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晋时,名士嵇康以蔑视权贵、放达不群而著称。当朝要人钟会邀集名流才俊前去拜会。嵇康正在林中打铁,他不停挥锤,旁若无人。过了许久,仍不理众人。钟会只得起身离去。嵇康忽然出声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你是听到了什么才来?又见到了什么才离去?近现代来到中国的外国人,都会面临这个问题。从自己的国家,飘洋过海来到一个迥然不同的国度,而在“现代性”的意义上,这是一个落后的国度,被战争、贫穷困扰的国度。所为何来?《为什么去中国?》的作者C·P·菲茨杰拉尔德生于英国,1923年来到中国,1950年离开中国,前往澳大利亚,参与创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方研究系,后成为该校东方历史教授。他曾一再被问及“为什么去中国”,在该书中,他正是试图寻求问题的答案。
1917年,中国发生了“张勋复辟”。当时作者15岁,他偶然在《泰晤士报》上看到关于此事的深入报道。年轻的菲茨杰拉尔德感到难以置信,“地球那边,居然存在着一个我全然不知、历史迷人的广阔世界”,这个世界非但没有列入学校的课程,甚至以藏书丰富著称的伦敦图书馆,居然没有一本中国历史。
作者尽自己可能,寻找与中国有关的资料,学习中国文化,最终仍发现,除非亲自去中国,并且生活在那里,否则不会有更真切的了解,因此,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如果说最终来到中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中国的异域色彩引发了作者强烈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那么接下来更重要的问题就是“何所见而去”。
少年菲茨杰拉尔德在英国看到了两本书《皇太后统治下的中国》、《北京宫廷史及皇帝传略》,这两本书出版于上个世纪初,都曾引起轰动。但是,菲茨杰拉尔德发现,这两本书充满了对中国的蔑视,作者写的是一个处于晚期的腐朽没落的王朝,他们似乎把满清王朝的所有恶习和愚昧统统归咎于中国人民,而把整个中华民族看做一个毫无希望的劣等民族。
这种看法在当时并不新鲜。有学者曾经通过考证指出,早期来华的西方人士对中国民族性格的评价影响到了鲁迅“国民劣根性”思想的形成,而鲁迅对“国民劣根性”严厉的批判对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又何须多说。
文化的误读是难以避免的。同时,从接受者这一方,借助他者眼光反观自身,也是有效的方式。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如果并非出于平等、理解的态度,而只是基于自身的优越感,作出简单的评价,这本身就十分可疑。而忧心于国家危亡的知识分子出于自我反省,被这种评价所影响,甚至失却了自身的角度,这也是值得再次警醒的。
因此,《为什么去中国》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记录了自己的经历,当时中国社会的情况——作者在中国生活的20多年间,曾在唐山做过铁路管理人员,在武汉收购过猪大肠,还曾跋涉过云南、贵州,研究白族人的生活,后又回到北京作为英国顾问团的成员,而且,他以一个历史学家的态度,对这一切做了细致、冷静的记录和描述,并反省了当时西方人对于中国的许多误解。
对于“何所见而去”,这些不算一个明确的答案,却相当有趣。钟会回答嵇康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是一句玄妙的废话。所幸,菲茨杰拉尔德的回答要比这丰富、充实得多。
(《为什么去中国——1923年-1950年在中国的回忆》,C·P·菲茨杰拉尔德著,参见“本刊10月荐书”)
你是听到了什么才来?又见到了什么才离去?近现代来到中国的外国人,都会面临这个问题。从自己的国家,飘洋过海来到一个迥然不同的国度,而在“现代性”的意义上,这是一个落后的国度,被战争、贫穷困扰的国度。所为何来?《为什么去中国?》的作者C·P·菲茨杰拉尔德生于英国,1923年来到中国,1950年离开中国,前往澳大利亚,参与创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方研究系,后成为该校东方历史教授。他曾一再被问及“为什么去中国”,在该书中,他正是试图寻求问题的答案。
1917年,中国发生了“张勋复辟”。当时作者15岁,他偶然在《泰晤士报》上看到关于此事的深入报道。年轻的菲茨杰拉尔德感到难以置信,“地球那边,居然存在着一个我全然不知、历史迷人的广阔世界”,这个世界非但没有列入学校的课程,甚至以藏书丰富著称的伦敦图书馆,居然没有一本中国历史。
作者尽自己可能,寻找与中国有关的资料,学习中国文化,最终仍发现,除非亲自去中国,并且生活在那里,否则不会有更真切的了解,因此,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如果说最终来到中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中国的异域色彩引发了作者强烈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那么接下来更重要的问题就是“何所见而去”。
少年菲茨杰拉尔德在英国看到了两本书《皇太后统治下的中国》、《北京宫廷史及皇帝传略》,这两本书出版于上个世纪初,都曾引起轰动。但是,菲茨杰拉尔德发现,这两本书充满了对中国的蔑视,作者写的是一个处于晚期的腐朽没落的王朝,他们似乎把满清王朝的所有恶习和愚昧统统归咎于中国人民,而把整个中华民族看做一个毫无希望的劣等民族。
这种看法在当时并不新鲜。有学者曾经通过考证指出,早期来华的西方人士对中国民族性格的评价影响到了鲁迅“国民劣根性”思想的形成,而鲁迅对“国民劣根性”严厉的批判对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又何须多说。
文化的误读是难以避免的。同时,从接受者这一方,借助他者眼光反观自身,也是有效的方式。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如果并非出于平等、理解的态度,而只是基于自身的优越感,作出简单的评价,这本身就十分可疑。而忧心于国家危亡的知识分子出于自我反省,被这种评价所影响,甚至失却了自身的角度,这也是值得再次警醒的。
因此,《为什么去中国》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记录了自己的经历,当时中国社会的情况——作者在中国生活的20多年间,曾在唐山做过铁路管理人员,在武汉收购过猪大肠,还曾跋涉过云南、贵州,研究白族人的生活,后又回到北京作为英国顾问团的成员,而且,他以一个历史学家的态度,对这一切做了细致、冷静的记录和描述,并反省了当时西方人对于中国的许多误解。
对于“何所见而去”,这些不算一个明确的答案,却相当有趣。钟会回答嵇康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是一句玄妙的废话。所幸,菲茨杰拉尔德的回答要比这丰富、充实得多。
(《为什么去中国——1923年-1950年在中国的回忆》,C·P·菲茨杰拉尔德著,参见“本刊10月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