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药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1个月的短期强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胰岛素水平、体质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FPG、2hPG、TG、TC改善情况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患者果糖胺及空腹胰岛素均明显改善,其效果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占17.8%,经相对应处理,症状均消失。结论: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具有非常显著效果,药理作用符合人体机理,安全性好。
  关键词:胰岛素;初诊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临床疗效
  2型糖尿病是缓慢进展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呈逐年增长趋势。2型糖尿病的发生,多由于胰岛素抵抗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胰岛素抵抗贯穿整个病程。针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通常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良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甚至延缓2型糖尿病[1]。但是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其治疗效果依然尚未肯定我也为探究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效果,寻找最佳治疗方法,对胰岛素应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强化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2]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2.8±2.4)岁;体质指数(BMI):22-28,;空腹血糖(FPG)>13.0mmoL/L。
  1.2 选取标准[3]
  所有患者均符合初诊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肝、肾功能正常,电解质正常;无药物禁忌证;排除急慢性并发症患者;无1型糖尿病患者;排除妊娠、哺乳期女性;治疗前未使用其他激素治疗。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治疗,配合合理饮食、有效运动。
  患者初诊抽取标本血,对血糖胰岛素进行测量,即实施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患者用葡萄糖粉82g,溶于300mL水服用,于4h后抽血,对血糖和胰岛素进进行测量,根据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实施胰短期岛素强化治疗,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采取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打太极、五禽戏、慢跑等,教会患者自主血糖监测,指导低血糖处理。
  短期胰岛素治疗方法:,于每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商品名:诺和灵R,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国药准字:H20120453),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商品名:诺和灵N,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国药准字J20050011),起初,患者每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为6-8单位,在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剂量为4-6单位;同时治疗期间应根据患者血糖情况,适当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体质指数(BMI)、果糖胺、空腹胰岛素、不良事件、住院时间及基础治疗费用。
  1.5 评价标准[4]
  BMI=体重(kg)/身高(m)2。
  低血糖:<3.9mmoL/L;
  血糖标准:餐前及睡前血糖:4.4-8.0mmoL/L;2hPG:4.4-11.1mmoL/L。
  1.6 统计学处理
  通过软件SPSS20.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表示形式使用(X±s),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时认为数据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分析
  治疗后患者FPG、2hPG、TG、TC改善情况与治疗前对比,差异非常显著,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P<0.001);MBI差异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
  表1: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分析
  2.2 患者果糖胺及空腹胰岛素治疗前后对比 患者治疗后果糖胺(FMN)和空腹胰岛素(ohin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都非常显著,存在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
  表2:患者治疗前后果糖胺及空腹胰岛素对比
  2.3 不良反应 45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5例低血糖,2例头昏,1例心悸,占17.8%,经相对应处理,症状均消失。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胰岛素抵抗等,葡萄糖刺激无较高反应,高血糖会引发微血管病变,也会促进大血管病变,且会引发代谢紊乱,使心脑血管危险性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胰岛素并不是最后治疗糖尿病的最终手段,并不是病情严重后才不得已采取的治疗方法[5]。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时,早期采用胰岛素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具有较高的有效性。据相关临床资料[6]明确指出,采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对严格控制血糖起到积极促进意义。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低血糖的激素,而且也是唯一的促进糖元、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因而胰岛素也成为临床作用最强、最持久的降糖药物,其作用药理是通过模拟人体生理状态,促进全身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同时抑制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水平。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控制,降低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具有显著稳定性。同时也能够增强胰岛素抵抗,降低低血糖发生率。而且通过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诱导出病情缓解期,使β细胞处于休整状态,减轻残存β细胞的压力并促进其修复。患者在胰岛素治疗时,于饭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根据24h基础量与餐前量结合的方法,并根据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胰岛素用量,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规律,使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能够符合机体生理状态,以此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使血糖水平全天保持稳定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机体胰岛细胞的功能。通过设置患者机体不同时段的基础胰岛素[7],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确保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性。
  本组研究中,治疗后患者FPG、2hPG、TG、TC改善情况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患者果糖胺及空腹胰岛素均非常显著的改善,其效果与治疗前相比亦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P<0.001)。本组研究数据提示,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提高胰岛素抵抗力,降低果糖胺,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王友林.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 2012,10(24):135-135.
  [2]李利辉,陈凯东,窦汝香.短期胰岛素强化对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01):122-124.
  [3]李自莹,杨艺民,何粉仙,等.心理治疗联合胰岛素强化对初诊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60例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11,26(02):133-134.
  [4]姜今花,崔京男.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的临床比较[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1):968-970.
  [5]毛林浩,毛苑兰.短期胰岛素强化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159-160.
  [6]朱咏瑶,兰军,林少虹.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0(2):190—191.
  [7]清华,柳红芳,陆菊明,等.不同病程初发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的反应[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0(3):241—24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氨茶碱用于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医治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入院时将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应用支气管扩张,抗感染等常规的治疗方法,而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应用适量的氨茶碱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高达93.9%高于对照组77.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FQNS)引起的不良反应,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因FQNS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186例进行分析。结果: FQNS 所致ADR经治疗,治愈率为25.27%,好转率为54.30%,不详率为16.13%,有后遗症率为4.30%。结论:FQNS的不良反应多发于31~40岁的患者,主要以环丙沙星引起的循环、神经系统损害为主,应提高对不良反应的重视,并进行早期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腓骨肌皮瓣加种植体植入对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的功能重建特点。方法:选取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患者31例,均行腓骨肌皮瓣加种植体植入治疗,术后1个月开展II期手术,制作种植体支持的义齿。结果:义齿制作后3个月及6个月的咬合关系良好率、皮瓣成活率与语音功能较术后1个月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II期手术后3 个月及6个月的患者满意度及下肢功能恢复率则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P 0.0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妇科千金胶囊与抗生素联合对慢性附件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7例在我科就诊的慢性附件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予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和对照组(40例,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判,并随访半年以上,在第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统计两组患者附件炎有无复发。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从而更好的指导脑梗死的临床用药。方法:随机选择5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的卧床休息、调压以及溶栓等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口服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6、9个月后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IM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白内障治疗中小切口劈核术与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3年8月接收白内障患者60例,按临床治疗意愿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表面麻醉,观察组患者行中小切口劈核术,对照组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相应针对性临床治疗后,远视力明显改善,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白内障临床治疗期间,中小切口劈核术及超声乳化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泮托拉唑在临床中应用的安全性评价和风险管理评估,提高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药物的临床应用水平。方法:大规模临床回顾性研究,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使用泮托拉唑及奥美拉唑的患者,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危重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过量及长期治疗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初步建立风险管理的处理方案。结果:泮托拉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良症
期刊
摘要:目的:对机械通气治疗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80例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人,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重症监护室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2例中毒患者展开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中毒的救护情况、临床资料以及流行病学的特点。结果:所有中毒患者中,女性中毒比率为61.5%较男性的38.5%高。根据患者的中毒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除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好转出院。结论:对重症监护室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其中毒机制,为
期刊
摘要: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经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止痛药使用率、并发症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