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9-0067-01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导向,是与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相契合的。针对中学语文教学而言,素质教育具体体现在:强调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形成。因此,新课程改革在这方面的目标导向,自然也要与之吻合。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多方面条件来支撑,其中之一便是:关于学生人文性的形成。在现有的客观环境下,中学语文教学只有与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进行充分融合,才能实现自身人文性教学的要求。
一、什么是人文性
人文性可以具体理解为:(1)满足学生的思想道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学生思想道德的修养以及心理健康的实现,需要来自外界的信息干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强调人文性,就能有效地实现这种信息干预。特别是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的今天,不同文化思潮在网上进行着交织碰刨,通过加强对学生正确的人文性传递,能够帮助他们明辨是非。(2)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及身体健康的要求。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人文性将满足中学生群体的不同需要。根据教育学原理可知,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期,其人生观、世界观正逐步形成。在这种关键时期,加强人文教育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完善与发展自身的个性。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缺失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升学压力促使中学语文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中学仍面临着升学压力,这种压力就使得对中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测试成绩;测试成绩的效果,又直接与教师的工作绩效挂钩。因此,无论从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上来考察,这些都阻碍了中学语文综合素养培养的展开。所外化的表现形态便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突出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特征。
2.传统课程设计限制了中学语文素养培养的开展。正如上文所述,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中学语文教学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传统课程设计的固化又进一步限制了上述实践的开展。这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又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固化。固化的模式限制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当然,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工作也就无从开展。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培养的探索
中学语文教学不但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课文内容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也需要学生有所把握。
以“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为例,正如人文性的本质所提出的,应满足学生的思想道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有必要在历史学科的视阈下,来挖掘课文内容所反映的时代背景。通过引入“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经过,让学生感知自身所肩负的时代重任;通过引入晚清政府,在面对列强侵略却无能为力的历史事实中,让学生懂得弱国无外交的真理。此外,引入中学政治学科中有关歷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知识,向学生指出:新中国的成立与现在的繁荣富强充分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于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使得那段屈辱的历史不再重演。由此,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在新时期就增强了学生的时代自觉性。通过语文学科与历史、政治学科的有机融合,充分挖掘课文本身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
由此可见,在中学语文课堂中,通过各人文学科的融合,能将中学语文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生动、具体地展现出来,这样,也就自然增进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在大环境下,仍然保留着应试教育的特征,该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为此,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语文教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加强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9-0067-01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导向,是与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相契合的。针对中学语文教学而言,素质教育具体体现在:强调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形成。因此,新课程改革在这方面的目标导向,自然也要与之吻合。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多方面条件来支撑,其中之一便是:关于学生人文性的形成。在现有的客观环境下,中学语文教学只有与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进行充分融合,才能实现自身人文性教学的要求。
一、什么是人文性
人文性可以具体理解为:(1)满足学生的思想道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学生思想道德的修养以及心理健康的实现,需要来自外界的信息干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强调人文性,就能有效地实现这种信息干预。特别是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的今天,不同文化思潮在网上进行着交织碰刨,通过加强对学生正确的人文性传递,能够帮助他们明辨是非。(2)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及身体健康的要求。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人文性将满足中学生群体的不同需要。根据教育学原理可知,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期,其人生观、世界观正逐步形成。在这种关键时期,加强人文教育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完善与发展自身的个性。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缺失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升学压力促使中学语文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中学仍面临着升学压力,这种压力就使得对中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测试成绩;测试成绩的效果,又直接与教师的工作绩效挂钩。因此,无论从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上来考察,这些都阻碍了中学语文综合素养培养的展开。所外化的表现形态便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突出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特征。
2.传统课程设计限制了中学语文素养培养的开展。正如上文所述,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中学语文教学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传统课程设计的固化又进一步限制了上述实践的开展。这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又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固化。固化的模式限制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当然,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工作也就无从开展。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培养的探索
中学语文教学不但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课文内容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也需要学生有所把握。
以“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为例,正如人文性的本质所提出的,应满足学生的思想道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有必要在历史学科的视阈下,来挖掘课文内容所反映的时代背景。通过引入“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经过,让学生感知自身所肩负的时代重任;通过引入晚清政府,在面对列强侵略却无能为力的历史事实中,让学生懂得弱国无外交的真理。此外,引入中学政治学科中有关歷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知识,向学生指出:新中国的成立与现在的繁荣富强充分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于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使得那段屈辱的历史不再重演。由此,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在新时期就增强了学生的时代自觉性。通过语文学科与历史、政治学科的有机融合,充分挖掘课文本身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
由此可见,在中学语文课堂中,通过各人文学科的融合,能将中学语文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生动、具体地展现出来,这样,也就自然增进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在大环境下,仍然保留着应试教育的特征,该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为此,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语文教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加强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