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的一些体会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lin1983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教育体系,老师讲学生做笔记,课堂中少了一些开放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抹杀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才能让学生从抽象的教学中出来,让他们真的为自己所学。只有生活化教育能让学生开放性的进行创造,因为所有的创作都是来源生活,必须与生活接轨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整天的高架则不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语文的乐趣,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让语文走到生活中去,在从生活中走向语文,相互交错,才能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笔者现在就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的一些体会进行以下实践探索。
  一、生活实践观察策略
  我们小学课本的文章虽说是经典,但是有时却存在一些地域性的因素,让学生存在时空差距,要让学生全面的认知消除差距则要让他们去生活中仔细观察。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很多文章是我们日常可以见到的,只要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就能了解文章所讲的内容,并且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的理解和加深。比如三年级上册中的《花钟》一课中,学生很容易忽视花开的时间,我们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资料,是学生真正了解什么季节开什么开什么花,每朵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从凌晨到傍晚都有花在不断的盛开,这也就要求我们小学生去认真的观察身边的花朵,看看他们在什么时间开放,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再比如《长征》这首诗歌,我们可以不用重走长征路,通过网络、影视、歌曲等方面让学生去了解红军着一路上的艰辛,要是有条件的可以将老革命家或者老红军请到课堂上,让学生们彼此畅所欲言的交流,可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热爱祖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活,更能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所以针对这一类型的文章,我们在讲述的时候竟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动手,让他们去在生活中去搜罗些相关的资料,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这个独立自主的精神。
  二、生活场景再现策略
  有些课文比较有历史意义,却对孩子来说离现实生活比较远,我们要向融入现实生活中比较男,但是我们可以抓住学生们的好奇心,对课文我们进行二度创作,将他们改变成小剧本,让学生进行演绎,比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我们可以通过影视资料让学生先有所了解,之后,根据文章和影视相结合对文章进行改写,让学生在课上或者课下进行排演,加上音乐的特效,这样一节生动的课堂展示一定会给学生留下印象,让他们对文章更是加深理解,通过这样的一两次课堂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的兴趣,也更让他们有创造性的完成以后的文章学习。再如《两小儿辩日》一文中,我们在讲述之前先请学生对这种现象进行自己的判断,让他们彼此发问,查阅相关资料,对文中的知识进行解剖和分析,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在老师讲解的同时,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课后我们根据此列情况开展一次课堂辩论赛,给同学们几个简单的论题,让他们先回家查阅资料,几天的准备,之后开展比赛,两组的同学进行辩论,因为现在有好多辩论题本身就是问题,所以怎么说多事有对的一方面,这样在相互的辩论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有效的提高了我们的语文教学成果。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创新的地方,现在科技比较发达,教师配备的电脑和投影仪不能当摆设要真的运用起来,让学生在情景模拟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看得多了、听得多了对学生在以后的思维上有一定的帮助,生活情境在现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去认真的制定教学课件就能让学生有所新的认知。
  三、生活情境体验策略
  我们常说,一旦自己经历过,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就会在一生中不会忘记,其实语文教学也是这样的,只有学生自己看过、听过,才能去了解课文中所讲的内容,要是文章有些抽象我们可以尽量的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影视资料、图片资料和音频资料进行具体化,比如《开国大典》一文,我们也不能情景再现,只能通过当时的影视资料和图片对学生进行讲述,这不仅可让学生知道开国大典对那一代中国人是多么重要,也提醒着现在的学生不要勿忘国耻,要为中华崛起而奋斗,通过文章感受毛泽东的风采,体会全国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在如《月光曲》一文中,讲述贝多芬创作的命运交响曲,在上课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听《月光曲》,通过音乐的传递,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生活情境体验其实在我们的每一篇文章中都可以,这样既提高了上课效率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事半功倍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让学生真正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
  在我们语文教学大纲中“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小学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放式的教学,让他们在实践的生活中体会课文所讲述的内容和情感,这样在意境中所感悟的真情实感比教师直接讲述来的要真实,所以在体验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全面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的综合素质能力。通过生活实践、情景再现、生活情境等单方面进行二度创作的学习,一定可以让学生更牢固的运用所学的内容,同时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对新的事物有所新的认知,通过这个教学模式可以让他们在以后的求学中培养自己独自思考的优良品质。
其他文献
想象,如人类的翅膀一样,永远比知识更加重要。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想象的元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切不可忽视学生想象能力的有效提升。但是,在我们的课堂中,很多的时候,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是因为防止学生在想象过程中,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而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很多教师在课堂中有意避开“想象”这一本该在课堂上闪光的“关键词”,或者蜻蜓点水式地走走过场。  其实,笔者以为,学生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唤醒孩子的灵性,放飞孩子的心翼,让孩子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真正把课堂变成愉悦发展的乐园,让他们在动态中学习语文,是我们语文教学必须演奏的快乐乐章。我是从以下面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创设一种愉快、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龙泽武指出:“在促进儿童学习方面,不能忽视情感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障碍,或者成为刺激。”因此,
儿歌因其简单、易上口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明朗的节奏,隽永的韵味而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也喜欢用儿歌来进行辅助教学,它既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帮助解决一些课堂教学中的难点。  1、吟诵儿歌,调节课堂学习气氛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有时碰到比较乏味的语法练习,部分学生的思想难免会天马行空起来。如果教师这时能适当地运用一些诙谐幽默
科学课强调对事物不仅有在质上的认识,更要从量上的分析得出结论。定量分析会使学生的头脑更精确化、更科学化,只有能用数据来描述事物时,才算达到了对事物性质的真正了解。如何进行数据教学,笔者想结合滕老师的这一片段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搜集数据:规范操作  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我们必须首先使装置要科学,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渔民,以每天打鱼为生。一日突发奇想,想知道他捕的鱼到底有多大。他将每一条鱼
一、认识人类的大脑  人类乃万物之灵,灵就灵在脑子上。人类通过不断加强对自己的研究,这儿的研究指的是脑科学的研究。现代脑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对自己的大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人脑大约有140至16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它分为大脑、间脑、小脑和脑干四个部分,脑干又分为中脑、桥脑和延脑,其中大脑是最高级的部位,占全脑的70%,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即左大脑与右大脑),两半球之间大约由2亿条神经纤维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称“解读”是“通过分析来理解。”那么,文本解读就是走进文本,走近作者,通过分析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文本解读是一切教学活动之始。富有创意的文本解读,可以催生智慧课堂,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现。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时,我从意象入手,引领学生在语言品味中感受依依惜别之情。  一、黄鹤楼上看美景,紧扣“藏”字,感受别情缠绵之美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更应该是“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实际把学生的数学经验生活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学习数学,发现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其应用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谈一谈我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数学内容
一次新体育课程改革不仅需要体育专家的指导,更需要一线体育教师来支撑起这一重任,有了理论的指导就需要指导下的实践,没有了实践,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所以一线教师更应该落实,领会、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然后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在实践中为理论提供依据,使之相互支撑,共同保证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一、新课标修改后对课程内容的解读  1、改造现有项目,合理界定内容  对于新课标修改后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最初是以乡村教育的形式出现的。“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为此,我园在接受“幼儿生活素质教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随着独生子女在家庭中越来越被众多家长溺爱与宠掼,如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再与所学的课本知识教育相结合,从这一点而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特别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班主任如何运用智慧,用爱心和真心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搭建“和谐沟通之桥”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一、用真心与家长沟通,获得家长的理解  (一)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对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