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历史疑案“陈桥驿兵变”,既要分析社会背景等客观因素的推动作用,也要分析人物情感关系及心理变化等主观因素。本文着重探寻赵匡胤的人物情感以及兵变中心理变化,力求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再现历史过程。
【關键词】:主观;客观;陈桥兵变;心理;再现
“陈桥兵变”载在《宋史》册一中的第一卷,太祖本纪一,其作为历史疑案一直扑朔迷离,黄袍加身是否为赵匡胤提前谋划众说纷纭。正如历史学家卡尔所说的:“历史学家和他的事实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是历史学家和他所选择的历史事实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历史真相的还原过程就是一场思维竞技游戏,我们允许不同的思维模式,鼓励合理的思维维度的发展。本文从主观情感角度出发分析赵匡胤与世宗柴荣的情谊,深入挖掘“陈桥兵变”中赵匡胤的心理矛盾与变化过程,并且结合邓广铭和王育济等学者关于“陈桥兵变”发生的时代背景,世宗遗命等客观因素方面的研究论述,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出发力求再现陈桥兵变的全过程。
(一)知遇与信任的情感关系
太祖赵匡胤生于骁勇官宦世家,值天下政权林立,后周、南唐、北汉、契丹等相互抗衡。赵匡胤追随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南征北战,他年轻有为,骁勇善战。在高平之战中,指挥将领临阵逃遁,大军危亡之际,“太祖麾同列驰马冲其锋,汉兵大溃。”足见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又从征淮南时,南唐将领皇甫晖率兵十万追击太祖,至城下时,皇甫晖提出要与太祖单挑决胜负,太祖笑而许之,“晖整阵出,太祖拥马项直入,手刃晖中脑。”确为一员猛虎之将。太祖父亲率军半夜至城下,传呼赵匡胤开城门,太祖却坚持开启城门须有皇上旨令,可见其为人正直刚硬。后来他守六合,拔连珠砦,平淮南,屡立战功。且几次救世宗于危难之际,与皇帝建立了深厚的马背之交。《宋史》卷一,太祖一有载:“左臂中流矢,世宗止之,还,拜殿前都虞侯,领严州刺史。”世宗亲自为赵匡胤治疗箭伤,可见二人情谊深厚。赵匡胤随世宗南征北战,战功显著,世宗十分赏识赵匡胤的才能,不断加官升职,正是伯乐一朝识得千里马,敬之逢人说项斯,世宗对赵匡胤有知遇之情,拔擢之恩。
正所谓“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赵匡胤英勇强悍,从征寿春时拔连珠砦,又打破濠、泗等地,攻下南唐楚州,平定淮南。这让南唐君主十分畏惧,因而想出计谋离间世宗与赵匡胤,遣使臣馈白金三千两给太祖,但太祖将钱全部送与朝廷,使离间计不能得逞,足见赵匡胤对世宗是忠诚以待的。此事之后,世宗不仅没有疑心赵匡胤,还拔擢赵匡胤为忠武军节度使。如果此时二人的情谊与其他大臣并无不同,那么“点检作天子”一事中所反映出的信任之情则是为人所震撼的。
《宋史》卷一,太祖本纪载:“世宗在道,阅四方文书,得为韦囊,中有木三尺余,题云‘点检作天子’,异之,时张永德为点检,世宗不豫,还京师,拜太祖点校太傅,殿前都检点,以代永德。”世宗看到写着“点检作天子”的天书后,毫不犹豫地让太祖取代了当时任点检一职的张永德,可见对其信任之重。在世宗的思想观念里从不认为赵匡胤会谋反作乱。有的学者认为“点检作天子”这一预言是赵匡胤故意设计而为之,是为自己当皇帝提前作的天命论,以期出师有名。笔者认为这是不可信的,因为赵匡胤无法预料到世宗会让自己来代替点检一职,因而又何苦劳心劳力为他人做嫁衣。
(二)主客观条件下的“陈桥兵变”
既然二人君臣情谊深交至此,为何世宗去世,其幼子恭帝即位,赵匡胤要兵变呢?难道他真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奸诈之人?要弄清这一问题,既要分析“陈桥兵变”发生中客观因素的推动,也要深入人物内心,把握事件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等主观因素作用。
在《宋史》卷一,太祖一中对“陈桥兵变”是这样记载的: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击之,次陈桥驿,军校苗训观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点检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太祖揽辔谓诸将曰:‘吾有号令,尔能从乎?’”《宋史纪事本末》卷一对陈桥驿兵变以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中对太祖兵变一事的记载都与《宋史》中的记叙大同小异。从三则材料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重要共同之处:第一,契丹与北汉联合进攻后周边境,大军压境,赵匡胤受命带军出征。第二,天有异象,二日共存。第三,主少国疑,兵变传言四起,然而内廷一无所知。有的学者认为契丹入侵是赵匡胤提前谋划谎报的军情。从时间上看,十一月得知寇军进犯到次年正月发兵历时三个月,如果真是大军压境,情况危急,怎会历时如此之长才去抗击,因而确实值得怀疑。日下复有一日的奇异天象无法人为操控,这一天象的出现的确为将士们鼓噪兵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日并存的天象是历史的偶然却也为历史的前进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力。赵匡胤战功显著又权高位重,自然主少国疑,都城兵变流言四起的时候,只有内廷全然不知。但是大臣们居于城中,处在宫外,怎会对传言一无所知。这就要深入分析赵匡胤与宰相范质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结合王育济先生在《遗命匿废与“陈桥兵变“》一文中的论述探求赵匡胤与范质二人的微妙关系。《资治通鉴全译》第二百四十九卷,四百五十八页中记载:“癸巳,大渐,召范质等入受顾命,上曰:‘王著藩邸故人,朕若不起,当相之。’质等出,相谓曰:‘著终日游醉乡,岂堪为相,慎勿泄此言。’是日,上殂。”通过这段记载可以确定世宗柴荣皇帝去世之前的确留下遗命任命大臣王著为宰相,但是这一遗命为范质匿废。范质废除世宗遗命自然是因为王著任职宰相将会危及到自身的利益和地位。王育济先生在《遗命匿废与“陈桥兵变”》一文中比较了《资治通鉴》和《宋史·王著传》中对该段历史的记载,发现“召范质等入受顾命”应为“召太祖、范质等入受顾命。”因而分析得出范质匿废遗命成为了赵匡胤手中的把柄,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都城传言四起而范质却对此置若罔闻。
从《宋史》册一的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太祖的确不是主动宣言称帝穿上黄袍的。“逼寝所”“未及对”表明确有被动一面的存在。但太祖被掖乘马后,即揽辔发号命令,而且整个过程中赵匡胤并未有任何的推辞言语和行动,这又均是其主观意愿的表现。这样我们就能窥探出当时人物的心理变化。如果能够让时间放缓,给赵匡胤一刻时间,让“未及对”变为“及对”,太祖又会以何来对呢?是面红耳赤,拔剑下马,掷黄袍于地,哀陈世宗对自己的恩情,还是为自己夺权辩护呢?赵匡胤是乱世英雄,而不是儒道君子,英雄岂有不爱江山之理。《三国演义》中刘备白帝城托孤于孔明,诸葛亮选择当一世贤臣辅阿斗,赵匡胤选择当一代枭雄平天下,选择不同,又怎能以对错来论,更不能以奸诈小人来评。更何况其兵变中所透露出的政治良心更无法将其列入到小人之列。 陈桥兵变中没有刀光血影,只杀了一个韩通。士兵们也没有烧杀抢掠,是一场和平的夺权斗争,由此开启了北宋开国新的政治风貌,正是夺天下以仁而不是以兵。
通过客观背景等因素和人物主观情感两大方面深入了解“陈桥兵变”的全过程,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看待这一历史疑案。更加丰富生动地去探寻历史事件中人物的心理以及情感变化,既能增加研究者的兴趣,也能更加客观的感知和再现历史过程。
参考文献:
「1」(元)脱脱等.宋史「M」.册一.中华书局. 1977
「2」邓广铭.《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故事考释》「J」.真理杂志. 1944.01
「3」王育济.《论“陈桥兵变”》「J」.文史哲. 1997年第一期
「4」王育济.《世宗遗命的匿废和“陈桥兵变”》「J」.史学月刊. 1994年第一期
「5」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M」册一.中华书局. 1977
「6」(宋)李焘传.《续资治通鉴长编》「M」册二.中华书局. 1979
【關键词】:主观;客观;陈桥兵变;心理;再现
“陈桥兵变”载在《宋史》册一中的第一卷,太祖本纪一,其作为历史疑案一直扑朔迷离,黄袍加身是否为赵匡胤提前谋划众说纷纭。正如历史学家卡尔所说的:“历史学家和他的事实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是历史学家和他所选择的历史事实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历史真相的还原过程就是一场思维竞技游戏,我们允许不同的思维模式,鼓励合理的思维维度的发展。本文从主观情感角度出发分析赵匡胤与世宗柴荣的情谊,深入挖掘“陈桥兵变”中赵匡胤的心理矛盾与变化过程,并且结合邓广铭和王育济等学者关于“陈桥兵变”发生的时代背景,世宗遗命等客观因素方面的研究论述,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出发力求再现陈桥兵变的全过程。
(一)知遇与信任的情感关系
太祖赵匡胤生于骁勇官宦世家,值天下政权林立,后周、南唐、北汉、契丹等相互抗衡。赵匡胤追随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南征北战,他年轻有为,骁勇善战。在高平之战中,指挥将领临阵逃遁,大军危亡之际,“太祖麾同列驰马冲其锋,汉兵大溃。”足见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又从征淮南时,南唐将领皇甫晖率兵十万追击太祖,至城下时,皇甫晖提出要与太祖单挑决胜负,太祖笑而许之,“晖整阵出,太祖拥马项直入,手刃晖中脑。”确为一员猛虎之将。太祖父亲率军半夜至城下,传呼赵匡胤开城门,太祖却坚持开启城门须有皇上旨令,可见其为人正直刚硬。后来他守六合,拔连珠砦,平淮南,屡立战功。且几次救世宗于危难之际,与皇帝建立了深厚的马背之交。《宋史》卷一,太祖一有载:“左臂中流矢,世宗止之,还,拜殿前都虞侯,领严州刺史。”世宗亲自为赵匡胤治疗箭伤,可见二人情谊深厚。赵匡胤随世宗南征北战,战功显著,世宗十分赏识赵匡胤的才能,不断加官升职,正是伯乐一朝识得千里马,敬之逢人说项斯,世宗对赵匡胤有知遇之情,拔擢之恩。
正所谓“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赵匡胤英勇强悍,从征寿春时拔连珠砦,又打破濠、泗等地,攻下南唐楚州,平定淮南。这让南唐君主十分畏惧,因而想出计谋离间世宗与赵匡胤,遣使臣馈白金三千两给太祖,但太祖将钱全部送与朝廷,使离间计不能得逞,足见赵匡胤对世宗是忠诚以待的。此事之后,世宗不仅没有疑心赵匡胤,还拔擢赵匡胤为忠武军节度使。如果此时二人的情谊与其他大臣并无不同,那么“点检作天子”一事中所反映出的信任之情则是为人所震撼的。
《宋史》卷一,太祖本纪载:“世宗在道,阅四方文书,得为韦囊,中有木三尺余,题云‘点检作天子’,异之,时张永德为点检,世宗不豫,还京师,拜太祖点校太傅,殿前都检点,以代永德。”世宗看到写着“点检作天子”的天书后,毫不犹豫地让太祖取代了当时任点检一职的张永德,可见对其信任之重。在世宗的思想观念里从不认为赵匡胤会谋反作乱。有的学者认为“点检作天子”这一预言是赵匡胤故意设计而为之,是为自己当皇帝提前作的天命论,以期出师有名。笔者认为这是不可信的,因为赵匡胤无法预料到世宗会让自己来代替点检一职,因而又何苦劳心劳力为他人做嫁衣。
(二)主客观条件下的“陈桥兵变”
既然二人君臣情谊深交至此,为何世宗去世,其幼子恭帝即位,赵匡胤要兵变呢?难道他真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奸诈之人?要弄清这一问题,既要分析“陈桥兵变”发生中客观因素的推动,也要深入人物内心,把握事件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等主观因素作用。
在《宋史》卷一,太祖一中对“陈桥兵变”是这样记载的: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击之,次陈桥驿,军校苗训观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点检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太祖揽辔谓诸将曰:‘吾有号令,尔能从乎?’”《宋史纪事本末》卷一对陈桥驿兵变以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中对太祖兵变一事的记载都与《宋史》中的记叙大同小异。从三则材料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重要共同之处:第一,契丹与北汉联合进攻后周边境,大军压境,赵匡胤受命带军出征。第二,天有异象,二日共存。第三,主少国疑,兵变传言四起,然而内廷一无所知。有的学者认为契丹入侵是赵匡胤提前谋划谎报的军情。从时间上看,十一月得知寇军进犯到次年正月发兵历时三个月,如果真是大军压境,情况危急,怎会历时如此之长才去抗击,因而确实值得怀疑。日下复有一日的奇异天象无法人为操控,这一天象的出现的确为将士们鼓噪兵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日并存的天象是历史的偶然却也为历史的前进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力。赵匡胤战功显著又权高位重,自然主少国疑,都城兵变流言四起的时候,只有内廷全然不知。但是大臣们居于城中,处在宫外,怎会对传言一无所知。这就要深入分析赵匡胤与宰相范质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结合王育济先生在《遗命匿废与“陈桥兵变“》一文中的论述探求赵匡胤与范质二人的微妙关系。《资治通鉴全译》第二百四十九卷,四百五十八页中记载:“癸巳,大渐,召范质等入受顾命,上曰:‘王著藩邸故人,朕若不起,当相之。’质等出,相谓曰:‘著终日游醉乡,岂堪为相,慎勿泄此言。’是日,上殂。”通过这段记载可以确定世宗柴荣皇帝去世之前的确留下遗命任命大臣王著为宰相,但是这一遗命为范质匿废。范质废除世宗遗命自然是因为王著任职宰相将会危及到自身的利益和地位。王育济先生在《遗命匿废与“陈桥兵变”》一文中比较了《资治通鉴》和《宋史·王著传》中对该段历史的记载,发现“召范质等入受顾命”应为“召太祖、范质等入受顾命。”因而分析得出范质匿废遗命成为了赵匡胤手中的把柄,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都城传言四起而范质却对此置若罔闻。
从《宋史》册一的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太祖的确不是主动宣言称帝穿上黄袍的。“逼寝所”“未及对”表明确有被动一面的存在。但太祖被掖乘马后,即揽辔发号命令,而且整个过程中赵匡胤并未有任何的推辞言语和行动,这又均是其主观意愿的表现。这样我们就能窥探出当时人物的心理变化。如果能够让时间放缓,给赵匡胤一刻时间,让“未及对”变为“及对”,太祖又会以何来对呢?是面红耳赤,拔剑下马,掷黄袍于地,哀陈世宗对自己的恩情,还是为自己夺权辩护呢?赵匡胤是乱世英雄,而不是儒道君子,英雄岂有不爱江山之理。《三国演义》中刘备白帝城托孤于孔明,诸葛亮选择当一世贤臣辅阿斗,赵匡胤选择当一代枭雄平天下,选择不同,又怎能以对错来论,更不能以奸诈小人来评。更何况其兵变中所透露出的政治良心更无法将其列入到小人之列。 陈桥兵变中没有刀光血影,只杀了一个韩通。士兵们也没有烧杀抢掠,是一场和平的夺权斗争,由此开启了北宋开国新的政治风貌,正是夺天下以仁而不是以兵。
通过客观背景等因素和人物主观情感两大方面深入了解“陈桥兵变”的全过程,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看待这一历史疑案。更加丰富生动地去探寻历史事件中人物的心理以及情感变化,既能增加研究者的兴趣,也能更加客观的感知和再现历史过程。
参考文献:
「1」(元)脱脱等.宋史「M」.册一.中华书局. 1977
「2」邓广铭.《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故事考释》「J」.真理杂志. 1944.01
「3」王育济.《论“陈桥兵变”》「J」.文史哲. 1997年第一期
「4」王育济.《世宗遗命的匿废和“陈桥兵变”》「J」.史学月刊. 1994年第一期
「5」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M」册一.中华书局. 1977
「6」(宋)李焘传.《续资治通鉴长编》「M」册二.中华书局.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