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是阅读与鉴赏现代文的关键一步。具体而言,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主要是紧扣其中的“重要”二字,它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内容”和“结构”上的特殊性。
  前者往往表现为主旨句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够帮助准确理解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以及对深化文本主旨有重要作用的句子;后者指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句子,具体表现为总起、总结和承上启下的句子。这些语句对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影响,有的若理解不了,甚至可能左右我们对整篇文章内容的把握。除此以外,把握“极富表现力,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也非常重要。这一点主要依靠在文本的阅读中,用一颗敢于发现的敏感的心来体验,不是三两句话所能够说清楚的。
  根据近几年中考现代文阅读情况,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的含意,既是热点,又是重点。在一般论述类文本设题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题的可能性很大;还常用来设置简答题,品味其在内容、结构、中心意思上的要义。在复习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这个方面的能力,提高解答相关知识点的题目的准确性。
  从考试具体设题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结构和内容上有特别作用的句子,它们常是考查的重点。如果要谈标志的话,它往往表现为一些精辟富有哲理性的句子,逻辑性较强的经典句子,或者飞扬着文采的特殊语句。下面略举几例来说明。
  一、起首句与结尾句
  起首句常常起到引起、概述和过渡的作用,在论述中主要是提出论点,亮明作者对于所述问题的鲜明态度;而结尾句也常是简明扼要地概括上文,或引发人的思考,又或紧承上文,进一步深化文本的主旨。把握它,对理解文本的主旨自然就有重要意义。
  二、中心句和点睛句
  语句在语段中不可能按等同价值排列,它也是有主有次的,抓住了中心句,就等于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中心句对揭示论点有着重要作用,基本是观点的一种表现;而点睛句表现为行文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把握它有利于控制全篇。它们就是表达中的主要部分,抓住它们就是抓住了文本的主要矛盾,相信一些棘手的问题都会因之迎刃而解的。
  三、精致句和特殊句
  精致句就是指文本中含义深刻或别有深意的句子,读后能给人启迪。特殊句是指在结构上比较特殊,可以简单理解为倒装句、强调句和省略句等等,常暗含作者的一些思想倾向。就是这些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最终让它们成为了命题者垂青的对象。
  四、抒情句和修辞句
  抒情句是指鲜明的显现出作者的情绪特征和对所述事情的思想倾向的句子;修辞句是指为了更好地阐述道理,使人心悦诚服,表达的时候常会运用修辞。阅读的第一要务就是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如此,二者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理解文本的不二选择。
  除去上述句类以外,还有结构上的过渡句,它使上下句、上下语段变得更为紧凑,同时还可以构成对照,使论述更为缜密周全。正是它们在结构和内容表达上的作用,构成了它们对于阅读文本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既然这样,那么如何来理解这些不同特征的句子的含意呢?
  综上所述,把握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落实:
  首先,从句子的本位入手,以语法结构作为基本的切入点。如特殊句,就要分清句子的结构,梳理出句子的主干,同时注意一些枝叶对主干表达的作用,准确理解它们所修饰的含意。总之是务必分清句子的结构,明确理解的重点,然后从整体上来把握句子。
  其次,从句子的地位入手,以其表达上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如是中心句或点睛句,那么在关注它们本身结构的时候,还要分析它们在文本结构上或内容表达上的作用。就以中心句为例,若属总起,就要向下寻求信息;若是过渡,就要上下齐动;若是总结,就要向上搜索信息。换句话说,就是确定信息所在的区间,以便我们迅速有效地捕捉到信息的所在。
  再次,从表达的背景入手,以其旁句与中心思想为切入点。如精致句,它的含意不能平白无故地去猜,首先就从与其距离较近的旁句来分析,争取打开突破口,然后再联系文本的中心思想,从整体上观照,句子的蕴含的深意立马就会如水落石出一般显现出来。
  本考点的考查一般是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也有填空题,而且是注重理解与分析概括能力的综合性考查。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选择题可采取比较法和排除法,简答题与填空题却只能按部就班地从文中搜索信息,并将之组合成符合要求的答案来表达。
  由此可知,整个解答过程基本上就可以确定解题的三大步骤:第一步,确定句子的重要性体现在哪,是内容上,还是结构上,对症下药,效果最好;第二步,若是文本的主旨句,即可以此为根本来烛照全篇;若是结构上的特殊句,则可圈定需要把握的信息区间,信息会把握得更迅速、准确;第三步,在层层观照中,具体有效地落实任务。
  在严格把控整个解题过程的同时,考生还必须注意以下三点问题:
  1.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是多层面的,不要顾着某一点而不够全面,或只顾结构,或只顾思想,或只顾内容等等。
  2.句子的理解不联系课文中的具体表述,老是凭主观臆测,随意拼贴组合。
  3.简单地拆解句子,貌似是对句子的分析,实质只是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和其表层的意义。■
其他文献
语文综合性学习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也不同于以往的语文课外活动。它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带领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开阔视
提问是课堂的重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更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创作世界的师生间的心灵对话。借鉴当今电视节目主持人或诗情画意,或幽默风趣,或巧妙过渡,或刨根究底、穷追不舍的主持风格,可以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增添新的活力。  一、值得借鉴的“主持”效果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环境、背景以及更为复杂的其他信息都可以形象而直观地得以呈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身份也变得
摘 要:备课一直是教学活动中很重要的环节,在新课标下,我们采取新的备课方法。这些新型方法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假设课堂情境,多角度的教学方法和制作新颖课件等。新型备课方法更易于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备课 师生互动 学生主体    在课程与学生中间,教师充当着重要的桥梁。备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也是其重要一环。随着新课标理念的贯彻落实、文本的使用与开发、课堂教学的优
摘 要:人文素养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而作为教师要上好中学语文课,自身应具备更多一些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    人文素养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而作为教师要上好中学语文课,自身应具备更多的人文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成为当今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结合十多年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尝试和实践,我就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谈谈个人的观点、认识和设想。  一、为什么要对中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信息社会中,一方面,信息资源不断更新,不断扩充;另一方面,冗杂信息也随之增多,日益泛滥。信息技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一句话,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语文发展和精神发展两个方面和谐并进、动态生成的过程。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只有浸入文本、走近学生,紧扣语言文字,找准言语实践作用点,才能有效地促
摘 要:《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养成健全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学科中要渗透美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境界,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进行美育教育呢?本文从美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方法等几个方面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美育 渗透 培养 创造    美育,即审美教育, 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通过
摘 要:高中语文学习更强调学习的自主自觉,只有自主学习,才能更有效地拓展语文视野,并保持学习兴致的持久性。而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从学科特点出发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从宏观指导到实际教学再到思想意识等诸多方面以语文学习兴趣为抓手培养语文学习的内驱力,从而达到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习 内驱力 培养    高中语文在学习方式上更强
摘 要: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语文口语交际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教材的编写上,苏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打破了过去那种阅读与写作、说话混合编排的模式,改为一种更有利于语文口语技能训练的模式,这样,写作和口语交际就与阅读同时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成为独立的教学系统。但是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口语技能 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大纲是教
摘 要: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生活幸福的基本保障,学生心理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利用历史学科特点,可以进行相关的心理素质与行为训练,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与学业进步有双重作用。  关键词:成长引领 渗透 高中历史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经济建设与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升学的压力、父母对独生子女的高期望与高溺爱的结合,离异家庭的增多,人口流动所带来的留守儿童也在增多,加上青春期的来临,所有这些使得中学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