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中常常出现一些与物理规律或者生活常识相悖的“数据异常”,这时,教师应该尊重前人总结的经验和真理,还是应该尊重学生手里的实验数据?教师面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数据异常”既不能无视,也不能直接予以否定。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分析、理性思考并合理对待。
一、引发数据异常的原因
1.学生实验操作中出现失误造成了“数据异常”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接触科学课不到一年的时间,不能把实验中的每个细节都做到位因而会出现失误,从而造成了“数据异常”。事实上,即使是经过长期实验操作的锻炼,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实验中出现“数据异常”的现象。小学科学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注重因势利导,让学生发现“数据异常”背后的东西。
2.一些可控因素造成了“数据异常”
学生实验中出现“数据异常”的原因,除了实验原理不正确这个不可控制的原因外,主要是实验仪器不精确、实验过程不正确、操作方法不正确等可控制的因素造成的。因而,减少不可控制因素的出现,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
二、减少出现实验“数据异常”可能性的方法
1.坚持上好科学实验课
实验操作有一个熟练度的问题,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在实验操作上出现较大“数据异常”的概率小,同年级段内常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比不常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出现较大“数据异常”的概率小,长期进行实验操作可以减少很多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上的不当。例如,学生对如何正確读出烧杯、量筒、温度计的刻度,就应该是贯穿在整个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练习的始终:三年级比较水的多少,四年级测量降水量、100ml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五年级测量温度、制作水钟等。如果能坚持带领学生做好这些实验,那么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加,较大“数据异常”出现的概率必然会大大减少。
2.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生对实验的兴趣通常都很浓厚,但是其中倾向于玩的成分远大于探索的成分。常常可以看见学生实验时嬉笑玩耍,疏忽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也有的学生在实验时无所事事,仿佛与己无关;还有的学生对于实验数据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人云亦云。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分工,保证每个人有事可干;其次,强调科学实验是严谨的活动,必须细致、细心地进行每一步操作;第三,演示实验要求学生仔细留意教师的每个细节,实际操作中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长期这样坚持,可以端正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避免或者减少实验中出现的“数据异常”。
3.反复测量,养成实证意识
科学实验得到的数据是具有偶然性的,为了避免偶然性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只有反复测量并强调实验的可重复性才能算作是科学的结论。有的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比较草率,常常进行一次实验就匆匆地下定论,实际上这是很不可取的。教师应该把“科学实验应反复多做几次,然后取数据的平均值”这个意识贯穿在教学的始终,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受偶然性影响所造成的误差值达到最小。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实验因为时间上的局限,在课堂上很难做到重复完成。遇到这种情况时,就需要引导学生把各个小组得出的数据进行平均,这样也能一定程度地避免较大“数据异常”的出现。
三、“数据异常”后的处理方法
1.对结论进行推敲,适当提出质疑
大多数时候,学生因为错误的数据而产生错误的结论是很正常的,而且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荒谬性。但是,直接指出学生数据出错的方式很不可取,这不但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会令他们对实验的必要性产生怀疑。那么,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最好的方式是先肯定他们的结论,再引导他们对结论进行质疑,从生活中的现象去判断自己结论是否能够成立;在学生产生疑问后在带领他们回顾自己的实验过程,去发现自己在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中是否有什么疏失。这样,既可以从实验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也能避免学生坚持自己的错误结论,最重要的是无意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究,增加了学习科学的趣味性。例如在先溶解再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中,学生推导出食盐变少的结论后,引导学生提出质疑:盐去哪里了?有学生说盐蒸发了,那么第二次增加一个蒸馏水收集装置,把蒸发出的水收集起来一尝就发现了问题。到这个时候再去回顾前面实验中哪些地方出现了失误就顺理成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强,以后的实验中出现的操作失误少了很多。
2.对结论进行肯定,在后面教学中再进行反证
科学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否定已有认知的过程,有些错误的结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内容,甚至还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进行服务。例如,五年级《沉与浮》这一课,学生很容易形成一个结论:纯粹的木头总是浮在水上的。这个结论本身当然有问题,当时并没有说破。等到了六年级《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一课,教师展示了一段将黑铁木放进水中的视频。“木头沉下去了!”学生对这个现象惊奇不已,然后再学习的时候,他们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抱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在学生对一些实验结果产生错误结论后,教师不需要马上否定它,因为后面的教学内容中有对这个结论进行修正的机会。如果能够让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结论产生怀疑,并进一步去探究背后的原因,实际上我们的科学教学就获得了成功。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对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框架思考,全盘把握。
3.对结论进行搁置,待学生对它产生探究兴趣再进行探索
科学是一门用理性思维去处理感性数据的学科,如果数据本身没有错误,而且在实验操作中也找不到错误,那么即使得出看似错误的结论,其实可能它才是对的。科学精神中的怀疑精神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教师。只有教师首先对实验数据保持着尊敬的心态,才能培养出学生们的怀疑精神和创造力。对看似错误的结论,在无法具体分析的情况下暂时搁置,待到学生对它产生探究兴趣时再进行新的探索,说不定也能够闯出另外的一番天地来。
科学实验中出现“数据异常”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进行合理安排与灵活处置,在教学前作好预案,同样是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发现“数据异常”背后的东西,是更加能够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的教学方式。因此,对于实验中出现的“数据异常”,我们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分析、理性思考并合理对待,而并非是视之如洪水猛兽犹恐避之不及,也唯有正确面对实验“数据异常”,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引发数据异常的原因
1.学生实验操作中出现失误造成了“数据异常”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接触科学课不到一年的时间,不能把实验中的每个细节都做到位因而会出现失误,从而造成了“数据异常”。事实上,即使是经过长期实验操作的锻炼,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实验中出现“数据异常”的现象。小学科学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注重因势利导,让学生发现“数据异常”背后的东西。
2.一些可控因素造成了“数据异常”
学生实验中出现“数据异常”的原因,除了实验原理不正确这个不可控制的原因外,主要是实验仪器不精确、实验过程不正确、操作方法不正确等可控制的因素造成的。因而,减少不可控制因素的出现,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
二、减少出现实验“数据异常”可能性的方法
1.坚持上好科学实验课
实验操作有一个熟练度的问题,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在实验操作上出现较大“数据异常”的概率小,同年级段内常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比不常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出现较大“数据异常”的概率小,长期进行实验操作可以减少很多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上的不当。例如,学生对如何正確读出烧杯、量筒、温度计的刻度,就应该是贯穿在整个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练习的始终:三年级比较水的多少,四年级测量降水量、100ml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五年级测量温度、制作水钟等。如果能坚持带领学生做好这些实验,那么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加,较大“数据异常”出现的概率必然会大大减少。
2.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生对实验的兴趣通常都很浓厚,但是其中倾向于玩的成分远大于探索的成分。常常可以看见学生实验时嬉笑玩耍,疏忽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也有的学生在实验时无所事事,仿佛与己无关;还有的学生对于实验数据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人云亦云。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分工,保证每个人有事可干;其次,强调科学实验是严谨的活动,必须细致、细心地进行每一步操作;第三,演示实验要求学生仔细留意教师的每个细节,实际操作中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长期这样坚持,可以端正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避免或者减少实验中出现的“数据异常”。
3.反复测量,养成实证意识
科学实验得到的数据是具有偶然性的,为了避免偶然性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只有反复测量并强调实验的可重复性才能算作是科学的结论。有的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比较草率,常常进行一次实验就匆匆地下定论,实际上这是很不可取的。教师应该把“科学实验应反复多做几次,然后取数据的平均值”这个意识贯穿在教学的始终,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受偶然性影响所造成的误差值达到最小。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实验因为时间上的局限,在课堂上很难做到重复完成。遇到这种情况时,就需要引导学生把各个小组得出的数据进行平均,这样也能一定程度地避免较大“数据异常”的出现。
三、“数据异常”后的处理方法
1.对结论进行推敲,适当提出质疑
大多数时候,学生因为错误的数据而产生错误的结论是很正常的,而且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荒谬性。但是,直接指出学生数据出错的方式很不可取,这不但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会令他们对实验的必要性产生怀疑。那么,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最好的方式是先肯定他们的结论,再引导他们对结论进行质疑,从生活中的现象去判断自己结论是否能够成立;在学生产生疑问后在带领他们回顾自己的实验过程,去发现自己在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中是否有什么疏失。这样,既可以从实验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也能避免学生坚持自己的错误结论,最重要的是无意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究,增加了学习科学的趣味性。例如在先溶解再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中,学生推导出食盐变少的结论后,引导学生提出质疑:盐去哪里了?有学生说盐蒸发了,那么第二次增加一个蒸馏水收集装置,把蒸发出的水收集起来一尝就发现了问题。到这个时候再去回顾前面实验中哪些地方出现了失误就顺理成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强,以后的实验中出现的操作失误少了很多。
2.对结论进行肯定,在后面教学中再进行反证
科学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否定已有认知的过程,有些错误的结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内容,甚至还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进行服务。例如,五年级《沉与浮》这一课,学生很容易形成一个结论:纯粹的木头总是浮在水上的。这个结论本身当然有问题,当时并没有说破。等到了六年级《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一课,教师展示了一段将黑铁木放进水中的视频。“木头沉下去了!”学生对这个现象惊奇不已,然后再学习的时候,他们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抱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在学生对一些实验结果产生错误结论后,教师不需要马上否定它,因为后面的教学内容中有对这个结论进行修正的机会。如果能够让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结论产生怀疑,并进一步去探究背后的原因,实际上我们的科学教学就获得了成功。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对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框架思考,全盘把握。
3.对结论进行搁置,待学生对它产生探究兴趣再进行探索
科学是一门用理性思维去处理感性数据的学科,如果数据本身没有错误,而且在实验操作中也找不到错误,那么即使得出看似错误的结论,其实可能它才是对的。科学精神中的怀疑精神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教师。只有教师首先对实验数据保持着尊敬的心态,才能培养出学生们的怀疑精神和创造力。对看似错误的结论,在无法具体分析的情况下暂时搁置,待到学生对它产生探究兴趣时再进行新的探索,说不定也能够闯出另外的一番天地来。
科学实验中出现“数据异常”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进行合理安排与灵活处置,在教学前作好预案,同样是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发现“数据异常”背后的东西,是更加能够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的教学方式。因此,对于实验中出现的“数据异常”,我们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分析、理性思考并合理对待,而并非是视之如洪水猛兽犹恐避之不及,也唯有正确面对实验“数据异常”,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