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如何实践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成了许多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
宁波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近年来,宁波市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区域的“非遗”文化,积极开展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传承进基层、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借助非遗文化的魅力重新唤起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在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宁波市充分利用中职学校的优势平台,将“非遗”与工艺产业对接,助力文化产业发展,真正实现文化的传承。近年来,宁波的中职学校已培养出一大批稀缺型特色人才,“非遗”教育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匠精神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018年4月,宁波市中职学校“非遗之光”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专业教育教学现场会在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召开。围绕中职学校如何传承非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提振文化自信,进行了经验分享和主题探讨。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活动承办方——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以下简称“宁海一职高”)的经验分享。
宁海一职高作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教育的先行者,多年来,在“非遗”进校园,“非遗”进专业、“非遗”进课堂等一系列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有效提升了年轻一代和社会大众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学校被教育部先后授予“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和“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称号,成功获批成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学校黄才良和胡亮亮师徒创作的泥金彩漆红妆系列更是榮获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金奖。
此外,学校还针对泥金彩漆、舞龙舞狮、清刀木雕等“非遗”项目,建设完善了“双源融合”非物质文化体验中心,并进一步发挥学校原有“互联网 智慧校园”体验中心和“三创”小发明体验中心的文化功能属性,使其成为学生体验“非遗”文化,实践“非遗”文化的重要平台,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将三大体验中心全面打造为传播和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窗口,极大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
学校校长应龙泉表示,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挖掘、保护和弘扬包括传统民俗民艺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从业者也开始更多地将传统文化作为塑造学生人格、开展现代美育的重要资源。2017年,浙江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提出浙江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紧紧抓住“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这一基本内涵。
在此背景下,宁海一职高充分利用自身的经验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学校重点专业——民族工艺泥金彩漆专业为平台,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校本课程、提供多元展示平台等方式,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一方面大力传承、发展宁海非遗文化和传统文化,一方面创新“非遗”人才培养,助力产业发展,有效实现了本区域“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和推广。
近年来,宁海一职高积极发掘运用宁海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非遗”校本课程建设,致力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让“非遗”文化在学生的感悟、实践和传承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学校以民族工艺泥金彩漆专业为依托,有计划地组织教师集中对以本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搜集整理、分类提炼工作,并建立“非遗”资源库,发掘“非遗”元素与学校发展的结合点,探索“非遗”资源与课程建设的衔接点。同时组织教师学习课程建设理论知识,开展“非遗”专题沙龙、主题分享。在课程建设中,以课堂案例为抓手,不断完善“非遗”校本课程的设置、计划、开发、教材编写、技艺实施、过程评价等内容。
“一方面基于传统文化和民俗民艺独特教育价值的开发,一方面基于对宁海本地传统文化根脉的守望,我们将‘非遗’系列课程进行筛选、优化、组合,逐步建构起了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需求的内容体系,旨在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塑造学生的良好心性。”校长应龙泉说。
目前,学校已陆续开设了包括《走进泥金彩漆》《清刀木雕欣赏》《舞龙舞狮典故》等多门优质“非遗”校本课程和《古诗咏唱》《古玩鉴赏》《书法篆刻》等多门特色传统文化课程。这一系列课程的开设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充分感受了国粹的魅力,丰富了自身的人文底蕴,同时还得以形神兼备的感知传统艺术中精益求精、敬业乐业的工匠精神。
学校还通过选派教师外出培训,走访民间艺人、问卷调查等方式,挖掘和传承身边的传统文化资源,编写出适合不同年级段学生的“非遗”教材,并将它们与美术、音乐、体育、德育等课程以及乡土文化有机融合,让“非遗”文化真正进入到教育教学的内核之中,全面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目前宁海一职高开设的所有“非遗”校本课程和传统文化类课程,均配备有对应的社团活动,每周五下午,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全校师生不再在本班学习,而是集体出动,打乱班级、年级的界线,实行走班学习。
为有效保障教学质量,学校聘请了一系列宁海非遗文化技艺的名匠大师前来任课,采取专家加助教的方式,深化“非遗”校本课程内容,如邀请宁海县东方艺术造像博物馆馆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遗”泥金彩漆传承人黄良才来校授课,同时在学校里专门成立了“黄才良大师工作室”,带动其他专业教师参与其中。“非遗”通过口传心授大大提升了课程本身的吸引力,学生们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到了家乡文化的底蕴,领略到了国粹的艺术魅力,形成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及其他展演机会,开展“非遗”艺术展演活动。宁海一职高每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成为“非遗”技艺充分展演的好时机。活动现场不仅会展出学生的“非遗”作品的实物、图片,还包括“非遗”技艺的现场展示,获奖作品还将成为学校的永久性装饰。“非遗”文化之“魂”由此融入到了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本实施中,我们认为不只是单一的技艺传承。学生还需要学会静心、专注、坚持、欣赏、运用,从而在此过程中实现对自身人格修养、文化底蕴和艺术审美等核心素养的养成。在感受、欣赏、实践、领会、掌握的过程中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传统和精神的领会与传承。”校长应龙泉说。
“非遗”是一种活态文化,为避免校本课程沦为单纯的技能训练,宁海一职高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进一步丰富校本课程的文化内涵。例如,把宁海五匠的民间故事、传说引进教材,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把民艺、民俗的口诀和歌谣编成情景剧,潜移默化地渗透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力求做到实践性、开放性、趣味性、人文性,做到“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校情。在依托相关课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把学生看成完整的、发展的、具有极大潜能的、富有个性的、有情感意志的生命个体,并赋予课程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可以说,在宁海一职高,每一门“非遗”课程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体验,真正做到了文以载道,艺以赋质。如颇受好评的清刀木雕课程,通过精细动作的锻炼,让学生手指灵活地刻、凿、掘、磨、修,以雕出各种变化无穷的图案,在此过程中刺激大脑的神经细胞,不断提升自身的专注力、记忆力及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对多项核心素养的培育。
“非遗”校本课程建设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种平台,但在校长应龙泉眼中,这一变革也令教师队伍面貌焕然一新。因为“非遗”课程的种类多、容量大,校内不少非专业的教师都参与了进来。在不断提升自身授课质量和水平的过程中,教师们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校长应龙泉更将书法、学法和养生之道应用于培养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独创“两法一养”模式,从“两法”的个体性上升到一般性,从“一养”中汲取营养并内化为形成自身教学特色,改变传统的“为理论而理论”的教师能力提升方式,以跨界的思想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整合、提炼,鼓励学校教师通过“非遗”文化、传统文化的学习,开启跨界思维,站在更新、更高的角度,运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同时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升核心素养的表率。
“其实每一名老师和学生一样都有巨大的文化潜力,我们只是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把这些潜力都挖掘出来罢了!”校长应龙泉说。
除了让“非遗”文化在校内“结果”,宁海一职高还致力于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非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将“非遗”文化与当前多元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充分融合,进行活动、网络、定点宣传,营造多元化、多角度的非遗宣传氛围。
立足于提升艺术的体验感觉,学校引入了“DIY”概念,建成县内首家泥金彩漆体验中心,为参观者提供亲手制作泥金彩漆制品的機会,真实感受艺术之美。组织学生进社区、进广场开展“泥金彩漆”开放式体验活动,开展泥金彩漆“五进”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进广场,现场讲解、展出、销售工艺作品,一方面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非遗”文化的感悟,一方面让社会各界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学校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信息平台对泥金彩漆“非遗”文化进行宣传和展示,将泥金彩漆推向国内外。学校还与政府、企业合作,建成以普及“非遗”知识、传承技艺为宗旨,集作品展示、制作演示、互动体验、学术研讨、泥金彩漆剧目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泥金彩漆博物馆,作为泥金彩漆固定宣传点,扩大“非遗”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而为了让“非遗”文化能够真正走入千家万户,学校还创造性地提出了“非遗 文创”的产品研发理念。充分利用本专业的技术优势以及相关合作企业资源,鼓励学生开展以“非遗”为主题的各类文创活动,并开发相应的创业项目。将不同文创理念与泥金彩漆技艺相结合,研发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学校学生通过将泥金彩漆技艺与家具设计理念相融合,研发出了“十里红妆”系列嫁妆高档产品;通过将泥金彩漆技艺与传统文化灵感相融合,研发出了镇纸、笔筒、笔架、笔托、盘托等中档产品;通过将泥金彩漆技艺与日常生活创意相融合,研发出了彩盘、花瓶、茶叶罐、茶壶等低档产品。产品研发让泥金彩漆的传统美学价值得以重新焕发,并借助产品实体,重新进入了更多的寻常百姓家。
此外,以产品研发为引导,学校还大胆地将泥金彩漆与数控、模具、家具等行业技艺相结合,如在传统木胎上进行漆艺造型,并将其移植到陶器、瓷器和玻璃上,一方面助推专业转型升级和文创产品的进一步开发,一方面衍生出许多新的文化创意产品,被宁海本地的小微文创企业广为学习和借鉴,使泥金彩漆彻底摆脱了以前因循守旧的困境,实现了在市场层面的“活态”传承。
除了利用自身的力量积极宣传推广“非遗”文化,宁海一职高还立足于相关工艺品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民间工艺品的市场化转型。其中,民族工艺泥金彩漆专业以“品行 技能”为学生培养目标,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通过开展泥金彩漆“双源活态”传承项目,深入探索了符合“非遗”传承属性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所谓活态传承,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进行传承与发展。
宁海一职高泥金彩漆技艺的“双源融合”活态传承围绕“传统”和“现代”两个基点,通过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培养非遗传承人,通过产品研发与技艺创新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通过多方联动与实践体验营造“非遗”文化生态,探索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双源融合”的活态传承之路。学校还通过与行业合作,将“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与专业教学相融合,推进大师三进(进学校、进企业和进空中课堂)模式,探索了Follow Me、Group Work和DIY等“非遗”项目的现代教学方式。
其中 “Group Work”分组学习活动主要针对“展开性目标”,实现学生人人参与,达到“做中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工艺流程和工作环境的同时,加深对于自身和技艺的正确认知,帮助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DIY”自主式学习从教学主体、信息传递、学习方式、情境设置等方面,打造“大师引领、学生学习、随时随地、想学就学”的O2O线上线下交流和学习平台,达到“研中悟”的专业学习效果。
通过一系列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学校民族工艺泥金彩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近年来培养出了一大批德艺兼备的新一代泥金彩漆传承人,既扭转了“非遗”技艺后继乏人的局面,也让“非遗”文化背后的工匠精神得以在年轻一代身上延续。
宁波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近年来,宁波市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区域的“非遗”文化,积极开展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传承进基层、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借助非遗文化的魅力重新唤起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在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宁波市充分利用中职学校的优势平台,将“非遗”与工艺产业对接,助力文化产业发展,真正实现文化的传承。近年来,宁波的中职学校已培养出一大批稀缺型特色人才,“非遗”教育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匠精神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018年4月,宁波市中职学校“非遗之光”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专业教育教学现场会在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召开。围绕中职学校如何传承非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提振文化自信,进行了经验分享和主题探讨。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活动承办方——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以下简称“宁海一职高”)的经验分享。
宁海一职高作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教育的先行者,多年来,在“非遗”进校园,“非遗”进专业、“非遗”进课堂等一系列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有效提升了年轻一代和社会大众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学校被教育部先后授予“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和“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称号,成功获批成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学校黄才良和胡亮亮师徒创作的泥金彩漆红妆系列更是榮获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金奖。
此外,学校还针对泥金彩漆、舞龙舞狮、清刀木雕等“非遗”项目,建设完善了“双源融合”非物质文化体验中心,并进一步发挥学校原有“互联网 智慧校园”体验中心和“三创”小发明体验中心的文化功能属性,使其成为学生体验“非遗”文化,实践“非遗”文化的重要平台,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将三大体验中心全面打造为传播和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窗口,极大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打造“非遗”校本课程
学校校长应龙泉表示,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挖掘、保护和弘扬包括传统民俗民艺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从业者也开始更多地将传统文化作为塑造学生人格、开展现代美育的重要资源。2017年,浙江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提出浙江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紧紧抓住“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这一基本内涵。
在此背景下,宁海一职高充分利用自身的经验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学校重点专业——民族工艺泥金彩漆专业为平台,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校本课程、提供多元展示平台等方式,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一方面大力传承、发展宁海非遗文化和传统文化,一方面创新“非遗”人才培养,助力产业发展,有效实现了本区域“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和推广。
近年来,宁海一职高积极发掘运用宁海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非遗”校本课程建设,致力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让“非遗”文化在学生的感悟、实践和传承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学校以民族工艺泥金彩漆专业为依托,有计划地组织教师集中对以本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搜集整理、分类提炼工作,并建立“非遗”资源库,发掘“非遗”元素与学校发展的结合点,探索“非遗”资源与课程建设的衔接点。同时组织教师学习课程建设理论知识,开展“非遗”专题沙龙、主题分享。在课程建设中,以课堂案例为抓手,不断完善“非遗”校本课程的设置、计划、开发、教材编写、技艺实施、过程评价等内容。
“一方面基于传统文化和民俗民艺独特教育价值的开发,一方面基于对宁海本地传统文化根脉的守望,我们将‘非遗’系列课程进行筛选、优化、组合,逐步建构起了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需求的内容体系,旨在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塑造学生的良好心性。”校长应龙泉说。
目前,学校已陆续开设了包括《走进泥金彩漆》《清刀木雕欣赏》《舞龙舞狮典故》等多门优质“非遗”校本课程和《古诗咏唱》《古玩鉴赏》《书法篆刻》等多门特色传统文化课程。这一系列课程的开设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充分感受了国粹的魅力,丰富了自身的人文底蕴,同时还得以形神兼备的感知传统艺术中精益求精、敬业乐业的工匠精神。
学校还通过选派教师外出培训,走访民间艺人、问卷调查等方式,挖掘和传承身边的传统文化资源,编写出适合不同年级段学生的“非遗”教材,并将它们与美术、音乐、体育、德育等课程以及乡土文化有机融合,让“非遗”文化真正进入到教育教学的内核之中,全面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提供多元展示平台,彰显“非遗”文化魅力
目前宁海一职高开设的所有“非遗”校本课程和传统文化类课程,均配备有对应的社团活动,每周五下午,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全校师生不再在本班学习,而是集体出动,打乱班级、年级的界线,实行走班学习。
为有效保障教学质量,学校聘请了一系列宁海非遗文化技艺的名匠大师前来任课,采取专家加助教的方式,深化“非遗”校本课程内容,如邀请宁海县东方艺术造像博物馆馆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遗”泥金彩漆传承人黄良才来校授课,同时在学校里专门成立了“黄才良大师工作室”,带动其他专业教师参与其中。“非遗”通过口传心授大大提升了课程本身的吸引力,学生们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到了家乡文化的底蕴,领略到了国粹的艺术魅力,形成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及其他展演机会,开展“非遗”艺术展演活动。宁海一职高每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成为“非遗”技艺充分展演的好时机。活动现场不仅会展出学生的“非遗”作品的实物、图片,还包括“非遗”技艺的现场展示,获奖作品还将成为学校的永久性装饰。“非遗”文化之“魂”由此融入到了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本实施中,我们认为不只是单一的技艺传承。学生还需要学会静心、专注、坚持、欣赏、运用,从而在此过程中实现对自身人格修养、文化底蕴和艺术审美等核心素养的养成。在感受、欣赏、实践、领会、掌握的过程中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传统和精神的领会与传承。”校长应龙泉说。
独创“两法一养”,挖掘教师文化潜能
“非遗”是一种活态文化,为避免校本课程沦为单纯的技能训练,宁海一职高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进一步丰富校本课程的文化内涵。例如,把宁海五匠的民间故事、传说引进教材,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把民艺、民俗的口诀和歌谣编成情景剧,潜移默化地渗透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力求做到实践性、开放性、趣味性、人文性,做到“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校情。在依托相关课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把学生看成完整的、发展的、具有极大潜能的、富有个性的、有情感意志的生命个体,并赋予课程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可以说,在宁海一职高,每一门“非遗”课程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体验,真正做到了文以载道,艺以赋质。如颇受好评的清刀木雕课程,通过精细动作的锻炼,让学生手指灵活地刻、凿、掘、磨、修,以雕出各种变化无穷的图案,在此过程中刺激大脑的神经细胞,不断提升自身的专注力、记忆力及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对多项核心素养的培育。
“非遗”校本课程建设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种平台,但在校长应龙泉眼中,这一变革也令教师队伍面貌焕然一新。因为“非遗”课程的种类多、容量大,校内不少非专业的教师都参与了进来。在不断提升自身授课质量和水平的过程中,教师们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校长应龙泉更将书法、学法和养生之道应用于培养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独创“两法一养”模式,从“两法”的个体性上升到一般性,从“一养”中汲取营养并内化为形成自身教学特色,改变传统的“为理论而理论”的教师能力提升方式,以跨界的思想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整合、提炼,鼓励学校教师通过“非遗”文化、传统文化的学习,开启跨界思维,站在更新、更高的角度,运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同时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升核心素养的表率。
“其实每一名老师和学生一样都有巨大的文化潜力,我们只是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把这些潜力都挖掘出来罢了!”校长应龙泉说。
坚持多元文化传播,实践“活态”传承“非遗”
除了让“非遗”文化在校内“结果”,宁海一职高还致力于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非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将“非遗”文化与当前多元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充分融合,进行活动、网络、定点宣传,营造多元化、多角度的非遗宣传氛围。
立足于提升艺术的体验感觉,学校引入了“DIY”概念,建成县内首家泥金彩漆体验中心,为参观者提供亲手制作泥金彩漆制品的機会,真实感受艺术之美。组织学生进社区、进广场开展“泥金彩漆”开放式体验活动,开展泥金彩漆“五进”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进广场,现场讲解、展出、销售工艺作品,一方面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非遗”文化的感悟,一方面让社会各界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学校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信息平台对泥金彩漆“非遗”文化进行宣传和展示,将泥金彩漆推向国内外。学校还与政府、企业合作,建成以普及“非遗”知识、传承技艺为宗旨,集作品展示、制作演示、互动体验、学术研讨、泥金彩漆剧目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泥金彩漆博物馆,作为泥金彩漆固定宣传点,扩大“非遗”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而为了让“非遗”文化能够真正走入千家万户,学校还创造性地提出了“非遗 文创”的产品研发理念。充分利用本专业的技术优势以及相关合作企业资源,鼓励学生开展以“非遗”为主题的各类文创活动,并开发相应的创业项目。将不同文创理念与泥金彩漆技艺相结合,研发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学校学生通过将泥金彩漆技艺与家具设计理念相融合,研发出了“十里红妆”系列嫁妆高档产品;通过将泥金彩漆技艺与传统文化灵感相融合,研发出了镇纸、笔筒、笔架、笔托、盘托等中档产品;通过将泥金彩漆技艺与日常生活创意相融合,研发出了彩盘、花瓶、茶叶罐、茶壶等低档产品。产品研发让泥金彩漆的传统美学价值得以重新焕发,并借助产品实体,重新进入了更多的寻常百姓家。
此外,以产品研发为引导,学校还大胆地将泥金彩漆与数控、模具、家具等行业技艺相结合,如在传统木胎上进行漆艺造型,并将其移植到陶器、瓷器和玻璃上,一方面助推专业转型升级和文创产品的进一步开发,一方面衍生出许多新的文化创意产品,被宁海本地的小微文创企业广为学习和借鉴,使泥金彩漆彻底摆脱了以前因循守旧的困境,实现了在市场层面的“活态”传承。
创新“非遗”人才培养,助力本地产业发展
除了利用自身的力量积极宣传推广“非遗”文化,宁海一职高还立足于相关工艺品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民间工艺品的市场化转型。其中,民族工艺泥金彩漆专业以“品行 技能”为学生培养目标,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通过开展泥金彩漆“双源活态”传承项目,深入探索了符合“非遗”传承属性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所谓活态传承,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进行传承与发展。
宁海一职高泥金彩漆技艺的“双源融合”活态传承围绕“传统”和“现代”两个基点,通过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培养非遗传承人,通过产品研发与技艺创新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通过多方联动与实践体验营造“非遗”文化生态,探索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双源融合”的活态传承之路。学校还通过与行业合作,将“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与专业教学相融合,推进大师三进(进学校、进企业和进空中课堂)模式,探索了Follow Me、Group Work和DIY等“非遗”项目的现代教学方式。
其中 “Group Work”分组学习活动主要针对“展开性目标”,实现学生人人参与,达到“做中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工艺流程和工作环境的同时,加深对于自身和技艺的正确认知,帮助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DIY”自主式学习从教学主体、信息传递、学习方式、情境设置等方面,打造“大师引领、学生学习、随时随地、想学就学”的O2O线上线下交流和学习平台,达到“研中悟”的专业学习效果。
通过一系列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学校民族工艺泥金彩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近年来培养出了一大批德艺兼备的新一代泥金彩漆传承人,既扭转了“非遗”技艺后继乏人的局面,也让“非遗”文化背后的工匠精神得以在年轻一代身上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