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综合性探讨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nInsh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FQNS)引起的不良反应,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因FQNS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186例进行分析。结果: FQNS 所致ADR经治疗,治愈率为25.27%,好转率为54.30%,不详率为16.13%,有后遗症率为4.30%。结论:FQNS的不良反应多发于31~40岁的患者,主要以环丙沙星引起的循环、神经系统损害为主,应提高对不良反应的重视,并进行早期处理。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FQNS)是一种由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作用强、分布广、蛋白结合率低、半衰期长等优点[1]。随着FQNS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渐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质量效果[2]。为了分析FQNS引起的不良反应,我院对186例因FQNS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分析,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于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因FQNS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186例,其中115例,女性71例,年龄18~69岁,平均为 (43.6±2.3) 岁。
  1.2方法
  通过各科室上报的FQNS不良反应报告,根据现行的药品ADR 报告表[3]进行筛查,并采用Excel 建立相关表格,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对系统的损害及临床转归情况进行统计。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用百分率表示,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在186例患者ADR 患者中,男115例,占61.83%,女71例,占38.17%。31~40岁者的ADR发生率为37.10%,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如表1所示。
  表1 一般资料(n)
  2.2FQNS的ADR对系统的损害
  环丙沙星引起的ADR共60例,循环、神经、呼吸、泌尿、消化、血液、皮肤及五官系统的损害分别为23、12、6、4、3、3、7、2例;氧氟沙星引起的ADR共38例,循环、神经、呼吸、泌尿、消化、血液、皮肤、五官及其他系统的损害分别为9、16、1、3、0、1、5、2、1例;左氧氟沙星引起的ADR共26例,循环、神经、呼吸、泌尿、消化、血液、皮肤、五官及其他系统的损害分别为6、8、2、3、2、1、2、1、1例;诺氟沙星引起的ADR共15例,循环、神经、泌尿、消化、皮肤及五官系统的损害分别为5、4、2、1、2、1例;培氟沙星引起的ADR共11例,循环、神经、血液、皮肤及五官系统的损害分别为4、4、1、1、1例;莫西沙星ADR共9例,神经、消化、皮肤系统的损害分别为3、2、4例;而洛美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氟罗沙星等药物共引起ADR27例,循环、神经、呼吸、泌尿、消化、血液、皮肤系统的损害分别为8、7、1、2、3、1、5例。其中环丙沙星的ADR发生率为32.26%,显著高于其他药物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2.3临床转归情况
  FQNS 所致ADR经治疗,治愈47例,占25.27%,好转101例,占54.30%,不详30例,占16.13%,有后遗症8例,占4.30%。其中,环丙沙星的治愈、好转、不详、有后遗症例数分别为10、34、12、4;氧氟沙星分别为38、6、20、11、1;左氧氟沙星分别为26、9、14、2、1;诺氟沙星分别为15、6、7、1、1;培氟沙星分别为11 、4、5、1、1;莫西沙星分别为9、2、6、1、0;而洛美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氟罗沙星等药物的治愈、好转、不详、有后遗症例数分别为28、10、15、2、0。
  3 讨论
  FQNS是一种由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近年来在临床中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4]。本研究中,FQNS不良反应以31~40岁的男性患者居多,可能和这个年龄段人群的用药频率比较高有关。其次为>60岁者,主要是由于FQNS主要从尿中排泄,而老年患者的肾血流量比较少,对药物的排泄量较少,使体内的药物浓度增高,加之常服用多种药物,故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本研究还表明,FQNS对人体系统损害的前3位为循环、神经、皮肤系统。其中,循环系统损害的主要表现为:伴心率、呼吸、血压生命体征快速波动的过敏性休克综合征及高热等;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眩晕、幻觉、四肢无力、双手抽搐及短时间意识丧失等;皮肤系统损害的主要表现为光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剥脱性皮炎、药物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重症红斑型药疹以及大泡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以提高FQNS用药的合理性,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研究中,治愈47例,占25.27%,好转101例,占54.30%,不详30例,占16.13%,有后遗症8例,占4.30%,无死亡病例。因此,对于后遗症发生率较高的药物必须要用药前严格掌握药物的指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并根据患者的年龄、生理、病理等因素进行考虑,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并加强治疗期间的肝肾功能、血糖监测,尽可能减少部分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鲁秀玲,赵志刚. 222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8(6):563-565.
  [2]金伟华,王晓蕙,陈华,等. 我院129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房,2011,25(24):2253-2255.
  [3]李福长,曾明辉.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药物不良反应205例调查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8:40-41.
  [4]周珊,范秀珍,周小玲.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128例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30(32):29-3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使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来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两组治疗疗效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游离组织片移植治疗热灼伤致瘢痕性睑内翻的临床应用价值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热灼伤致瘢痕性睑内翻患者共30例(37眼),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18眼),观察组15例(19眼)。对照组给予自体睑板-结膜瓣游离移植,观察组给予保存异体巩膜组织片游离移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观察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给予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用注射红花黄色素治疗和口服辛伐他汀滴丸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空腹血糖在7-10mmol/L的150名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成三组,第一组常规基础治疗,第二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单加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00ml静脉滴注,第三组除基础治疗外加注射红花黄色素静脉注射,再口服辛伐他汀滴丸治疗,对比三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第二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服用DHEA(脱氢表雄酮)对卵巢储备功能减低(DOR)患者进行体外受精(ivf)治疗结果的影响。 方法:随机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进行ivf治疗的患有卵巢储备功能减低(DOR)患者120例分为服用DHEA的观察组和未服用DHEA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8例,对照组52例。服药3个月后接受ivf,比较两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指标以及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等iv
期刊
摘要:近年来靶控输注技术(TCI)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因其操作控制性强、操作简单准确[1],在基层医院也逐渐得到推广应用。由于基层医院相应的设备、设施和人员的缺乏,TCI在临床上应用存在一定的限制。本院自2013年8月以来,应用TCI做全麻手术近200例,积累了一些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TCI的优势,力求全麻过程更安全、有效、易于控制。  关键词:TCI 基层医院 全麻  Abstract: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之间关系;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选取10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胆石症患者86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同时通过酶学比色法,对两组患者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胆汁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苷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胆固
期刊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就诊经验,分析总结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体会。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将我院2004年6月~2014年6月接诊的120例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改善情况,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国际前列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最大尿流率均获得明显改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50例,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给予度洛西汀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舍曲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84%,B组为8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A组在治疗1、2周时下降程度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二甲双胍和阿卡泼糖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服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卡泼糖,动态监测血脂、血糖、体重、HbAlc等,2月后复查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lc等,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FPG、2hPG及HbAl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氨茶碱用于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医治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入院时将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应用支气管扩张,抗感染等常规的治疗方法,而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应用适量的氨茶碱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高达93.9%高于对照组77.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