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4.040
范导式教学是着眼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主张,重在提炼符合教育规律的课堂教学核心环节,展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其最大的特色是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学实施的四要素:真实性情境、发展性任务、多元化意义协商、创造性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范导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教材中《邓稼先》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范导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真实性情境
情境的基本释义是“情景、境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价值的真实性情境,能推动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2021年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一周之后恰逢开学,在课文《邓稼先》的教学中,笔者播放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的获奖视频,并深情朗读了节目组为谢军撰写的颁奖词。学生被谢军团队在航天领域做出的贡献深深打动,也被颁奖词优美的文字所折服。这一情境不仅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为邓稼先创作颁奖词的热情,而且也推动了学生认知与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合理把握这一教学时机,开展下一步教学工作。
二、设置发展性任务
如何写好邓稼先的颁奖词呢?笔者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深度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把课堂教学中要达成的目标分解成若干梯度合理、结构鲜明、富有启发性和生成导向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等核武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推荐他参加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可以介绍他的哪些事迹呢?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概括。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在阅读中会充分了解邓稼先的基本信息、取得的成就、人格魅力,认识到邓稼先对我国研制核武器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任务二:细读课文,勾画出文中对邓稼先进行评价的语句,结合关键词语和具體内容谈谈你对邓稼先精神品格的理解。在了解了邓稼先的事迹后,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对邓稼先的评价,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支架。在文中,杨振宁是将邓稼先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放在国际视野中进行评价的,笔者组织学生对关键词语和具体内容进行品读。理解了这些句子,学生才能深入领会邓稼先的爱国情怀,才能对邓稼先的伟大人格产生深刻的认识。
任务三:在邓稼先逝世七周年的时候,他的同学,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请有感情地朗读第五、第六部分,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笔者组织学生探究作者在这一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讨论结尾处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杨振宁对好友的理解、佩服、敬爱,以及骄傲、怀念和感伤。读出作者情感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对邓稼先的热爱、崇敬与怀念之情。
任务四:邓稼先曾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请为他写一段颁奖词。如果说阅读是吸收消化,让邓稼先的人物形象、精神品格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那么写颁奖词就是让学生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把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这是对学生书面表达的鼓励,更是对学生独特感悟的尊重,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充满个性化的体验。
这四个任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读写结合。学生能始终保持学习兴趣,并主动理解,积极思考,大胆创作,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进行多元化意义协商
在创设真实性情境与安排发展性任务后,如何使“教”服务于“学”?这就需要师生、生生之间的意义协商。在任务一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平等对话,通过彼此交流,加深对邓稼先的感人事迹的理解。尤其是当学生了解到邓稼先在科研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多困难时,教师要不时追问、质疑,促使学生从文本阅读中不断认识国家经济困难、科研条件落后、自然环境恶劣、政治环境不稳定等现实情况,师生在平等协商中加深对邓稼先的了解。
又如,在任务三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围绕《吊古战场文》的作用及“五四”时代歌曲表达的情感,畅所欲言,在同伴的帮助下加深理解,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借助集体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完成了高阶思维的学习。
四、开展创造性应用
范导式教学提出创造性应用的价值,不仅在于促进所学知识的内化与应用,还在于关注学生新知识的生成、关键能力的提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撰写邓稼先的颁奖词这一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能力创造性地完成。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从美国回来的你,犹如人间蒸发。你是最重要的人,却鲜为人知。在这28年间,你携着智慧与忠诚的利剑,一路披荆斩棘。没有什么再能将你打倒!终于,原子弹和氢弹的巨大火云,在中国的戈壁绚丽绽放!也许星辰染白了你的头发,也许病魔击垮了你的身体,但“‘两弹’元勋”,永远是中华大地上璀璨的明星!
在自由地表达中,学生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科学家的崇拜、敬仰、赞美之情尽情流淌在字里行间,让学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开展范导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强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分析、合作交流,互助分享,通过这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加了语文知识储备,提升了语文学科素养。此外,在教学实践中,四个要素是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的,教师应根据不同课型、不同学情,合理协调四个要素。
范导式教学是着眼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主张,重在提炼符合教育规律的课堂教学核心环节,展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其最大的特色是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学实施的四要素:真实性情境、发展性任务、多元化意义协商、创造性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范导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教材中《邓稼先》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范导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真实性情境
情境的基本释义是“情景、境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价值的真实性情境,能推动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2021年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一周之后恰逢开学,在课文《邓稼先》的教学中,笔者播放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的获奖视频,并深情朗读了节目组为谢军撰写的颁奖词。学生被谢军团队在航天领域做出的贡献深深打动,也被颁奖词优美的文字所折服。这一情境不仅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为邓稼先创作颁奖词的热情,而且也推动了学生认知与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合理把握这一教学时机,开展下一步教学工作。
二、设置发展性任务
如何写好邓稼先的颁奖词呢?笔者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深度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把课堂教学中要达成的目标分解成若干梯度合理、结构鲜明、富有启发性和生成导向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等核武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推荐他参加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可以介绍他的哪些事迹呢?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概括。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在阅读中会充分了解邓稼先的基本信息、取得的成就、人格魅力,认识到邓稼先对我国研制核武器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任务二:细读课文,勾画出文中对邓稼先进行评价的语句,结合关键词语和具體内容谈谈你对邓稼先精神品格的理解。在了解了邓稼先的事迹后,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对邓稼先的评价,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支架。在文中,杨振宁是将邓稼先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放在国际视野中进行评价的,笔者组织学生对关键词语和具体内容进行品读。理解了这些句子,学生才能深入领会邓稼先的爱国情怀,才能对邓稼先的伟大人格产生深刻的认识。
任务三:在邓稼先逝世七周年的时候,他的同学,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请有感情地朗读第五、第六部分,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笔者组织学生探究作者在这一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讨论结尾处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杨振宁对好友的理解、佩服、敬爱,以及骄傲、怀念和感伤。读出作者情感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对邓稼先的热爱、崇敬与怀念之情。
任务四:邓稼先曾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请为他写一段颁奖词。如果说阅读是吸收消化,让邓稼先的人物形象、精神品格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那么写颁奖词就是让学生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把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这是对学生书面表达的鼓励,更是对学生独特感悟的尊重,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充满个性化的体验。
这四个任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读写结合。学生能始终保持学习兴趣,并主动理解,积极思考,大胆创作,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进行多元化意义协商
在创设真实性情境与安排发展性任务后,如何使“教”服务于“学”?这就需要师生、生生之间的意义协商。在任务一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平等对话,通过彼此交流,加深对邓稼先的感人事迹的理解。尤其是当学生了解到邓稼先在科研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多困难时,教师要不时追问、质疑,促使学生从文本阅读中不断认识国家经济困难、科研条件落后、自然环境恶劣、政治环境不稳定等现实情况,师生在平等协商中加深对邓稼先的了解。
又如,在任务三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围绕《吊古战场文》的作用及“五四”时代歌曲表达的情感,畅所欲言,在同伴的帮助下加深理解,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借助集体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完成了高阶思维的学习。
四、开展创造性应用
范导式教学提出创造性应用的价值,不仅在于促进所学知识的内化与应用,还在于关注学生新知识的生成、关键能力的提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撰写邓稼先的颁奖词这一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能力创造性地完成。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从美国回来的你,犹如人间蒸发。你是最重要的人,却鲜为人知。在这28年间,你携着智慧与忠诚的利剑,一路披荆斩棘。没有什么再能将你打倒!终于,原子弹和氢弹的巨大火云,在中国的戈壁绚丽绽放!也许星辰染白了你的头发,也许病魔击垮了你的身体,但“‘两弹’元勋”,永远是中华大地上璀璨的明星!
在自由地表达中,学生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科学家的崇拜、敬仰、赞美之情尽情流淌在字里行间,让学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开展范导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强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分析、合作交流,互助分享,通过这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加了语文知识储备,提升了语文学科素养。此外,在教学实践中,四个要素是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的,教师应根据不同课型、不同学情,合理协调四个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