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一门思维性比较强的学科。在现在的数学课上,很多时候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让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乐趣。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数学教师反思,反思数学课应该怎样上,才能让学生更加的喜欢,使学生们在人生成长中受益于数学。
关键词:个性;乐趣;信心;思维性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的对立统一过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要靠教与学两方面共同努力。教学活动中,当教学活动结构适应于学习活动结构时,就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益;当教学活动结构不适应于学生学习活动结构时,就降低教学效益。从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这一角度上讲,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是为学服务的,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内因--学生。如何让学生更加的喜欢学习数学?值得我们数学教师思考。
一、 让学生清楚学习数学的意义
数学一种工具,它逻辑性强,能训练人们的思维能力;它注重方式方法,能让你的思维更敏锐;再者就是能帮助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掌握数字规律,训练逻辑思维,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除了语言学科以外,其他学科基本上都会运用到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啊如果没有数学可以说就没有这个世界!有很多看似枯燥又无理取闹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都有意想不到的应用。
二、 让数学学习在有趣的故事中形成
寓言故事脍炙人口,它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将寓言故事引入到数学问题中,既使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机结合,又增加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娱乐性,这正体现了新课改的全新理念。与函数有关的寓言故事如大家都熟悉的"龟兔赛跑"。从这则寓言中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人格品质,对事物的是非判断,而且对数学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一个个幽默风趣的小故事,把一个个的数学题化为有趣的数学小常识。它既能把难题化简成为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数学题,又可以把很简单或我们根本不认为是数学的数学常识化为一个极难,并且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让你感觉根本无法思考出题的答案及它的解法。
原来数学不是我们原来想象中的那么难,那么乏味,仔细研究它可以变得简单、有趣,让你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嘴角也会上扬起来。通过,故事中的数学,让你感觉到数学的魅力和神奇。看来学好数学不仅仅对升学有益,更能帮助人们在现实的世界里获得成功。同时也预示我们,生活本身是一个大课堂,不同的人从中能得到不同的收获,关键在于你的感化和造化。
三、 让数学的抽象思维形象化
数学理论的表述往往是抽象的,致使大多数学生不爱学习数学,从而影响了数学思维的发展。可见,把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透彻,是我们数学教师急于解决的问题。
(一)将数学概念还原成生活原型
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认为,任何数学问题都可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数学概念亦是如此,特别是小学阶段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跟生活实际联系得非常紧密。学生在借助他们熟悉的生活进行理解、记忆、想象时,显得那么聪明、可爱,创新就从这里萌芽,兴趣也从这里开始产生。
(二)在身边寻找数学问题
在讲解函数的周期性的时候,我利用了一首大家都知道的儿歌:"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告诉小和尚,'从前有座山,......'"这时小强笑着说他也会讲,大家都觉得既有趣又搞笑,"不就是重复了吗?"我就顺势引出"重复"二字的含义,进而引出周期的定义。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无形中就被学生消化了。
数学教师要真正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含义,把握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真谛。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努力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鲜活而有生命的数学,使数学知识富有真情和活力,使数学的魅力得以张扬。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
(三)数学可以"画"出来
数学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抽象性,而学生的思维却是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如何来寻求两者之间的统一,形成一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数学课堂上完全可以让学生动笔涂涂画画,把抽象的数学用具体的图形表示出来,以"画数学"代替"说数学",会让课堂充满活力,会使学生兴趣盎然
四、 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数学专业素养
成功的教师都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积累经验教训,并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而逐步成长起来的,所以不间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师工作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全国特级教师袁容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成功经验总结出:教学成功=教学过程+反思。更有学者提出二十一世纪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反思教学中的"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使现有教学活动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条件,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反思,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中的种种本质特征,成为一名清醒的、理智的教学实践者,成为最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
没有对自己教学经验的继承和对教学教训的吸取,对教学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其教学水平也只能停留在"一般型"教师层面,不能成长为"骨干型"教师。反思教学中的"反思",就是教师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包括教师自身的行为,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教学反刍,是教师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教学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积极探索新思想和新途径,从而冲破"经验型"的束缚,成长为一名教学研究者。
让我们每位数学教育者,都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们更加喜欢数学学习,如何让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受益匪浅吧!
参考文献:
1. 李诺娅《浅析教学反思的含义及其作用》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8期
2. 赵军《变抽象为形象:"画"数学》陕西教育(教学)2010年10期
关键词:个性;乐趣;信心;思维性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的对立统一过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要靠教与学两方面共同努力。教学活动中,当教学活动结构适应于学习活动结构时,就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益;当教学活动结构不适应于学生学习活动结构时,就降低教学效益。从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这一角度上讲,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是为学服务的,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内因--学生。如何让学生更加的喜欢学习数学?值得我们数学教师思考。
一、 让学生清楚学习数学的意义
数学一种工具,它逻辑性强,能训练人们的思维能力;它注重方式方法,能让你的思维更敏锐;再者就是能帮助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掌握数字规律,训练逻辑思维,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除了语言学科以外,其他学科基本上都会运用到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啊如果没有数学可以说就没有这个世界!有很多看似枯燥又无理取闹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都有意想不到的应用。
二、 让数学学习在有趣的故事中形成
寓言故事脍炙人口,它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将寓言故事引入到数学问题中,既使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机结合,又增加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娱乐性,这正体现了新课改的全新理念。与函数有关的寓言故事如大家都熟悉的"龟兔赛跑"。从这则寓言中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人格品质,对事物的是非判断,而且对数学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一个个幽默风趣的小故事,把一个个的数学题化为有趣的数学小常识。它既能把难题化简成为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数学题,又可以把很简单或我们根本不认为是数学的数学常识化为一个极难,并且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让你感觉根本无法思考出题的答案及它的解法。
原来数学不是我们原来想象中的那么难,那么乏味,仔细研究它可以变得简单、有趣,让你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嘴角也会上扬起来。通过,故事中的数学,让你感觉到数学的魅力和神奇。看来学好数学不仅仅对升学有益,更能帮助人们在现实的世界里获得成功。同时也预示我们,生活本身是一个大课堂,不同的人从中能得到不同的收获,关键在于你的感化和造化。
三、 让数学的抽象思维形象化
数学理论的表述往往是抽象的,致使大多数学生不爱学习数学,从而影响了数学思维的发展。可见,把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透彻,是我们数学教师急于解决的问题。
(一)将数学概念还原成生活原型
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认为,任何数学问题都可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数学概念亦是如此,特别是小学阶段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跟生活实际联系得非常紧密。学生在借助他们熟悉的生活进行理解、记忆、想象时,显得那么聪明、可爱,创新就从这里萌芽,兴趣也从这里开始产生。
(二)在身边寻找数学问题
在讲解函数的周期性的时候,我利用了一首大家都知道的儿歌:"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告诉小和尚,'从前有座山,......'"这时小强笑着说他也会讲,大家都觉得既有趣又搞笑,"不就是重复了吗?"我就顺势引出"重复"二字的含义,进而引出周期的定义。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无形中就被学生消化了。
数学教师要真正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含义,把握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真谛。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努力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鲜活而有生命的数学,使数学知识富有真情和活力,使数学的魅力得以张扬。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
(三)数学可以"画"出来
数学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抽象性,而学生的思维却是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如何来寻求两者之间的统一,形成一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数学课堂上完全可以让学生动笔涂涂画画,把抽象的数学用具体的图形表示出来,以"画数学"代替"说数学",会让课堂充满活力,会使学生兴趣盎然
四、 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数学专业素养
成功的教师都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积累经验教训,并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而逐步成长起来的,所以不间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师工作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全国特级教师袁容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成功经验总结出:教学成功=教学过程+反思。更有学者提出二十一世纪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反思教学中的"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使现有教学活动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条件,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反思,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中的种种本质特征,成为一名清醒的、理智的教学实践者,成为最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
没有对自己教学经验的继承和对教学教训的吸取,对教学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其教学水平也只能停留在"一般型"教师层面,不能成长为"骨干型"教师。反思教学中的"反思",就是教师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包括教师自身的行为,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教学反刍,是教师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教学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积极探索新思想和新途径,从而冲破"经验型"的束缚,成长为一名教学研究者。
让我们每位数学教育者,都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们更加喜欢数学学习,如何让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受益匪浅吧!
参考文献:
1. 李诺娅《浅析教学反思的含义及其作用》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8期
2. 赵军《变抽象为形象:"画"数学》陕西教育(教学)201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