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初评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DY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从而更好的指导脑梗死的临床用药。方法:随机选择5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的卧床休息、调压以及溶栓等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口服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6、9个月后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IM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分析辛伐他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6个月后IMT厚度减少,对照组则增加;治疗9个月后,观察组TC、LDL-C、TG均降低,HDL-C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良好,而且还能降低血脂,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辛伐他汀;脑梗死;临床疗效
  脑梗死是临床上中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疾病,它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时甚至造成死亡[1]。脑梗死指血压低、血流缓慢时,血液中成分产生栓子,并进入脑动脉造成脑血管阻塞,当脑循环侧枝循环代偿作用消失时,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出现神经功能丧失。缺血性脑卒中大约15%~20%为脑梗死造成。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及预后差等特点,成为目前临床上研究的热点。为观察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本研究选择58例脑梗死患者,观察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从而更好的指导脑梗死的临床用药。现报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5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9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7.6±2.4岁; 对照组男21例,女8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7.1±2.2岁。入院后,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进行神经系统、头颅CT检查确诊。入院前,患者均未经抗凝、溶栓、降纤等治疗措施。对本试验研究对象进行宣教,使患者了解本次研究,同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心、肾等严重并发症患者。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确诊后,按照患者临床具体情况,给予常规调压、改善脑部血循环、溶栓以及抗血小板等对症治疗措施。观察组予以口服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治疗,每天20 mg辛伐他汀顿服,每日早饭半小时后口服7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服用9个月,对照组给予口服70 mg阿司匹林治疗,用法同观察组。对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9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颈动脉超声检查 治疗前及治疗3、6、9个月后,两组患者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以及颈外动脉等部位,记录IMT最厚处。
  1.3.2血脂测量 以酶法测定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9个月后TG、TC、HDL-C、LDL-C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 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及治疗3、6、9个月后,两组IMT结果对比研究 治疗前,两组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6、9个月复查时IMT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则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M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前以及治疗9个月后,两组血脂改变分析研究 9个月后,观察组TC、LDL-C 、TG均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则无明显变化。见表1。
  表1治疗前以及治疗9个月后,两组血脂改变分析研究
  3.讨论
  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类型中是较为多见的[2],脑梗死指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血管狭窄,造成血流不畅,进一步发展出现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及坏死,最终造成相应的神经功能丧失。引起急性脑梗死因素较多,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斑造成血管腔狭窄和血栓产生,其病变的产生是由于动脉对内膜损伤,从而发生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3]。
  在临床中,使用辛伐他汀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其副作用,如果患者伴有肝功能异常,则应慎用[4]。服用辛伐他汀期间,患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如果氨基转移酶大于正常值3倍,则应该立即进行停药处理,试验必须立刻停止,防止加重患者病情,影响疾病的治疗。同时辛伐他汀可导致肌肉反应如肌痛、肌无力等情况,如果发生上述症状表现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服用辛伐他汀过程中,还可能发生腹痛、呕吐以及发热等情况,应该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采取相应对症治疗措施。近几年,有关研究资料发现[5],辛伐他汀不仅可减小血脂、PCR浓度,改善内皮功能,同时还可以降低脂质斑块成分。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在6个月后IMT厚度减少,对照组则增加;治疗9个月后,观察组TC、LDL-C、TG均降低,HDL-C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良好,而且还能降低血脂,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庆云,刘 丰,谭荣荣.辛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2010,16(4):294-296.
  2.蒋桦,夏春香,李淑忱,等.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水平和内皮功能的影响.血栓与止血学,2 01 4,20 ( 2 ) : 6 5 一67.
  3. 李素文,郑丹萍,陈敏玲.拜阿司匹灵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 01 3,19 ( 2 2 ) : 3 4 2 0 一3 4 21.
  4.陈丽明,张义峰.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基层医学论坛,2 0 12,1 6 ( 2 3 ) : 3 10 9 一3 10 9
  5. Asberg S,Henriksson KM,Farahmand B,et al. Ischemic stroke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a cohort study of14,529 patients in the Swedish Stroke Registre[J].Stroke,2010,41:1338- 134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服用DHEA(脱氢表雄酮)对卵巢储备功能减低(DOR)患者进行体外受精(ivf)治疗结果的影响。 方法:随机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进行ivf治疗的患有卵巢储备功能减低(DOR)患者120例分为服用DHEA的观察组和未服用DHEA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8例,对照组52例。服药3个月后接受ivf,比较两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指标以及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等iv
期刊
摘要:近年来靶控输注技术(TCI)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因其操作控制性强、操作简单准确[1],在基层医院也逐渐得到推广应用。由于基层医院相应的设备、设施和人员的缺乏,TCI在临床上应用存在一定的限制。本院自2013年8月以来,应用TCI做全麻手术近200例,积累了一些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TCI的优势,力求全麻过程更安全、有效、易于控制。  关键词:TCI 基层医院 全麻  Abstract: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之间关系;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选取10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胆石症患者86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同时通过酶学比色法,对两组患者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胆汁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苷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胆固
期刊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就诊经验,分析总结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体会。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将我院2004年6月~2014年6月接诊的120例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改善情况,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国际前列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最大尿流率均获得明显改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50例,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给予度洛西汀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舍曲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84%,B组为8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A组在治疗1、2周时下降程度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二甲双胍和阿卡泼糖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服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卡泼糖,动态监测血脂、血糖、体重、HbAlc等,2月后复查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lc等,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FPG、2hPG及HbAl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氨茶碱用于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医治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入院时将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应用支气管扩张,抗感染等常规的治疗方法,而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应用适量的氨茶碱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高达93.9%高于对照组77.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FQNS)引起的不良反应,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因FQNS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186例进行分析。结果: FQNS 所致ADR经治疗,治愈率为25.27%,好转率为54.30%,不详率为16.13%,有后遗症率为4.30%。结论:FQNS的不良反应多发于31~40岁的患者,主要以环丙沙星引起的循环、神经系统损害为主,应提高对不良反应的重视,并进行早期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腓骨肌皮瓣加种植体植入对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的功能重建特点。方法:选取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患者31例,均行腓骨肌皮瓣加种植体植入治疗,术后1个月开展II期手术,制作种植体支持的义齿。结果:义齿制作后3个月及6个月的咬合关系良好率、皮瓣成活率与语音功能较术后1个月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II期手术后3 个月及6个月的患者满意度及下肢功能恢复率则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P 0.0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妇科千金胶囊与抗生素联合对慢性附件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7例在我科就诊的慢性附件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予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和对照组(40例,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判,并随访半年以上,在第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统计两组患者附件炎有无复发。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