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章的写作背景
今人一说到唐代,其印象大多是社会开放、经济繁荣、百姓富足、思想自由。其实,盛唐一过,气象渐衰,积弊渐显,已远非贞观大唐气象可比。
柳宗元生活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掠夺百姓,加重税收,政令烦琐。“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均节赋税恤百姓》)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盘剥下层,于是“通津大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一文中可见一斑。
柳宗元出生仕宦之家,二十岁中进士,二十三岁任秘书省校书郎,管理国家经籍图书,二十五岁又考中博学宏词科,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可谓仕途顺畅,春风意气。其思想也深受儒家传统“宽则得应”“使民以时”的重“民”思想影响。在《送薜存义序》中说:“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显然是孟轲“民为贵,社稷次亡,君为轻”思想的发挥。在其《辨侵伐论》中,则表现了他对国事动乱的极大关切。可以说,经历“安史之乱”的中唐社会,柳宗元的这一思想是极大地顺应了民心和时代的。
“永贞革新”的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公元803—805年)柳宗元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到各地检查民事、军事、财政等现况,看到了各级官吏“恣其须索”,以致“百姓畏之如寇盗”的局面,于是作者写下了大量诗文以揭其弊;在《答元饶州论政理书》中说,整个社会是“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 。《田家》诗写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则形象描绘道:“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籍。”
《种树郭橐驼传》正是柳宗元任监察御史里行的两年里,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侵民、伤民现象而作,可以看做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正是由于作者这样的思想和写作背景,有的鉴赏资料或对其文本解读说柳宗元在本文中表达了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这是很难讲得通的,是对作者本意的曲解。
二、文中主人公形象及思想意义
从文章的表面看来,郭橐驼不过是一个身有残疾、精于种树的普通劳动者形象,但仔细品味文章,又决不仅仅于此。
首先,从外形上看,郭橐驼的确仅仅是个普通劳动者。他长年劳作,疾病缠身(“病偻”),脊背弯曲,状如骆驼(“有类驼者”),外形丑陋,不被人尊敬(“故乡人号之‘驼’”,连常年一起相处、生活、劳动的同乡都是带有一种戏谑的口气,不唤其姓名,而给他起绰号“骆驼”),因患伛偻之疾,行走不便(“隆然伏行”)。 但作者如此描写,为其后文写橐驼精于种树埋下了反相的伏笔,设下了悬念,更加突出了他的性格。
其次,从语言上看,郭橐驼常年缄口不语,他不过是长安西丰乐乡乡下一个普普通通种树老头儿,连他当初的姓名都不知道(“不知始何名”)。平时惜语如金,也许别人经常取笑他像个骆驼,他根本不予理睬,久了之后才回答一句“甚善,名我固当”。触及内心则滔滔不绝,在讲起自己的种树经验的时候,似显得意之色,对比他人,突出自己,时而微言,时而大义;在描述“长人者”来乡下骚扰百姓的时候,更是生动形象,寓言尖刻,入木三分,但又恰到好处,有似一世外高人,隐居于此。
再次,从性格上看,郭橐驼生性幽默,乐观豁达。其乡人见他形似驼骆之状,纷纷戏称为“驼”,他听后不但不以为忤,反而高兴地接受说:“很好啊,我就是这么个样子,用‘骆驼’给我命名,本来就很恰当嘛!”于是干脆舍其名,自称“郭骆驼”。橐驼以种树为业(“驼业种树”),不但不以为贱,反而引以为豪,在谈到自己种树的经验之时,总是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或对比“他植者”直揭其弊;或自述种植经验,洋洋自得;或移之“官理”话带机锋,真是坦荡而豁达,乐观而自信,安居而乐业,是一个十分可爱的乡间劳动老人。
从郭老人身上,我们所获得的,决不仅仅是种树与为官的道理,还有其丰富而深远的生活哲理。作者选取橐驼种树这一职业,与蒋氏捕蛇(《捕蛇者说》)、梓人造屋(《梓人传》)都是为了借题发挥,另有深意。后学者多将其当做“设事明理”之作,这的确是符合作者当初的写作动机的。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本文是“以寓言为本”“幻设为文”。因此,我认为本“寓言”还揭示了更加丰富的、多方面的生活哲理。我们试可以解读得以下几个方面。
(一)凡事不能急于求成,揠描助长。这虽然是个生活常理,但很多人却把握不好这个“度”,不是过分就是不及,往往达不到应有的目的,或造成严重的后果。郭橐驼用种树的切身体验告诉我们,“不作为”是一种过错,“根拳而土易”是显然工作没到位的,其结果是树不能活,等于白干;过度的“作为”,“爱之太恩,忧之太勤”,使“木之性日以离”,其结果是不但造成树的死亡,而且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则更是一种错误。做任何事都要力求恰到好处,时刻记住“过犹不及”的道理。
(二)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违时令,不违背规律。一方面,树木就是树木,不掌握“木之性”就不要轻动其木。人们常说:“树挪死,人挪活”,树有根,随意动其根,必失其活路。因此必须尊重其生长规律,“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才是“莳应其时”也。种树是这样,为政也是这样。另一方面,当今社会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就是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现已显出恶果,人类如不及时警觉,采取必要行动,必将自遗其患,自食其果。
(三)做事流于形式,做做样子,不但毫无结果,而且害人害己。从“他植者”的行为看,“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做出那番依依不舍的样子,有似于今天的“作秀”;“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搔痒搔到了马屁股上,正是不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真正从内在的本质出发,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四)教育子女有似于“种树”,宜顺天致性,扬其长避其短,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既不能人为地束缚和戕害其身心发展,也不能恨铁不成钢,动辄责罚,求全责备,不把孩子当孩子看待,这种做法恰是“虽曰爱之,实则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教育者应该牢牢记住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一句警世名言:“把孩子当做孩子。”
(五)注重“过程与方法”。有过程还必须讲究方法,时间安排的多少(当不用工夫则“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当必用工夫则“其莳也若子”),程序安排的先后(移栽树木的整个过程必定是有先后顺序的),重点、难点的把握(“疏本”、“平培”、“故土”、“密筑”就是种树的关键),都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忽视过程与方法,同样不会有好的结果。
(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事业才会有成。“驼业种树”,不但乐以为业,而且“术业有专攻”,才能取得“硕而茂”“早实以蕃”“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的效果。并且,橐驼种树却不止于劳动本身,还能由此思考总结,上升到“官理”,从劳动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和哲理,体察到世态和人心,将“业”上升到“道”,是理性的伟大升华。
这就是我们从郭橐驼种树中读得的丰富的文外之义,也许,还远远不止这些,倘我们能细细地去挖掘,去品读,去深思,这也是郭橐驼带给我们的收获。
三、本文的艺术特色
(一)寓言的写法
本文题目虽曰“传”,实则是一篇寓言,也就是说,是作者虚构为文,设事明理,并非实有其人,实有其事。这从作者大量类似的文章可以看出。最是类似于本文的《梓人传》,通过对一个技艺高超的“梓人”(木匠)的赞扬,说明做宰相(同样是“官理”)也要像这个梓人那样掌握全局,抓大事,而不应包揽一切,陷入烦琐的事务之中。此外,作者还有以物写人的《传》,都是使用的同一写法。
这种寓言的写法,使文章生动而新奇,看似史传实则蕴涵丰富的文学情趣,委婉的讽谏,婉转而幽默。读来别具一格而又意蕴深远。
(二)对比的艺术
1.郭橐驼外形的丑陋与其种树技艺的高超形成强烈的对比。
作者塑造残疾畸形的郭橐驼这一形象,却又赋予其独特的种树本领,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这么个乡下糟老头子尚且具有“绝活”,尚且能从种树的过程中悟出为官治政的道理,那些“为观游”的“长安豪富人”,难道不是些饱食终日,脑满肠肥的草包吗?那些卖果者,“他植者”且有一技?就更不用说悟出其他“官理”“人理”来。
2.郭橐驼的种树与“他植者”的种树形成鲜明的对比。
文章将郭橐驼了解“木”的本性,移种时像爱护自己的孩子,种好后则弃之不顾,护根、培土以及生长过程中“不耗其实”“不害其长”等处处与“他植者”的做法形成对比:“他植者则不然”,拳其根易其土,培土要么过多,要么过少,种好后又不忍离去,一会抠开树皮看是否活着,一会摇摇树干看是否栽得牢固,看起来是爱护,其实是残杀!这样的对比,形象而生动,深刻而有力,为后文揭示“官理”蓄积了气势。
3.将“民”与“官”的生活境遇形成鲜明对比。
试看文中那些“官”(“长人者”)的心态与行为:喜欢发号施令,看似爱护关心百姓的样子,实则是祸害万端,早晚来到乡里,一会儿催你耕种,一会儿催你种植,一会儿催你收割,早早地叫你们煮蚕、抽丝,早早地叫你织布纺线,又是叫你养孩子,又是叫你喂鸡、猪,常常敲罗打鼓把老百姓聚集起来训话,好像什么都懂,实则一窍不通,这一群假惺惺的“太作为”的官吏,比之“悍吏之来无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亥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有过之而无不及!(《捕蛇者说》)而那些小民百姓(“吾小人”)则只得停止吃饭来慰劳他们,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被折腾得穷困潦倒,疲惫不堪,哪里还有耕种收割的时间,哪里还有生存的活路?
这样的对比触目惊心,使文章批判的锋芒更具有震撼的力量。
(三)语言的风格
柳宗元作为开一代风气的古文大家,其散文的语言风格鲜明而独特。
1.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气势流畅。
文章开头写郭橐驼,描摹形象,运用对话,简练而准确(仅“隆然伏行”四字),鲜明刻画出郭橐驼的形象。第三段写郭橐驼种树与“他植者”种树,在对比中精细刻画,近似于细节描绘,生动、细腻、丰富有情,为后文蓄势,可谓水到渠成。第四段描写官员下乡,用短语、整句,刻画其无休无止地扰民的形象,恰到好处。全文句式灵活多变而又运用自如,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
2.古文风格,文约意丰。
本文虽是柳宗元的早期作品,但已见作者摒弃六朝以来空虚华丽的浮靡文风、追求内容充实言简意赅的趋势。
(四)详略的处理
文章详略的安排可谓别具匠心。开头写郭橐驼的“传”,却只写其姓名、形貌,不写其身世、经历,撷取对刻画人物有用的部分来写,简练明快;而后文写郭橐驼种树之理和借题发挥移之“官理”则不厌其详,全文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为的是更加充分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正如作者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所说:“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
今人一说到唐代,其印象大多是社会开放、经济繁荣、百姓富足、思想自由。其实,盛唐一过,气象渐衰,积弊渐显,已远非贞观大唐气象可比。
柳宗元生活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掠夺百姓,加重税收,政令烦琐。“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均节赋税恤百姓》)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盘剥下层,于是“通津大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一文中可见一斑。
柳宗元出生仕宦之家,二十岁中进士,二十三岁任秘书省校书郎,管理国家经籍图书,二十五岁又考中博学宏词科,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可谓仕途顺畅,春风意气。其思想也深受儒家传统“宽则得应”“使民以时”的重“民”思想影响。在《送薜存义序》中说:“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显然是孟轲“民为贵,社稷次亡,君为轻”思想的发挥。在其《辨侵伐论》中,则表现了他对国事动乱的极大关切。可以说,经历“安史之乱”的中唐社会,柳宗元的这一思想是极大地顺应了民心和时代的。
“永贞革新”的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公元803—805年)柳宗元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到各地检查民事、军事、财政等现况,看到了各级官吏“恣其须索”,以致“百姓畏之如寇盗”的局面,于是作者写下了大量诗文以揭其弊;在《答元饶州论政理书》中说,整个社会是“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 。《田家》诗写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则形象描绘道:“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籍。”
《种树郭橐驼传》正是柳宗元任监察御史里行的两年里,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侵民、伤民现象而作,可以看做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正是由于作者这样的思想和写作背景,有的鉴赏资料或对其文本解读说柳宗元在本文中表达了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这是很难讲得通的,是对作者本意的曲解。
二、文中主人公形象及思想意义
从文章的表面看来,郭橐驼不过是一个身有残疾、精于种树的普通劳动者形象,但仔细品味文章,又决不仅仅于此。
首先,从外形上看,郭橐驼的确仅仅是个普通劳动者。他长年劳作,疾病缠身(“病偻”),脊背弯曲,状如骆驼(“有类驼者”),外形丑陋,不被人尊敬(“故乡人号之‘驼’”,连常年一起相处、生活、劳动的同乡都是带有一种戏谑的口气,不唤其姓名,而给他起绰号“骆驼”),因患伛偻之疾,行走不便(“隆然伏行”)。 但作者如此描写,为其后文写橐驼精于种树埋下了反相的伏笔,设下了悬念,更加突出了他的性格。
其次,从语言上看,郭橐驼常年缄口不语,他不过是长安西丰乐乡乡下一个普普通通种树老头儿,连他当初的姓名都不知道(“不知始何名”)。平时惜语如金,也许别人经常取笑他像个骆驼,他根本不予理睬,久了之后才回答一句“甚善,名我固当”。触及内心则滔滔不绝,在讲起自己的种树经验的时候,似显得意之色,对比他人,突出自己,时而微言,时而大义;在描述“长人者”来乡下骚扰百姓的时候,更是生动形象,寓言尖刻,入木三分,但又恰到好处,有似一世外高人,隐居于此。
再次,从性格上看,郭橐驼生性幽默,乐观豁达。其乡人见他形似驼骆之状,纷纷戏称为“驼”,他听后不但不以为忤,反而高兴地接受说:“很好啊,我就是这么个样子,用‘骆驼’给我命名,本来就很恰当嘛!”于是干脆舍其名,自称“郭骆驼”。橐驼以种树为业(“驼业种树”),不但不以为贱,反而引以为豪,在谈到自己种树的经验之时,总是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或对比“他植者”直揭其弊;或自述种植经验,洋洋自得;或移之“官理”话带机锋,真是坦荡而豁达,乐观而自信,安居而乐业,是一个十分可爱的乡间劳动老人。
从郭老人身上,我们所获得的,决不仅仅是种树与为官的道理,还有其丰富而深远的生活哲理。作者选取橐驼种树这一职业,与蒋氏捕蛇(《捕蛇者说》)、梓人造屋(《梓人传》)都是为了借题发挥,另有深意。后学者多将其当做“设事明理”之作,这的确是符合作者当初的写作动机的。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本文是“以寓言为本”“幻设为文”。因此,我认为本“寓言”还揭示了更加丰富的、多方面的生活哲理。我们试可以解读得以下几个方面。
(一)凡事不能急于求成,揠描助长。这虽然是个生活常理,但很多人却把握不好这个“度”,不是过分就是不及,往往达不到应有的目的,或造成严重的后果。郭橐驼用种树的切身体验告诉我们,“不作为”是一种过错,“根拳而土易”是显然工作没到位的,其结果是树不能活,等于白干;过度的“作为”,“爱之太恩,忧之太勤”,使“木之性日以离”,其结果是不但造成树的死亡,而且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则更是一种错误。做任何事都要力求恰到好处,时刻记住“过犹不及”的道理。
(二)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违时令,不违背规律。一方面,树木就是树木,不掌握“木之性”就不要轻动其木。人们常说:“树挪死,人挪活”,树有根,随意动其根,必失其活路。因此必须尊重其生长规律,“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才是“莳应其时”也。种树是这样,为政也是这样。另一方面,当今社会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就是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现已显出恶果,人类如不及时警觉,采取必要行动,必将自遗其患,自食其果。
(三)做事流于形式,做做样子,不但毫无结果,而且害人害己。从“他植者”的行为看,“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做出那番依依不舍的样子,有似于今天的“作秀”;“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搔痒搔到了马屁股上,正是不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真正从内在的本质出发,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四)教育子女有似于“种树”,宜顺天致性,扬其长避其短,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既不能人为地束缚和戕害其身心发展,也不能恨铁不成钢,动辄责罚,求全责备,不把孩子当孩子看待,这种做法恰是“虽曰爱之,实则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教育者应该牢牢记住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一句警世名言:“把孩子当做孩子。”
(五)注重“过程与方法”。有过程还必须讲究方法,时间安排的多少(当不用工夫则“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当必用工夫则“其莳也若子”),程序安排的先后(移栽树木的整个过程必定是有先后顺序的),重点、难点的把握(“疏本”、“平培”、“故土”、“密筑”就是种树的关键),都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忽视过程与方法,同样不会有好的结果。
(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事业才会有成。“驼业种树”,不但乐以为业,而且“术业有专攻”,才能取得“硕而茂”“早实以蕃”“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的效果。并且,橐驼种树却不止于劳动本身,还能由此思考总结,上升到“官理”,从劳动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和哲理,体察到世态和人心,将“业”上升到“道”,是理性的伟大升华。
这就是我们从郭橐驼种树中读得的丰富的文外之义,也许,还远远不止这些,倘我们能细细地去挖掘,去品读,去深思,这也是郭橐驼带给我们的收获。
三、本文的艺术特色
(一)寓言的写法
本文题目虽曰“传”,实则是一篇寓言,也就是说,是作者虚构为文,设事明理,并非实有其人,实有其事。这从作者大量类似的文章可以看出。最是类似于本文的《梓人传》,通过对一个技艺高超的“梓人”(木匠)的赞扬,说明做宰相(同样是“官理”)也要像这个梓人那样掌握全局,抓大事,而不应包揽一切,陷入烦琐的事务之中。此外,作者还有以物写人的《传》,都是使用的同一写法。
这种寓言的写法,使文章生动而新奇,看似史传实则蕴涵丰富的文学情趣,委婉的讽谏,婉转而幽默。读来别具一格而又意蕴深远。
(二)对比的艺术
1.郭橐驼外形的丑陋与其种树技艺的高超形成强烈的对比。
作者塑造残疾畸形的郭橐驼这一形象,却又赋予其独特的种树本领,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这么个乡下糟老头子尚且具有“绝活”,尚且能从种树的过程中悟出为官治政的道理,那些“为观游”的“长安豪富人”,难道不是些饱食终日,脑满肠肥的草包吗?那些卖果者,“他植者”且有一技?就更不用说悟出其他“官理”“人理”来。
2.郭橐驼的种树与“他植者”的种树形成鲜明的对比。
文章将郭橐驼了解“木”的本性,移种时像爱护自己的孩子,种好后则弃之不顾,护根、培土以及生长过程中“不耗其实”“不害其长”等处处与“他植者”的做法形成对比:“他植者则不然”,拳其根易其土,培土要么过多,要么过少,种好后又不忍离去,一会抠开树皮看是否活着,一会摇摇树干看是否栽得牢固,看起来是爱护,其实是残杀!这样的对比,形象而生动,深刻而有力,为后文揭示“官理”蓄积了气势。
3.将“民”与“官”的生活境遇形成鲜明对比。
试看文中那些“官”(“长人者”)的心态与行为:喜欢发号施令,看似爱护关心百姓的样子,实则是祸害万端,早晚来到乡里,一会儿催你耕种,一会儿催你种植,一会儿催你收割,早早地叫你们煮蚕、抽丝,早早地叫你织布纺线,又是叫你养孩子,又是叫你喂鸡、猪,常常敲罗打鼓把老百姓聚集起来训话,好像什么都懂,实则一窍不通,这一群假惺惺的“太作为”的官吏,比之“悍吏之来无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亥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有过之而无不及!(《捕蛇者说》)而那些小民百姓(“吾小人”)则只得停止吃饭来慰劳他们,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被折腾得穷困潦倒,疲惫不堪,哪里还有耕种收割的时间,哪里还有生存的活路?
这样的对比触目惊心,使文章批判的锋芒更具有震撼的力量。
(三)语言的风格
柳宗元作为开一代风气的古文大家,其散文的语言风格鲜明而独特。
1.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气势流畅。
文章开头写郭橐驼,描摹形象,运用对话,简练而准确(仅“隆然伏行”四字),鲜明刻画出郭橐驼的形象。第三段写郭橐驼种树与“他植者”种树,在对比中精细刻画,近似于细节描绘,生动、细腻、丰富有情,为后文蓄势,可谓水到渠成。第四段描写官员下乡,用短语、整句,刻画其无休无止地扰民的形象,恰到好处。全文句式灵活多变而又运用自如,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
2.古文风格,文约意丰。
本文虽是柳宗元的早期作品,但已见作者摒弃六朝以来空虚华丽的浮靡文风、追求内容充实言简意赅的趋势。
(四)详略的处理
文章详略的安排可谓别具匠心。开头写郭橐驼的“传”,却只写其姓名、形貌,不写其身世、经历,撷取对刻画人物有用的部分来写,简练明快;而后文写郭橐驼种树之理和借题发挥移之“官理”则不厌其详,全文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为的是更加充分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正如作者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所说:“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