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的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有一定的情感体会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
我国明代学者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他认为:“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这段话告诉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采用乐学法,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促进学习。
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这个工具的掌握和运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思想,交织着情感,尤其文学作品中所展示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风貌,以及大自然的诗情画意,都会使学生产生欣喜的情感,成为学好语文的诱因。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呢?
一、要善于激发情感,以情激情
心理研究表明,情感包括爱好、快乐、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六种基本情绪,有激情、心境、热情三种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利于语文教学。
1、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只有热爱才是有最好的老师”,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教师必须结合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激发学生学好的语文的热情。例如要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灵活地自选教学内容,采用“茶馆”、“书场”式的教学方式,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用丰富的、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语文的天地。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开始,采用情景导入、悬念激活、朗读激情、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扣住学生心弦,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想知”、“乐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增强教学的艺术性,讲出形象,讲出趣味,讲出感情,吸引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忘身于语文所展示的境界。在此基础上,渗透思想教育内容,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把“兴趣”变为“爱好”,并进一步转化为“志趣”——对语文的无比热爱,做为学好语文的持久动力。
二、以作者的思想去教育感染学生,叩开他们情感的心扉
语文课是一门具有较强政治思想性的基础课,学生学习时不仅接触它的形式——语言文字,而且还要接受它的内容——观点和感情。大多数课文都是作者用笔蘸着心血,蘸着欢乐或辛酸的泪水写成的,蕴含其中的爱与恨,褒与贬,拥护与反对,赞扬与批评等思想,单靠介绍作者生平和课文产生的时代背景,是起不到多大理解作用的,而应该课前要求学生找有关作者的传记或内容上、思想上有联系的文章来看,从中领略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从内心深入到感染熏陶,带着崇尚作者思想情怀的热情,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只有叩开学生的情感心扉,才能深深体味作者赋予作品的真实情感。
笔者在十六年的教学生涯中,曾有过这样的深刻体会,我在讲课之前,先向学生推荐有关的作者传记。我认为,人物传略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是巨大的。学生读了作家传略,会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触摸到文章跳动的情感脉搏。例如学生读了介绍鲁迅生平的书籍,再学习鲁迅的文章时,感受到的就不再是一篇孤零零的使人费解的文章,而是围绕鲁迅的战斗一生和他生活的年代而产生一系列的联想,于是对作品中表现的不幸人物寄予深切的同情,对正直坚贞的人由衷地敬佩,对制造种种悲剧的反动统治者深深地厌恶、憎恨,对作者期待的美好未
来无限向往,也深深地理解了鲁迅作品大量的反语中所寄托的无限情感。
三、理清课文脉络,剖析人物形象,引起学生感情共鸣
语文教师钻研课文,不仅要搞清内容、结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还要理出思想情感的发展脉络,深入其中体味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散文教学尤应如此。如教《荔枝蜜》可把课文的情感脉络变化概括为:不大喜欢→发生兴趣→爱上蜜蜂→变成蜜蜂。然后,启发学生抓住三个眼点:一是吃蜜时动了情;二是看蜜蜂大厦时听养蜂员的答问后心不禁一颤;三是沉吟地望着田野的农民。以此来加深理解作者对蜜蜂情感所发生变化的线索的认识,形成教者与学者的情感相互交流;最初“不大喜欢”,教者表露出作者对蜜蜂记一螫之仇,听者则有压抑、不快之感;当教到“爱蜜蜂”时,教者表达出作者对蜜蜂深切感佩崇敬之意,听者则心潮激荡。这样,师生浑然一体,形成融洽和谐的气氛,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教育。
课文中的记叙文或小说总是把人物、事件、思想有机地揉合加以表现的。它常常以动人的形象、生动的情节和强烈的抒情色彩熏陶感染读者。因此,小说教学从情入手,必须把握住作者倾注在人物形象中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去体验,唤起情感的共鸣。如教小说《故乡》中闰土二十年后和“我”见面时倾吐衷肠一段。文中写闰土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知,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默默地吸烟了。如果只停留在外貌、对话和动作描写上学生得到的只能是个麻木者的形象。这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少年闰土原是怎样?如今为何变成“仿佛石像一般”?为何“只是觉苦,却又形象不出?”先是摇头,继而沉默,默默地吸烟又是为了什么?一连串的问题,可使学生通过讨论,深有感触地认识到闰土此时无比哀愁的心情,进而联想到二十年代中国农民的悲剧。这样挖掘,使学生对这一悲剧人物的苦难命运表示深切同情的关注,并且激起对旧世界的愤懑与抗议。此时作者的情感与教育、学习者的情感水乳交融,使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脉搏跳动,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引起感情共鸣。
四、要注重培养学生情感,唤起写作的激情
常言道:“情者文之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细腻的情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来。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指导学生投身生活,不仅要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更主要的是要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并积累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生活感受力。指导学生体验生活要抓住时机,适时引导。如“激动”是一种极平常的情感,但到底是什么感受,许多同学说不清楚,表达时只能借助于“非常”、“十分”之类的词来强调。如果借助一次比赛获胜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就会说出“心跳快”、“气喘急”、“忘记了一切”、“总也坐不住”、“禁不住笑”、“老想找人说”等感受。因此,教师要借助课外活动,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并善于抓住机会,指导随机观察体验,丰富学生情感。同时在朗读教学中,语文老师有表情的范读,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有力手段。成功的表情朗读,声情并茂,能把课文中最美的地方突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感受到了活生生的形象,就会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心领神会,就会收到“其义自现”的效果。语文老师要利用这种教学手段,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感情,去学好语文。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还必须让学生认识并感觉到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写作是生活中的一种需要。广袤的社会纷纭繁杂,丰富多彩,人人自有一番情趣,事事写来皆可成文。要作生活的有心人,在人与社会、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深刻的印象和真切的感受,使写作欲望永不消褪。
总之,在从事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561305贵州省关岭县八德乡中学)
我国明代学者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他认为:“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这段话告诉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采用乐学法,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促进学习。
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这个工具的掌握和运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思想,交织着情感,尤其文学作品中所展示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风貌,以及大自然的诗情画意,都会使学生产生欣喜的情感,成为学好语文的诱因。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呢?
一、要善于激发情感,以情激情
心理研究表明,情感包括爱好、快乐、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六种基本情绪,有激情、心境、热情三种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利于语文教学。
1、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只有热爱才是有最好的老师”,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教师必须结合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激发学生学好的语文的热情。例如要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灵活地自选教学内容,采用“茶馆”、“书场”式的教学方式,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用丰富的、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语文的天地。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开始,采用情景导入、悬念激活、朗读激情、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扣住学生心弦,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想知”、“乐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增强教学的艺术性,讲出形象,讲出趣味,讲出感情,吸引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忘身于语文所展示的境界。在此基础上,渗透思想教育内容,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把“兴趣”变为“爱好”,并进一步转化为“志趣”——对语文的无比热爱,做为学好语文的持久动力。
二、以作者的思想去教育感染学生,叩开他们情感的心扉
语文课是一门具有较强政治思想性的基础课,学生学习时不仅接触它的形式——语言文字,而且还要接受它的内容——观点和感情。大多数课文都是作者用笔蘸着心血,蘸着欢乐或辛酸的泪水写成的,蕴含其中的爱与恨,褒与贬,拥护与反对,赞扬与批评等思想,单靠介绍作者生平和课文产生的时代背景,是起不到多大理解作用的,而应该课前要求学生找有关作者的传记或内容上、思想上有联系的文章来看,从中领略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从内心深入到感染熏陶,带着崇尚作者思想情怀的热情,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只有叩开学生的情感心扉,才能深深体味作者赋予作品的真实情感。
笔者在十六年的教学生涯中,曾有过这样的深刻体会,我在讲课之前,先向学生推荐有关的作者传记。我认为,人物传略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是巨大的。学生读了作家传略,会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触摸到文章跳动的情感脉搏。例如学生读了介绍鲁迅生平的书籍,再学习鲁迅的文章时,感受到的就不再是一篇孤零零的使人费解的文章,而是围绕鲁迅的战斗一生和他生活的年代而产生一系列的联想,于是对作品中表现的不幸人物寄予深切的同情,对正直坚贞的人由衷地敬佩,对制造种种悲剧的反动统治者深深地厌恶、憎恨,对作者期待的美好未
来无限向往,也深深地理解了鲁迅作品大量的反语中所寄托的无限情感。
三、理清课文脉络,剖析人物形象,引起学生感情共鸣
语文教师钻研课文,不仅要搞清内容、结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还要理出思想情感的发展脉络,深入其中体味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散文教学尤应如此。如教《荔枝蜜》可把课文的情感脉络变化概括为:不大喜欢→发生兴趣→爱上蜜蜂→变成蜜蜂。然后,启发学生抓住三个眼点:一是吃蜜时动了情;二是看蜜蜂大厦时听养蜂员的答问后心不禁一颤;三是沉吟地望着田野的农民。以此来加深理解作者对蜜蜂情感所发生变化的线索的认识,形成教者与学者的情感相互交流;最初“不大喜欢”,教者表露出作者对蜜蜂记一螫之仇,听者则有压抑、不快之感;当教到“爱蜜蜂”时,教者表达出作者对蜜蜂深切感佩崇敬之意,听者则心潮激荡。这样,师生浑然一体,形成融洽和谐的气氛,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教育。
课文中的记叙文或小说总是把人物、事件、思想有机地揉合加以表现的。它常常以动人的形象、生动的情节和强烈的抒情色彩熏陶感染读者。因此,小说教学从情入手,必须把握住作者倾注在人物形象中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去体验,唤起情感的共鸣。如教小说《故乡》中闰土二十年后和“我”见面时倾吐衷肠一段。文中写闰土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知,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默默地吸烟了。如果只停留在外貌、对话和动作描写上学生得到的只能是个麻木者的形象。这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少年闰土原是怎样?如今为何变成“仿佛石像一般”?为何“只是觉苦,却又形象不出?”先是摇头,继而沉默,默默地吸烟又是为了什么?一连串的问题,可使学生通过讨论,深有感触地认识到闰土此时无比哀愁的心情,进而联想到二十年代中国农民的悲剧。这样挖掘,使学生对这一悲剧人物的苦难命运表示深切同情的关注,并且激起对旧世界的愤懑与抗议。此时作者的情感与教育、学习者的情感水乳交融,使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脉搏跳动,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引起感情共鸣。
四、要注重培养学生情感,唤起写作的激情
常言道:“情者文之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细腻的情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来。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指导学生投身生活,不仅要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更主要的是要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并积累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生活感受力。指导学生体验生活要抓住时机,适时引导。如“激动”是一种极平常的情感,但到底是什么感受,许多同学说不清楚,表达时只能借助于“非常”、“十分”之类的词来强调。如果借助一次比赛获胜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就会说出“心跳快”、“气喘急”、“忘记了一切”、“总也坐不住”、“禁不住笑”、“老想找人说”等感受。因此,教师要借助课外活动,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并善于抓住机会,指导随机观察体验,丰富学生情感。同时在朗读教学中,语文老师有表情的范读,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有力手段。成功的表情朗读,声情并茂,能把课文中最美的地方突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感受到了活生生的形象,就会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心领神会,就会收到“其义自现”的效果。语文老师要利用这种教学手段,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感情,去学好语文。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还必须让学生认识并感觉到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写作是生活中的一种需要。广袤的社会纷纭繁杂,丰富多彩,人人自有一番情趣,事事写来皆可成文。要作生活的有心人,在人与社会、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深刻的印象和真切的感受,使写作欲望永不消褪。
总之,在从事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561305贵州省关岭县八德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