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不仅要将基本的文化知识教育给学生,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看看书本,老师照本宣读就能完成的,需要学校和老师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技巧,将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传达给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设计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依靠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合作,采取一定措施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最佳方案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引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且心智还未完全发育,暂时还未具备分清事物好坏善恶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引导学生避开生活中的“雷区”,培养学生辨别好坏的能力,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应变能力。让学生在面对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时能应变自如,防止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和家庭是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学校和家庭紧密相连。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需要学校老师和家中共同努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心理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合作,其意义有以下两点: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想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仅仅依靠老师是不够的,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实际上在许多家庭中,孩子的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平时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并不了解,只是通过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孩子,而把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都推卸给学校,这对学校而言、对学生而言都太不公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家庭的一堂必修课,家长们在关系学生成绩之余也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若学生在学校或上学放学路上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家长需要开导孩子,若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和孩子一起找出原因,争取下次考得好成绩。小学阶段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会影响到初中、高中、乃至整个人生,若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培养起乐观积极的心态,在以后的人生中,面对困难,也能乐观积极的面对,理智地对待困难并解决问题。
(2)促进家长和学校的沟通
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信任很重要,老师要取得学生家长的尊敬和信任,首先要获得学生的尊敬。在学校里,老师就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老师的讲话方式、在讲台上的姿态、处理问题的态度、都是学生们模仿的对象,只有老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的真心诚意,才会对老师尊敬。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尊重和信任是相互的,老師认真对待学生,学生用好成绩来回报老师,自己孩子在学校取得好的成绩,家长自然也会放心将孩子托付给老师。家长和学校老师有了基本的信任,相互之间才能很好地交流和沟通,从而打破以学校单方面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加校合作的模式需要需要老师和家长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对学生进行正确、全面的教育。
2、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缺少父母的关爱
从上个世纪末我国实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内陆地区的年轻劳动力前往沿海发达城市打工,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中让其爷爷奶奶照顾。这样的留守儿童在我国数不胜数,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这类学生往往表现出内向、话少的性格特点,若成绩好则表现出听话懂事的性格,若成绩差,贪玩则表现出叛逆的特点。且隔代教育的鸿沟巨大,留守儿童无法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渐渐的这类学生会产生自卑、沉默寡言等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内陆地区的留守儿童,在大城市中,普通家庭生活压力大,学生的父亲母亲都需要外出打工养家,学生则寄宿在学校。这样的学生经过一天辛苦的学习后不能回家,无法和家人分享在学校的乐趣,或者遇到不顺心的是无法和家人诉苦,内心总有不能释怀的心事,渐渐地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总之,家庭是孩子休息的港湾,若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关爱,学生难免会情绪失落,虽然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不重,但经过一天的学习后,学生还是想在父母身边,让父母关心照顾自己,才能养精蓄锐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准备。
学习压力太大
有这样的一部分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在家中缺乏对孩子的教学。平时仅仅依靠学生的成绩单来评价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若孩子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家长对孩子非打即骂,学生的学习压力倍增。这样的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成绩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成绩这会让孩子觉得成绩才是第一位,但是实际上,一个人的性格能决定他的为人处世方式,过分强调成绩让学生只专注于提高学习成绩,不注重和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交流,慢慢地学生会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问题,表现出孤僻的心理问题。若不加以引导任其长期发展下去,学生会形成一定的社交恐惧,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到以后的人生发展。
应试教育的弊端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为了选拔人才,我国采用了应试教育。应试教育能带来绝对公平的考试制度,为贫困家庭提供了走向小康的大路,有效防止阶级固化,是基于我国国情下最好的选择。但是,毫无疑问,应试教育的弊端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学生若想取得好成绩,想要在大量的竞争者中取得先机,就得从小就刻苦学习。学校也会为学生的升学做考虑,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补课,取消一些于升学无关的科目。学生在这样的压力下只能长时间的学习,但是这样的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且缺少一些课外的活动课,学生缺乏锻炼,身体节能也会下降,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艺术课、科学课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被取消,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锻炼,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只能不断学习以提高学习成绩,尤其是一些天资平平,却被老师和家长寄予厚望的学生,在压力下无法宣泄,长期下来只会使心理健康受影响,若家长和老师无法及时发现不到学生的困难加以引导,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通过一些合理的措施,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发展。
(1)强化合作意识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是忽略了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自己只要赚钱养家就足够了。其实不然,家庭对孩子来说就是停靠的港湾,只有在自己的家,在自己父母的身边,孩子才能真心安心休息,同时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也是很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什么样的,孩子就是什么样的。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走,家长是孩子的领路人。在小学时期,学生还没有分清好坏的能力,无法辨别事物的善恶,对自己的行为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犯错,家长需要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还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总之,对孩子的教育仅仅依靠学校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家长们应该摈弃传统的观念,和学校和老师站在一起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意识,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收获美好的童年,也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
借助互联网
当今是互联网普及的时代,通过互联网,大家能随时获取世界的资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交流也能更加方便。大部分家长平时忙于生计奔波劳累,很难有时间和老师见面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容易导致双方缺乏沟通。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能通过互联网相互了解对方,通过一些社交软件实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也能促进家长和老师的相互信任。借助互联网,老师可以在一些教学方案上向老师们寻求意见,和家长们一起探讨教育学生的最好方案,家长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家的时候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家长们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相互了解对方,了解别的学生是如何学习如何生活的,借助互联网,能缩短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距离,促进家校合作模式的发展。
定期进行家庭走访
定期进行家庭走访,老师能直接和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相互了解到对方的情况。借助这个机会,老师可以向家长反馈学生最新的在校情况,在学校是否努力学习、上课是否认真听讲、老师的意见有没有听取。也能通过这个机会,和家长们聊聊希望怎么教育好孩子,这和老师的教育理念是否符合,若家長和学校的教育理念有矛盾,认为学生受教育的侧重点不一样的话,可以会让学生处于一种前后为难的状态。例如部分家长思想比较开明,不希望孩子在小学阶段就背负着太大的学习压力,部分老师则希望学生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应该从小就开始努力,学生没办法在其中取得平衡,所以老师和家长要在教育学生上有共同的理念。且通过家访,老师能直接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情况,对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基本的了解。
设立学校开放日
在一般情况下,家长们对学生的上情况只能通过老师来了解,平时没办法进入学校。如果学校可以在每周安排一天学校开放日,让学生家长可以进入校园,家长就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感受学校的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家长们也可以直接了解到老师上课的辛苦,并亲自融入到课堂中,拉近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距离,学生看见自己的父母会来学校也会更加认真听讲,对学生的学习也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部分,仅仅依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培养出强大的心理素质,在遇到困难时能勇敢面对,不畏畏缩缩,对以后人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云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5(33).
[2]王文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引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且心智还未完全发育,暂时还未具备分清事物好坏善恶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引导学生避开生活中的“雷区”,培养学生辨别好坏的能力,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应变能力。让学生在面对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时能应变自如,防止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和家庭是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学校和家庭紧密相连。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需要学校老师和家中共同努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心理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合作,其意义有以下两点: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想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仅仅依靠老师是不够的,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实际上在许多家庭中,孩子的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平时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并不了解,只是通过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孩子,而把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都推卸给学校,这对学校而言、对学生而言都太不公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家庭的一堂必修课,家长们在关系学生成绩之余也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若学生在学校或上学放学路上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家长需要开导孩子,若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和孩子一起找出原因,争取下次考得好成绩。小学阶段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会影响到初中、高中、乃至整个人生,若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培养起乐观积极的心态,在以后的人生中,面对困难,也能乐观积极的面对,理智地对待困难并解决问题。
(2)促进家长和学校的沟通
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信任很重要,老师要取得学生家长的尊敬和信任,首先要获得学生的尊敬。在学校里,老师就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老师的讲话方式、在讲台上的姿态、处理问题的态度、都是学生们模仿的对象,只有老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的真心诚意,才会对老师尊敬。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尊重和信任是相互的,老師认真对待学生,学生用好成绩来回报老师,自己孩子在学校取得好的成绩,家长自然也会放心将孩子托付给老师。家长和学校老师有了基本的信任,相互之间才能很好地交流和沟通,从而打破以学校单方面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加校合作的模式需要需要老师和家长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对学生进行正确、全面的教育。
2、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缺少父母的关爱
从上个世纪末我国实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内陆地区的年轻劳动力前往沿海发达城市打工,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中让其爷爷奶奶照顾。这样的留守儿童在我国数不胜数,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这类学生往往表现出内向、话少的性格特点,若成绩好则表现出听话懂事的性格,若成绩差,贪玩则表现出叛逆的特点。且隔代教育的鸿沟巨大,留守儿童无法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渐渐的这类学生会产生自卑、沉默寡言等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内陆地区的留守儿童,在大城市中,普通家庭生活压力大,学生的父亲母亲都需要外出打工养家,学生则寄宿在学校。这样的学生经过一天辛苦的学习后不能回家,无法和家人分享在学校的乐趣,或者遇到不顺心的是无法和家人诉苦,内心总有不能释怀的心事,渐渐地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总之,家庭是孩子休息的港湾,若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关爱,学生难免会情绪失落,虽然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不重,但经过一天的学习后,学生还是想在父母身边,让父母关心照顾自己,才能养精蓄锐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准备。
学习压力太大
有这样的一部分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在家中缺乏对孩子的教学。平时仅仅依靠学生的成绩单来评价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若孩子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家长对孩子非打即骂,学生的学习压力倍增。这样的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成绩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成绩这会让孩子觉得成绩才是第一位,但是实际上,一个人的性格能决定他的为人处世方式,过分强调成绩让学生只专注于提高学习成绩,不注重和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交流,慢慢地学生会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问题,表现出孤僻的心理问题。若不加以引导任其长期发展下去,学生会形成一定的社交恐惧,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到以后的人生发展。
应试教育的弊端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为了选拔人才,我国采用了应试教育。应试教育能带来绝对公平的考试制度,为贫困家庭提供了走向小康的大路,有效防止阶级固化,是基于我国国情下最好的选择。但是,毫无疑问,应试教育的弊端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学生若想取得好成绩,想要在大量的竞争者中取得先机,就得从小就刻苦学习。学校也会为学生的升学做考虑,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补课,取消一些于升学无关的科目。学生在这样的压力下只能长时间的学习,但是这样的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且缺少一些课外的活动课,学生缺乏锻炼,身体节能也会下降,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艺术课、科学课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被取消,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锻炼,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只能不断学习以提高学习成绩,尤其是一些天资平平,却被老师和家长寄予厚望的学生,在压力下无法宣泄,长期下来只会使心理健康受影响,若家长和老师无法及时发现不到学生的困难加以引导,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通过一些合理的措施,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发展。
(1)强化合作意识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是忽略了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自己只要赚钱养家就足够了。其实不然,家庭对孩子来说就是停靠的港湾,只有在自己的家,在自己父母的身边,孩子才能真心安心休息,同时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也是很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什么样的,孩子就是什么样的。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走,家长是孩子的领路人。在小学时期,学生还没有分清好坏的能力,无法辨别事物的善恶,对自己的行为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犯错,家长需要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还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总之,对孩子的教育仅仅依靠学校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家长们应该摈弃传统的观念,和学校和老师站在一起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意识,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收获美好的童年,也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
借助互联网
当今是互联网普及的时代,通过互联网,大家能随时获取世界的资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交流也能更加方便。大部分家长平时忙于生计奔波劳累,很难有时间和老师见面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容易导致双方缺乏沟通。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能通过互联网相互了解对方,通过一些社交软件实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也能促进家长和老师的相互信任。借助互联网,老师可以在一些教学方案上向老师们寻求意见,和家长们一起探讨教育学生的最好方案,家长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家的时候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家长们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相互了解对方,了解别的学生是如何学习如何生活的,借助互联网,能缩短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距离,促进家校合作模式的发展。
定期进行家庭走访
定期进行家庭走访,老师能直接和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相互了解到对方的情况。借助这个机会,老师可以向家长反馈学生最新的在校情况,在学校是否努力学习、上课是否认真听讲、老师的意见有没有听取。也能通过这个机会,和家长们聊聊希望怎么教育好孩子,这和老师的教育理念是否符合,若家長和学校的教育理念有矛盾,认为学生受教育的侧重点不一样的话,可以会让学生处于一种前后为难的状态。例如部分家长思想比较开明,不希望孩子在小学阶段就背负着太大的学习压力,部分老师则希望学生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应该从小就开始努力,学生没办法在其中取得平衡,所以老师和家长要在教育学生上有共同的理念。且通过家访,老师能直接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情况,对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基本的了解。
设立学校开放日
在一般情况下,家长们对学生的上情况只能通过老师来了解,平时没办法进入学校。如果学校可以在每周安排一天学校开放日,让学生家长可以进入校园,家长就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感受学校的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家长们也可以直接了解到老师上课的辛苦,并亲自融入到课堂中,拉近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距离,学生看见自己的父母会来学校也会更加认真听讲,对学生的学习也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部分,仅仅依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培养出强大的心理素质,在遇到困难时能勇敢面对,不畏畏缩缩,对以后人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云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5(33).
[2]王文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