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念生活乐趣,提高习作兴趣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yu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感受。”这是新课标对小学生作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虽然我们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加强了习作过程与方法的研究与指导,可是,有些学生为了应付差事,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脑海中可供写作的材料内容不足。即使学会了一整套的表达方法、技巧,也终因无米难为炊。久而久之,他们对作文就越来越没兴趣,越没兴趣越不想写,越不想写就越写不好,如此恶性循环,作文自然就成了令人头疼的事情了。而小学生作文往往凭兴趣出发来写自己的喜闻乐见。这是儿童学习作文的一般心理特征,小学作文教学应当顺应这一特征,要让学生的习作说真话、吐真情,表述具体、生动、形象。为此必须设计一些形式新颖,饶有趣味的生活内容和习作形式,让学生在心境愉快的活动气氛中进行习作训练,体验生活的乐趣,提高习作兴趣。近年来我注意研究一系列方法,激发学生参加一些形式新颖,饶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乐趣,从为作文而作文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感到作文是一件很有兴趣的活动,形成“不吐不快的快乐心理”。
  
  一、充实活动——“玩”出习作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平时学生往往表现出惟老师传授是听,被动、盲目。其实在他们的生活中,只要去留心感受,即便是最平常不过的一般活动,也能发现新意,也能获取习作素材。像赛陀螺、玩卡、拔河等许多课间游戏都可以从生活中带进作文,让学生有事可想,有话可说。学生从游戏中有了新体验,新感受,也就乐于动笔,乐于表达,作文也就轻松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如“春游东山”、“环保考察”、“敬老院的笑声”、“走进军营”、“扬起自信的风帆”等,还要求学生每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学会勤于记载,积累素材。无论是观察到的事物,阅读到的听到的,还是做过的实验、开展过的实践活动以及亲身感受,都要求学生分类记录下来,建立一个素材库。同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别人在日常交往、实践活动交际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自己要认真揣摩、模仿。叶圣陶先生有句话:“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在趣味生活中多积累习作素材。
  
  二、巧设情境——“诱”出习作兴趣
  
  心理活动的描写,可以让习作增色不少。可对心理活动的描写,学生感到最难,因为学生很不善于关注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时不注意把握,习作中就没有鲜活的文字表达。因此,作文教学中还应积极巧设情境,引“诱”学生去关注、感受自己的心理体验,并将自己的心理体验真实地表达出来。
  心理体验的表达,关键在于“情”的诱发,校园生活虽然丰富,但是学生每天身处其中,未免会觉得乏味、单调,以致于无话可说、无感可发。在要求学生习作的时候,适当地给他们的生活“撒点燃导火索”,印发心理体验,把握情感体验,让他们有话可说。给他们精心设置一些使他们难以识破的情境,就能“诱”出写作素材。
  
  三、偶发事件——“引”出写作兴趣
  
  生活之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常常会泛起波澜。老师如果能随时从中撷取其中的浪花引申、开发,注意引导学生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捕捉生活中发生的重要信息,抓住并描述出事情的过程、心理、情感体验等加以组织提炼形成素材,引出写作兴趣,那么学生就能真正做到有话可说了。
  我大力加强课外阅读,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对低年级学生,重点培养阅读兴趣,让他们喜欢图书,爱护图书。要求中年级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秀诗文50篇,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感情,背诵优秀诗文60篇,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拓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此外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看少儿电视节目,有针对性地订阅书报,我班许多学生都自愿订阅了《中国儿童报》和《中国儿童画报》,部分学生订了《起步作文》,再加上学校图书室的读物,我就利用兴趣课、阅读课等时间指导学生阅读,还鼓励学生课后摘抄优美词句。近年来,我班开展了“小蜜蜂采花粉”活动,要求学生每人备一本记录本,专门摘录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对于课文中的名言警句,也要求学生摘抄下来,并熟练背诵,到学期结束,评选出“勤劳的小蜜蜂”。班内开辟了“尖尖角”专栏,把学生的习作张贴在墙上,再把写得好的推荐给校刊上发表,或向更高一级的报刊投稿。这大大增加了小作者的荣誉感,使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起了其它学生写作、积累的兴趣。许多同学都利用课余时间读呀,写呀,在运用中积累了语言,提高了读写能力,达到和超过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使我们的课改取得初步成效。
其他文献
不少小学生对作文有一种恐惧感,或者说是无趣感。究其原因,是我们忽略了这样一个重要事实:小学生写作文往往从兴趣出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这是儿童学习作文的一般心理特征,小学作文教学应顺应这一特征,尽可能设计一些形式新颖,饶有趣味的习作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进行听、读、说、写综合训练,增强作文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一、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1、大蒜产量由亩株数,单株瓣数和平均瓣重三者构成、其中亩株数是群体性状,单株瓣数及平均瓣重是个体性状。在个体性状中,一般单株瓣数可塑性较小;而单瓣重受外界环境影响较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让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知识,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小就形成喜欢学习的倾向,实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置身活动 巧设练习 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有效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儿童去探索数学问题,从中体验数学的奥秘。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
摘要:对怎样一堂课算是好课的界定,不同时期的标准不尽相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观逐渐进入教师认知领域,评价好课的标准也随之发生一些实质性的转变。通过近期的摸索与探究,对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了一些思考:评价好课离不开对现代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的把握。   关键词:好课 标准 新课程 尊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
摘要: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其学习数学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接着从在导入时设置悬念;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设置多样化多层次,形式新颖的练习;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五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具体分析,实例介绍,说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 激发 创设情境 体验成功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一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具备和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如果计算能力不过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在计算时能够采用合理、简便、快捷的解题方法,快速、准确地算出结果,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计算能力差的表现及原因    多年来,笔者一直担任数学学科的教学任务。在我所任教的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究其原因,有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