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88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专题第二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50到7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发展、下启1992年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全课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过程和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转折意义、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等重要史实来展开叙述。可以概括为本课就是“通过改革和开放的探索与创新,我国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新局面开辟后,原来的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本课就是立足于转变过程中的农村、城市和开放带来的新局面的概括呈现。笔者在教学设计中抓住关键词“转折”以“转折之光:照亮未来”、“转折之路:上下求索”和“转折之果:举世瞩目”来涵盖和整合本课的三个子目:工作重点的转移;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了解较多,并且学生置身于现代社会,能切身体会到发展成果,学起来会相对容易。当然如果只停留在现象层面,就与初中课没什么区别了。但是针对高一学生的新课又不能太深,因此笔者在教学内容取舍上力图适当、适中,让孩子们“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在教学手段上以大事年表梳理、落实基础知识和图文、视频直观感受转折带来的新局面为主。
  三、教学目标
  注:因我省尚未使用新课标和新教材,值此新旧交替之际,教学目标仍表述为三维目标形式,但其中已经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教学过程中亦有体现。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理解它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意义。
  (2)了解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认识当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和该制度的实质。
  (3)了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认识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所具有的伟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相关图片、史料和音像资料,生动再现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让学生全面、直观、形象地感悟历史。
  (2)利用大事年表加强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
  (3)运用理科思维逻辑图示突破核心概念和知识点,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启发诱导学生体现史料实证,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利用身边熟悉的可口可乐返华销售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现实的思考,实现认知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决策和意义,充分认识当时的现状,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2)认识到改革的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初步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改革、理解改革。
  (3)通过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加深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认识,强化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渗透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难
  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及其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伟大转折性意义。
  难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对外开放的过程和特点理解。
  五、教法选取与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微课教学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初步解读教材;指导学生认识教材各个子目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割裂;指导学生学会用分层分类的方法分析和解读材料。
  六、教学过程及步骤
  导入:“改革开放以来玉溪市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以玉溪大河、聂耳文化广场和玉溪一中大门变迁为例”点出本课主题、凝聚现场精神、激发学生兴趣。
  正式授课:
  (1)以《历史性转折》视频播放点题、凝神并引导学生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背景,体会改革的必然性。
  (2)利用“改革开放大事年表”让学生梳理基本史实和初步培养时空观念,落实教材和課标要求。分析大事年表认识农村改革的特点,进一步解决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原因与感受农村改革带来的新局面。
  (3)图解概念定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认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
  (4)通过微课教学方式讲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措施和影响。
  (5)通过深圳蛇口工业区内企业和内地国企的材料对比,理解特区之特,并通过学生讨论培养史料实证的意识;
  (6)由可口可乐返华并在大陆不断投资设厂看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与扩大。
  (7)最后:播放图片集和视频,切身感受转折之后取得的经济、教育、科技、体育、文化、外交等等多方面举世瞩目的成果和强调习总书记的告诫:仍需跋山涉水、居安思危。
  课堂小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的伟大转折,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农村、城市和开放方面的新局面。总结起来,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我国在改革的过程中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了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七、教学反思
  新旧教材、新旧课标的交替之际、我们需要用新理念教旧教材也就是要使用核心素养新理念指导教学。这一点在教学设计中已经注意到时空观念培养和家国情怀的渗透,其他素养如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有体现但不明显。虽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覆盖五个素养,但是如果深入挖掘还是有的。囿于是新课笔者设计时不是朝着讲难的方向去设计。但是今后复习课中应提高学生认识: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改革的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之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改革、认同改革。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学习永远在路上。一堂好课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一定有一些共性。囿于版面,未能分享详案,期待方家指教以使我改进。
其他文献
一、引言  单元整体教学方法其实是来自于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提出的整体语言教学,继而对单元教学的核心主体、材料、评价等进行综合性的阐述。林燕(2012)在《浅谈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原则》中提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五大原则:基于课程标准原则、整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和情境性原则 。特别是教师在统筹安排单元整体设计时,也要突出单元内各课时的特点,形成侧重点不同的各种课堂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语言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认识》(教材第57-5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观察体验圆的特征,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
期刊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號》教学设计与反思
期刊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点明了本单元课文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梳理和总结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的方法。  “词句段的运用”安排了两道题目。第一题的三个句子都是用对比的写法突出某种事物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如何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对事物的喜爱之情;第二题编排了三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
期刊
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教师的角色,从而改进学生的学习。生物教师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转换角色呢?我在此谈四点体会和大家交流,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帮助改正。  一、渊博的生物学专业知识是角色转换的基本条件  生物教师必须拥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只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而进行旁征博引,才能解答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才会使生物教学更生动,更鲜活。  二、面向全体学生
期刊
摘要:在生物复习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复习中产生疑问,积极思维。问题具有启动学生思维和引导学生思维开展方向的重要作用,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提问方法都应该提倡。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对设计问题的有效利用,在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能动的思考行为之间拉起了纽带,调动和拓展开学生的思维,在组织好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课
期刊
《手偶真好玩》教學设计
期刊
生活與法律 教学设计
期刊
《民主政治的搖篮——古代希腊》 一课属于政治史部分比较难讲的内容,单纯的讲授与探究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而史料的运用恰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本人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和历史学科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史料为依托对本课进行设计。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再也不能轻视美术科的教学,要认真贯彻《大纲》的要求,实施美育教育。我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这些年来一直从事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