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有幸聆听了周益民老师执教的——《逆风的蝶》,这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先生所著的童话《乌丢丢的奇遇》中的精彩部分。《乌丢丢的奇遇》以诗人独特的眼光审视着这个世界,也以极大的善良和慈悲理解并体贴着这个世界。周老师选取的《逆风的蝶》所讲述的是一只勇敢的蝴蝶为了遵守一个美丽的约定,逆风飞扬,至死不渝的过程。面对这样诗意的文本,在周老师和孩子们的想象、拓展和对话中,整个课堂都沐浴着诗性的光辉,而文本的“意”也在“言”的浸润和体味下,自然转换,丰富对接,被孩子们充分领略了。
想象——让“意”贴地起飞
文本的“意”是依附于“言”的,语言是意象的存在形式。因此,进行体贴文本,眷顾语境的适当想象,是丰富语言以至领悟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重要手段。周老师开课伊始就引导学生沉潜文本,发挥想象,贴地起飞,真情触摸文字背后那跳动的心。
师:是啊,去年的这一天,蔷薇花与蝴蝶曾经有过一个美丽的约定,今天就是他们相会的日子。蔷薇忘不了,蝴蝶更忘不了,迎着呼呼的狂风,蝴蝶出发了。我们都看到过阳光下、微风中的蝴蝶,舞姿是那样飘逸、轻盈,那么,大家看到过狂风中的蝴蝶吗?请大家轻声读读。(出示)
师:你读到什么?
生:我感觉蝴蝶飞得很艰难,就像一片落叶。
生:狂风中的蝴蝶是那样弱小,被风吹得上下翻飞,很痛苦。
师:狂风就这样吞噬着他,吞噬着这娇嫩的蝴蝶,看着如此艰难飞行的蝴蝶,同学们,让我们来劝劝他吧。
想象是倾向于艺术真实的创造性思考,通过想象能体验感悟到文本隐含的意义。文本的“意”是含蓄而绵长的,这种含蓄和绵长正是需要我们用真情去纠缠,用朗读去眷注,用想象去体味的。在这一环节中,周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合理想象,体贴蝴蝶,流露真情。在体验感悟中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重新整合、创造和表达,学生不仅亲历文本,感悟文本,而且抒发同情,表达善意。文本语言在这样的想象、体验中更加生动可感,语言背后那温暖的关爱与深情的体恤也喷薄而出。
追索——让“意”激情拓展
对语言的玩味和咀嚼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过程。因为在玩味和咀嚼中,语言的“味道”才会凸显出来。同样,对文本意象的追寻也需要纠缠不休,体味不止,需要执着追索的。因此,周老师引导学生继续涵咏。
师:蝴蝶是怎么想的呢?一起来听听他的心声吧。(出示)
师:啊,蝴蝶,是谁给了你力量,让你如此地坚强?
生齐:那儿有一棵蔷薇,我们去年相约,今天是我和她相会的日子。
师:我们到那边的亭子里歇一会儿,等风停了再赶路。
生齐:我可不能等,真的不能等,我不能让她失望。
师:为什么,这约会那么重要吗?
生齐:今年她只为我开放;如果我今天不能和她见面,她就会凋谢。
师:那是怎样高贵的一朵花啊!
生齐:在别人看来,她也许是一朵普普通通的花,但对我来说,她是独一无二的。
师:这个约定给了蝴蝶多么巨大的力量啊!这还只是一个简单的约定吗?
生: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约定,更包含着蝴蝶的责任和梦想。
生:还包含着蝴蝶的希望。
一个简单而美丽的约定,因了那一只逆风的蝶变得不再简单,因了周老师和孩子们的激情追索,变得美好,因为它包含着责任,承载着希望,寄托了理想,溶入了生命。童话本来就是作者通过独特视角表达感受,倾诉愿望的载体,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包含着许多可能性和未定点的召唤结构。在周老师和孩子们的追索、对话中,“约定”的意义被重新建构和升华了,成了某种责任,某个理想。而面对责任、希望和理想时,那只不妥协、不彷徨、不退缩、不放弃的逆风之蝶也已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灵。
冲突——让“意”走向深刻
冲突是一种主动建构矛盾,引起内心不协调的体验,它能产生重新追求内心协调的强大的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文本的意义也将走向深刻。因此,冲突是纵深文本,获得言语和精神智慧的过程。在文本意象的体味中,一而贯之、平坦透明的线性过程往往会让学生产生思维的懈怠,意义的建构也变得疲软。适当地建构冲突,能警醒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和成功欲望,使文本意象的解读跃到新的进程。
师:多么动人的心声!无论什么困难都动摇不了他的信念,这就叫“忠贞不渝”。现在,请大家再看看狂风中的蝴蝶,静静地想一想:蝴蝶和狂风,到底谁更强大?
生:我认为蝴蝶的力量大,因为他心中有信念。
生:我觉得蝴蝶比狂风更强大。狂风的强大只是外表,他再强大,也吹不散蝴蝶的期望,吹不灭他想见蔷薇的心愿。
师:但蝴蝶最终不是被狂风卷走了吗?
生:可是他的信念至死不渝。
师:为了心中的梦,蝴蝶被风卷走了,去追寻心中的蔷薇了。同学们,静静地想一想,你觉得蝴蝶和蔷薇,他们谁更幸福?
生:我觉得蝴蝶幸福,他付出了,也收获着。
生:我认为他们都很幸福,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同样的约定,即使天各一方,彼此都会心心相应。
师:是啊,爱着彼此的爱,想着彼此的想,信守一个诺言,拥有一份牵挂,这就是幸福! “谁更强大?谁更幸福?”这是犀利的追问,带来欣喜的顿悟。他们不仅感悟到谁更强大谁更幸福,而且感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强大和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这是一种人生智慧的顿悟。这顿悟来源于周老师苦心建构的冲突,像晨钟,像棒喝,让学生幡然醒悟,意味深远。从这一点上,文本的价值不在于文本本身,而在于阅读者的建构,周老师带着孩子们重新建构了文本意义,生活的智慧孕育其中,文本之“意”也由此走向深刻并实现超越。
互文——让“意”实现融通
互文观照,反哺建构是学习语言和建构意象的有效形式,在互文观照中,意象往往通过或同或异的言语片段得到凸显,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处也可以轻易得到印证。因为教师意有所指的文本往往是与“学习文本”存在交集的,而对于互文本的阅读,我们的学生是带着前经验,带着自己在遭遇过程中所积淀的体验进入新文本的,他们将自觉地去填补作品中的空白,在融通中获得新的体验。
师: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蝴蝶在哪里?先到《去年的树》中去寻找。(抽生朗读《去年的树》)找到“蝴蝶”了吗?
生:我觉得《去年的树》中的鸟儿就像蝴蝶,很守信用。
生:鸟儿和蝴蝶一样重信守诺,和蝴蝶一样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
在这个过程中,周老师引导了孩子们进行对文本意象的超越和迁移。“蝴蝶”成了这种意象的代名词,孩子们敏感而聪颖,迅速感知到《去年的树》中的鸟儿形象和蝴蝶一样是重信守诺、不离不弃,为了友谊和爱宁愿献出生命的。童话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的存在的表达方式,它描述的是想象世界,展现的却是现实生活。在伽达默尔看来,艺术的正当性,正是它揭示了存在。我们的学生体味到的不仅是意象,更是一种存在方式。这将伴随他们一生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也正是我们语文课程的使命和至死不渝的追寻。
皈依——让“意”落地生根
佛陀所描述的看山看水(悟禅悟道)的三重境界中,“皈依”应该算是最后一重。这是绚烂夏花之后的静美秋叶,是辽阔的安静与丰富的单纯。教学需要这样的皈依,只有得到皈依,文本才是具有生产力的;只有得到皈依,语文课堂才能避免人文虚高;只有得到皈依,文本“意象”才能融化在学生的生命里和血液里。
师:离开这树和鸟,找找身边的蝴蝶。风息了,你看枝头飘落的最后一片秋叶,那就是蝴蝶;你还觉得蔷薇的身边什么是蝴蝶?
生:托起她的那片绿叶也是蝴蝶。
生:蔷薇身边所有的一切都是蝴蝶,因为蝴蝶在他们心中。
师:只要心中有爱,蝴蝶就无处不在!絮絮的微风中,飘来了蝴蝶动人的歌唱——(感情朗诵文前十四行诗)
这是又一次超越,然而却也是一次回归。文本的意象——同情、爱、温暖、责任、希望、梦想、幸福、重信守诺、不离不弃、至死不渝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次意象的获得,一次生命智慧的感悟,一次思想精神的洗礼。在这样的课堂中,诗意、美丽已经不言自喻,甚至让人想到纯粹和圣洁。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确已领略“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胜境美景,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读到诗人惠特曼的话:没有信仰的人就像没有泥的蒲草,没有水的芦荻,即使看上去还有青色,内心却已经枯槁了。或许,《逆风的蝶》所带给我们的震撼,就是一种信仰的唤醒和重新建立吧!
想象——让“意”贴地起飞
文本的“意”是依附于“言”的,语言是意象的存在形式。因此,进行体贴文本,眷顾语境的适当想象,是丰富语言以至领悟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重要手段。周老师开课伊始就引导学生沉潜文本,发挥想象,贴地起飞,真情触摸文字背后那跳动的心。
师:是啊,去年的这一天,蔷薇花与蝴蝶曾经有过一个美丽的约定,今天就是他们相会的日子。蔷薇忘不了,蝴蝶更忘不了,迎着呼呼的狂风,蝴蝶出发了。我们都看到过阳光下、微风中的蝴蝶,舞姿是那样飘逸、轻盈,那么,大家看到过狂风中的蝴蝶吗?请大家轻声读读。(出示)
师:你读到什么?
生:我感觉蝴蝶飞得很艰难,就像一片落叶。
生:狂风中的蝴蝶是那样弱小,被风吹得上下翻飞,很痛苦。
师:狂风就这样吞噬着他,吞噬着这娇嫩的蝴蝶,看着如此艰难飞行的蝴蝶,同学们,让我们来劝劝他吧。
想象是倾向于艺术真实的创造性思考,通过想象能体验感悟到文本隐含的意义。文本的“意”是含蓄而绵长的,这种含蓄和绵长正是需要我们用真情去纠缠,用朗读去眷注,用想象去体味的。在这一环节中,周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合理想象,体贴蝴蝶,流露真情。在体验感悟中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重新整合、创造和表达,学生不仅亲历文本,感悟文本,而且抒发同情,表达善意。文本语言在这样的想象、体验中更加生动可感,语言背后那温暖的关爱与深情的体恤也喷薄而出。
追索——让“意”激情拓展
对语言的玩味和咀嚼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过程。因为在玩味和咀嚼中,语言的“味道”才会凸显出来。同样,对文本意象的追寻也需要纠缠不休,体味不止,需要执着追索的。因此,周老师引导学生继续涵咏。
师:蝴蝶是怎么想的呢?一起来听听他的心声吧。(出示)
师:啊,蝴蝶,是谁给了你力量,让你如此地坚强?
生齐:那儿有一棵蔷薇,我们去年相约,今天是我和她相会的日子。
师:我们到那边的亭子里歇一会儿,等风停了再赶路。
生齐:我可不能等,真的不能等,我不能让她失望。
师:为什么,这约会那么重要吗?
生齐:今年她只为我开放;如果我今天不能和她见面,她就会凋谢。
师:那是怎样高贵的一朵花啊!
生齐:在别人看来,她也许是一朵普普通通的花,但对我来说,她是独一无二的。
师:这个约定给了蝴蝶多么巨大的力量啊!这还只是一个简单的约定吗?
生: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约定,更包含着蝴蝶的责任和梦想。
生:还包含着蝴蝶的希望。
一个简单而美丽的约定,因了那一只逆风的蝶变得不再简单,因了周老师和孩子们的激情追索,变得美好,因为它包含着责任,承载着希望,寄托了理想,溶入了生命。童话本来就是作者通过独特视角表达感受,倾诉愿望的载体,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包含着许多可能性和未定点的召唤结构。在周老师和孩子们的追索、对话中,“约定”的意义被重新建构和升华了,成了某种责任,某个理想。而面对责任、希望和理想时,那只不妥协、不彷徨、不退缩、不放弃的逆风之蝶也已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灵。
冲突——让“意”走向深刻
冲突是一种主动建构矛盾,引起内心不协调的体验,它能产生重新追求内心协调的强大的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文本的意义也将走向深刻。因此,冲突是纵深文本,获得言语和精神智慧的过程。在文本意象的体味中,一而贯之、平坦透明的线性过程往往会让学生产生思维的懈怠,意义的建构也变得疲软。适当地建构冲突,能警醒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和成功欲望,使文本意象的解读跃到新的进程。
师:多么动人的心声!无论什么困难都动摇不了他的信念,这就叫“忠贞不渝”。现在,请大家再看看狂风中的蝴蝶,静静地想一想:蝴蝶和狂风,到底谁更强大?
生:我认为蝴蝶的力量大,因为他心中有信念。
生:我觉得蝴蝶比狂风更强大。狂风的强大只是外表,他再强大,也吹不散蝴蝶的期望,吹不灭他想见蔷薇的心愿。
师:但蝴蝶最终不是被狂风卷走了吗?
生:可是他的信念至死不渝。
师:为了心中的梦,蝴蝶被风卷走了,去追寻心中的蔷薇了。同学们,静静地想一想,你觉得蝴蝶和蔷薇,他们谁更幸福?
生:我觉得蝴蝶幸福,他付出了,也收获着。
生:我认为他们都很幸福,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同样的约定,即使天各一方,彼此都会心心相应。
师:是啊,爱着彼此的爱,想着彼此的想,信守一个诺言,拥有一份牵挂,这就是幸福! “谁更强大?谁更幸福?”这是犀利的追问,带来欣喜的顿悟。他们不仅感悟到谁更强大谁更幸福,而且感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强大和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这是一种人生智慧的顿悟。这顿悟来源于周老师苦心建构的冲突,像晨钟,像棒喝,让学生幡然醒悟,意味深远。从这一点上,文本的价值不在于文本本身,而在于阅读者的建构,周老师带着孩子们重新建构了文本意义,生活的智慧孕育其中,文本之“意”也由此走向深刻并实现超越。
互文——让“意”实现融通
互文观照,反哺建构是学习语言和建构意象的有效形式,在互文观照中,意象往往通过或同或异的言语片段得到凸显,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处也可以轻易得到印证。因为教师意有所指的文本往往是与“学习文本”存在交集的,而对于互文本的阅读,我们的学生是带着前经验,带着自己在遭遇过程中所积淀的体验进入新文本的,他们将自觉地去填补作品中的空白,在融通中获得新的体验。
师: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蝴蝶在哪里?先到《去年的树》中去寻找。(抽生朗读《去年的树》)找到“蝴蝶”了吗?
生:我觉得《去年的树》中的鸟儿就像蝴蝶,很守信用。
生:鸟儿和蝴蝶一样重信守诺,和蝴蝶一样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
在这个过程中,周老师引导了孩子们进行对文本意象的超越和迁移。“蝴蝶”成了这种意象的代名词,孩子们敏感而聪颖,迅速感知到《去年的树》中的鸟儿形象和蝴蝶一样是重信守诺、不离不弃,为了友谊和爱宁愿献出生命的。童话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的存在的表达方式,它描述的是想象世界,展现的却是现实生活。在伽达默尔看来,艺术的正当性,正是它揭示了存在。我们的学生体味到的不仅是意象,更是一种存在方式。这将伴随他们一生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也正是我们语文课程的使命和至死不渝的追寻。
皈依——让“意”落地生根
佛陀所描述的看山看水(悟禅悟道)的三重境界中,“皈依”应该算是最后一重。这是绚烂夏花之后的静美秋叶,是辽阔的安静与丰富的单纯。教学需要这样的皈依,只有得到皈依,文本才是具有生产力的;只有得到皈依,语文课堂才能避免人文虚高;只有得到皈依,文本“意象”才能融化在学生的生命里和血液里。
师:离开这树和鸟,找找身边的蝴蝶。风息了,你看枝头飘落的最后一片秋叶,那就是蝴蝶;你还觉得蔷薇的身边什么是蝴蝶?
生:托起她的那片绿叶也是蝴蝶。
生:蔷薇身边所有的一切都是蝴蝶,因为蝴蝶在他们心中。
师:只要心中有爱,蝴蝶就无处不在!絮絮的微风中,飘来了蝴蝶动人的歌唱——(感情朗诵文前十四行诗)
这是又一次超越,然而却也是一次回归。文本的意象——同情、爱、温暖、责任、希望、梦想、幸福、重信守诺、不离不弃、至死不渝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次意象的获得,一次生命智慧的感悟,一次思想精神的洗礼。在这样的课堂中,诗意、美丽已经不言自喻,甚至让人想到纯粹和圣洁。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确已领略“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胜境美景,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读到诗人惠特曼的话:没有信仰的人就像没有泥的蒲草,没有水的芦荻,即使看上去还有青色,内心却已经枯槁了。或许,《逆风的蝶》所带给我们的震撼,就是一种信仰的唤醒和重新建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