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行剖宫产产妇术后的常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20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出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的主要方法和内容。结果:剖宫产产妇术后采用的主要护理方法包括生命体征观察、创口及皮肤护理、疼痛干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乳房护理等,200例产妇术后疼痛评分较低,睡眠质量佳,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全面有效的实施剖宫产术后护理,有助于促进产妇的康复,减轻疼痛反应,提升睡眠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
关键词:剖腹产;术后护理;临床体会
剖宫产手术在产科十分常见,是一种解决阴道分娩困难或胎儿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分娩术式。与阴道分娩不同的是,剖宫产手术经腹部切开产妇子宫取出胎儿和胎盘,具有伤口大、创面广的特点,术后易引起相关并发症、后遗症等[1]。且术后疼痛反应常导致产妇不能很好的休息,不利于产妇的康复,因此加强剖宫产术后护理十分必要。现阶段随着剖宫产临床指征的放宽,剖宫产手术在产科日渐普及,并发症和后遗症也随之增加。现将剖宫产术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20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1.4±6.1)岁;其中初产妇154例,经产妇46例;因胎儿头盆不称及臀位45例,因胎儿太大37例,高龄产妇22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20例,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14例,合并心脏病9例,合并产道异常5例,其余48例均因家属和孕妇要求进行剖宫产。200例产妇中不包含合并精神障碍、死胎及新生儿畸形者,产妇无产染病史及凝血功能障碍,胎儿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均提示正常,所有胎儿均为足月妊娠分娩,术中采用低位横切口术式,采取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术后疼痛评分采取VAS疼痛评分法,记录产妇睡眠时间,评价其睡眠质量。
1.2护理方法
1.2.1术后观察
剖宫产手术产妇回到病房后应立即进行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观察,并指导产妇适当保暖,腹部创口给予压沙袋处理,于术后6h后取下沙袋。导尿管接通后妥善固定,并严密观察尿液颜色、尿量与性状[2]。在家属配合情况下观察输液的通畅性及是否存在脱落、漏液等现象。术后严密观察产妇面色、神志及宫缩情况,上述过程中如存在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1.2.2创口及个人卫生护理
为了促进剖宫产手术创口的愈合,减少感染几率,缩短母体复原时间,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保持产妇创口的干燥与清洁,有效地防治创口感染,嘱产妇瘙痒时不要用手去抓,避免伤口接触外部细菌而感染化脓,如创口出现红、肿、热、痛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给予有效治疗。产妇术后因长时间卧床,更应注重个人卫生情况,产妇因产褥期出汗较多,需要产妇做到勤洗脸、洗手、刷牙,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出汗后或分泌乳汁后弄脏的衣物需要及时换洗,并且产妇的个人卫生用品也需要及时更换。
1.2.3疼痛护理
剖宫产术后麻醉逐渐减弱后疼痛是最为典型的表现,临床护理人员需从人性化护理的角度出发,采取患者乐意接受的方式减轻患者疼痛。在产妇回到病房后,需要向患者耐心讲解术后产生疼痛的原因和疼痛持续的时间,使产妇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于疼痛十分敏感的产妇可应用新型镇痛泵。正确的姿势可以减少产妇腹部肌肉的紧张效应,在活动或咳嗽时轻按创口,可有效减轻震动所致的疼痛。在疼痛发作时,帮助患者做徒手按摩,同时心情的放松和适当的转移注意力也有助于减少术后疼痛。
1.2.4饮食护理
术后1-2d,产妇可使用适量流质食品,进食方法以少量、多次的非奶糖饮食为宜,因牛奶和糖制品可在产妇体内产生气体引起膨胀,应避免食用[2]。小米粥、米汤、鸡蛋羹等流质饮食可以满足产妇的营养和进食需要。术后3-4d产妇肠蠕动功能逐渐恢复,排气后可以让产妇食用一些半流食食品,术后5d可正常饮食。在剖宫产产妇饮食护理的过程中,要打破以往经验性的陈旧观念,为了让产妇更好的分泌乳汁,促进创口愈合,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以便于产妇更早的康复,参与到育婴活动中。
1.2.5心理护理
剖宫产产妇术后心理护理十分重要,需要临床护理人员及时准确的对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向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剖宫产术后产妇因卧床而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且受到创口疼痛及瘢痕的影响,以及对新生儿的担心和母乳喂养等因素易形成心理负担,加之长时间卧床,产妇多存在腰酸、背痛、失眠、焦虑等,因而不能很好的配合检查和护理。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该主动进行健康教育,以真实临床案例劝慰产妇,以消除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使产妇在心理上获得支持和满足,增强产妇的自信,从而有利于产妇的身心康复[2]。与此同时,术后应鼓励产妇进行适当的下床活动,活动量和活动范围可根据产妇实际情况与耐受性逐渐增加,争取以产妇舒适、满意为宜,并指导产妇有效的咳嗽、排痰,促进肺扩张和分泌物的及时排出。
1.2.6乳房护理
在每次哺乳前指导产妇使用温水擦拭乳头,如乳汁分泌过多,且婴儿未能吸净,需及时将多余乳汁挤出,以促进乳汁正常分泌,如产妇存在乳房胀痛情况,为了有效的促进泌乳,护理人员应进行正确的乳房按摩,50-60℃热毛巾热敷乳房10-20min,按摩前护理人员需确保双手清洁消毒,按摩过程中用力适当,手法以轻柔为准,双手掌面大小鱼际肌螺旋均匀按摩产妇乳房壁,乳房硬结处应顺乳头方向按摩,杜绝在乳房硬结处挤压、搓、捏。
2 结果
200例产妇产后疼痛VAS评分为(2.71±0.44)分,睡眠时间平均为(6.20±1.49)h,未见创口感染、产褥感染、产后抑郁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是产科结束高危妊娠的最直接分娩方式,既能够降低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也有利于避免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剖宫产术后护理对于促进母体复原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结合现代护理理念,以产妇为中心,实施科学、人性化的临床护理,并根据产妇存在的个体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做好生命体征观察、创口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乳房护理等每一个基础护理的环节和步骤。
参考文献:
[1]张华. 剖宫产术后护理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2,31(21) :142.
[2]洪普.循征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53-54.
关键词:剖腹产;术后护理;临床体会
剖宫产手术在产科十分常见,是一种解决阴道分娩困难或胎儿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分娩术式。与阴道分娩不同的是,剖宫产手术经腹部切开产妇子宫取出胎儿和胎盘,具有伤口大、创面广的特点,术后易引起相关并发症、后遗症等[1]。且术后疼痛反应常导致产妇不能很好的休息,不利于产妇的康复,因此加强剖宫产术后护理十分必要。现阶段随着剖宫产临床指征的放宽,剖宫产手术在产科日渐普及,并发症和后遗症也随之增加。现将剖宫产术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20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1.4±6.1)岁;其中初产妇154例,经产妇46例;因胎儿头盆不称及臀位45例,因胎儿太大37例,高龄产妇22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20例,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14例,合并心脏病9例,合并产道异常5例,其余48例均因家属和孕妇要求进行剖宫产。200例产妇中不包含合并精神障碍、死胎及新生儿畸形者,产妇无产染病史及凝血功能障碍,胎儿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均提示正常,所有胎儿均为足月妊娠分娩,术中采用低位横切口术式,采取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术后疼痛评分采取VAS疼痛评分法,记录产妇睡眠时间,评价其睡眠质量。
1.2护理方法
1.2.1术后观察
剖宫产手术产妇回到病房后应立即进行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观察,并指导产妇适当保暖,腹部创口给予压沙袋处理,于术后6h后取下沙袋。导尿管接通后妥善固定,并严密观察尿液颜色、尿量与性状[2]。在家属配合情况下观察输液的通畅性及是否存在脱落、漏液等现象。术后严密观察产妇面色、神志及宫缩情况,上述过程中如存在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1.2.2创口及个人卫生护理
为了促进剖宫产手术创口的愈合,减少感染几率,缩短母体复原时间,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保持产妇创口的干燥与清洁,有效地防治创口感染,嘱产妇瘙痒时不要用手去抓,避免伤口接触外部细菌而感染化脓,如创口出现红、肿、热、痛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给予有效治疗。产妇术后因长时间卧床,更应注重个人卫生情况,产妇因产褥期出汗较多,需要产妇做到勤洗脸、洗手、刷牙,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出汗后或分泌乳汁后弄脏的衣物需要及时换洗,并且产妇的个人卫生用品也需要及时更换。
1.2.3疼痛护理
剖宫产术后麻醉逐渐减弱后疼痛是最为典型的表现,临床护理人员需从人性化护理的角度出发,采取患者乐意接受的方式减轻患者疼痛。在产妇回到病房后,需要向患者耐心讲解术后产生疼痛的原因和疼痛持续的时间,使产妇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于疼痛十分敏感的产妇可应用新型镇痛泵。正确的姿势可以减少产妇腹部肌肉的紧张效应,在活动或咳嗽时轻按创口,可有效减轻震动所致的疼痛。在疼痛发作时,帮助患者做徒手按摩,同时心情的放松和适当的转移注意力也有助于减少术后疼痛。
1.2.4饮食护理
术后1-2d,产妇可使用适量流质食品,进食方法以少量、多次的非奶糖饮食为宜,因牛奶和糖制品可在产妇体内产生气体引起膨胀,应避免食用[2]。小米粥、米汤、鸡蛋羹等流质饮食可以满足产妇的营养和进食需要。术后3-4d产妇肠蠕动功能逐渐恢复,排气后可以让产妇食用一些半流食食品,术后5d可正常饮食。在剖宫产产妇饮食护理的过程中,要打破以往经验性的陈旧观念,为了让产妇更好的分泌乳汁,促进创口愈合,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以便于产妇更早的康复,参与到育婴活动中。
1.2.5心理护理
剖宫产产妇术后心理护理十分重要,需要临床护理人员及时准确的对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向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剖宫产术后产妇因卧床而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且受到创口疼痛及瘢痕的影响,以及对新生儿的担心和母乳喂养等因素易形成心理负担,加之长时间卧床,产妇多存在腰酸、背痛、失眠、焦虑等,因而不能很好的配合检查和护理。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该主动进行健康教育,以真实临床案例劝慰产妇,以消除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使产妇在心理上获得支持和满足,增强产妇的自信,从而有利于产妇的身心康复[2]。与此同时,术后应鼓励产妇进行适当的下床活动,活动量和活动范围可根据产妇实际情况与耐受性逐渐增加,争取以产妇舒适、满意为宜,并指导产妇有效的咳嗽、排痰,促进肺扩张和分泌物的及时排出。
1.2.6乳房护理
在每次哺乳前指导产妇使用温水擦拭乳头,如乳汁分泌过多,且婴儿未能吸净,需及时将多余乳汁挤出,以促进乳汁正常分泌,如产妇存在乳房胀痛情况,为了有效的促进泌乳,护理人员应进行正确的乳房按摩,50-60℃热毛巾热敷乳房10-20min,按摩前护理人员需确保双手清洁消毒,按摩过程中用力适当,手法以轻柔为准,双手掌面大小鱼际肌螺旋均匀按摩产妇乳房壁,乳房硬结处应顺乳头方向按摩,杜绝在乳房硬结处挤压、搓、捏。
2 结果
200例产妇产后疼痛VAS评分为(2.71±0.44)分,睡眠时间平均为(6.20±1.49)h,未见创口感染、产褥感染、产后抑郁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是产科结束高危妊娠的最直接分娩方式,既能够降低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也有利于避免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剖宫产术后护理对于促进母体复原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结合现代护理理念,以产妇为中心,实施科学、人性化的临床护理,并根据产妇存在的个体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做好生命体征观察、创口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乳房护理等每一个基础护理的环节和步骤。
参考文献:
[1]张华. 剖宫产术后护理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2,31(21) :142.
[2]洪普.循征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