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踩点意识,提高得分效率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翻译一向被称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硬骨头”,它是综合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文言文能力的一道区分度比较明显的试题。综观近几年高考,同学们在翻译时失分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没有把握好命题老师设定的采分点,这些采分点通常体现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结构等方面。因为文言文翻译题,命题老师往往会给一个句子设置两到三个得分点(亦称“采分点”),阅卷者根据得分点予以给分。因此文言文翻译过程中,我们应具备强烈的踩点意识。根据文言文翻译的赋分原则,踩准这些点也就抓住了要害。否则,可能费力不讨好,劳而无获。
  下面以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要求翻译的句子为例,总结出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八大采分点,以期帮助同学们有效备考,提高翻译题的有效得分。
  采分点之一: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一定要掌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重要实词的基本义项,在训练中要对词语的不同义项加以区分、辨别,从而确保翻译的正确性。如:
  (1)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2012年高考山东卷第13题第②句)
  (2)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2012年高考重庆卷第11题第①句)
  (3)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2012年高考江苏卷第8题第①句)
  【分析】(1)句中的“夺”字是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丧失,耽误;强取,夺取;强行改变等。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强行改变”义项最恰当。如名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的“夺”就是此义项。(2)句的“数”字是个多音多义字。①念作shù,常见的义项有:数目;几,几个;规律。②念作shǔ,常见的义项有:计算;责备,列举罪状等。③念作shuò,常见的义项有:多次,屡次;过多,超过常度。根据语境“数”后面带有宾语“之”字推测,此处“数”作动词解,义项“责备”最恰当。(3)句的“委”常见的义项有:托付,委托;抛弃,舍弃;曲折;聚积等。根据语境揣测,此处用“托付”义项最恰当。参考译文:(1)皇帝(汉光武帝)赞赏(嘉奖)阴兴谦让,不改变他(不愿加封关内侯)的志节(要求)。(2)王公生气地当面斥责他说:“你吃着朝廷的俸禄,管的什么事,忍心将百姓丢弃到饿虎的口里吗?”(3)(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备考指导】1.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特别是要掌握常见一词多义的典型例句,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这是文言文一词多义的复习方法之一。积累丰厚,才能运用自如。如“爱”:①爱。动词。如:“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②喜欢。动词。如:“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③吝惜,舍不得。动词。如:“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2.利用具体语境推断词义。一词多义的词义都是指其在一定语境中的某个义项。故须学会利用上下文来推断实词的具体含义。据此推断出来的词义,代入语境又合情合理,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如《师说》中“吾师道也”的“师”指学习,而“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的“师”指从师。3.略识词义引申知识。一词多义基本属于词义引申,有其规律;认识这种规律,有助于揣摩推断词义。如:“引”,是个指事字,本义是“开弓”,即“拉开弓”。如《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是说君子张满了弓却不发箭。开弓是以弦带箭导向后方,所以引申出“导”、“领”的意义。如《史记·项羽本纪》:“汉王则引兵渡河。”开弓是把弓拉开,形状变长了,所以引申出“延长”、“伸长”的意义。如《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引领而望之”是说伸长脖子期待他。开弓是把弦和箭向后拉,所以引申出“引退”的意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引车避匿。”“导”、“引领”、“延长”、“伸长”、“引退”等意义,都是从“开弓”的形状直接引申而来的。
  采分点之二: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某些词会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具有了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了某一新的意义,临时充当了另一类词。翻译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握,仔细辨别。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有:名词的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作状语),动词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比如:
  (4)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11题第②句)
  (5)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2012年高考湖南卷第8题第①句)
  (6)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2012年高考福建卷第5题第①句)
  (7)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2012年高考上海卷第19题第②句)
  【分析】(4)句中,“流亡”为动词活用作名词,应译为“流亡之人”。(5)句中,“法度”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符合法令制度”。(6)句中,“下”是方位名词活用为状语,意为“向下”。(7)句中,“败”是使动用法,应译为“使……变坏”。参考译文:(4)郭浩招集安抚流亡之人,开辟营田,(朝廷)把他所作所为颁示各路。(5)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6)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7)按一定的时间作息,不好的就去掉,不要让(它或他)损害群体。
  【备考指导】1.掌握基本知识。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的基本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采分点之三:古今异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词语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造成古今意义不同。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我们在翻译时要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特别是那些与现代汉语中的书写相同但意思和用法完全不同的词语。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比如:
  (8)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11题第①句)
  (9)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2012年高考湖南卷第8题第②句)
  (10)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2012高考重庆卷第11题第②句)
  【分析】(8)句中,“设备”是两个词,意思是“设置守备”,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设备”(进行某项工作或满足某种需要的成套的建筑、器物等)。(9)句中,“无故”,古今异义,意为“无缘无故”,现代汉语中的“无故”是“没有缘故”的意思。(10)句中的“祝”字今义是指“祝福、祝贺、祝愿”的意思,而古义多指“祷告”,本义是“祭祀时主持祷告的人”,作名词用;后引申“向鬼神祝祷时的迷信活动”。参考译文:(8) 臣在任时已听到警报,担心夏人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地,希望朝廷选派将领设置守备。(9)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牟取呢!(10)这天将要回家时,(听见)有异物在山中长叫,木商惊骇地祷告说:“(这是)替王公叫的吗?果真如此,就长叫三声后停止。”
  【备考指导】1.积累古今异义词。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记住“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走”指逃跑而非行走。2.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3.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采分点之四:通假字
  通假,是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代替本字。代替本字的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和本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又称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这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进行翻译时,如果按照字面一般意思没法解释,那就要想想课文中学过的该词的通假情况,再从通假的角度去考虑。高考常常是在翻译题中涉及,直接或间接考查,着眼于应用。比如。
  (11)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2012年高考辽宁卷第7题第②句)
  【分析】句中的“亮”就字面意思,在这里根本解不通,其实是个通假字,通“谅”,是“宽容、谅解”的意思。这样就迎刃而解了。参考译文:后来(周顗)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备考指导】1.借助经典语句识记。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受”通“授”。又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中的“亡”通“无”。这种识记法,既能识记通假字,还能避免默写时写错别字。2.根据读音推断。因为通假字与本字之间读音相同或者相近,所以可以借此辨析通假字。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蚤”通“早”。
  采分点之五:重要虚词
  虚词是辅助实词构成句子语法结构或表达语气的。《考试大纲》规定了考生应掌握的18个重点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大多数虚词既有其基本用法,表示其语法功能,又有意义,能在现代汉语里找到相对的虚词加以解释。有些考生因对虚词重视不够,对虚词的差别没有做细致分析,导致在翻译时随意误译。因此,对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了然于心,才能准确翻译。如:
  (1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9题第②句)
  (13)虽子之仇,无异词也。 (2012年高考天津卷第13题第①句)
  (14)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2012年高考福建卷第11题第①句)
  【分析】(12)句中的“以”,连词,表示目的,可翻译为“来”。(13)句中的“虽”表假设,可译为“即使”。(14)句中的“而”是一个重要的虚词,在这里作连词,表转折关系,可翻译为“然而”。参考译文:(12)(陶澍)最先编修了《安徽通志》,表彰忠孝节烈来勉励民风(改良风俗)。(13)即使是你的仇人,也不会有不同的说法。(14)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
  【备考指导】1.记典型实例。在分析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辨别的过程中,只需要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而”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等三个句子,并分清它们依次表明并列、转折、修饰的三种用法。2.看词语结构。主要指根据与虚词紧密相关的实词,推断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如:“所”往往与动词组合,构成“所+动词”的结构形式,根据这一固定结构,就能判断出:“所”作代词,起指代作用,相当于“……的人、事、物”。同时,“所”还可和“为”结合,构成“为……所”的固定结构,根据这一结构,可以判断“所”为助词,表示被动。
  采分点之六: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中正常句式语序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些特殊句式的特点,在翻译时将其变换成现代汉语正常的句式。文言文翻译题常将文言特殊句式作为考查点,一般命题者选取句子都是仔细考虑了句子的句式特点。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能够译出其句式特征;否则就极容易失分。如:   (15)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2012年高考辽宁卷第7题第②句)
  (16)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2012年高考山东卷第13题第①句)
  (17)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2012年高考湖南卷第8题第③句)
  (18)苟,子何欲?(2012年高考上海卷第19题第①句)
  (19)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2012年高考江苏卷第8题第②句)
  (20)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2012年高考重庆卷第11题第①句)
  【分析】(15)句中“为……所”是被动句的标志,这一句是一个典型的被动句。(16)句中的“见”是被动句的标志。(17)句中两个“也”字帮助表判断,这两句是典型判断句式。(18)句中“子何欲”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子欲何”,应翻译为“你想要什么”。(19)句中“贤于言事官远矣”是状语后置句式,翻译时,应将其介词短语“于言事官”调整到形容词“贤”字前,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20)句中省略了介词“于”,翻译时应该在“忍委赤子”之后加一个介词“于”字,才能顺畅。参考译文:(15)后来(周顗)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16)光武帝到的地方,阴兴总是先进去清理宫殿,非常被亲近信任。(17)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18)如果(是这样),你想要什么?(19)您凭借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官贤能啊!(20)王公生气地当面斥责他说:“你吃着朝廷的俸禄,管的什么事,忍心将百姓丢弃到饿虎的口里吗?”
  【备考指导】1.熟记典型例句。熟记典型例句,有助于掌握常见句式。如被动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2.善于总结。充分利用已熟悉的特殊句式的经典范例,归纳整理文言句式的一般规律,逐步掌握文言句式的知识,通过回忆、对比、联想,触类旁通,温故知新,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状语后置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以……”的形式,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于……”的形式,如“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采分点之七:固定结构
  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经常结合起来使用,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由于世代沿用,就成为一种用法和结构都比较固定的习惯句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固定格式。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这些固定格式,表示的意义是固定的。固定结构在古汉语中大量存在,而在现代汉语里大多已经消失,考生不明了就没法翻译。所以积累一些固定结构是很有必要的。固定结构主要有:“何以……为”(表反问语气,可译“为什么……”)、“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无乃……乎”(表示揣度语气,译为“恐怕……吧”)、“得无……乎”(表示怀疑与揣测语气,译为“恐怕……吧”)等。此外,还有“奈……何”、“如……何”、“若……何”(这三个都可译为“把……怎么样”)等。比如:
  (21)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2012年高考安徽卷第7题第①句)
  (22)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2012年高考江西卷第13题第①句)
  (23)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2012年高考浙江卷第20题第①句)
  【分析】(21)句中的“以为”是固定结构,可译为“认为”。(22)句中的“所以”是固定结构,表凭借,可译为“用来……的东西”。(23)句中的“安……邪”是表示反问语气的固定格式,可译为“怎么……呢”。参考译文:(21)百姓都称道欢舞,认为这是几十年来所没有的事情,于是就在河岸边立了石碑来记录此事。(22)学田用来供给祭祀典礼、培养人才,怎么可以卖呢?(23)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备考指导】1.勤于积累。古文中的固定格式,情况比较复杂,在平常的复习备考过程中应对教材中出现的各种固定句式的语例及时搜集、整理、归纳、总结,从而掌握各种固定句式的表意功能,识记它的现代汉语的对译格式,这样才能在做高考翻译题时得心应手。2.学会翻译。这些固定结构表示疑问、反问、感叹、揣度和表示选择等语气,翻译时要把这种固定结构的语气准确无误地翻译出来。
  采分点之八:单音节词
  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与此相反,以单音节为主。此类知识点也常常是高考命题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因此,我们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对单音节词翻译的训练。在具体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地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对于单音节词一般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24)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为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2012年高考安徽卷第7题第②句)
  (25)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第7题第②句)
  (26)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2012年高考山东卷第13题第①句)
  【分析】(24)句中的“虽然”是两个单音节词,意为“即使这样”,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虽然”。(25)句中的“东西”是“东部和西部”的意思,是两个词。(26)句中的“亲信”是一个与现代汉语词形相同而表义悬殊的双音节词,它其实是“亲近信任”的意思。参考译文:(24)即使这样,把许曾裕的施政(功绩)与当世那些地位显赫、凭其权力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相比,(许曾裕的)难道比他们少吗?(25)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26)光武帝到的地方,阴兴总是先进去清理宫殿,非常被亲近信任。
  【备考指导】1.特别关注与现代汉语的某些双音节词字形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古汉语双音节短语。如“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前进”,是个连动短语,意思是“上前奉上”。2.严格遵守“对译”的方法,在翻译时应将单音节词语分别凑成双音节词,这样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同时有效避免漏译文言词。
  文言文翻译是高考文言阅读中的一个难点,而文言文翻译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应在平时备考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依托教材,记牢经典语例,虽然考题来自课外,但大部分的考点都是在必修和选修文言文教材中学过的,学以致用,练就迅速找准采分点的能力,争取文言文翻译题少失分,并进而提高有效得分。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东莞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这是一篇意境高远、感人肺腑的小小说。作品以“白云”为线索,叙述了一位牧羊老人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他终生以牧羊为业,悠闲自适,经验丰富。他每年都养58只羊,不多不少。越冬时,别家的羊都瘦骨嶙峋,他家的羊却滚瓜溜圆,羊贩们都爱收购他的羊。他省吃俭用,默默地资助着58个城市孤儿五六年,却不为人知……文章刻画了一个仙风道骨、不慕名利、具有博大爱心和悲悯情怀的老牧人形象,讴歌了他令人敬仰的高贵品质和纯朴善良
期刊
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初读吴万夫先生的作品《端坐在阳光下的女人》,既为作家的精湛笔墨而喝彩,也为女主人公的遭遇而深感同情。  忆莲不动声色地端坐在阳光下。小说在开头就给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位女性,这个与世无争、安然静好的人物形象——忆莲,以在阳光下静静晒暖的方式贯穿全文。这好像只是写作者的轻轻一提似的,但在全文中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此乃无韵之笔。  “午后的冬日,仿佛女人的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一个人独自饮泣总有那么一点私底下的感觉,尤其是对一个男人而言,这很可能成为他的一个羞于公布的秘密。  孩时的眼泪是不值得说的,因为它总是伴随着声嘶力竭的哭声,哭声里藏足了反抗和祈求,眼泪是不屈斗志的流露,也是缴械投降的诏书。但我的怪异是,母亲说我哭大了就会犯病,手脚抽筋,口吐白沫,跟犯癫痫病似的,叫人害怕。父亲脾气暴躁,经常把我的哥哥、姐姐打得哭声动天。母亲看见了,视而不见。
期刊
文学是人学,对于人性的深刻揭示,是优秀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小说《仇恨》就是这么一篇深刻揭示了人性丑的佳作,读后先是令人唏嘘不已,转而让人深思良久,继而催人自问:我会不会是他们中的一个。  小说讲了一个实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故事,两个好人袁五谷和袁丰登,并且还是亲兄弟,做了一辈子的仇敌,至死都不能原谅对方。如果是真的有仇,用一生的對抗作为代价,似乎还能让人理解,中国不是有很多词语来描述这种情况吗?
期刊
岁寒三友之一的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因“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帧)而被誉为花魁。“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梅以凌霜傲雪、清新脱俗、孤傲高洁的品格,赢得了不少诗人的钟爱。他们或寻梅,或探梅,写下了一首首咏梅佳作,情思隽永,广为传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代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堪称千古绝唱;“待到山花
期刊
说起母爱,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亲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是神圣而温暖的。罗曼·罗兰说:“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惠特曼說:“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我们自己的母亲是伟大的,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伟大的。面对一位登上公共汽车
期刊
杖藜的温度  敲打着王朝残热  却终于 被放逐  浪花裹挟的豪迈  在幽黑与赭红的视角里  重重地 摔下  额角殷红  泪的浊黄  一千丈的白涛  偏偏缺失了遥远的一竿竹  微酸已著枝  青边流水型的长衫  摆动昏黄大地 无语  一针一脚的痛与恨  不妨编进芒鞋结实得  挑也挑不开  日日夜夜地踩踏  穿林打叶 回首已是斜阳  或许此生  就是一竿萧瑟的竹韵  在飞鸿的指痕里  浩歌归去  [江西
期刊
合卷,我的心头,又漾起“美”的洪波。手中这卷《繁星·春水》如同一条船泊,载着我,悠悠远行,直抵那方净土,直抵她果如冰般纯净的心中。垂首,轻拂书页,我恍如捧起一朵野菊,带来那抹深秋的心旷神怡。  如斯清新  “夜听雨,丝丝的织就了诗人的情绪。”  清新雅丽,便是我拜读此书的第一缕感触。看哪,“晓霞边的孤帆/在不自觉里/完成了‘自然’的图画,多似一幅脱俗的中国画!”轻点微移,黑白相错间,那份诗情,那份
期刊
所谓扩展,就是扩大、展开。一般情况下均为,所给句子非常简单、抽象,甚至就是几个词语,这时,我们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扩充,尽量地使句子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起来,就可达到扩展的目的。高考非常喜欢考查此类题,几乎是年年必考,卷卷必考,我们岂能漠视?岂能不想方设法应对呢?那么,有没有较为便捷而又有效的应对方法呢?当然有。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一、情景描述型  所谓情景描述型就是提供一个特定的镜头,要求
期刊
幸 福 歌  齐燕滨    幸福是什么?摇幸福在哪里  不是锦衣貂裘  不是娇妻美姬  不是青史留名  不是金榜及第    家有良田万亩  那不是生长幸福的土地  住在深宅高院  那是捆绑幸福的樊篱    饱食终日?摇那是猪栏的哲学  倚红偎翠?摇那是销魂的毒剂  红袍加身  可能是人性的枷锁  腰缠万贯  也许是真情的大敌    幸福是温暖的阳光  播撒无私的爱意  普照富庶的庄园  也拥抱贫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