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改革能否成功,与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由教师贯彻执行,新的课程教学计划、教材需要通过教师完成,并且要通过教师的不断实践使课程改革趋于完善。因此,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对传统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设计、教学态度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要不断进行反思。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设计;教学态度;反思
一、对课程观的反思
现代建构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仅是所教的科目,而且包含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活动。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包括学生的经验和活动的观念得以在实践中形成和确定,逐步被广大实验教师所认可。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课程知识是在充满生机的社会性交往过程中构建生成的。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主张通过一系列的由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活动和经验是感性认识,知识是理性认识。视课程为活动和经验;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这就意味着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学校课程由此重返生活世界,超越了課程和教科书的主宰、限制,真正找回淡漠的主体意识。把课程作为经验和活动来处理,就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扩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丰富自己的生活世界,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二、对教材观的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把教材看作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教材即知识,教材内容即为教学内容。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教材"无论专家如何编写,其教学内容的呈现都不可能适合每个地区的每所学校、每个班级和每位学生。传统教师的教材观有以下几种:一是在教材价值上,认为教材的价值在于"规范"教学。规范的内容,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既涉及教学内容,也包括教学方式方法。二是在对待教材的态度和方式上,教师必须遵从教材,不可轻易更改教材。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教材所安排的内容。三是认为教材的关键部分是内容和练习,而非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方式的设计。因而,当教材有变化时,教师首先关心的是教材内容的增减和练习的变化,而不是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改变或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设计的变化。四是倾向于将教材视为唯一的教学资源,即所谓"以本为本"。教师不认为自己是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不主动地去选择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更不主张自主开发教科书以外的教学资源。
三、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学设计反思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具有适切性,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差异。②教学内容。对教材删减、调换、补充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是否妥当。③教学方法。方法的选择是否单一,方法的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④教学效果。学生对新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如何,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发展,等等。其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反思、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四、对教学态度的反思
对学生来说,教师怎样看待和对待学生,以及教师的教学态度始终是学生十分关注和敏感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感。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他与教师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对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撞,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教师与学生关系和谐,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尊重学生,是减轻学生心灵重负的重要因素。当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营造起来时,减轻学生负担才会成为可能。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是否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以戚相待;是否给学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心里学家研究发现,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具体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说明学生学习方式具有“独特性”。同时,在调查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最常用的学习方式达20多种,这表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差异性、多样性”的特点;同时,在工作中我们还发现,一些学生不愿意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且一旦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很少因学习内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要想在短期内改变或彻底转变其学习方式非常困难,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有采用适合其学习风格的学习方式,学习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学习方式才能得到真正转变。同时,教师要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逐步构建起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问题式、案例式等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我们还要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设计;教学态度;反思
一、对课程观的反思
现代建构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仅是所教的科目,而且包含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活动。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包括学生的经验和活动的观念得以在实践中形成和确定,逐步被广大实验教师所认可。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课程知识是在充满生机的社会性交往过程中构建生成的。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主张通过一系列的由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活动和经验是感性认识,知识是理性认识。视课程为活动和经验;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这就意味着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学校课程由此重返生活世界,超越了課程和教科书的主宰、限制,真正找回淡漠的主体意识。把课程作为经验和活动来处理,就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扩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丰富自己的生活世界,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二、对教材观的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把教材看作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教材即知识,教材内容即为教学内容。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教材"无论专家如何编写,其教学内容的呈现都不可能适合每个地区的每所学校、每个班级和每位学生。传统教师的教材观有以下几种:一是在教材价值上,认为教材的价值在于"规范"教学。规范的内容,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既涉及教学内容,也包括教学方式方法。二是在对待教材的态度和方式上,教师必须遵从教材,不可轻易更改教材。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教材所安排的内容。三是认为教材的关键部分是内容和练习,而非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方式的设计。因而,当教材有变化时,教师首先关心的是教材内容的增减和练习的变化,而不是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改变或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设计的变化。四是倾向于将教材视为唯一的教学资源,即所谓"以本为本"。教师不认为自己是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不主动地去选择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更不主张自主开发教科书以外的教学资源。
三、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学设计反思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具有适切性,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差异。②教学内容。对教材删减、调换、补充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是否妥当。③教学方法。方法的选择是否单一,方法的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④教学效果。学生对新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如何,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发展,等等。其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反思、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四、对教学态度的反思
对学生来说,教师怎样看待和对待学生,以及教师的教学态度始终是学生十分关注和敏感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感。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他与教师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对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撞,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教师与学生关系和谐,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尊重学生,是减轻学生心灵重负的重要因素。当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营造起来时,减轻学生负担才会成为可能。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是否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以戚相待;是否给学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心里学家研究发现,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具体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说明学生学习方式具有“独特性”。同时,在调查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最常用的学习方式达20多种,这表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差异性、多样性”的特点;同时,在工作中我们还发现,一些学生不愿意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且一旦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很少因学习内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要想在短期内改变或彻底转变其学习方式非常困难,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有采用适合其学习风格的学习方式,学习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学习方式才能得到真正转变。同时,教师要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逐步构建起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问题式、案例式等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我们还要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