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本文以十八大后开展的党的群众实践教育活动为载体,对如何在十八大新形势下响应党的号召,增强群众意识,提高领导干部的自我认知,增进群众感情,做好新时期的人民公仆,以及如何深入群众,学习群众语言,当好百姓“发言人”这一角色进行了阐述。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诉求敷衍应付,讲套话、空话、大话、官话,这种不良风气已经成为干群之间一堵无形的墙,疏远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距离,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号召力。因此我党必须在党群关系建设上进行改革,确实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增强群众意识,增进群众感情。
一、为了增强群众意识,努力树立新时期下的“公仆观”
领导干部就是人民公仆,服务人民是公仆的天职。而评判领导干部是不是人民公仆的最高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人民满意。在十八大旗帜的引领下,如何在新时期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公仆,是每位领导干部要切身履行的这职责。
一是树立“与民互动”的群众观。一个领导干部,他的水平可能有高有低、能力可能有强有弱。但是,只要心里有老百姓,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称赞作为第一荣誉,就会受到老百姓的拥护。
树立“与民互动”的群众观,首先要明白干部从哪里来的问题。眼下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了,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群众与干部之间却疏远了,群众对干部的意见却增多了,其原因往往也正在于一些干部高高在上,不愿意“混同于老百姓”。领导干部只有彻底从这种氛围中走出来,明白干部从群众中来这句话,才能更好的放下身段,把自己混同于百姓,融入于百姓氛围中。其次要学会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因此,作为公仆必须 “以百姓之心为心”,使干部群众之间“心灵通、言路通”。最后是做群众事,解民众盼中要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做事思路。围着群众转,群众才能把你当知心人、贴心人、一家人,既然是做群众事,就要与群众换位思考,从群众的利益点出发,从群众的意愿中规划,从群众呼声中总结重点,从群众的要求中做好服务。
二是树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权力观,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利是人民群众赋予,给予解决问题的集中体现,而权利是一把双刃剑,取时要知权利对于领导干部是一份深厚的信任,用时要知权利对领导干部是一份庄严地职责,才能避免权利扭曲,成为私人服务的工具。
树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权利观,首要是明确权力属于谁。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就是说,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这是权力的根本属性。人民把权力赋予我们,也就把自己的幸福、命运和利益全部寄托在我们身上。领导干部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只能用权力千方百计为人民办事,好事要办,难事也要办,苦事要做,坏事还得管,要千方百计带领群众把经济发展起来,让社会文明起来,使人民富裕起来,而决不能以权谋私。
二、为了增进干群感情,俯身学会群众语言,切实做好群众的“代言人”
群众语言,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它反映群众心声,贴近群众生活,集中群众智慧,容易引起共鸣,便于指导实践。比如,在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老百姓把大包干解释为“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后来讲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又概括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等等。群众语言没有华丽的外表,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认识和实践、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群众语言与那些“常讲的老话、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严谨的套话、违心的假话”格格不入,真正的群众语言,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正能量。
领导干部要把讲群众语言作为必修课,下苦功夫学习掌握。同群众打交道,就像地里的麦穗,身子越低,分量越重。学习群众语言不仅是为了掌握沟通的工具,还要学以致用,推动工作。我们要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讲好群众语言作为开展活动的重要切入点,推动作风改进和党群干群关系改善,提高我们的科学决策水平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
学会了群众语言之后,我们还要做群众语言的“代言人”。(1)善于运用群众语言开展调查研究,并因此获得一手的群众资料。要找到党的主张和群众利益的结合点,要熟悉群众一个时期的主要关切点,这样才能和群众谈得拢、合上拍。并把群众的思想转化为党的施政主张,为百姓的意见带来具体行政措施上的体现。(2)善于运用群众语言宣传动员群众,在宣讲政策时,不能板着面孔僵硬说教,不能故作高深抽象议论,必须贴近群众,群众喜欢什么形式,我们就采用什么形式,把要说的同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党委政府的“大道理”通俗化,把政策具体化,让群众听得明明白白,这样才能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激发群众热情。(3)善于运用群众语言纾缓群众情绪,并用于解决群众在发展中产生的矛盾。现在既是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大量矛盾的化解,既需要我们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也要通过情、理、法交融,把群众诉求引导到依法、理性的轨道上来。运用群众语言打开群众思想上的心结,消除群众认识上的误区,对当前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具有关键作用。
总之,坚持走群众路线,搞好干群关系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路线。而走好这条路的最终目的是增进群众福祉。增进群众福祉,就要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服务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享成果。围绕增进群众福祉,我们要努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让广大人民群众尽快富起来;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现实问题;努力改善生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创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最终要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诉求敷衍应付,讲套话、空话、大话、官话,这种不良风气已经成为干群之间一堵无形的墙,疏远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距离,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号召力。因此我党必须在党群关系建设上进行改革,确实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增强群众意识,增进群众感情。
一、为了增强群众意识,努力树立新时期下的“公仆观”
领导干部就是人民公仆,服务人民是公仆的天职。而评判领导干部是不是人民公仆的最高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人民满意。在十八大旗帜的引领下,如何在新时期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公仆,是每位领导干部要切身履行的这职责。
一是树立“与民互动”的群众观。一个领导干部,他的水平可能有高有低、能力可能有强有弱。但是,只要心里有老百姓,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称赞作为第一荣誉,就会受到老百姓的拥护。
树立“与民互动”的群众观,首先要明白干部从哪里来的问题。眼下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了,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群众与干部之间却疏远了,群众对干部的意见却增多了,其原因往往也正在于一些干部高高在上,不愿意“混同于老百姓”。领导干部只有彻底从这种氛围中走出来,明白干部从群众中来这句话,才能更好的放下身段,把自己混同于百姓,融入于百姓氛围中。其次要学会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因此,作为公仆必须 “以百姓之心为心”,使干部群众之间“心灵通、言路通”。最后是做群众事,解民众盼中要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做事思路。围着群众转,群众才能把你当知心人、贴心人、一家人,既然是做群众事,就要与群众换位思考,从群众的利益点出发,从群众的意愿中规划,从群众呼声中总结重点,从群众的要求中做好服务。
二是树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权力观,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利是人民群众赋予,给予解决问题的集中体现,而权利是一把双刃剑,取时要知权利对于领导干部是一份深厚的信任,用时要知权利对领导干部是一份庄严地职责,才能避免权利扭曲,成为私人服务的工具。
树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权利观,首要是明确权力属于谁。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就是说,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这是权力的根本属性。人民把权力赋予我们,也就把自己的幸福、命运和利益全部寄托在我们身上。领导干部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只能用权力千方百计为人民办事,好事要办,难事也要办,苦事要做,坏事还得管,要千方百计带领群众把经济发展起来,让社会文明起来,使人民富裕起来,而决不能以权谋私。
二、为了增进干群感情,俯身学会群众语言,切实做好群众的“代言人”
群众语言,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它反映群众心声,贴近群众生活,集中群众智慧,容易引起共鸣,便于指导实践。比如,在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老百姓把大包干解释为“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后来讲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又概括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等等。群众语言没有华丽的外表,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认识和实践、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群众语言与那些“常讲的老话、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严谨的套话、违心的假话”格格不入,真正的群众语言,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正能量。
领导干部要把讲群众语言作为必修课,下苦功夫学习掌握。同群众打交道,就像地里的麦穗,身子越低,分量越重。学习群众语言不仅是为了掌握沟通的工具,还要学以致用,推动工作。我们要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讲好群众语言作为开展活动的重要切入点,推动作风改进和党群干群关系改善,提高我们的科学决策水平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
学会了群众语言之后,我们还要做群众语言的“代言人”。(1)善于运用群众语言开展调查研究,并因此获得一手的群众资料。要找到党的主张和群众利益的结合点,要熟悉群众一个时期的主要关切点,这样才能和群众谈得拢、合上拍。并把群众的思想转化为党的施政主张,为百姓的意见带来具体行政措施上的体现。(2)善于运用群众语言宣传动员群众,在宣讲政策时,不能板着面孔僵硬说教,不能故作高深抽象议论,必须贴近群众,群众喜欢什么形式,我们就采用什么形式,把要说的同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党委政府的“大道理”通俗化,把政策具体化,让群众听得明明白白,这样才能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激发群众热情。(3)善于运用群众语言纾缓群众情绪,并用于解决群众在发展中产生的矛盾。现在既是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大量矛盾的化解,既需要我们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也要通过情、理、法交融,把群众诉求引导到依法、理性的轨道上来。运用群众语言打开群众思想上的心结,消除群众认识上的误区,对当前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具有关键作用。
总之,坚持走群众路线,搞好干群关系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路线。而走好这条路的最终目的是增进群众福祉。增进群众福祉,就要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服务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享成果。围绕增进群众福祉,我们要努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让广大人民群众尽快富起来;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现实问题;努力改善生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创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最终要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