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niba34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手段,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督促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作用很大。有效地课堂提问会保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那么,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问题要有梯度
  课堂上的提问既不能太过简单,也不能太难,而是要有一定的梯度,初始的问题要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重点问题直指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祝福》这篇课文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提问:大家看看课文的题目,它有什么含义吗?学生们陷入沉思之中,不一会儿,几个人举起了手:祥林嫂死的那一天,鲁镇的人都在忙着祝福,所以,就用了这个题目。教师接着提问:可是祝福是一个吉祥的词呀,本文中的祥林嫂却很很可怜,难道她的死应该被祝福吗?大家再好好想想,鲁迅以祝福为题目的用意何在?他是在祝福什么呢?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纷纷议论起来,最后,很好地回答了问题。可见,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一定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目前,高考语文的试题设置也是按照这样的规律进行的,这样提问,对学生的临场做题也极有帮助。
  二、提问要灵活
  1、提问要逐步推进。提问不能急于求成,而要步步为营,逐步推进。例如,在为学生讲解一首诗歌的时候,绝对不能如高考的试题那样,直接抛出几个问题,突兀的要求学生回答。而是要体现层次性与引导性,提问要逐步推进。可以先问一下:与这个问题有关的诗句在什么位置?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诗句中包含了怎样的意向呢?通过诗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在进行《归园田居》这首诗的教学时,可以先这样提问:爱丘山、恋旧林、思故渊、归田园,从中你们可以看出诗歌作者喜欢的是什么?之后接着问:“误落尘网中”,谁落网了呢?落入了怎样的网中了呢?最后提问:“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桑树”作者描绘了怎样的生活呢?这样,通过逐步推进的提问,学生们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陶渊明,厌恶官场,向往自然,陶渊明是一位伟大的田园诗人。
  2、提问要抓住关键。要让提问有效就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抓住关键进行提问。例如,在讲《赤壁赋》这篇课文的时候,文本的前两段主要描绘苏轼与客共游赤壁的情形,他们唱歌喝酒,吹箫看美景,极力描写他们玩乐的髙兴。可是突然,作者却愀然,正襟危坐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一个关键点,教师抓住这个关键点进行提问,就可以让学生对全篇进行系统分析,经过学生之间讨论,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终于明白了:作者想到了转瞬即逝的英雄豪杰,产生了哀我生之须臾的感叹。这个时候,教师进一步提问:这下作者该消沉了吧?学生经过认真思考,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他们认为作者是乐观旷达的。
  3、提问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好的问题一定不能限制住学生的思维,而要使学生思维有充分的空间,这样的问题往往要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开放性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要让学生在足够的空间中展开思维的翅膀,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目前的高考试题中,这样的问题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例如,文章中有两个主角,你更喜欢哪一个?假设一下,你就是那个主角,你会怎样做呢?
  三、提问要设置悬念
  首先,教师要通过悬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上课之初,教师最好通过设置悬念来导入新课,这样,就会迅速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其次,教师要用故意出错的办法引起悬疑,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深刻起来。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习惯性地认为,凡是教师说的都应该是对的,只要是教师给出的答案也一定不会错的。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不利于独立精神的。教师要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要在课堂上有意的通过设置悬念,让学生敢于质疑。例如,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或者讲授习题解答的时候,故意的给学生一些比较明显的错误,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并产生疑惑,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要善于辩证的分析、要勇于挑战权威的教育。如果学生无视错误,教师就要发问了:老师刚才说的你们认为没有问题么?老师给出的答案你们认为是完美的吗?这样有目的的引导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确的轨道。
  佟立霞,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
其他文献
鸿门宴上项羽放走了刘邦,分析者大都认为这是一个战略抉择的错误,是项羽由辉煌走向人生末路的转折点。而我却认为,项羽放走刘邦正是他智仁义勇的表现。  项羽当时要完成的是灭秦兴楚的复仇大业,秦患未除,他还需要刘邦的配合,如果轻易杀了刘邦会引起诸侯的不满和恐慌,造成抗秦联盟的破灭。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上项伯的撮合和刘邦的登门谢罪,项羽最终放弃了剿灭刘邦的打算。应当说,这不是项羽的盲目,而是他经过深思熟
前言:语文这一学科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其是一种基础性学科,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是以分析和解读课文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受到传统教育长期以来的影响,初中语文在教学当中方法体现出一定的弊端,直接导致学生的兴趣不够浓厚,影响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出发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了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将从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入手,对语文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与幸福教育密切相关。专业成长起来的教师总能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讨论、学会感悟,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   一、民主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方润土   教育是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而不是墨守成规或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教育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要更多地激励思考,不能把学生当成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应
仲诗文,70后,四川省苍溪人,现居惠州。诗歌见于《诗刊》《人民文学》等刊物,入选《中国年度诗歌》《二十一世纪诗歌精选》等选本。  奔跑  是春天,把漫山遍野的野花开成了亮晶晶的星星  是春天,催促着树木尽快长出迎接王的眼神  勤劳的人,把河水运到山上,请你们继续勤劳下去  善良的人,把赶路人请到家中,请你们继续善良下去  昧着良心数钱的人,请你们不要在春天发出响声  是春天,让好人更好,让坏人看起
高效课堂有两个维度——高产与低耗。创造生成要有空间,体验展示要有情境,目标定位找准核心,问题设置体现价值,拓展延伸回归文本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要求。   一、创造生成要信心   语文高效课堂尤其不能“强加”,如果教师总想把预设的教学内容一字不漏地“传授”给学生,忽视学生的“生成”,扼杀学生的创造力,那就会无形中缩小课堂空间,使知识内容达成受制。   在《孔雀东南飞》教学中,笔者曾给学生设
新课改催生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向探索,导学案运用虽然并非独创,但科学运用充分发挥其制导作用,一样可以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激发效应。高中语文教材内容越来越丰富,按照一般教学程序执行教程,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课程教学任务,而导学案有集中优化教学资源的功能,自然成为课堂教学重要载体和媒介。教师科学预设导学案,可以将教与学进行合理调控,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这也符合新课改的精神要求。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生之初,天性都是一样的,善良的。但是每个人的生活遭遇是独一无二的,所受的教育不同,社会影响不同,形成的习惯不同,因而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价值观、气质、品德也就不同。这样,每个人的生命都很奇妙地自成一格,绝不雷同,这就是“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
编者按:李露,“学霸”一枚(本刊2012年12月(上)报道),爱好广泛,古筝九级,合唱团、广播台都有她活跃的身影。学习中,她常常发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通之处。也许是外在表现的相似,也许是内在结构的相近,又或许是核心理念的匹配。李露记录下了自己的发现,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点心得。  从蚂蚁搬家到大规模集成电路  我作为一个工科生,电子、计算机方面的课程是必修课程。计算机微处理器与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并行处
盛唐诗人辈出,但女性诗人居然是晚唐时期最多;  唐朝女性诗人作品中的最高频词是“相思”,最高频的字是“风”与“人”;  古代女诗人拥有超乎我们想象的“文人朋友圈”;  如果用折线来直观展示词人的一生,  宋朝的词人中,只有一生布衣“梅妻鹤子”的林逋与女性词人李清照的线条是一条水平线,引人唏嘘;  词人爱用意象,辛弃疾常用的是“酒”“月”,而晏几道常用的是“小楼”……  从数据的角度解读唐诗宋词,居
秘密  是谁翻开最后一张底牌  白色的墙体挂着灯的影子,史蒂文斯  夜晚又重复来临,那躺在书中的  词语,在夏季金黄的火焰中翻滚  谁徒手摘下街头刺眼的灯光  阴影处的树叶不发一声地紧抱成团  楼梯口向右安放着今天枯萎的花  被柔弱的风轻轻触及  亲爱的史蒂文斯,喝完这杯咖啡  我们到窗外看从远古而来的月亮吧  古铜色的月亮认得人间灯火  而灯火正负责给路过的虫豸指路  这倾倒的月光,企图从我们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