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合作作为一种训练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学习模式,在如今充分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课堂上受到了关注,也得到了大力应用。尽管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令广大教师有目共睹,并且该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也逐渐常规化,但是对于实践应用的方法显然还需要展开进一步的摸索。本文将介绍几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应用
引言:
过去一直坚持的教师主导式教学模式令学生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感,独立学习能力不足,很难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如今,小组合作学习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均体现出了较明显的作用,备受推崇。围绕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的教学研究工作也就此展开。
1.科学合理的学生分组
每一个小的细节都决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败。分组这项工作,很多教师认为是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思索的,只要按照学生的坐位次序划分小组,或者直接允许他们自由结组即可,而这也成为了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益的第一个因素。一个小组中的学生,在组织领导能力,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强弱是本组合作成果的决定性要素,可以说,合理分组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在这一环节投入必要的精力。
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以往的分组,常常是简单的按学习成绩,将成绩好中差三类学生平均一下,这样草率的分组有一定的弊端:对成绩处于中游的学生来说,他们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他们在小组中没有话语权,难以调动这部分学生的主动性;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无形中增加了后进生的压力,使他们感受到压力,无法快乐学习。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我们应该顾及到学生感受,科学合理的分组,并让学生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自信。所以,我经过思考,采用阶梯促进的方法,让成绩较好者作小导师,管理中游学生,让中游学生再做小组长,帮助学困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培养他们努力拼搏的信心,使他们感受到目标就在眼前,一个超越的对象。就像一个攀登的集体,大家都不会停下脚步,也能觉察到后面队员的努力,大家一起努力向前,彼此会施以援手,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1]。
2.选择合适的时机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本可以直接讲解或者告知学生们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效率,占用更多的课堂时间。为了将课堂时间进行最大化的利用,教师必须明确抓住时机,在最必要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而不是单纯为了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而组织不必要、无价值的合作学习。
有的知识点和问题,学生一讲即懂,在这样的浅显问题上显然就没有组织合作学习活动的必要,否则无疑是在浪费时间。而有些问题颇具难度,很有挑战性,或者有多个答案,学生通过集思广益,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能够达到思维碰撞的效果,这无疑是组织合作学习活动的最佳契机。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一课时,因为该课内容主要是讲解的有理数的知识点,不需要学生进行过多的探究,教师可以直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没有必要再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但是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法》讲解时,则应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因为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不一样,有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较快,有的学生接受得较慢,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讓那些计算能力较好的学生带领一下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让计算能力较好的学生加强了对知识的掌握,还能让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得到有效的学习帮助,从而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以此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
3.教师有效诱导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固然是属于学生们的探索机会,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需要全程束手旁观,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适度的帮助,往往能够令合作学习的成果最大化。
比如,在讲解“两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先进行设疑:圆和圆之间有哪些位置关系呢?学生七嘴八舌,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生动手找出答案,并进行如下要求:1.组内同学用手中的圆规,画出自己能想到的圆之间的位置关系。2.组长做好记录。3.小组讨论,总结出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并选出代表进行汇报。通过创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觉舒适、自在,让每位同学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不仅能较好的学到数学知识,感受到学习乐趣,也有利于能力的提升。
4.明确组内分工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保障小组合作学习得以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教师也应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让小组成员间在合作中做到分工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生们的参与程度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例如,在讲解完《有理数》这一章节之后,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以合作的方式结合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汇总,使学生弥补知识漏洞,完善知识体系。在这其中,教师应让学生做到明确分工:逻辑能力强的学生负责知识整理、汇总;写字能力强的学生进行书写;美术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绘制;表述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表达等,并实行轮换制。
5.优化教学评价
在引入小组合作模式之后,教师也应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增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成就感、体验感,保障其的合作学习得以持续、有效的实施下去。
例如,在这其中,教师应将师生互评与生生互评结合在一起、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在一起、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结合在一起,使得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更好的发挥出评价效用,使学生获得更多。
6.结语
总之,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学观念也不能一成不变。作为新时代的新教师,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我,以更加精湛的教学技能、更加饱满的教学热情、更加负责的教学态度融入到工作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希望本文提出的以上措施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为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曹芹蓉.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整合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5(35):136-136.
[2]陈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41.
[3]宋体海.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9(36):25.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应用
引言:
过去一直坚持的教师主导式教学模式令学生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感,独立学习能力不足,很难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如今,小组合作学习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均体现出了较明显的作用,备受推崇。围绕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的教学研究工作也就此展开。
1.科学合理的学生分组
每一个小的细节都决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败。分组这项工作,很多教师认为是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思索的,只要按照学生的坐位次序划分小组,或者直接允许他们自由结组即可,而这也成为了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益的第一个因素。一个小组中的学生,在组织领导能力,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强弱是本组合作成果的决定性要素,可以说,合理分组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在这一环节投入必要的精力。
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以往的分组,常常是简单的按学习成绩,将成绩好中差三类学生平均一下,这样草率的分组有一定的弊端:对成绩处于中游的学生来说,他们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他们在小组中没有话语权,难以调动这部分学生的主动性;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无形中增加了后进生的压力,使他们感受到压力,无法快乐学习。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我们应该顾及到学生感受,科学合理的分组,并让学生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自信。所以,我经过思考,采用阶梯促进的方法,让成绩较好者作小导师,管理中游学生,让中游学生再做小组长,帮助学困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培养他们努力拼搏的信心,使他们感受到目标就在眼前,一个超越的对象。就像一个攀登的集体,大家都不会停下脚步,也能觉察到后面队员的努力,大家一起努力向前,彼此会施以援手,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1]。
2.选择合适的时机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本可以直接讲解或者告知学生们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效率,占用更多的课堂时间。为了将课堂时间进行最大化的利用,教师必须明确抓住时机,在最必要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而不是单纯为了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而组织不必要、无价值的合作学习。
有的知识点和问题,学生一讲即懂,在这样的浅显问题上显然就没有组织合作学习活动的必要,否则无疑是在浪费时间。而有些问题颇具难度,很有挑战性,或者有多个答案,学生通过集思广益,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能够达到思维碰撞的效果,这无疑是组织合作学习活动的最佳契机。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一课时,因为该课内容主要是讲解的有理数的知识点,不需要学生进行过多的探究,教师可以直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没有必要再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但是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法》讲解时,则应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因为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不一样,有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较快,有的学生接受得较慢,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讓那些计算能力较好的学生带领一下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让计算能力较好的学生加强了对知识的掌握,还能让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得到有效的学习帮助,从而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以此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
3.教师有效诱导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固然是属于学生们的探索机会,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需要全程束手旁观,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适度的帮助,往往能够令合作学习的成果最大化。
比如,在讲解“两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先进行设疑:圆和圆之间有哪些位置关系呢?学生七嘴八舌,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生动手找出答案,并进行如下要求:1.组内同学用手中的圆规,画出自己能想到的圆之间的位置关系。2.组长做好记录。3.小组讨论,总结出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并选出代表进行汇报。通过创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觉舒适、自在,让每位同学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不仅能较好的学到数学知识,感受到学习乐趣,也有利于能力的提升。
4.明确组内分工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保障小组合作学习得以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教师也应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让小组成员间在合作中做到分工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生们的参与程度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例如,在讲解完《有理数》这一章节之后,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以合作的方式结合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汇总,使学生弥补知识漏洞,完善知识体系。在这其中,教师应让学生做到明确分工:逻辑能力强的学生负责知识整理、汇总;写字能力强的学生进行书写;美术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绘制;表述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表达等,并实行轮换制。
5.优化教学评价
在引入小组合作模式之后,教师也应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增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成就感、体验感,保障其的合作学习得以持续、有效的实施下去。
例如,在这其中,教师应将师生互评与生生互评结合在一起、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在一起、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结合在一起,使得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更好的发挥出评价效用,使学生获得更多。
6.结语
总之,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学观念也不能一成不变。作为新时代的新教师,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我,以更加精湛的教学技能、更加饱满的教学热情、更加负责的教学态度融入到工作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希望本文提出的以上措施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为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曹芹蓉.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整合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5(35):136-136.
[2]陈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41.
[3]宋体海.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9(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