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nyao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师生心理相容的体现,也是师生智力活动处于高峰状态的标志。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成为传递知识的无声媒介,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陶冶品德的潜在力量。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而积极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组织艺术应当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性
  课堂气氛是弥漫在整个课堂内的一种活生生的气息,是一种特有的心理情态。课堂气氛可以是积极的、健康的、生动活泼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庸俗的、死气沉沉的。积极的气氛表明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它反映出来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了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动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反之,学生就会产生不满意、烦闷、厌恶、恐惧、紧张、焦虑等消极态度和体验。教学实践证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而在紧张、压抑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下降。因此,教师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极其重要的。
  二、良好课堂气氛的特点
  1.和谐融洽,配合默契。良好的课堂气氛,表现在师生关系上,好像鱼水交融,息息相关,想对方所想,急对方所急。师生之间好像乐队与指挥的关系,不是教师唱独角戏,教师在讲台上说得天花乱坠,学生却昏昏欲睡。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给学生的是无声的教育,自我控制的力量。良好的课堂气氛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师生情感的统一,相互推心置腹。师生之间的讨论、对话,能以诚相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听不到呵斥和叹息的声音,看不到苦恼和僵持的情状。另一方面,表现为师生的思维共鸣,智力活动中妙趣横生。师生之间的动静搭配恰到好处,学生的静心聆听与积极思维同步进行。严肃中不乏轻松愉悦,紧张之下也有欢声笑语。师生的教学活动在兴趣盎然、情绪高涨之中进行。
  2.情绪热烈,锲而不舍。良好的课堂气氛,表现在师生的精神面貌上,应当是热烈而执着。首先,教师必须始终热情洋溢,精神饱满,用自己振奋的神态来感染学生。课堂上,教师自己应有活泼愉快的情绪,手势动作要灵活自然,语音声调要抑扬顿挫,要向学生表现出各种形式的激奋状态。其次,对学生来说,要学而不厌,时时跃跃欲试,处处津津有味,表现出一种对知识,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热爱。科学家爱因斯坦强调:“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作为一个平民,他的日常生活并不靠特殊的智慧。如果他对知识感兴趣,他就可以在他本职工作之外埋头研究他所热爱的问题,他不必担心自己的努力毫无结果。”可见,“热爱”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前提。传统的教学理论中,提出了主体性、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等。我在关于学生学习情绪与学习效果关系的调查中获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不论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课,课堂气氛愉快的班级当堂测试的成绩明显高于课堂气氛不愉快的班级。国外一项类似的研究也证明“心境很差的学生效率低”。一项对原始材料的分析表明:“那些心境很差的学生几乎把句子忘记3/4,那些心境好的学生只忘记1/2。”这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很重要。不但表现在学生学的方面,也表现在教师教的方面。教师有兴趣,才能热情洋溢,专心致志地教。学生有兴趣,才能情绪高涨,聚精会神地学。总之,在这种气氛中,整个课堂会变得生动活泼。教师不唱“独角戏”,学生不是“旁观者”。
  3.善于创新,富于胆略。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从教学内容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来。①从教师对知识的传授来看,讲授内容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自己的见地,还能深入浅出,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表现出高度的教育机智。②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来看,要能提出较深的问题,回答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尤其是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能促进学生的快速思维,引领学生向更宽泛的领域探索,求得真知。而不是那种“人云亦云”,或者充当“抄黑板”,唯唯诺诺的“书呆子”的角色。
  4.扎扎实实,实中求活。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通过教学效果和教学形式而体现出来。在“实”与“活”的关系上,良好的課堂气氛,应当是“实”字当头,实中求“活”。求“实”,新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充分理解的结果;旧知识的巩固,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更新了观念。求“活”,不应搞“满堂问”,或个别“冒尖户”精彩发言的虚度繁荣,更不能搞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和“假把式”。而应活在所教知识的灵活运用上,活在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上。
  三、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1、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充分运用儿童的情绪记忆,让学生移位动情,尽力缩短与教材的感情距离。《养花》是陶冶高尚情操,进行美育的好教材,但学生初学时认为“腰酸背疼热汗直流”怎么会“多么有意思”?别人把好容易开的昙花拿走了,怎么会“特别喜欢”?我让学生回忆大暴雨时背低年级同学上学,讲中队聚餐的情景。有的说,那天赤脚,脚底划破了血,可看见小弟弟进了教室心里真开心;有的说,包了一上午馄饨,自己没吃几个,但看到大家那么爱吃自己包的馄饨,心里特别开心……已有的情绪记忆,帮助他们移位入境,培植美感。老舍爱生活的情感挤去了孩子怕累吃亏的阴影,体会到劳动是累的,但也是欢乐的;给予也是一种幸福。
  2、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培植儿童的良好情感要发挥学生主动参予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融进自己的思想情感,创造新的形象来。我上《我的心事》,读到最后,让学生参与,寻找帮助大林卸心事的办法。学生有的提议代大林给姐弟俩写信,寄上两张电影票,说明一切请求谅解;有的建议大林再次邀请姐弟俩假期来玩,用行动弥补过失……这样做不仅课堂气氛更浓,还加深了“说话算话”的认识,让有错就改的情感获得更巩固,进行了模拟实践和写作训练。
  3、鼓励学生的创见和批评,尊重他们的情感和意见。上《桂林山水》时,有学生认为课文中描写漓江水的一节,前后有两处讲到水的静,可以调整句序,合在一起写,先写水的清和绿,再写水静,这样更好。我没有指责学生的狂妄无知,而是衷心地赞扬儿童的创见和自主意识。当我在公开课时,由于疏忽出现了拼音错误,学生当着众多听课教师提出批评时,我公开及时地给予肯定,为学生不迷信教师的正确情感而高兴。在上《冬眠》时,学生对书上所说,动物的冬眠“低温”是主要原因一说提出异议,举例说小金鼠在夏天就是同样低温还是活蹦乱跳,只有到了冬季才会冬眠。对此,我表示充分尊重,鼓励学生继续多看书,多钻,长大真正搞懂动物冬眠的原因。
  课堂教学要提高质量,就要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让儿童真正成为主人投入学习,健康地进行语言、思维、情感的交流。老师要自觉地和学生心理换位,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想想。只有教师的真诚和宽容,才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积极情感交流的过程。我认识到教师应当充当多种角色,既是师长,又是朋友,有时还是学生的学生。
  总之,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师生心理相容的体现,也是师生智力活动处于高峰状态的标志。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成为传递知识的无声媒介,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陶冶品德的潜在力量。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研究“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物理课堂教学则是搞好学生发现—提高问题能力培养,落实创新教育的基地。  【关键词】问题 提问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物理学始于问题,物理教学本身离不开问。物理难学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物理的双重性——它既是
我和我的小木屋  今天是9月1号,我离开了广西的梅林中学来到了从江县往洞中学,在我的印象中,只是有那么几个往洞的同学,也是知道这里著名的是增冲鼓楼,却从未来到这个地方,一路上,我都是忐忑不安,在想象着无数个学校的样子和老师同学们。以为悬着的心到了学校就可以落下了,可是当我跟随着校长到达我的住处时,我不禁振了一下,与我想象的实在是差得太远了,此时的心情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首先,我看到地上布满的垃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首先必须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观察,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着创造的空间,在胸中燃起求知和创造的欲望。  关键词:小学生 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造就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实行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在教学基础知识、训练技
【摘要】高效愉悦的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程序。轻松、高效的语文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教无定法,贵在有心。本文分析了高效愉悦型教学的作用和具体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愉悦型教学;探析  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会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只有做到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才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生活实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能有计划、有组织地完成预设的步骤,但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除了预设的精彩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会出现预设的无法预约的生成,这种生成往往能反映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  [教学背景]  PEP Book 5 Unit 5 My New Room Part A部分的Let’s learn的教学目标是掌握curtain, closet, mirr
【摘 要】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说明文的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说明文也是中学生最不愿意学的一种文体,这造成了说明文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状态,使其处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要使学生把握好说明文,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异体比较的教学方法,对于帮助学生认清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读写要求,确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说明文 异体比较 教学方法  
“厌学”即“厌烦学习”,这一现象在当前的小学生中存在也较多。主要表现为读书学习不能专心,效率低,易健忘,成绩差。对学习不感兴趣,有厌烦感,畏惧老师,注意力不能集中,坐不住,无耐心,尤其是对书写、计算有厌烦心理,不喜欢讨论学习问题作业拖拉,敷衍了事、难以按时完成,字迹潦草,作业错误率上升且不及时改正。虽经教育难以改变,严重时出现说谎、逃学、出走。厌学心理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病症”,它严重影响了学
【摘 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又如何让个性各异的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从而绽放出人生的光彩。笔者从语言积累、生本对话、思维碰撞以及生活实践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中学生 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    “活动单”导学的理念为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景象,也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过去教师那种“一只粉笔”“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早
摘要:笔者在实践“‘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发现:自主质疑环节中普遍存在着不敢质疑、不善质疑、不会质疑等弊病。为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让学生“疑”的更有效,笔者试着从更新观念、优化课堂、有效激励等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关键词:六模块;自主质疑;更新理念     在江苏省规范办学的背景下,连云港市推行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目的是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让课堂真正成为高效课堂。  六模块
【摘 要】中学阶段作为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师在作为教学中开展创新教学有利于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同时更好的培养学生,使学生能获得更好地发展。因此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应该是中学语文教师都应该努力做到的。  【关键词】中学语文 作文教学 创新教学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写作能力等语文素质。在信息化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