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j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既要求算得正确且迅速,又应该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近几年数学教学中发现学生计算错误颇多,学生计算能力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剖析计算错误的原因,就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提出对策。
  【关键词】计算能力;提高;策略
  计算教学是数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然而在近几年数学教学中发现学生计算错误颇多,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弱化阻碍了整体数学能力的发展。本人对计算教学进行反思,对学生计算错误原因深入分析,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进行总结,提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策略。
  一、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
  (一)因基本口算不熟练造成的错误
  有些学生能正确地掌握计算法则,但由于基本口算不熟练造成计算上的错误。班里有个学生,计算错误率比较高,一开始我以为是学生计算习惯不好,比较粗心,仔细观察她的计算作业,发现8加几的计算频频出错,其他计算则没有问题,看来是与8有关的基本口算没掌握导致的。再如:学生竖式计算68×8=524,由于学生将6×8 6误算成52导致计算错误,这是由于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法不熟练造成的。
  (二)因计算法则模糊造成的错误
  (三)因“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
  这类错误是由于学生计算习惯不好,“粗心大意”,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如看错题目、写错数字、脱漏符号以及忘记写计量单位等等。有时学生把加法做成减法、减法做成加法、忘记小数点、书写潦草、数位没有对齐,这些都是“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出现这种计算错误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
  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都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找出错误产生的根本和关键,分析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预防和纠正错误。
  (一)教师认真钻研计算教学,打好学生知识基础
  1. 重视算理、增进理解
  学生掌握计算法则重在理解。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就记得牢固,计算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情境图:一栋大楼,每层14户,共12层,这栋楼能住多少户?)时,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学生通过情境图列式14×12,就是求12个14相加是多少,可以先求2层有多少户,就是2个14是多少,再求10层有多少户,即10个1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学生结合情境图理解了每步的含义;②计算过程还要强调数的位置,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2个14得28,所以要和乘数2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14等于14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这样学生就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2. 精心设计计算练习
  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练习课中,针对本单元所要掌握的除法计算的知识点,我设计了一组练习:726÷6(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515÷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中间有0),640÷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末尾有0),624÷6(因不够商1而在商的中间商0),584÷5(商的末尾不够商1而商0,并且末尾有余数),724÷9(被除数最高位不够商1的除法)。
  在这组练习中我整理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所有不同情况,让学生进行系统练习,在学生进行练习之后,我又引导学生总结每一题的特点,并让学生对容易出错的类型加以提醒,学生在练习和总结的过程中明白各种类型的不同算法,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 记录错题、精心分析
  教师自己要做一个留心记录、善于分析和总结的学者。在平时的教学中,留心学生的错误,发现错误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错误分类,分析错误原因,形成一本“错题集”,发现学生计算错误的共通性和典型性,组织学生一同分析错误原因,并对学生的计算错误有针对性地出题进行练习,从而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高效,我让学生也准备一本“错题集”,平常布置“错题订正”或“错题重编”的作业,引导学生养成将书本、作业本、试卷中的错题写入“错题集”的习惯,到学期复习回顾的时候再回头看一看做一做“错题集”上的题,学生就不易出现同类的错误了。
  (二)强化学生计算能力训练,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1. 加强口算能力训练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扎实实练习基本口算,对防止错误的发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设计口算题时,要有针对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口算能力的培养,重在平时,贵在坚持,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 加强估算能力训练
  教师要在日常计算教学中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在准确计算前先让学生估算一下大概的结果是多少,让学生说说估算的方法,久而久之养成估算意识,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感。学生具备良好的估算能力就不太会出现37×84=318等类似的错误,哪怕算错了,也能迅速根据估算的结果来检验计算的准确性。
  3. 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作业习惯、验算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仔细审题,看清题意,沉着下笔,减少或避免不仔细而产生的错误。作业中让学生养成端正书写、规范计算的习惯,书写工整、计算准确的要及时表扬,树立榜样。作业后引导学生养成验算习惯,提高学生对验算作用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验算的好处,教给学生常用的验算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估算法。
  总之,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既要教师认真钻研计算教学,注意教学的方法技巧,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强化学生计算能力训练,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日积月累地不懈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兼.数学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周淑芬.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汪绳祖.小学数学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李光树.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学的改革,教师应当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不能以教师为课堂的主宰者,而应当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然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很多误区。因此,教师贯彻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本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误区、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并提出了相关的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方案。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多样化;有效性;教学手段;教学活动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
摘 要: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模式的众多益处在实践运用中得到开发与凸显,尤其显现在对学生阅读能力、思辨能力与习作能力的促进作用上。对于高中学生尤为重要的议论文习作能力,也在群文阅读的实践发展中得到极大的提高。文章分析群文阅读与高中学生习作能力的紧密联系,特别探索、挖掘群文阅读中有助于提高高中学生议论文习作能力的因素,并为如何在群文阅读中提高议论文习作能力提出合理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群文阅读;议论文习
【摘 要】科学思维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维,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探讨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先简单介绍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现状,然后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并强调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带着“发展学生思维”的理念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
【摘 要】“思维始于动作”,在具体的动手操作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在体验中感悟知识的由来,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以顺水推舟的方式演绎教学过程。避免机械的动笔强化训练,实现轻负高效的目标,让学生真正从作业堆中解放出来。没有作业的负担,相信会给学生带来更快乐的学习生活,留下更深刻、更美好的童年记忆。  【关键词】小学数学;操作活动;启迪思维;减负;教学策略  一、拉一拉,培养直觉思维
【摘 要】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德育工作要创新,有创新才有活力。但德育工作创新不能仅仅追求“新”,而要在创新中继承和扬弃。本文将结合学校特色文化,从礼韵文化走进课堂、礼韵文化走进社团、礼韵文化走进校园文化、礼韵文化走进活动、礼韵文化走进微信平台五个方面,阐述德育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德育创新;“礼韵”文化;校园文化  德育是一门科学,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不像解答数理化问题
【摘 要】增值性评价是国际上最为前沿的教育评价方式,它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引导学校多元发展。以四所学校为实验对象,区域内运用增值性评价评估学校教学质量,有助于更新参与者的教育理念,完善本区域的评价体系,激发薄弱学校的办学热情,完善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  【关键词】增值性评价;评估;教学质量  增值性评价是国际上最为前沿的教育评价方式,其特征是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
【摘 要】近几年,国家针对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素质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并落实到各个学校中。针对这一政策,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积极地探寻有效且科学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与进步。在各个教育系统如火如荼地开展新型教学模式探索的大环境下,笔者对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优缺点进行了实验研究。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中年段;体育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为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由以往的“两基”增加到“四基”,即由以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变成新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是四基中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学生的经验并非由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经历数学活动逐步累积的。笔者以人教版“角的初步认识”概念课为例,谈谈如何从学生操作与活动入手有效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活动;经
摘要:辩论是一项可以提高思辨能力、丰富课余知识、培养团队精神、锻炼思维表达的活动.,文章从“巧妙设计辩论主题”和“有效实施辩论活动”两大方面,探究辩论活动主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辩论活动;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辩论”这种能提高思辨能力、培养团队精神、锻炼思维表达的实践活动引入课堂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活跃思维、拓宽认识、发展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从
【摘 要】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很大程度上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只有采取措施提高课堂实效、优化课堂作业的设计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课后“零作业”。  【关键词】小学语文;零作业;课堂改革  过重的课外作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当前,国家教育部和广东省教委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减少课外作业,增强课堂练习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近几年,