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课堂我做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z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在思想上要有所认识,在实际教学中也要重视教学的引导,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育观念 教学方式 课堂主角
  
  一堂课犹如一场战场,其成败的关键在于作战者的策略优劣。我从事语文教学多年,虽不能说对每堂课的把握了如指掌、如鱼得水,但也在摸索的过程中略有所感,那就是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让他们明白“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如何把它融入到课堂,那就是战场上的指挥者所要考虑的问题了。
  一、改变陈旧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诚然,很多老师是非常热爱教育事业的,每天翻阅参考书,从网上下载资料,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备好每一课,到了课堂上总是希望充分利用45分钟多讲一些内容。于是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在课堂上富有感情地进行演说,学生刚开始时虽能勉强地听着,但长此下去,即便老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却另有所思,有的甚至晕晕欲睡,整个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我们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沿袭传统的“教师中心论”,我们成了戏剧里的主角,他们成了观众或看客,一个剧本只有一个角色,导演再怎么会导,也不能吸引众多的眼球。这样的课堂,不仅在教学质量上不能提高,而且重重打击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观念的落后才是真正的落后。更新观念,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创新的前提条件,教师观念的陈旧老化,势必造成课堂教学的因循守旧、默守陈规。我们应当冲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语文教学的陈旧观念的束缚,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教学理念。我们应理解基础教育的本质,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因此,改变陈旧观念,树立牢固的素质教育观念非常重要,它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和归宿。
  二、打破程式化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多少年来,不少语文教师上课的教学步骤总是:(1)生字生词教学;(2)作者简介;(3)段落划分、分析、归纳;(4)概括中心思想;(5)归纳写作特点。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始终是“老面孔”,所有的课文都被强行纳入一整套不容置疑的“规则”中。例如,运用了何种写作技巧、表达方式?选材、布局、语言有何特色?重点语段、重点词句有哪些?这些“规则”几乎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学问”。为了获得这种“学问”,语文老师们不得不把一篇篇课文当成阐释“规则”的“例子”。为了说明这些“规则”运用得何其高妙,甚至不惜把文章拆成“零件”。肢解得惨不忍睹,最终使得学生也能操着这套“规则”去对付天下其他的文章。事实上,学生这样学完一篇文章之后,得到的是什么呢?这种教学的弊端显而易见:理性知识多而滥,感性积累少而薄。结果是,学生得到了无用武之地的读写之“技”,丢弃的是影响终身的读写之“道”,得到的是漂亮的皮毛,失去的是质朴的本体。
  如此的教学模式苍白无力,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例如,利用课前五分钟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让学生讲成语典故或赏析一首诗或优美的文章等,既可以活跃课堂,又可以为学生进入学习本课壮态创造条件。在讲解课文过程中,穿插学生的说读活动,使课堂教学有崭新的变化,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当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讲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讲授阅读课文,运用“读—思—积—用”的四步教学模式;自读课文的教学,可以运用“自读—拟题—讨论—解答—点拨—积累—运用”的七步教学模式,主要是进行多种形式的讨论(如分四人为一组的小组讨论,分八人为一组的中组讨论),还可以用辩论会的形式,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干;教读文言文:运用“读读—自译—讲讲—背背—写写”的五步教学模式;教读诗歌:运用“听读(配乐)—试读—会意—悟理—背写”五步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好。作文教学:运用“欣赏—评讲—思维训练—写作”的教学思路,并常常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把学生的文章推荐到校报上去发表,让学生有成就感。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成为课堂主角
  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入门的向导。”苏霍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代“情感派”代表于漪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可见,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每堂课应注意新课的导入,使每课都能吸引学生,如“直观演示”、“开拓想象”、“展现意境”、“讨论答辩”能一下子把学生的心“揪住”。在讲课时,要讲究“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语水流淌”,使学生如临其境,感同身受。这样,学生精神易振奋,读起来也有兴趣。
  在分析课文时,还可以适当穿插一些课文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迁移等能力。如讲笑语、讲故事、猜谜语、打比喻等。当然,这种做法应把握好分寸,不宜“离题万里”。课堂上要有意识地“穿针引线”,这样有利于开发智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本堂课的主体,达到教学的目的。
  总而言之,改变观念,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逐渐明白,他们才是课堂的主角,才是课堂真正的导演者,“我的课堂我做主”,这正是基础课程改革的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1]李永生.教师的知识观要改变.中国教育报,2006,(12).
  [2]吕达.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人民教育,2001,(6).
  [3]梁军萍.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长治学院学报,2005,(03).
其他文献
什么是阅读教学呢?《课程标准》作了这样的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的三个要素——学生、教师、文本,这是大家早就熟知的,值得研究的是“对话”二字。  一  “对话有什么好研究的!不就是面对面地谈吗?”“对话有什么新鲜!我们过去的教学就是用的谈话法,老师问,学生答,不就是对话吗?”  其实,这里所说的“对话”,已不是一般语言学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克林伯格认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加上采用注入式的语文教学方法,学生缺乏自主实践,因此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的训练而逐渐形成的。阅读能力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能力,它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因此,如何搞好阅读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事关语文教学及各科教学,乃至整个中学阶段教育质量的重要问题,值得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认真研究。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促使学生主动发展”,这是素质教育树起的一杆大旗,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遵循的原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十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让我越来越认识到“以生为本”的重要性。古诗有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俗语也说:“树根不动,树梢白摇晃。”静心思考,在教育这个大话题里,在师生二者的主从关系上,上面的话形象地道出了其中的真谛。是的,毫无疑问学生是教育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校民间艺术超市就为学习语文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民间艺术超市共有1600多名学生,分别设置了舞龙、民乐、京剧脸谱、剪纸、风筝、泥塑、纸偶、结艺等二十多项民间艺术课程。这些民间艺术课程与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紧密相联,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可见,民间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