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日益受重视的今天,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对于小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不仅仅限于课内阅读,还需要让学生适量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即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可以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学校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同时应该把课外阅读也作为小学语文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培养语文素养,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培养素养;激发兴趣;提升能力
在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课内阅读虽然对学生知识的获得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单靠课内阅读是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还需要借助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来辅助课内阅读,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学校应该把课外阅读带入校园,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周围的语文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课外阅读需要受到家长、教师、学校的重视,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所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大部分都是从课内阅读中获得的,然而课内阅读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具有不足,存在一定的缺陷,仅靠课内阅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时再将课外阅读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能够打破语文教材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鲁滨逊漂流记》一篇中,教师通过教材的内容只能向学生展示鲁滨逊如何沦落到荒岛,在荒岛上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在荒岛上生存下去的片段。小学生通过语文教材也只能了解书中所描述的鲁滨逊的情况,并不会知道鲁滨逊之后的境遇,不会全面了解鲁滨逊这个人物。这就显露出课内阅读的局限性,这时教师再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过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对鲁滨逊这个人的感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人。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把《鲁滨逊漂流记》全书阅读一遍,就会知道更多语文知识,对鲁滨逊这个人物会有更深的了解,课外阅读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缺乏一定的自控力。这些小学生特点容易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被其它事物吸引去注意力,不能集中于知识的学习,这也就导致学习效果不好。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要想学习效果好,就必须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增多。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发现学习的乐趣,在课内学习就会更轻松,更有动力。
例如,在小學语文教材中《北京的春节》中介绍了北京的男女老少春节习俗,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只能了解到北京的春节习俗,而这个世界有这么多城市,不同城市有不同的习俗,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如果不通过课外阅读不会知道其他地区的春节习俗。如果前期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已经知道了关于各个地区的春节习俗,等到学习到这篇课文时,学生前期已经了解到一定的知识,在学到自己熟悉的知识,学生都会比较积极,想在师生面前展示一下,这时学生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会有那个动力去学习语文知识。
三、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多少,更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创新能力,思考能力,阅读能力都需要教师去关注,去培养。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语文知识可以不仅仅通过课内阅读,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获得。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内,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开展课外活动,把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开发、锻炼和提高。好奇、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抓住儿童这个天性,充分挖掘他们的创造力。
例如,教师在教《两小儿辩日》时,教师首先需要带领学生《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在学生理解这篇文言文后,教师可以发动学生自编自演。有绘画才能的同学可以布置表演的背景,教师可以为剧本配了音乐。课本剧表演很成功,学生活灵活现的演技把课本中两个小儿为太阳的现象争执的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通过观看他们的表演,感受两个小儿争执太阳的形象,会让学生对这篇文言文理解更深刻,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通过不是老师讲授的方式,而是那种课外表演的方式将课本知识转化为情景表演,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本上的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通过课外阅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学习语文知识,仅仅靠课本上那点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才能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学生每阅读一本课外书籍就能够为学生开启一个新的窗口,让孩子的知识增加。帮助学生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建成.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6)
[2]周晓艳.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
温华瑞 江西省赣州市 高田中心小学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培养素养;激发兴趣;提升能力
在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课内阅读虽然对学生知识的获得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单靠课内阅读是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还需要借助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来辅助课内阅读,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学校应该把课外阅读带入校园,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周围的语文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课外阅读需要受到家长、教师、学校的重视,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所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大部分都是从课内阅读中获得的,然而课内阅读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具有不足,存在一定的缺陷,仅靠课内阅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时再将课外阅读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能够打破语文教材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鲁滨逊漂流记》一篇中,教师通过教材的内容只能向学生展示鲁滨逊如何沦落到荒岛,在荒岛上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在荒岛上生存下去的片段。小学生通过语文教材也只能了解书中所描述的鲁滨逊的情况,并不会知道鲁滨逊之后的境遇,不会全面了解鲁滨逊这个人物。这就显露出课内阅读的局限性,这时教师再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过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对鲁滨逊这个人的感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人。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把《鲁滨逊漂流记》全书阅读一遍,就会知道更多语文知识,对鲁滨逊这个人物会有更深的了解,课外阅读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缺乏一定的自控力。这些小学生特点容易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被其它事物吸引去注意力,不能集中于知识的学习,这也就导致学习效果不好。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要想学习效果好,就必须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增多。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发现学习的乐趣,在课内学习就会更轻松,更有动力。
例如,在小學语文教材中《北京的春节》中介绍了北京的男女老少春节习俗,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只能了解到北京的春节习俗,而这个世界有这么多城市,不同城市有不同的习俗,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如果不通过课外阅读不会知道其他地区的春节习俗。如果前期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已经知道了关于各个地区的春节习俗,等到学习到这篇课文时,学生前期已经了解到一定的知识,在学到自己熟悉的知识,学生都会比较积极,想在师生面前展示一下,这时学生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会有那个动力去学习语文知识。
三、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多少,更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创新能力,思考能力,阅读能力都需要教师去关注,去培养。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语文知识可以不仅仅通过课内阅读,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获得。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内,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开展课外活动,把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开发、锻炼和提高。好奇、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抓住儿童这个天性,充分挖掘他们的创造力。
例如,教师在教《两小儿辩日》时,教师首先需要带领学生《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在学生理解这篇文言文后,教师可以发动学生自编自演。有绘画才能的同学可以布置表演的背景,教师可以为剧本配了音乐。课本剧表演很成功,学生活灵活现的演技把课本中两个小儿为太阳的现象争执的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通过观看他们的表演,感受两个小儿争执太阳的形象,会让学生对这篇文言文理解更深刻,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通过不是老师讲授的方式,而是那种课外表演的方式将课本知识转化为情景表演,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本上的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通过课外阅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学习语文知识,仅仅靠课本上那点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才能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学生每阅读一本课外书籍就能够为学生开启一个新的窗口,让孩子的知识增加。帮助学生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建成.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6)
[2]周晓艳.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
温华瑞 江西省赣州市 高田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