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之一,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中心,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笔者认为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每篇课文都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因为只有深入文本,学生的思想才能与文本撞击,碰出美丽的火花。
一、提倡个性化“创读”,提高思维能力。
“创读”——有创意地读,读出新意,读出创意,读出文本的未尽之意,读出前所未有之意。这种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理解作者的原意,而且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价值观、所处环境等对文本进行理解,它是多元的,只要学生能合情合理地解读文本,其解读就是有意义的。
如果说“实读”是“读出作者”,那么“创读”就是“读出自己”,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升华。“创读”是对原作意义进行重建、批判,读出新颖的东西,是实际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是引领孩子们用心灵朗读,用生命朗读。
如《梅花魂》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现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学生自由读这一句话,从字里行间,他们读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读出了“誓死要回国工作”的钱学森,读出了“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吉鸿昌……
再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教学《朋友》一课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但,茫茫人海,就有一个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是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斯的朋友——达蒙”这句话的理解。有的孩子强调了“真的愿意”,读出了朋友间互相信任的心;有的强调了“茫茫人海”,认为皮斯阿斯的朋友一定很多,甚至还有亲人,可没有一个人愿意为皮斯阿斯坐牢,只有他的朋友达蒙,这说明达蒙是一个勇敢的人;还有孩子在破折号的地方特意停顿了一下,因为他想表达出这个朋友不是别人,正是达蒙。书读到这个份上,不能不说精彩!谁能想到孩子竟能作出如此独创的解读。
二、鼓励探究性研读,拓展思维空间。
研读——从研究的角度去读,深入地读,探究地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钻研。
请看特级教师王菘舟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的一个片段:
师引入:“请同学们自由读‘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如下:
1、“谁来说说,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指名回答: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鲁肃会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
“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
“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诸葛亮会暗自高兴。这场大雾,我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
“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
2、“但是,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面读一读,你得联系联系上文。谁找到了可以联系的句子?”(指名回答: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不过,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写的?完全可以写成这样嘛: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既清楚又简练,多好!改不改?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
3.“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周瑜的一声叹息:“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王菘舟老师寓学生的主动研究于阅读活动之中,在初读到位的基础上,直入研读专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最有研究价值,以此为突破口,集中了“研究”主题,并辐射全文,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体现了“反复诵读、情感熏陶、自由感悟”的语文学科个性,充满了人文情怀。
三、允许合理化误读,奏出思维乐章。
“误读”——不是“错误”地读,而是“有差别”地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经常允许甚至肯定学生合理的“误读”,不失为一种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策略。
我们应允许学生对文本合理“误读”,因为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丰富内涵,有许多即使是作者本人在创作时也未曾想到的,如曹禺在谈到为什么创作《雷雨》时说:“我以为不应该用欺骗去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明显地意识到我在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但是作者在创作时没有意识到的内涵,读者却有可能意识到,而且越是优秀作品其内涵就越丰富,就越耐人咀嚼,这在客观上造成人们的“误读”。对于作为接受主体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水平必然受到已有的经验、情感、价值观念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即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早已存在一个影响文本的主体状态。西方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人则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道理都是一样的。有些看似简单的作品如孟郊的《游子吟》一诗,也需一个人终其一生去解读,因此我们决不能把基于成人经验的结论一股脑儿抛给学生,应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更合理地理解文章。这实际上是一种创造过程,这种创造过程肯定不会完美,但这种过程毕竟是学生亲身参与的,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课堂上,学生的“误读”,是很珍贵的教学资源,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有这种价值观,并且要善于作出机敏而正确的反应,抓住这个“误读”将教学引向深入,让学生的解读得以提升。
当然允许学生“误读”,并不等于一味迎合学生,对于教学中出现的不符合教学需要的“误读”,如庸俗的表现欲,无意义的纠缠等,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在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同时,提升其阅读需求,追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使他们的思维品质、阅读品位和阅读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通过不同方式的个性化解读,学生受到了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铸炼。学生每读到一处,用自己的灵感去碰撞作者的灵感,用自己的智慧去超越作者的智慧,用自己的心灵去敲击作者的心灵,那他就会读出画面,读出个性,读出理解,读出疑问,读出思考,读出精神,读出情感……
一、提倡个性化“创读”,提高思维能力。
“创读”——有创意地读,读出新意,读出创意,读出文本的未尽之意,读出前所未有之意。这种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理解作者的原意,而且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价值观、所处环境等对文本进行理解,它是多元的,只要学生能合情合理地解读文本,其解读就是有意义的。
如果说“实读”是“读出作者”,那么“创读”就是“读出自己”,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升华。“创读”是对原作意义进行重建、批判,读出新颖的东西,是实际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是引领孩子们用心灵朗读,用生命朗读。
如《梅花魂》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现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学生自由读这一句话,从字里行间,他们读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读出了“誓死要回国工作”的钱学森,读出了“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吉鸿昌……
再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教学《朋友》一课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但,茫茫人海,就有一个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是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斯的朋友——达蒙”这句话的理解。有的孩子强调了“真的愿意”,读出了朋友间互相信任的心;有的强调了“茫茫人海”,认为皮斯阿斯的朋友一定很多,甚至还有亲人,可没有一个人愿意为皮斯阿斯坐牢,只有他的朋友达蒙,这说明达蒙是一个勇敢的人;还有孩子在破折号的地方特意停顿了一下,因为他想表达出这个朋友不是别人,正是达蒙。书读到这个份上,不能不说精彩!谁能想到孩子竟能作出如此独创的解读。
二、鼓励探究性研读,拓展思维空间。
研读——从研究的角度去读,深入地读,探究地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钻研。
请看特级教师王菘舟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的一个片段:
师引入:“请同学们自由读‘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如下:
1、“谁来说说,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指名回答: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鲁肃会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
“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
“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诸葛亮会暗自高兴。这场大雾,我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
“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
2、“但是,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面读一读,你得联系联系上文。谁找到了可以联系的句子?”(指名回答: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不过,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写的?完全可以写成这样嘛: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既清楚又简练,多好!改不改?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
3.“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周瑜的一声叹息:“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王菘舟老师寓学生的主动研究于阅读活动之中,在初读到位的基础上,直入研读专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最有研究价值,以此为突破口,集中了“研究”主题,并辐射全文,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体现了“反复诵读、情感熏陶、自由感悟”的语文学科个性,充满了人文情怀。
三、允许合理化误读,奏出思维乐章。
“误读”——不是“错误”地读,而是“有差别”地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经常允许甚至肯定学生合理的“误读”,不失为一种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策略。
我们应允许学生对文本合理“误读”,因为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丰富内涵,有许多即使是作者本人在创作时也未曾想到的,如曹禺在谈到为什么创作《雷雨》时说:“我以为不应该用欺骗去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明显地意识到我在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但是作者在创作时没有意识到的内涵,读者却有可能意识到,而且越是优秀作品其内涵就越丰富,就越耐人咀嚼,这在客观上造成人们的“误读”。对于作为接受主体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水平必然受到已有的经验、情感、价值观念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即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早已存在一个影响文本的主体状态。西方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人则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道理都是一样的。有些看似简单的作品如孟郊的《游子吟》一诗,也需一个人终其一生去解读,因此我们决不能把基于成人经验的结论一股脑儿抛给学生,应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更合理地理解文章。这实际上是一种创造过程,这种创造过程肯定不会完美,但这种过程毕竟是学生亲身参与的,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课堂上,学生的“误读”,是很珍贵的教学资源,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有这种价值观,并且要善于作出机敏而正确的反应,抓住这个“误读”将教学引向深入,让学生的解读得以提升。
当然允许学生“误读”,并不等于一味迎合学生,对于教学中出现的不符合教学需要的“误读”,如庸俗的表现欲,无意义的纠缠等,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在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同时,提升其阅读需求,追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使他们的思维品质、阅读品位和阅读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通过不同方式的个性化解读,学生受到了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铸炼。学生每读到一处,用自己的灵感去碰撞作者的灵感,用自己的智慧去超越作者的智慧,用自己的心灵去敲击作者的心灵,那他就会读出画面,读出个性,读出理解,读出疑问,读出思考,读出精神,读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