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历史学习问题开发为课程资源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不少是角度新颖、有思维深度的、有研究价值的。如何将学生的学习问题转化为课程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将学生的学习问题转化为课程资源的目的
  掌握学生学习问题的所在,提高教学效率。学习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学生要解决的不是老师的问题,而是自己在学习中真正遇到的问题。“问题总是与一定的认知、思维活动联结在一起,而教师和学生在认知结构、知识背景、思考角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当这种差异过大时就会影响教学效果。例如:在一些历史公开课中,教学活动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上完课后,教师仍感到课堂气氛,学生的发言和活动等未达到预设的效果,总是比自己预想的差了一些。所以,教师只有认真研究学生的历史学习问题,并将其转化课程资源,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学习的需求,减少差异,使学生把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从被动转为自觉,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升学习能力。从学生问题到教学资源的转化不是一个简单的程序化的过程,而是师生进一步学习、反思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充分将学生的问题转化为教学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将问题反馈给学生,有意识地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不仅能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思路,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升学习能力。
  二、将学生的历史学习问题转化为课程资源
  1. 设立记录本记下学生的学习问题
  学生问问题不仅仅在课堂上,也许会在课间,教师可以在每个班设立一本学生学习问题记录本,由科代表保管,记录下学生的学习问题。教师对于问题记录本上的问题可采用书面方式或面谈方式解答,对于特别重要的问题也可以留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记录本这种方式也是获取学生问题的一条途径,它可以充分解决教师不在场情况下学生问题的记录、反馈和解决。
  2. 多种途径搜集学生问题
  搜集学生的学习问题,教师并不是守株待兔,被动地等着学生提问。而且有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尽管有疑问,也可能不敢问老师。所以,我们可以在课前或者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课下访谈、网络调查、小组讨论记录等多种途径,主动地搜集更多的学习问题,而且这样搜集到的学习问题更加全面,更具代表性。此外,还可以通过检查批阅学生作业直接发现问题,并记录下来,这种方法也是教师常用的方法之一。
  三、利用学生学习问题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
  1. 妙用学生的历史学习问题用来创设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积极思维的火种,是不断升华的思维探索过程。我在上八年级下册第2课《最可爱的人》时,按照原来设计的方法,边展示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的照片,边播放歌曲《英雄赞歌》来创设情境。然后提问图中的人物是谁?你能简要地说出他们的事迹吗?课题“最可爱的人”是指谁?学生很顺利就答出了我预想的答案。接着一个学生问道:“老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什么区别呢?”不等我回答,马上其他学生就说:“志愿军就是自己愿意参军的,解放军就是为了解放中国的。”有的学生反驳:“那解放军也有自愿参军的。而且新中国成立了,部队怎么还叫解放军呢?”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的争辩,马上引起了全体学生的兴趣。
  2. 活用学生的历史学习问题来开展探究学习
  当学生感到对某些学习问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有兴趣继续钻研时,教师还可以活用学生的历史学习问题来开展探究学习,把讲台让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地走向讲台,让学生互帮互学,教师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只起到牵引和点拨学生的作用。例如七年级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生也提出了许多问题,“郑和为什么要七次下西洋?”“下西洋的大船是怎样制造的?用什么做动力?”“规模那么大的船队如何保证供给?”等等。对这一课的种种问题,我都一一作了记录,并且确定以“我随郑和下西洋”为题,组织一次探究学习。让学生选择自己相关的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探究学习,并撰写小组的调查报告。这下子学生可高兴了,他们自主选题、分工、做报告,我则一边鼓励他们,一边引导他们完成探究课题。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一反过去学生总是被动地等待教师提问的做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因为学习问题使学生自发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形成了主动探索的心理驱动力,变得积极而主动。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幼儿园需要以体育活动为载体,为幼儿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从而引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了解幼儿生理和心理特征,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 
随着中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对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性的量化评价有待研究.立足中国国情,在解析城市交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和协调
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能更有效地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激发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发展。但是,我们也不无忧虑地看到,在相当多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为合作而合作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注重形式,而缺乏实效,对此现象应加以纠正。  一、小组组建不应“自由化”,而应科学搭
目的 探讨应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成像在评估围产期妇女心肌病左心室动力学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本院收治的围产期心肌病患者采用Siemens Sequoia SC2000彩色超声诊
<正>~~
期刊
在我们的教学中对清晰的系统陈述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普遍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对直觉思维价值和如何运用直觉思维却不够重视。有的人把直觉视为非逻辑思维的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也
当前,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学习缺乏兴趣,从而影响了物理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正确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紧密围绕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而且能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
21世纪的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为此,就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地位,要使学生自主发展,必须开发课堂教学,改变提问角色,强化学生提出问题,改单项提问为多向提问。教师采用适当的教法,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适时地为学生设计出与教材相关并适合创新意识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整个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利用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发现
一、聊天法  作文教学,要训练学生将眼中所看、心中所感的情景说出来,才会下笔有神。教师应把作文教学与口头表达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以说促写,以写带说。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等到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在写作训练时,教师应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  一次班里的凌金泉同学在日记写到:“今天下
语言能力训练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例如小朋友说话喜欢有一些简单的情节,就让他们给插图上的任务取个名字,想一点简单的情节来说明图意,如:小红拿着两个汽球,她一放手,两个汽球都飞跑了,小红手上一个汽球都没有了。还有,小朋友喜欢说“悄悄话”,我就常常让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说,或者四人小组议论。这样的形式,既让学生感到有趣,是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有时,也要让他们大声说,向大家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