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是新课改中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1.培养学生认真预习和复习的好習惯
五年级的学生由于有了前四年数学学习的经验,所以相对而言数学学科的学习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比较浮躁,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我进行数学教学前要求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预习,通过有意识的预习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那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我感觉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我觉得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在预习时,要使学生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
与此同时,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课后及时复习,加强巩固训练才能降低遗忘速率,弥补缺陷。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受益。
2.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上课时能否集中注意力、能否积极思考直接关系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我觉得应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听课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显得比较枯燥,所以数学老师应根据这实际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疑难困惑是正常现象,教学中,教师大量要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题,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对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堂听讲中摸索解决,不依赖于他人。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课堂40分钟中捕捉有效信息,正确理解知识点,并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它贯穿于小学、中学乃至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计算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4.培养学生作业工整、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从教学的功能看,作业练习是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既能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布置的作业量要适量适度,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同时应优化作业环境,数学上的课堂作业尽量在课内布置,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在课上思考、完成,坚决杜绝拖课作业的现象。所以我们教师应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节,在备课中将作业题按梯度分散渗和到各环节之中,减少作业中机械重复的部分,这样才能提高练习的质量。我从对学生的作业批改了和平时的单元测试反馈来看,一般作业工整、细心完成的同学,卷面出现计算错误或者漏题错误的很少。所以,数学老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认真作业和细心检查的好习惯: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按时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拖拉;做完作业之后,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即时更正;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整洁。。完成家庭作业前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如果是做假期作业,应先制订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
5.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和搜集资料的好习惯
每一门学科的学习,光靠课内是不够的。数学与现实生活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要学好数学,还应要求学生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和搜集一些生活资料,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教学中,要有计划的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从而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深化课堂知识。
总之,要学好数学,首先应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与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品质,为学好数学学科和新课程下的数学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只要学生在小学时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习惯的惯性将会跟随学生走向社会,良好习惯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从而完成教学的最根本宗旨,即学生全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1.培养学生认真预习和复习的好習惯
五年级的学生由于有了前四年数学学习的经验,所以相对而言数学学科的学习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比较浮躁,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我进行数学教学前要求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预习,通过有意识的预习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那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我感觉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我觉得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在预习时,要使学生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
与此同时,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课后及时复习,加强巩固训练才能降低遗忘速率,弥补缺陷。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受益。
2.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上课时能否集中注意力、能否积极思考直接关系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我觉得应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听课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显得比较枯燥,所以数学老师应根据这实际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疑难困惑是正常现象,教学中,教师大量要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题,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对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堂听讲中摸索解决,不依赖于他人。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课堂40分钟中捕捉有效信息,正确理解知识点,并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它贯穿于小学、中学乃至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计算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4.培养学生作业工整、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从教学的功能看,作业练习是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既能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布置的作业量要适量适度,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同时应优化作业环境,数学上的课堂作业尽量在课内布置,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在课上思考、完成,坚决杜绝拖课作业的现象。所以我们教师应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节,在备课中将作业题按梯度分散渗和到各环节之中,减少作业中机械重复的部分,这样才能提高练习的质量。我从对学生的作业批改了和平时的单元测试反馈来看,一般作业工整、细心完成的同学,卷面出现计算错误或者漏题错误的很少。所以,数学老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认真作业和细心检查的好习惯: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按时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拖拉;做完作业之后,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即时更正;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整洁。。完成家庭作业前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如果是做假期作业,应先制订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
5.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和搜集资料的好习惯
每一门学科的学习,光靠课内是不够的。数学与现实生活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要学好数学,还应要求学生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和搜集一些生活资料,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教学中,要有计划的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从而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深化课堂知识。
总之,要学好数学,首先应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与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品质,为学好数学学科和新课程下的数学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只要学生在小学时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习惯的惯性将会跟随学生走向社会,良好习惯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从而完成教学的最根本宗旨,即学生全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