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曲子是新疆用汉语地方语言演唱的一种剧种。
它是由陕西曲子、兰州的鼓子、青海的平弦、敦煌的曲子、山东、湖南、湖北等省的民歌和西北地区的小曲、小调及民歌,融入本土汉族、回族、锡伯族、维吾尔族等文化音乐元素后,于清末民初时期基本形成的。
一、 汉族人在新疆的历史
据有史考证可追溯到西汉时代。汉武帝时,张骞率众出使西域后,汉朝与乌孙和亲,一
部分汉人随解忧公主西迁并定居西域。魏、晋、南北朝时,因避战乱,很多汉族人渐次迁居西域。
初唐时期,在吐鲁番盆地以汉族为主体建立高昌国。唐朝在西域由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开始大规模屯田。屯田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统治和保卫边疆地区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维护西域与内地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西域的屯田进入兴盛期。公元658年,唐朝平定西突厥,整个西域全被纳入唐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唐朝在西域的屯田因此全面展开。据史书记载,唐王朝在西域大的屯田有庭州、伊吾、龟兹、焉耆、疏勒、碎叶等地。庭州屯田当属轮台最为显著。唐朝的轮台位于今乌鲁木齐乌拉泊、米泉、昌吉(具体位置不详,考古学界多有争议)一带,属庭州管辖。唐玄宗时(712—756)年,当时的屯田军民人数达数千人,开垦荒地达到数万亩。
公元754年9月,岑参在《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文中说: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干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
另有诗文《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居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这两首诗书写的奉送:指送封常清。封在天宝十三年(754),出任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瀚海军使。岑参在他的幕府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还有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从以上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诗句中证实:唐朝时期,汉族人为保卫边疆不仅进行了正义战争,还开始屯田,并将内地的音乐、舞蹈传入西域,同时赞扬了兄弟民族优美的音乐和舞蹈,塑造了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具有雄奇瑰丽,昂扬奔放的艺术风格。这就为新疆曲子的诞生,创造了前期条件。
二、 清朝时期汉族、回族、锡伯族、满族、维吾尔等民族人在新疆的“屯田”
在康熙、雍正两朝与准葛尔争夺对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管辖权的战争中,清朝在今新疆东
部的巴里坤、哈密等地多次进行过较大规模的屯田,组织部分军队垦荒种地,以保证当地驻军的粮食供应。
乾隆二十二年(1757),随着征讨准葛尔战争的胜利,特别是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战争的胜利,清朝决定在新疆设官驻军,直接进行治理。为了保证驻军的吃粮,清朝首先恢复巴里坤、哈密等地的屯田,巴里坤、哈密等地的屯田的恢复,不但解决了当地驻军的粮食供应,更是清朝在新疆大规模屯田的开始。
乾隆二十三年(1758),随着统一新疆步伐的加快和统治地域的扩大,清朝驻军逐渐增多,乌鲁木齐驻军的粮食供应成为一大问题,而这里的气候、水土条件完全适合于农业生产的大规模种植,因此,清朝前后调集数万名军队(主要由汉、回族士兵组成的绿营兵),在东起巴里坤、哈密,西到精河,南至吐鲁番的广大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屯田,使大片荒地得到开发,所投入的人数和开垦土地的亩数都大大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屯田的主要人员是军队官兵,因此史称“兵屯”。
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朝统一新疆后,在伊犁地区的惠远城设置将军,“总统”新疆军政事务(称“伊犁将军”),为尽快恢复和发展新疆的农业生产,在清朝统治新疆后的20余年中,内地各省区的数10万满、汉、回、锡伯、蒙古、达斡尔等民族军民到新疆安家落户,屯垦戍边。
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朝政府开始把南疆一些维吾尔族农民群众有组织的迁往伊犁屯田,到乾隆三十三年(1768)时,从南疆迁居伊犁屯田的维吾尔农民已达6000余户,万人之多。由于当时清朝称伊斯兰教为“回教”,称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为“回民”,故历史上一般称为“回屯”。
18世纪中期,据历史学家研究,清朝治理新疆后,认为新疆边远艰苦,便把内地一些免死的重罪犯人发送到新疆安置(史称“遣犯”)。在此期间,包括他们携带的家眷,总数超过15万人,(史也称“犯屯”)。
乾隆二十七年(1762)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间,清朝组织内地大批贫苦的各族农民到新疆屯田,先后约有20万人到乌鲁木齐、昌吉地区屯田生产(历称“民屯”)。
乾隆二十九年(1764),锡伯族军民数千人移居伊犁的察布查尔开荒造田、开渠,由于和汉族长期同征战,同屯田,语言的交流不可避免。(锡伯族人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绝大多数都会说汉话)汉族人、回族人和锡伯族人在长期的交流、交融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汉族文化。各民族语言、小曲、小调的交流,为新疆曲子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光绪元年(1875),清朝发布上谕,任命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统领湘军督办新疆军务,为驱逐阿古柏和俄国的侵略,湘军的湖南、湖北、山东人进入新疆,因此,当地的民歌、小调随之融入新疆当地的汉族文化之中。
从以上,汉朝,唐朝,特别是从清朝“兵屯”,“民屯”,“犯屯”“回屯”等历史事实看,由于政治、军事战争的需要,汉族、回族、锡伯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满族等长期从事战斗生产在新疆这块美丽富饶的宝地,共同的责任和任务把他们维系在一起。除了战斗、生产劳动外,剩余的时间干什么呢?人事需要一种精神的,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思念家乡、想念亲人,回味人生是人的本性。为了消除孤独、悲伤和寂寞、忧愁,讲故事,说笑话,特别是唱小曲、小调,是他们必须的精神需求。因此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音符相互碰撞,交融,为新疆曲子的形成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根基。 三、 清末民初新疆曲子基本形成
清朝为统一巩固新疆、清政府为平息准葛尔、大小和卓、阿古柏之乱,曾多次发兵新疆
随军迁入新疆的“民屯”、“兵屯”、“犯屯”、“手工业者”、“商贩”和“民间艺人”相继入疆。内地的汉族把原居住地的文化艺术形式带入新疆,他们常常在冬闲和喜庆佳节,串门或集聚街头闹市,吹拉弹唱。人们各自表演家乡的戏曲、小曲、民歌小调,有时还相互搭班、教唱、弹奏传授技艺,其范围由哈密、巴里坤沿天山木垒、奇台、吉木萨尔、乌鲁木齐、昌吉、呼图壁、玛纳斯、沙湾至伊犁一代。这些专业的民间艺人或非专业的群众文化活动,对后来新疆曲子的形成和传播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其次,小曲子在传播过程中吸收了新疆的方言土语,民歌小调,二者结合经过常居住地艺人和各族群众的传承和创新,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新疆曲子。
从乾隆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1768—1770),流放新疆的大学士纪晓岚所写的《乌鲁木齐杂诗》和《阅微草堂笔记》中可以得到印证。“酒楼数处,日日演剧,数钱买座,略以亲师”。
《杂诗、游览十三》记述“伶人鳖羔子以生擅场”,“简大头以丑角擅场”,“刘木匠以旦角擅场”。一生、一旦、一丑同场演出,实为小曲子演出之形式。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纪昀在《乌鲁木齐杂记》中记述:“摇曳兰桡采莲”、“以楚生为艳曲,其红绫裤一阙,尤妖曼动魂”。文中的“采莲”、“红绫裤”皆小曲子之曲牌名。
四、 新疆曲子的传承
新疆曲子的传承,应首选郭天禄老先生。2008年2月15日,新疆昌吉州木垒县郭天禄
老先生被文化部正式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能够完成的弹唱出近百个新疆曲子曲目、曲调、曲牌。为新疆曲子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0年5月昌吉州呼图壁县成立县文工队,从此开创了政府主办新疆曲子的历史。 1980年8月2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批准成立呼图壁县新疆曲子剧团。
2000年10月19日呼图壁县新疆曲子剧团更名为昌吉州新疆曲子剧团。
2005年10月昌吉州新疆曲子剧团从呼图壁县搬迁至昌吉州政府所在地昌吉市。
2006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新疆曲子被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疆曲子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国家的保护。新疆曲子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新疆曲子剧团的文艺工作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他们采访新疆民间艺人75人,搜集坐唱剧目120多部,搜集新疆曲子音乐134余首。收集曲牌(插曲)18余首,编辑出版了《新疆曲子辑注》一书。创编剧目20余部,新疆曲子以多元文化、多民族创造、多元音符的特征为新疆各族群众所喜欢。正在为新疆的文明发展,甚至为中华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显示出独有的价值。
它是由陕西曲子、兰州的鼓子、青海的平弦、敦煌的曲子、山东、湖南、湖北等省的民歌和西北地区的小曲、小调及民歌,融入本土汉族、回族、锡伯族、维吾尔族等文化音乐元素后,于清末民初时期基本形成的。
一、 汉族人在新疆的历史
据有史考证可追溯到西汉时代。汉武帝时,张骞率众出使西域后,汉朝与乌孙和亲,一
部分汉人随解忧公主西迁并定居西域。魏、晋、南北朝时,因避战乱,很多汉族人渐次迁居西域。
初唐时期,在吐鲁番盆地以汉族为主体建立高昌国。唐朝在西域由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开始大规模屯田。屯田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统治和保卫边疆地区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维护西域与内地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西域的屯田进入兴盛期。公元658年,唐朝平定西突厥,整个西域全被纳入唐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唐朝在西域的屯田因此全面展开。据史书记载,唐王朝在西域大的屯田有庭州、伊吾、龟兹、焉耆、疏勒、碎叶等地。庭州屯田当属轮台最为显著。唐朝的轮台位于今乌鲁木齐乌拉泊、米泉、昌吉(具体位置不详,考古学界多有争议)一带,属庭州管辖。唐玄宗时(712—756)年,当时的屯田军民人数达数千人,开垦荒地达到数万亩。
公元754年9月,岑参在《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文中说: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干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
另有诗文《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居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这两首诗书写的奉送:指送封常清。封在天宝十三年(754),出任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瀚海军使。岑参在他的幕府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还有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从以上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诗句中证实:唐朝时期,汉族人为保卫边疆不仅进行了正义战争,还开始屯田,并将内地的音乐、舞蹈传入西域,同时赞扬了兄弟民族优美的音乐和舞蹈,塑造了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具有雄奇瑰丽,昂扬奔放的艺术风格。这就为新疆曲子的诞生,创造了前期条件。
二、 清朝时期汉族、回族、锡伯族、满族、维吾尔等民族人在新疆的“屯田”
在康熙、雍正两朝与准葛尔争夺对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管辖权的战争中,清朝在今新疆东
部的巴里坤、哈密等地多次进行过较大规模的屯田,组织部分军队垦荒种地,以保证当地驻军的粮食供应。
乾隆二十二年(1757),随着征讨准葛尔战争的胜利,特别是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战争的胜利,清朝决定在新疆设官驻军,直接进行治理。为了保证驻军的吃粮,清朝首先恢复巴里坤、哈密等地的屯田,巴里坤、哈密等地的屯田的恢复,不但解决了当地驻军的粮食供应,更是清朝在新疆大规模屯田的开始。
乾隆二十三年(1758),随着统一新疆步伐的加快和统治地域的扩大,清朝驻军逐渐增多,乌鲁木齐驻军的粮食供应成为一大问题,而这里的气候、水土条件完全适合于农业生产的大规模种植,因此,清朝前后调集数万名军队(主要由汉、回族士兵组成的绿营兵),在东起巴里坤、哈密,西到精河,南至吐鲁番的广大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屯田,使大片荒地得到开发,所投入的人数和开垦土地的亩数都大大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屯田的主要人员是军队官兵,因此史称“兵屯”。
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朝统一新疆后,在伊犁地区的惠远城设置将军,“总统”新疆军政事务(称“伊犁将军”),为尽快恢复和发展新疆的农业生产,在清朝统治新疆后的20余年中,内地各省区的数10万满、汉、回、锡伯、蒙古、达斡尔等民族军民到新疆安家落户,屯垦戍边。
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朝政府开始把南疆一些维吾尔族农民群众有组织的迁往伊犁屯田,到乾隆三十三年(1768)时,从南疆迁居伊犁屯田的维吾尔农民已达6000余户,万人之多。由于当时清朝称伊斯兰教为“回教”,称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为“回民”,故历史上一般称为“回屯”。
18世纪中期,据历史学家研究,清朝治理新疆后,认为新疆边远艰苦,便把内地一些免死的重罪犯人发送到新疆安置(史称“遣犯”)。在此期间,包括他们携带的家眷,总数超过15万人,(史也称“犯屯”)。
乾隆二十七年(1762)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间,清朝组织内地大批贫苦的各族农民到新疆屯田,先后约有20万人到乌鲁木齐、昌吉地区屯田生产(历称“民屯”)。
乾隆二十九年(1764),锡伯族军民数千人移居伊犁的察布查尔开荒造田、开渠,由于和汉族长期同征战,同屯田,语言的交流不可避免。(锡伯族人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绝大多数都会说汉话)汉族人、回族人和锡伯族人在长期的交流、交融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汉族文化。各民族语言、小曲、小调的交流,为新疆曲子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光绪元年(1875),清朝发布上谕,任命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统领湘军督办新疆军务,为驱逐阿古柏和俄国的侵略,湘军的湖南、湖北、山东人进入新疆,因此,当地的民歌、小调随之融入新疆当地的汉族文化之中。
从以上,汉朝,唐朝,特别是从清朝“兵屯”,“民屯”,“犯屯”“回屯”等历史事实看,由于政治、军事战争的需要,汉族、回族、锡伯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满族等长期从事战斗生产在新疆这块美丽富饶的宝地,共同的责任和任务把他们维系在一起。除了战斗、生产劳动外,剩余的时间干什么呢?人事需要一种精神的,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思念家乡、想念亲人,回味人生是人的本性。为了消除孤独、悲伤和寂寞、忧愁,讲故事,说笑话,特别是唱小曲、小调,是他们必须的精神需求。因此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音符相互碰撞,交融,为新疆曲子的形成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根基。 三、 清末民初新疆曲子基本形成
清朝为统一巩固新疆、清政府为平息准葛尔、大小和卓、阿古柏之乱,曾多次发兵新疆
随军迁入新疆的“民屯”、“兵屯”、“犯屯”、“手工业者”、“商贩”和“民间艺人”相继入疆。内地的汉族把原居住地的文化艺术形式带入新疆,他们常常在冬闲和喜庆佳节,串门或集聚街头闹市,吹拉弹唱。人们各自表演家乡的戏曲、小曲、民歌小调,有时还相互搭班、教唱、弹奏传授技艺,其范围由哈密、巴里坤沿天山木垒、奇台、吉木萨尔、乌鲁木齐、昌吉、呼图壁、玛纳斯、沙湾至伊犁一代。这些专业的民间艺人或非专业的群众文化活动,对后来新疆曲子的形成和传播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其次,小曲子在传播过程中吸收了新疆的方言土语,民歌小调,二者结合经过常居住地艺人和各族群众的传承和创新,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新疆曲子。
从乾隆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1768—1770),流放新疆的大学士纪晓岚所写的《乌鲁木齐杂诗》和《阅微草堂笔记》中可以得到印证。“酒楼数处,日日演剧,数钱买座,略以亲师”。
《杂诗、游览十三》记述“伶人鳖羔子以生擅场”,“简大头以丑角擅场”,“刘木匠以旦角擅场”。一生、一旦、一丑同场演出,实为小曲子演出之形式。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纪昀在《乌鲁木齐杂记》中记述:“摇曳兰桡采莲”、“以楚生为艳曲,其红绫裤一阙,尤妖曼动魂”。文中的“采莲”、“红绫裤”皆小曲子之曲牌名。
四、 新疆曲子的传承
新疆曲子的传承,应首选郭天禄老先生。2008年2月15日,新疆昌吉州木垒县郭天禄
老先生被文化部正式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能够完成的弹唱出近百个新疆曲子曲目、曲调、曲牌。为新疆曲子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0年5月昌吉州呼图壁县成立县文工队,从此开创了政府主办新疆曲子的历史。 1980年8月2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批准成立呼图壁县新疆曲子剧团。
2000年10月19日呼图壁县新疆曲子剧团更名为昌吉州新疆曲子剧团。
2005年10月昌吉州新疆曲子剧团从呼图壁县搬迁至昌吉州政府所在地昌吉市。
2006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新疆曲子被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疆曲子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国家的保护。新疆曲子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新疆曲子剧团的文艺工作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他们采访新疆民间艺人75人,搜集坐唱剧目120多部,搜集新疆曲子音乐134余首。收集曲牌(插曲)18余首,编辑出版了《新疆曲子辑注》一书。创编剧目20余部,新疆曲子以多元文化、多民族创造、多元音符的特征为新疆各族群众所喜欢。正在为新疆的文明发展,甚至为中华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显示出独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