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当下的幼儿教育理念更注重幼儿的自然成长,强调让幼儿在游戏化教学中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学前教师开始在教学中应用游戏。笔者基于幼儿教育中的游戏化教学实践展开探讨,并分析了幼兒教师正确游戏观、课程观、资源观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师;正确游戏观;课程观;资源观
前言: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的游戏活动主要指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这样的游戏活动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社会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成长,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幼儿许多的游戏都是由被动到主动的,我们总认为增加材料的数量和区域就可以满足幼儿在游戏中的需求,但其实投放的材料不一定是幼儿感兴趣的,也不一定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一、幼儿教师实施正确游戏观、课程观、资源观的意义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幼儿教育中已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幼儿的身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就使得游戏化教学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教学策略。
(一)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要想将游戏化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将其完全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例如,学前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音乐活动时,便可以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听口令做动作”的小游戏。在游戏中,教师要融入节拍练习,然后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学会打节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育活动的几个环节设置成不同的游戏,带领幼儿“冲关”,这样一来,幼儿就会积极参与这种闯关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每个游戏中融入相应的教学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充分实现教学目标,而且可以提高幼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图形宝宝排排队”这一数学游戏中,幼儿通过闯关游戏学会了看规律,并开始学习如何基于已有的规律创造新的规律。教师还可以将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三个游戏关卡,每个游戏关卡都针对相应的学习内容,幼儿要想成功迈过关卡,就必须完成教师布置的小任务,直至全部闯关成功。
(二)提升教育活动的趣味性
幼儿教育中的游戏不仅是为了让幼儿玩耍,更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提高幼儿对教学的兴趣,让他们能边玩边学。例如,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不应直接告诉幼儿教学主题,而是采用“神秘箱”的游戏形式,让幼儿猜一猜、摸一摸。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强幼儿对活动的好奇心,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又如,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探索球的玩法,帮助幼儿感受球的趣味性,让幼儿充分融入教学活动中。然后,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球这么有趣,你们还知道其他关于球的玩法吗?”这样一来,便有利于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讨论,感受趣味性教学带来的乐趣。
二、幼儿教师实施正确游戏观、课程观、资源观的措施
(一)做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做好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观察者。在幼儿游戏时,教师应多观察、多倾听,并适时引导幼儿游戏向纵深发展,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欲望。例如:在建构区,幼儿正在建构桥梁,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正在讨论桥梁狭窄,车辆不易通行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采用扩宽桥梁、搭建立交桥的方式解决了面临的问题。除了适时引导,教师还利用视频记录下幼儿游戏的过程,在游戏结束后,通过回放与大家共同探讨游戏中问题的出现、解决,帮助幼儿梳理游戏中的经验,获得新的提升与发展。在幼儿的游戏中,教师应该是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善于“发现”和“等待”幼儿的成长,科学看待每一位幼儿的发展,做一名静待花开的守护者。
(二)做环境创设的引导者
在游戏活动实施开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活动室空间狭小,既要考虑美观、实用,又要考虑安全,导致环境不够开放;幼儿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参与较少,在游戏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使得大多数游戏变成了“假游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分析和改变。教师通过“调查——询问——研讨——调整”的方式,邀请幼儿一起参与游戏环境的规划与创设,带着“童心”与幼儿一起打造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环境,真正实现了以“儿童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环境创设。例如:新的学期,班级区域要调整,教师计划让幼儿自己来决定如何调整。于是组织幼儿一起分享讨论自己的“调整方案”,可以是组织幼儿们一起进行讨论,说出自己心目中的班级布置应该是什么样的,最后通过幼儿投票的方式决定。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而幼儿才是真正的主体,这样创设出来的环境才是幼儿所喜爱、所需要的。
总结:
幼儿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学前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肩负的重任,积极引导幼儿探索丰富的知识世界。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制定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目标,同时要强调教育活动的趣味性。目前,游戏化教学这一理念还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因此教师还要不断学习、研究这种教学方法,使幼儿能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到更多知识,增强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庄小满.从幼儿游戏观察中生成课程的路径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20,(3):106-109.
[2]郭元祥,杨洋,张越.论游戏课程化的游戏观:游戏的课程本质、边界与层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4):60-64.
浙江省诸暨市暨南街道三江新村幼儿园 浙江省诸暨市 金凌燕
关键词:幼儿教师;正确游戏观;课程观;资源观
前言: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的游戏活动主要指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这样的游戏活动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社会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成长,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幼儿许多的游戏都是由被动到主动的,我们总认为增加材料的数量和区域就可以满足幼儿在游戏中的需求,但其实投放的材料不一定是幼儿感兴趣的,也不一定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一、幼儿教师实施正确游戏观、课程观、资源观的意义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幼儿教育中已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幼儿的身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就使得游戏化教学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教学策略。
(一)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要想将游戏化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将其完全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例如,学前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音乐活动时,便可以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听口令做动作”的小游戏。在游戏中,教师要融入节拍练习,然后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学会打节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育活动的几个环节设置成不同的游戏,带领幼儿“冲关”,这样一来,幼儿就会积极参与这种闯关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每个游戏中融入相应的教学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充分实现教学目标,而且可以提高幼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图形宝宝排排队”这一数学游戏中,幼儿通过闯关游戏学会了看规律,并开始学习如何基于已有的规律创造新的规律。教师还可以将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三个游戏关卡,每个游戏关卡都针对相应的学习内容,幼儿要想成功迈过关卡,就必须完成教师布置的小任务,直至全部闯关成功。
(二)提升教育活动的趣味性
幼儿教育中的游戏不仅是为了让幼儿玩耍,更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提高幼儿对教学的兴趣,让他们能边玩边学。例如,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不应直接告诉幼儿教学主题,而是采用“神秘箱”的游戏形式,让幼儿猜一猜、摸一摸。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强幼儿对活动的好奇心,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又如,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探索球的玩法,帮助幼儿感受球的趣味性,让幼儿充分融入教学活动中。然后,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球这么有趣,你们还知道其他关于球的玩法吗?”这样一来,便有利于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讨论,感受趣味性教学带来的乐趣。
二、幼儿教师实施正确游戏观、课程观、资源观的措施
(一)做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做好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观察者。在幼儿游戏时,教师应多观察、多倾听,并适时引导幼儿游戏向纵深发展,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欲望。例如:在建构区,幼儿正在建构桥梁,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正在讨论桥梁狭窄,车辆不易通行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采用扩宽桥梁、搭建立交桥的方式解决了面临的问题。除了适时引导,教师还利用视频记录下幼儿游戏的过程,在游戏结束后,通过回放与大家共同探讨游戏中问题的出现、解决,帮助幼儿梳理游戏中的经验,获得新的提升与发展。在幼儿的游戏中,教师应该是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善于“发现”和“等待”幼儿的成长,科学看待每一位幼儿的发展,做一名静待花开的守护者。
(二)做环境创设的引导者
在游戏活动实施开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活动室空间狭小,既要考虑美观、实用,又要考虑安全,导致环境不够开放;幼儿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参与较少,在游戏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使得大多数游戏变成了“假游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分析和改变。教师通过“调查——询问——研讨——调整”的方式,邀请幼儿一起参与游戏环境的规划与创设,带着“童心”与幼儿一起打造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环境,真正实现了以“儿童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环境创设。例如:新的学期,班级区域要调整,教师计划让幼儿自己来决定如何调整。于是组织幼儿一起分享讨论自己的“调整方案”,可以是组织幼儿们一起进行讨论,说出自己心目中的班级布置应该是什么样的,最后通过幼儿投票的方式决定。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而幼儿才是真正的主体,这样创设出来的环境才是幼儿所喜爱、所需要的。
总结:
幼儿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学前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肩负的重任,积极引导幼儿探索丰富的知识世界。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制定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目标,同时要强调教育活动的趣味性。目前,游戏化教学这一理念还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因此教师还要不断学习、研究这种教学方法,使幼儿能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到更多知识,增强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庄小满.从幼儿游戏观察中生成课程的路径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20,(3):106-109.
[2]郭元祥,杨洋,张越.论游戏课程化的游戏观:游戏的课程本质、边界与层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4):60-64.
浙江省诸暨市暨南街道三江新村幼儿园 浙江省诸暨市 金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