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激发兴趣、适时指导等多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激发兴趣;适时指导;授之以渔
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思想的触觉。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对事物的现象和特征加以观察,并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来研究和确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关系。初中数学是一门学习简易的数学运算和图形关系知识及其初步应用技能的课程,而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运算能力、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信息的表达能力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因此教师在各个环节中,都应加强对学生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使之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激发兴趣、适时指导、授之以渔三方面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观察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学习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引起的,而兴趣则是内在学习动机的集中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数学自身的特征,如图形、数量关系、逻辑过程等,通过多种途径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发掘数学中的美,或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练习,以发现公式、定理的证明。
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利用多媒体与学生在共同欣赏“海上日出”中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思考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把太阳看作一个圆,地平线看作是一条直线的话,那么太阳和地平线会有几种位置关系呢?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数学真神奇、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并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纸上画一条直线,把课前准备好的钥匙环看作一个圆,在纸上移动钥匙环,观察在钥匙环移动的过程中,它与直线的公共点的个数,从而引出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相交、直线与圆相离的三种位置关系。
在教学中,通过以“形”归纳“数”,以“数”判断“形”为主线,使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并且通过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这不但能让学生主观上更易接受,而且能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促进他们进一步观察,寻求新的知识。
二、适时指导,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中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心智不够成熟,在掌握知识经验的水平上缺乏观察事物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关键。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对学生加以适时指导,包括观察时应把握的合理顺序、了解常用的观察方法以及掌握观察的一般步骤等,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保证观察的正确性。
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块三角形玻璃窗,突然里面的玻璃“啪”的一声碎裂在地。我随即请学生以小组形式思考:如果现在由你们自己去玻璃店配一块一模一样的玻璃换上,你需要知道哪些数据才能去购买呢?我在课堂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说需要知道三角形的两条边和任意一个角的度数就能判定是全等三角形,我立即指導该组学生根据这个条件都画一个三角形,互相比较一下,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很快他们就发现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时,两个三角形能全等,而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应角相等时,两个三角形不一定会全等。
通过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画图、观察、比较、交流,加上教师的适时指导,使学生明白要真正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既要观察已知的材料,也要考虑未知、隐含的各种关系。
三、授之以渔,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观察不是消极地注视,不是被动地感知,它需要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全面性、精确性、深刻性等良好的观察品质,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让观察成为智力发展的基础,在观察中揭示对象的本质。
例如,在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这节内容时,我让学生对用四段木条做成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木框加以观察,从探索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异同点出发,全面考虑并掌握不同图形的概念与性质,从而利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与计算。比如在将平行四边形的活木框转化为矩形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四个内角大小发生了变动,四条边的长度却没有改变。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去仔细观察矩形与菱形、正方形的异同,从而全面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的综合应用。
在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启迪学生发现观察对象的特征,发展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并加以比较、讨论,使观察结论更全面、完整,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观察能力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更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解决数学问题,也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教师应将对学生良好观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阶段教学的始终,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等的多种能力,这将会让学生受益无穷。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直溪初级中学)
编辑 薛直艳
关键词:激发兴趣;适时指导;授之以渔
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思想的触觉。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对事物的现象和特征加以观察,并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来研究和确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关系。初中数学是一门学习简易的数学运算和图形关系知识及其初步应用技能的课程,而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运算能力、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信息的表达能力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因此教师在各个环节中,都应加强对学生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使之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激发兴趣、适时指导、授之以渔三方面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观察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学习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引起的,而兴趣则是内在学习动机的集中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数学自身的特征,如图形、数量关系、逻辑过程等,通过多种途径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发掘数学中的美,或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练习,以发现公式、定理的证明。
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利用多媒体与学生在共同欣赏“海上日出”中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思考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把太阳看作一个圆,地平线看作是一条直线的话,那么太阳和地平线会有几种位置关系呢?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数学真神奇、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并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纸上画一条直线,把课前准备好的钥匙环看作一个圆,在纸上移动钥匙环,观察在钥匙环移动的过程中,它与直线的公共点的个数,从而引出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相交、直线与圆相离的三种位置关系。
在教学中,通过以“形”归纳“数”,以“数”判断“形”为主线,使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并且通过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这不但能让学生主观上更易接受,而且能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促进他们进一步观察,寻求新的知识。
二、适时指导,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中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心智不够成熟,在掌握知识经验的水平上缺乏观察事物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关键。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对学生加以适时指导,包括观察时应把握的合理顺序、了解常用的观察方法以及掌握观察的一般步骤等,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保证观察的正确性。
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块三角形玻璃窗,突然里面的玻璃“啪”的一声碎裂在地。我随即请学生以小组形式思考:如果现在由你们自己去玻璃店配一块一模一样的玻璃换上,你需要知道哪些数据才能去购买呢?我在课堂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说需要知道三角形的两条边和任意一个角的度数就能判定是全等三角形,我立即指導该组学生根据这个条件都画一个三角形,互相比较一下,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很快他们就发现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时,两个三角形能全等,而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应角相等时,两个三角形不一定会全等。
通过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画图、观察、比较、交流,加上教师的适时指导,使学生明白要真正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既要观察已知的材料,也要考虑未知、隐含的各种关系。
三、授之以渔,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观察不是消极地注视,不是被动地感知,它需要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全面性、精确性、深刻性等良好的观察品质,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让观察成为智力发展的基础,在观察中揭示对象的本质。
例如,在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这节内容时,我让学生对用四段木条做成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木框加以观察,从探索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异同点出发,全面考虑并掌握不同图形的概念与性质,从而利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与计算。比如在将平行四边形的活木框转化为矩形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四个内角大小发生了变动,四条边的长度却没有改变。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去仔细观察矩形与菱形、正方形的异同,从而全面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的综合应用。
在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启迪学生发现观察对象的特征,发展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并加以比较、讨论,使观察结论更全面、完整,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观察能力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更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解决数学问题,也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教师应将对学生良好观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阶段教学的始终,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等的多种能力,这将会让学生受益无穷。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直溪初级中学)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