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07年,株洲全市GDP为730亿元,其中三次产业比例为12.9:52.9:34.2;完成农业总产值151.1亿元,农业增加值9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其中,农产品加工产值9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占农业总产值62.9%;农民现金纯收入为5044元,同比增长15.5%。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分别达到380万亩和188.3万吨,出栏生猪489万头。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生猪价格上涨强劲,生猪价格达到760元/百斤,创历史新高,平均可获利430元/头。
截至2007年末,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682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5家。总产值过5000万元的有20家,过亿元的有7家。2007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安置职工4.89万人,其中,安排农村劳动力4.53万人,建立基地414万亩,带动农户37.9万户。全市现共有3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1家,2007年合计产品销售收入为64.3亿元,较2006年增长31%。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
1.政策引导日益强化。近年来,株洲市各级政府均将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举措来抓,牢固树立了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基本形成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服务体系。
2.经营规模日益壮大。从总体上看, 2007年末,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682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达到85加,比2006年净增16家;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增加值、利润总额、税金分别为92亿元、26.4亿元、4.1亿元、2.2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产值平均每年以34%的速度递增。
3.区域布局日趋形成。株洲市将建设106国道沿线优质农产品产业带为产业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引导扶持,逐步形成一带多点的优势产业布局。目前,106国道沿线30个经济强镇,集中了南四县的50%以上经济总量,70%外销优质农产品总量。沿线农产品加工企业1820个,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的65%;沿线生猪规模养殖小区60个,专业养殖乡镇21个;大型优质稻基地4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1万亩。106国道沿线区域成为了我市农业优势产业集聚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核心区。沿线的醴陵与攸县已多年位列全省十强县。
4.主导特色日显突出。龙头企业通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在全市形成了优势农业产业链。全市粮食、畜禽、竹木、果蔬、油脂五大优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米、肉、竹三大产业主导地位日显突出。2007年,三大产业产值
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70%;三大产业加工产值58亿元,占全市加工产值的61.1%;三大产业加工规模企业61家,占全市总数的71.8% ,发展订单农业生产面积135万亩,订单养殖2000多万头(羽),联系农户15万户,三大产业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济链初步形成。
5.经营模式日渐成熟。农民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联结,使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在产前和产中环节,企业和农户双方共同投入;在产后的收购、加工、仓储和销售等环节,农户入股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形成以产权要素联接的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
(三)农业产业化的积极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区域“三农”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促进”:
1.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一是科技引领。全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自主研发机构36个,科研人员312人。太子奶、唐人神、松本林化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已与中科院、湖南农大、省农科院等10多个科研院所建立了科企对接合作关系。近三年来,全市共投入科研经费5500多万元,有5个项目(产品)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有3个项目(产品)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科技进步对全市农产品加工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二是打造品牌。近几年来,全市共创建3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2个国家专利产品、17个省著名商标、10个省名牌产品。三是实施标准化。全市已有160万亩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72个农产品通过“三品”认证, 3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引导农民自觉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良种良法,实行集约化生产、市场化营销,提高农产品的产出率和商品率。第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发展。新办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必须有水、电、路等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发展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势必带来基础设施建设的飞跃。2007年,全市新、扩、改企业达到89家,其中新建53家,计划总投资9.0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5亿元;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的企业36家,计划总投资2.56亿元,这些新、扩、改项目全部建成投入生产,预计可新增产值近3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25亿元,新增利税4亿多元。第三,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培养了一批农民企业家,造就了一大批新型产业工人,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农民素质。第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了产业链条,增加了就业岗位,可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力就近转移,这是成本最低廉、方式最简便、基础最牢固、最易被农民接受的渠道。2007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安排农村劳动力较2000年增长13%。
3.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一方面,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通过加工、包装、储运等手段大幅增值,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力开辟了门路,增加了农民劳务收入。2007年,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安置职工48895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2.8%,为全市农业人口人平提供工资性收入98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
二、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情况
(一)基本情况
1.银行机构支持情况。一是信贷资金支持。从数量上看,截止2007年末,全市农业贷款总计1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8%。从机构分布来看,目前,株洲辖内对农业特别是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资金支持力度较大的主要是农发行、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三家“农”字头银行机构,其他机构支持力度十分有限。从支持的重点来看,银行机构主要围绕株洲市农产品加工业中的粮食、果蔬、畜禽、竹木、油脂五大主导产业,支持对象集中在龙头企业、直接对下游的生产基地与农户发放贷款较少。从支持的力度上来看,逐步加强的趋势比较明显,如农业发展银行06年专门开发了“农业产业化贷款”产品,06、07年对农业产业化贷款累计新增2.6亿元以上,目前规模已达到5.45亿元。二是其他金融服务手段支持。近年来,随着无纸化、电子化、信息化支付手段不断引进,银行机构的服务手段有了质的飞跃。例如,农业银行2007年在全辖布放了1149台结算终端,1677台ATM,发放银行卡15万张,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水平。
2.保险业支持情况。2007年,全市保费收入总计14.6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约为3220万元,占比为2.2%,同比增长21%。目前,株洲辖内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其中业务量较大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2006-2007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分别占公司保费总收入的2.1%、2.2%。
3.资本市场融资情况。当前,株洲辖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尚未有一家在境内及海外上市,与资本市场对接正处于起步阶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金融支持总量不足。据株洲市农业局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测算,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阶段对资金的需求规模大约在24.5亿元左右,实际发放贷款的数量只满足了总需求约50%;另据对全市32家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注册资本在3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需求调查,60%的企业表示资金缺口较大,40%的企业表示有少量缺口,缺口合计达4.16亿元。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当前农业产业化的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十分明显。
2.金融支持结构单一。从支持的主体看,目前,农业产业化资金提供主要依靠政策金融与合作金融,其中,合作金融占比达50%以上,政策金融占比达到40%以上,商业金融投入严重不足,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较少参与农业贷款项目。从提供支持的产品看,需求与供给的匹配性不强,银行机构在贷款供应上主要以短期流动性资金为主,对龙头企业急需的用于项目建设的中长期贷款供给不足,制约了企业规模发展,对产业化下游的生产基地与农户的贷款同样少之又少。从支持的方式看,目前主要采用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途径,发行债券、上市等直接融资途径很少,造成企业融资成本高企、难度加大;此外,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保障机制-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也十分有限,总量上2.2%的农业保险承保比例与当前产业化的整体规模相去甚远。
3.金融支持隐含一定的风险。如省级龙头企业湖南普兰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拖欠农行贷款本息达500多万元,企业倒闭后无法偿还贷款。再如醴陵市的省级龙头企业金巢食品,已获得2500元银行贷款,由于年初的冰雪灾害受损较大,按合同约定期限还款已无可能,对贷款主办行已经造成了一定风险,部分竹业龙头企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对上述问题进行客观、深入分析,不难发现,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诸多问题产生的原因无外乎产业特征、金融供给、企业自身、外部环境等方面,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特征:收益低、风险高。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比较落后,科技含量较低,造成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资金投入的风险较高。银行机构为了追求稳定的高收益,将大量贷款投向了比较效益更好、风险更小的第二、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信贷支持力度自然减弱,从全市农业GDP占比为12.9%,而农业贷款贷款总量占比为6.5%这一对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
2.金融供给:渠道收窄、机制制约、缺乏创新。一是信贷资源供给渠道收缩。2007年县域银行机构网点较2000年减少19.8%。二是经营机制制约。当前,银行机构除基层信用社外,多数基层机构的经营权限较小,无法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开展经营活动。三是服务产品与手段缺乏创新。
3.企业自身:素质不高、抵押不足。一方面,企业自身整体素质不高,影响了金融机构支持的信心。首先,全市年销售收入过1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仅123家,只占企业总数的3.4%。另一方面,企业能提供贷款抵押担保不足,制约了企业的获取贷款的能力。多数龙头企业地处农村或城郊结合部,作抵押的土地大多为不能流转的集体用地,而企业的存货能拿出来的因价格波动大、价值评估难、变现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难以达到银行抵押标准。
4.外部环境:扶持乏力、信用欠佳、中介缺位。一是扶持乏力。首先,从财政角度看,全市每年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需求在10亿元左右,而财政每年涉农支出总和不到3亿元,对龙头企业的投入每年只有区区200万元左右,远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需要;其次,国家在实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差别性,如在信贷指引中,虽然提倡支持农业,但农业贷款规模同样在总规模笼子中,没有进行单独考核,致使业务操作中本应倾斜的农业得不到应有的资金支持;此外,政府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标准定得较低,不严,影响了银行机构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支持信心;最后,政府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市场直接融资的引导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支持农业产业化资金的来源。二是信用环境不佳。少数企业法人信用观念淡薄,诚信度低,贷款合同不认真履行,使银行信贷投放积极性严重受挫。三是担保机构发展缓慢。
三、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措施:抓龙头、固模式、行标准、强服务
1.抓龙头。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龙头企业是关键环节,没有龙头企业就没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强弱和带动能力大小,直接影响产业化经营的规模与成效。目前,扶持龙头企业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切实采取措施为他们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增强龙头企业融资能力。同时在税收、土地、基地建设等方面实行政策优惠,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2.固模式。当前,分散性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生产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必须巩固农业产业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要在农户和企业及市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大力培育各类以农民为主体的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市场要素。通过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建立风险基金,实行利润返还等办法,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中介合作组织,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
3.行标准。农业迫切需要实现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的转变,其转变的方向正是现代农业的方向,而这种转变,首要任务就是农业标准化。
4.强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渠道,是联系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纽带。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都是行为主体,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则是服务主体。
(二)加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力度措施: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快企业自我完善
1.加大扶持引导力度。一是调整金融支农政策。二是整治金融生态环境。三是建立健全担保机制。四是加快发展直接融资。
2.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一是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二是转换经营机制。三是提高创新能力。四是加快发展农业保险。
3.加快企业自我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积极适应当前经济金融发展的趋势与要求,牢固树立信用意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控机制建设,强化财务管理,同时,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紧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壮大,改变在融资活动中的被动局面。
(一)基本情况
2007年,株洲全市GDP为730亿元,其中三次产业比例为12.9:52.9:34.2;完成农业总产值151.1亿元,农业增加值9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其中,农产品加工产值9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占农业总产值62.9%;农民现金纯收入为5044元,同比增长15.5%。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分别达到380万亩和188.3万吨,出栏生猪489万头。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生猪价格上涨强劲,生猪价格达到760元/百斤,创历史新高,平均可获利430元/头。
截至2007年末,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682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5家。总产值过5000万元的有20家,过亿元的有7家。2007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安置职工4.89万人,其中,安排农村劳动力4.53万人,建立基地414万亩,带动农户37.9万户。全市现共有3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1家,2007年合计产品销售收入为64.3亿元,较2006年增长31%。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
1.政策引导日益强化。近年来,株洲市各级政府均将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举措来抓,牢固树立了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基本形成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服务体系。
2.经营规模日益壮大。从总体上看, 2007年末,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682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达到85加,比2006年净增16家;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增加值、利润总额、税金分别为92亿元、26.4亿元、4.1亿元、2.2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产值平均每年以34%的速度递增。
3.区域布局日趋形成。株洲市将建设106国道沿线优质农产品产业带为产业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引导扶持,逐步形成一带多点的优势产业布局。目前,106国道沿线30个经济强镇,集中了南四县的50%以上经济总量,70%外销优质农产品总量。沿线农产品加工企业1820个,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的65%;沿线生猪规模养殖小区60个,专业养殖乡镇21个;大型优质稻基地4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1万亩。106国道沿线区域成为了我市农业优势产业集聚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核心区。沿线的醴陵与攸县已多年位列全省十强县。
4.主导特色日显突出。龙头企业通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在全市形成了优势农业产业链。全市粮食、畜禽、竹木、果蔬、油脂五大优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米、肉、竹三大产业主导地位日显突出。2007年,三大产业产值
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70%;三大产业加工产值58亿元,占全市加工产值的61.1%;三大产业加工规模企业61家,占全市总数的71.8% ,发展订单农业生产面积135万亩,订单养殖2000多万头(羽),联系农户15万户,三大产业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济链初步形成。
5.经营模式日渐成熟。农民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联结,使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在产前和产中环节,企业和农户双方共同投入;在产后的收购、加工、仓储和销售等环节,农户入股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形成以产权要素联接的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
(三)农业产业化的积极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区域“三农”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促进”:
1.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一是科技引领。全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自主研发机构36个,科研人员312人。太子奶、唐人神、松本林化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已与中科院、湖南农大、省农科院等10多个科研院所建立了科企对接合作关系。近三年来,全市共投入科研经费5500多万元,有5个项目(产品)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有3个项目(产品)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科技进步对全市农产品加工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二是打造品牌。近几年来,全市共创建3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2个国家专利产品、17个省著名商标、10个省名牌产品。三是实施标准化。全市已有160万亩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72个农产品通过“三品”认证, 3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引导农民自觉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良种良法,实行集约化生产、市场化营销,提高农产品的产出率和商品率。第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发展。新办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必须有水、电、路等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发展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势必带来基础设施建设的飞跃。2007年,全市新、扩、改企业达到89家,其中新建53家,计划总投资9.0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5亿元;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的企业36家,计划总投资2.56亿元,这些新、扩、改项目全部建成投入生产,预计可新增产值近3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25亿元,新增利税4亿多元。第三,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培养了一批农民企业家,造就了一大批新型产业工人,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农民素质。第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了产业链条,增加了就业岗位,可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力就近转移,这是成本最低廉、方式最简便、基础最牢固、最易被农民接受的渠道。2007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安排农村劳动力较2000年增长13%。
3.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一方面,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通过加工、包装、储运等手段大幅增值,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力开辟了门路,增加了农民劳务收入。2007年,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安置职工48895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2.8%,为全市农业人口人平提供工资性收入98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
二、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情况
(一)基本情况
1.银行机构支持情况。一是信贷资金支持。从数量上看,截止2007年末,全市农业贷款总计1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8%。从机构分布来看,目前,株洲辖内对农业特别是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资金支持力度较大的主要是农发行、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三家“农”字头银行机构,其他机构支持力度十分有限。从支持的重点来看,银行机构主要围绕株洲市农产品加工业中的粮食、果蔬、畜禽、竹木、油脂五大主导产业,支持对象集中在龙头企业、直接对下游的生产基地与农户发放贷款较少。从支持的力度上来看,逐步加强的趋势比较明显,如农业发展银行06年专门开发了“农业产业化贷款”产品,06、07年对农业产业化贷款累计新增2.6亿元以上,目前规模已达到5.45亿元。二是其他金融服务手段支持。近年来,随着无纸化、电子化、信息化支付手段不断引进,银行机构的服务手段有了质的飞跃。例如,农业银行2007年在全辖布放了1149台结算终端,1677台ATM,发放银行卡15万张,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水平。
2.保险业支持情况。2007年,全市保费收入总计14.6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约为3220万元,占比为2.2%,同比增长21%。目前,株洲辖内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其中业务量较大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2006-2007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分别占公司保费总收入的2.1%、2.2%。
3.资本市场融资情况。当前,株洲辖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尚未有一家在境内及海外上市,与资本市场对接正处于起步阶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金融支持总量不足。据株洲市农业局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测算,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阶段对资金的需求规模大约在24.5亿元左右,实际发放贷款的数量只满足了总需求约50%;另据对全市32家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注册资本在3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需求调查,60%的企业表示资金缺口较大,40%的企业表示有少量缺口,缺口合计达4.16亿元。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当前农业产业化的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十分明显。
2.金融支持结构单一。从支持的主体看,目前,农业产业化资金提供主要依靠政策金融与合作金融,其中,合作金融占比达50%以上,政策金融占比达到40%以上,商业金融投入严重不足,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较少参与农业贷款项目。从提供支持的产品看,需求与供给的匹配性不强,银行机构在贷款供应上主要以短期流动性资金为主,对龙头企业急需的用于项目建设的中长期贷款供给不足,制约了企业规模发展,对产业化下游的生产基地与农户的贷款同样少之又少。从支持的方式看,目前主要采用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途径,发行债券、上市等直接融资途径很少,造成企业融资成本高企、难度加大;此外,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保障机制-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也十分有限,总量上2.2%的农业保险承保比例与当前产业化的整体规模相去甚远。
3.金融支持隐含一定的风险。如省级龙头企业湖南普兰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拖欠农行贷款本息达500多万元,企业倒闭后无法偿还贷款。再如醴陵市的省级龙头企业金巢食品,已获得2500元银行贷款,由于年初的冰雪灾害受损较大,按合同约定期限还款已无可能,对贷款主办行已经造成了一定风险,部分竹业龙头企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对上述问题进行客观、深入分析,不难发现,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诸多问题产生的原因无外乎产业特征、金融供给、企业自身、外部环境等方面,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特征:收益低、风险高。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比较落后,科技含量较低,造成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资金投入的风险较高。银行机构为了追求稳定的高收益,将大量贷款投向了比较效益更好、风险更小的第二、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信贷支持力度自然减弱,从全市农业GDP占比为12.9%,而农业贷款贷款总量占比为6.5%这一对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
2.金融供给:渠道收窄、机制制约、缺乏创新。一是信贷资源供给渠道收缩。2007年县域银行机构网点较2000年减少19.8%。二是经营机制制约。当前,银行机构除基层信用社外,多数基层机构的经营权限较小,无法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开展经营活动。三是服务产品与手段缺乏创新。
3.企业自身:素质不高、抵押不足。一方面,企业自身整体素质不高,影响了金融机构支持的信心。首先,全市年销售收入过1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仅123家,只占企业总数的3.4%。另一方面,企业能提供贷款抵押担保不足,制约了企业的获取贷款的能力。多数龙头企业地处农村或城郊结合部,作抵押的土地大多为不能流转的集体用地,而企业的存货能拿出来的因价格波动大、价值评估难、变现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难以达到银行抵押标准。
4.外部环境:扶持乏力、信用欠佳、中介缺位。一是扶持乏力。首先,从财政角度看,全市每年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需求在10亿元左右,而财政每年涉农支出总和不到3亿元,对龙头企业的投入每年只有区区200万元左右,远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需要;其次,国家在实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差别性,如在信贷指引中,虽然提倡支持农业,但农业贷款规模同样在总规模笼子中,没有进行单独考核,致使业务操作中本应倾斜的农业得不到应有的资金支持;此外,政府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标准定得较低,不严,影响了银行机构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支持信心;最后,政府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市场直接融资的引导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支持农业产业化资金的来源。二是信用环境不佳。少数企业法人信用观念淡薄,诚信度低,贷款合同不认真履行,使银行信贷投放积极性严重受挫。三是担保机构发展缓慢。
三、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措施:抓龙头、固模式、行标准、强服务
1.抓龙头。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龙头企业是关键环节,没有龙头企业就没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强弱和带动能力大小,直接影响产业化经营的规模与成效。目前,扶持龙头企业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切实采取措施为他们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增强龙头企业融资能力。同时在税收、土地、基地建设等方面实行政策优惠,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2.固模式。当前,分散性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生产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必须巩固农业产业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要在农户和企业及市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大力培育各类以农民为主体的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市场要素。通过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建立风险基金,实行利润返还等办法,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中介合作组织,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
3.行标准。农业迫切需要实现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的转变,其转变的方向正是现代农业的方向,而这种转变,首要任务就是农业标准化。
4.强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渠道,是联系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纽带。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都是行为主体,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则是服务主体。
(二)加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力度措施: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快企业自我完善
1.加大扶持引导力度。一是调整金融支农政策。二是整治金融生态环境。三是建立健全担保机制。四是加快发展直接融资。
2.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一是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二是转换经营机制。三是提高创新能力。四是加快发展农业保险。
3.加快企业自我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积极适应当前经济金融发展的趋势与要求,牢固树立信用意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控机制建设,强化财务管理,同时,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紧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壮大,改变在融资活动中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