对德育目的的把握、教学过程中教育策略、方法与技巧的应用达到较高的专业素养层次。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水平、能力和技术,要通过学校德育的实际训练去提高,就是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出教学中德育的规律,提高教学的教育水平,创造出具有德育特色的教学模式,使学科德育实施得更为出色,取得顺理成章,“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
三、以身示教:对学生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
教师作为活跃在学校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是社会价值引导的实践者。《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实验也发现:“儿童最喜欢模仿的楷模人物是他们的父母与教师”。也就是说,教师是影响学生的最主导、最直接、最持久、最活跃的主体性因素,即教师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品德及个性形成有着意义深远的陶冶、暗示和引导作用。可以说,品德是感染而来的而非直接教来的,一个学生从老师的人格和作为所学的比他教的要多,教师的一个小小“善举”,诸如一句问候的话语,一个友善的目光,或是弯腰捡起一片纸,或是帮学生整理一下衣领……都会使学生在不经意间领悟道德的真谛。同样也不难推断,一个道德水平低下,缺乏高尚人格的教师,虽然不一定会使教出来的学生人格扭曲、道德败坏,但绝不可能促进学生健全高尚人格的养成!由此可见,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利用课堂教学传授德育内容那仅仅是工作的一个方面,而教师的榜样作用,则是育人的更加重要的另一个方面。为此,教师要为人师表,要具有人格师表的起码道德和精神品质。
也就是说,教师只有注重“修身”,“言德”才有实效。教师理论的说服只有伴以自身榜样的示范,即诉诸教师的道德表率,才更容易产生效果,才能完成教学任务。甚至可以说,教师榜样的作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甚至超过其所教学科知识本身。这主要源于教师的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特殊的影响,是一种最具体生动、最直观形象、最有说服力、教育力的教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为师亦为范,台上台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要“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教师人格的魅力,能够使学生愿意亲近教师,愿意听从教师的教诲,愿意学习老师教的学科,只有亲其道,才能信其学。这就要求所有教师既要具有学识魅力又要具有人格魅力。所以,教师不能总是要求学生去做什么,而更多的应反思自身为孩子做了什么?起了什么样的表率作用?凡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假若你教育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己却怕苦畏难、奢侈浪费,学生怎会听你的?你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讲卫生,自己却口吐污言秽语,乱扔废物,学生那么多耳朵听着、眼睛看着,又有谁会信服你?因此,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一定要注意身教,为人师表。不仅要从知识上、学问上做学生的老师,更要有纯洁的灵魂、高尚的情操、完美的形象、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即在人品上、道德上、人格上成为学生的楷模。
四、真挚师爱: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融洽、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道德的发展,也可以说,课堂师生关系是制约教学德育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课堂人际关系融洽,教师教的热情就会高涨,学生就会表现为好学、乐学,使教学双边活动能够积极、有效地开展,使课堂气氛活跃良好。反之,冷漠、紧张的课堂师生关系则不利于学生道德的发展,久而久之甚至可能造成学生人格障碍和道德品质的下降。这是因为,只有教师与学生的隔阂完全打通,师生之间才能进行真正的精神交流,教师才能算是对学生进行真正的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所以,要真正使教学有效,教师就必须在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上下功夫。要真心实意地实施德育,诚心诚意地对待学生。
首先,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和尊重学生。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思想前提。教师要树立现代正确的学生观,要坚决摒弃传统的视学生为管束对象、任意责罚学生的观念,也要避免视学生为看护对象、包办代替的观念,同时还要克服视学生为“认知体”,单纯灌输知识的观念。要认识到,“人人生而平等”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石。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独立的人权和人格尊严的基础上,来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教学相长的教学关系,避免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每一个细小的伤害。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否则,教师一旦形成贬低学生地位、否定学生人格、独断专行的权威主义管理模式,就会导致“家长制”的作风,从而使师生关系紧张,导致课堂气氛僵化,甚至引起师生矛盾的严重冲突。比如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些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并让某个学生回答以后,并不示意让那位同学坐下,几分钟后,在教师语气生硬的一声“坐”后,学生方才落座,这是不尊重学生的一个典型表现。所以教师要想优化师生人际关系,就必须与学生之间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使学生产生满足、愉快、合作、互动和互助的情感状态,形成积极的、健康的、生动活泼的气氛,它能极大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次,要关心热爱学生。深沉、殷切、持久的师爱是良好课堂气氛形成的基本条件,教师要有责任心和爱心。用爱去赢得学生的信赖,就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霍懋征老师说得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教不好学生”。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尔逊说:“为了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去做各种教师所喜爱的事,甚至去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的科目。”也就是说,学生是一个个情感丰富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在课堂教学中,要心中有爱,目中有人,要面对全体学生,鼓励学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纠正学生每一个细小的过失,努力发现其优点,开发其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良好成长。而且在课外,也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了熟知学生,教师应该经常找各种机会与学生接触,而不是讲完课就走,应时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找准每一个学生“新的生长点”,以利于将他们的优点发挥到极致。总之,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热爱,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和促进其人格成长的重要一环,这不仅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学生的关爱也将是教学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反之,缺少关爱的教育则是无效的或无力的。
一、强化德育意识:做高于“经师”的“人师”
一谈到德育,一些教师仿佛就认为只要上好思想品德课、搞好德育活动就足以了,即认为德育和智育可以分开独立地施行,把教学与德育看成是“两股道”。正是因为学科教师“心”中无“德育”,才导致了学科教学变成了单一完成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教学目标,根本没有达到“育人”的目的。所以我们要纠正教师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强化教师的德育意识。
可以说,德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而不是一部分人的专有权力。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力,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力放弃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德育使命意识,才可能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和找到德育工作的最大意义,才能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抓德育,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时时注意和发现对显性或隐性德育因素的挖掘,最终使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发挥渗透到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环节之中。否则,即使教学中有很好的德育因素,教师也会视而不见。
而为了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就要打破“人师”与“经师”的阻隔,实现“教育”与“教学”、“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这应该成为所有教师共同认可的教育使命。但是当前的情况却是“经师易遭,人师难逢”,这已成了我们教育事业所面临的一大现实难题。这主要是源于社会功利色彩的浓重和应试教育的压力导致了一些教师对育人理念的忽视或者在潜意识中形成了教授知识是硬任务,考试分数是硬指标,而育人则是难以评估的软任务的认识。因此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把眼睛盯在教学任务的完成,学习成绩的提高上面,一味地在学习上对学生施加压力,下功夫,而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等德育任务却不够关注甚至相当忽视。由此可见,要想真正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使每一位教师真实、专业地意识到自身的德育教师身份是最为关键的。即让每个教师都清醒地意识到:既然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当然也就没有不是德育教师的纯粹的教学人员(经师),即要求教师摈弃只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一般教书匠的意识,要不满足于做“经师”,而要做“人师”,即实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教学目标和德育目标的统一。
二、提高德育技能:教书育人本领的增强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并非从外面把德育因素强加到知识中去,而是知识本身就蕴含着德育的养料,而且它是知识的精髓,它有待于技艺高超的教师把它挖掘和提炼出来,让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德育的营养。也就是说,现有的学科教材当中有许多课文、内容的编写都遵循着学科教学当中要实施德育的原则,可是这一切都取决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当好一个德育意图的设计者、德育材料的提供者、学生品德形成的鼓励者、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也就是说,教师应按照学科教学的自身规律和学生的发展规律,将挖掘出来的德育内容运用和实施到教学当中,使教学达到知识和德育水乳交融的境界,实现教育的最高境界——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新人。所以是否在教学中贯彻德育,关键在于教师,即不仅取决于学校教师的德育观念,更取决于教师德育的理论功底和德育技能技巧的提高。教师是学科教学的主导者,更是德育工作的实践者,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学科德育能力、水平和艺术,或者经验不足,就将难以胜任教书育人这一神圣的工作。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具有高超的教育智慧,对德育要有敏锐的意识,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具备一定的育德本领,而且还要努力克服教育经验的不足,促进教育技能的提高。而这则需要教师进行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要有知识的储备,靠对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研修去获得良好与广泛的知识基础与有效的教育方法,研究和掌握教育对象品德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从而使教师对德育目的的把握、教学过程中教育策略、方法与技巧的应用达到较高的专业素养层次。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水平、能力和技术,要通过学校德育的实际训练去提高,就是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出教学中德育的规律,提高教学的教育水平,创造出具有德育特色的教学模式,使学科德育实施得更为出色,取得顺理成章,“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
三、以身示教:对学生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
教师作为活跃在学校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是社会价值引导的实践者。《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实验也发现:“儿童最喜欢模仿的楷模人物是他们的父母与教师”。也就是说,教师是影响学生的最主导、最直接、最持久、最活跃的主体性因素,即教师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品德及个性形成有着意义深远的陶冶、暗示和引导作用。可以说,品德是感染而来的而非直接教来的,一个学生从老师的人格和作为所学的比他教的要多,教师的一个小小“善举”,诸如一句问候的话语,一个友善的目光,或是弯腰捡起一片纸,或是帮学生整理一下衣领……都会使学生在不经意间领悟道德的真谛。同样也不难推断,一个道德水平低下,缺乏高尚人格的教师,虽然不一定会使教出来的学生人格扭曲、道德败坏,但绝不可能促进学生健全高尚人格的养成!由此可见,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利用课堂教学传授德育内容那仅仅是工作的一个方面,而教师的榜样作用,则是育人的更加重要的另一个方面。为此,教师要为人师表,要具有人格师表的起码道德和精神品质。
也就是说,教师只有注重“修身”,“言德”才有实效。教师理论的说服只有伴以自身榜样的示范,即诉诸教师的道德表率,才更容易产生效果,才能完成教学任务。甚至可以说,教师榜样的作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甚至超过其所教学科知识本身。这主要源于教师的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特殊的影响,是一种最具体生动、最直观形象、最有说服力、教育力的教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为师亦为范,台上台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要“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教师人格的魅力,能够使学生愿意亲近教师,愿意听从教师的教诲,愿意学习老师教的学科,只有亲其道,才能信其学。这就要求所有教师既要具有学识魅力又要具有人格魅力。所以,教师不能总是要求学生去做什么,而更多的应反思自身为孩子做了什么?起了什么样的表率作用?凡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假若你教育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己却怕苦畏难、奢侈浪费,学生怎会听你的?你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讲卫生,自己却口吐污言秽语,乱扔废物,学生那么多耳朵听着、眼睛看着,又有谁会信服你?因此,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一定要注意身教,为人师表。不仅要从知识上、学问上做学生的老师,更要有纯洁的灵魂、高尚的情操、完美的形象、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即在人品上、道德上、人格上成为学生的楷模。
四、真挚师爱: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融洽、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道德的发展,也可以说,课堂师生关系是制约教学德育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课堂人际关系融洽,教师教的热情就会高涨,学生就会表现为好学、乐学,使教学双边活动能够积极、有效地开展,使课堂气氛活跃良好。反之,冷漠、紧张的课堂师生关系则不利于学生道德的发展,久而久之甚至可能造成学生人格障碍和道德品质的下降。这是因为,只有教师与学生的隔阂完全打通,师生之间才能进行真正的精神交流,教师才能算是对学生进行真正的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所以,要真正使教学有效,教师就必须在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上下功夫。要真心实意地实施德育,诚心诚意地对待学生。
首先,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和尊重学生。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思想前提。教师要树立现代正确的学生观,要坚决摒弃传统的视学生为管束对象、任意责罚学生的观念,也要避免视学生为看护对象、包办代替的观念,同时还要克服视学生为“认知体”,单纯灌输知识的观念。要认识到,“人人生而平等”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石。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独立的人权和人格尊严的基础上,来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教学相长的教学关系,避免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每一个细小的伤害。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否则,教师一旦形成贬低学生地位、否定学生人格、独断专行的权威主义管理模式,就会导致“家长制”的作风,从而使师生关系紧张,导致课堂气氛僵化,甚至引起师生矛盾的严重冲突。比如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些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并让某个学生回答以后,并不示意让那位同学坐下,几分钟后,在教师语气生硬的一声“坐”后,学生方才落座,这是不尊重学生的一个典型表现。所以教师要想优化师生人际关系,就必须与学生之间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使学生产生满足、愉快、合作、互动和互助的情感状态,形成积极的、健康的、生动活泼的气氛,它能极大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次,要关心热爱学生。深沉、殷切、持久的师爱是良好课堂气氛形成的基本条件,教师要有责任心和爱心。用爱去赢得学生的信赖,就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霍懋征老师说得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教不好学生”。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尔逊说:“为了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去做各种教师所喜爱的事,甚至去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的科目。”也就是说,学生是一个个情感丰富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在课堂教学中,要心中有爱,目中有人,要面对全体学生,鼓励学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纠正学生每一个细小的过失,努力发现其优点,开发其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良好成长。而且在课外,也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了熟知学生,教师应该经常找各种机会与学生接触,而不是讲完课就走,应时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找准每一个学生“新的生长点”,以利于将他们的优点发挥到极致。总之,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热爱,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和促进其人格成长的重要一环,这不仅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学生的关爱也将是教学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反之,缺少关爱的教育则是无效的或无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