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有深刻的理论依据,教学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课堂的高效率进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养成优良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问题驱动问题群 英语课堂教学
一、引言
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问题是思维的源泉,也是思维的动力。追根溯源,学生的思维力度来源于教师问题的深度。有层次的或者能提供足夠思考空间的提问无疑能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跳跃起来。因而,推动学生的发展,推进课堂教学的最有力的武器便是问题的设计了,以问题来驱动课堂的进程,启动学生的思维是必然的选择。问题驱动是指以问题为载体,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群来引动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进步,实现师生互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这是一种值得信赖的心理倾向,它们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当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关时,学习的积极性最容易激发;在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学习。他还认为,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亲自体验各种经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符合这一特性。同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还强调学习者个体与群体之间进行协商讨论式和交流互动式的学习。罗杰斯认为“这种协作学习不仅包括学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师生之间的协作。它不仅包括学习信息的交流与合作,还是语言的表达、思想的沟通、心灵的碰撞与性格的磨合。
以问题及问题群作为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思维活力的有效方式来促进英语课堂效益的提升正是符合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也是当英语课堂中值得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教学手段。
二、课堂教学问题及问题链设计的原则
英语课堂教学中以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对问题的设计,围绕学习目标而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原则,让问题成为链状,构成一个问题群,使其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益,最好地服务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这一目的。因此,在进行问题(问题群)设计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
1、层次性原则
有层次的问题设计能为各种层次的学生提供思维的可能和思考的空间,也能让学生的思维从启动逐渐发展到活跃。同时,不同层次的问题在不同阶段提出能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知识的学习搭建有效的支架,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获得极大的安全感。
2、目标性原则
问题的提出是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的,问题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围绕目标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有助于突出学习的重心,防止问题偏离课堂教学的主航线。目标指向性强的问题及问题群的设计才是合理的、有助于学习者学习的好问题。
3、针对性原则
英语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针对这些能力培养的需要,设计的问题需要有相对的针对性。同时,课堂英语教学还担负了基本的词汇知识,句子结构,简单的会话训练等任务,针对解决这些基础知识也需要设计相关的问题,才能使得后续能力的发展有较好的基础平台。
4、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技能训练的需要,问题不能过于开放,否则会影响某项专门技能的训练效果;但如果问题始终是封闭的,学生无法获得真正的思维能力的训练,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因此,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应当适时出现在问题链中。
5、利于不同形式活动的开展的原则
英语课堂上需要不同形式的活动来促进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的发展,因而问题的设计不能只针对个体思维,也需要思考为pair work, group work等其他形式的活动设计出相应的问题来,以便于丰富课堂活动方式,增加在课堂中实践语言的机会。
6、利于新的问题生成的原则
课堂教学如果按照预设的问题步步推进,课堂便少了生命的律动。所有问题的设计都指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有生命力的课堂一定是能生成问题,进而继续解决问题的课堂。因而,在问题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新的问题生成的可能性,这样才真正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问题驱动”英语课堂教学的课例研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实例很多,下面以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Section B 3a-4a一课作为例子,分析并呈现“问题驱动”英语课堂教学的实例。
本课时的核心问题为“会阅读、会谈论、会写作与发明相关的话题”,围绕该核心问题,设计相关的问题群,即阅读与茶的发明相关文章并感知和提取相关信息,并能谈论茶是如何发明的。同时,通过不同方式的信息输入,激发学生以发明创造的方式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并能使用目标语言来进行表达和写作。通过解决问题群中所包含的问题,为解决本堂课的核心问题搭建“支架”。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主要是依靠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学习交替进行,互为补充。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增加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管理者和调控者,与学生构成互动、互助、互相启发的态势,以驱动整个学习活动。学习过程还是一个不断“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起于问题的开发,终于问题的解决。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会终身学习的一种本领,得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和挖掘学生的各种潜力,激发学生思考,一生受用。
同时,我们还要思考,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并不仅仅是老师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同样也可以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此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完成一个由学生质疑——师生解疑——学生释疑的完整过程。同时,问题驱动方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好的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洞悉学生心理、思维特点的能力,更要有灵活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适当、恰如其分地组织好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孟凡慧. 问题驱动教学的课后反思 [J].科技信息,2007.35.期。
【2】 马慧玲. 问题驱动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浅探[J].考试周刊,2009.22.
【关键词】问题驱动问题群 英语课堂教学
一、引言
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问题是思维的源泉,也是思维的动力。追根溯源,学生的思维力度来源于教师问题的深度。有层次的或者能提供足夠思考空间的提问无疑能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跳跃起来。因而,推动学生的发展,推进课堂教学的最有力的武器便是问题的设计了,以问题来驱动课堂的进程,启动学生的思维是必然的选择。问题驱动是指以问题为载体,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群来引动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进步,实现师生互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这是一种值得信赖的心理倾向,它们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当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关时,学习的积极性最容易激发;在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学习。他还认为,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亲自体验各种经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符合这一特性。同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还强调学习者个体与群体之间进行协商讨论式和交流互动式的学习。罗杰斯认为“这种协作学习不仅包括学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师生之间的协作。它不仅包括学习信息的交流与合作,还是语言的表达、思想的沟通、心灵的碰撞与性格的磨合。
以问题及问题群作为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思维活力的有效方式来促进英语课堂效益的提升正是符合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也是当英语课堂中值得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教学手段。
二、课堂教学问题及问题链设计的原则
英语课堂教学中以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对问题的设计,围绕学习目标而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原则,让问题成为链状,构成一个问题群,使其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益,最好地服务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这一目的。因此,在进行问题(问题群)设计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
1、层次性原则
有层次的问题设计能为各种层次的学生提供思维的可能和思考的空间,也能让学生的思维从启动逐渐发展到活跃。同时,不同层次的问题在不同阶段提出能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知识的学习搭建有效的支架,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获得极大的安全感。
2、目标性原则
问题的提出是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的,问题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围绕目标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有助于突出学习的重心,防止问题偏离课堂教学的主航线。目标指向性强的问题及问题群的设计才是合理的、有助于学习者学习的好问题。
3、针对性原则
英语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针对这些能力培养的需要,设计的问题需要有相对的针对性。同时,课堂英语教学还担负了基本的词汇知识,句子结构,简单的会话训练等任务,针对解决这些基础知识也需要设计相关的问题,才能使得后续能力的发展有较好的基础平台。
4、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技能训练的需要,问题不能过于开放,否则会影响某项专门技能的训练效果;但如果问题始终是封闭的,学生无法获得真正的思维能力的训练,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因此,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应当适时出现在问题链中。
5、利于不同形式活动的开展的原则
英语课堂上需要不同形式的活动来促进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的发展,因而问题的设计不能只针对个体思维,也需要思考为pair work, group work等其他形式的活动设计出相应的问题来,以便于丰富课堂活动方式,增加在课堂中实践语言的机会。
6、利于新的问题生成的原则
课堂教学如果按照预设的问题步步推进,课堂便少了生命的律动。所有问题的设计都指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有生命力的课堂一定是能生成问题,进而继续解决问题的课堂。因而,在问题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新的问题生成的可能性,这样才真正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问题驱动”英语课堂教学的课例研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实例很多,下面以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Section B 3a-4a一课作为例子,分析并呈现“问题驱动”英语课堂教学的实例。
本课时的核心问题为“会阅读、会谈论、会写作与发明相关的话题”,围绕该核心问题,设计相关的问题群,即阅读与茶的发明相关文章并感知和提取相关信息,并能谈论茶是如何发明的。同时,通过不同方式的信息输入,激发学生以发明创造的方式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并能使用目标语言来进行表达和写作。通过解决问题群中所包含的问题,为解决本堂课的核心问题搭建“支架”。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主要是依靠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学习交替进行,互为补充。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增加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管理者和调控者,与学生构成互动、互助、互相启发的态势,以驱动整个学习活动。学习过程还是一个不断“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起于问题的开发,终于问题的解决。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会终身学习的一种本领,得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和挖掘学生的各种潜力,激发学生思考,一生受用。
同时,我们还要思考,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并不仅仅是老师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同样也可以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此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完成一个由学生质疑——师生解疑——学生释疑的完整过程。同时,问题驱动方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好的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洞悉学生心理、思维特点的能力,更要有灵活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适当、恰如其分地组织好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孟凡慧. 问题驱动教学的课后反思 [J].科技信息,2007.35.期。
【2】 马慧玲. 问题驱动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浅探[J].考试周刊,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